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档为媒 促进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1
作者 孙冬虎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1,共2页
在《北京档案》杂志创刊40年、出版400期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史研究会的所有会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全体同事,向《北京档案》杂志和北京市档案馆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北京市档案馆 深化与拓展 纪念意义 全体同事 北京历史文化 创刊40年 北京档案》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状况与人居环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常宏达 董军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期143-144,151,共3页
指出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建筑陈旧、人居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了保护区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建筑修缮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等问题的方法。目标力争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体系,为建... 指出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建筑陈旧、人居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了保护区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建筑修缮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等问题的方法。目标力争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体系,为建筑状况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 建筑状况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角下对北京历史名园新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魏瑞芳 李炜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33,共3页
以不同阶段对历史名园的认识为主线,以提高历史名园的管理水平为目标,采用对比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在整理对历史名园的传统认识及现代认识的基础上,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了北京历史名园目前面临的管理问题。研究突破... 以不同阶段对历史名园的认识为主线,以提高历史名园的管理水平为目标,采用对比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在整理对历史名园的传统认识及现代认识的基础上,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了北京历史名园目前面临的管理问题。研究突破了园林学科的单一视角,跳出园林看园林,提出了采用物品分类理论、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及历史名园层级结构理论来探究历史名园目前所遇到的功能叠加、游客超载、基础设施落后等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北京历史名园的管理水平,推动多学科对于历史名园的共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京历史名园 历史名园管理理论 准公共物品 历史名园层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思成关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杰出思想及其贡献——纪念梁思成先生八十五周年诞辰 被引量:2
4
作者 娄舰 《城市规划》 1986年第6期18-20,共3页
已故著名建筑学家粱思成先生不仅在建筑学领域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古建文物的保护方面也有深刻的研究和卓越的见解。他生前十分关心北京城古建文物的保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呼吁对北京的各种文物予以重视和保护,为... 已故著名建筑学家粱思成先生不仅在建筑学领域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古建文物的保护方面也有深刻的研究和卓越的见解。他生前十分关心北京城古建文物的保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呼吁对北京的各种文物予以重视和保护,为保护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此梁先生诞辰85周年之际,为纪念他所做出的贡献,本刊记者走访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吴良镛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年诞辰 文物价值 北京 行政中心 文物建筑 陈占祥 古建筑 保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智慧视野下北京中心地区历史水系廊道恢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薛飞 杨锐 +2 位作者 马晗琮 赵壹瑶 白佟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66,共6页
北京地区在历史上对水系的利用和改造反映了中国传统营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智慧。其依靠自然不断利用、拓展、发掘新水源,依靠人工持续利用、维护、控制地表水系,注重多功能用水与城市水景融合,尊重历史水系的综合再利用,都是历... 北京地区在历史上对水系的利用和改造反映了中国传统营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智慧。其依靠自然不断利用、拓展、发掘新水源,依靠人工持续利用、维护、控制地表水系,注重多功能用水与城市水景融合,尊重历史水系的综合再利用,都是历代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晶。为了合理借鉴、保护和发展这些生态智慧,通过对北京中心地区高分辨率和高清晰遥感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地表水系解译、水系服务廊道空间量化和恢复情景对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恢复玉河正义路段对水系服务廊道提升效率最高;前三门护城河、西护城河、龙须沟和东护城河潜在的水系服务廊道将会为北京中心地区带来较为完整的地表水系服务覆盖系统。传统营城生态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北京历史水系进行保护、恢复、建设和发展,不仅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载体,更可以为城市文脉修复提供水系空间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智慧 北京历史水系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中都历史地图绘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岳升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9,共9页
今人所绘金中都历史地图有多种版本,它们之间存在着绘制上的差异,其原因或为史料之欠缺,或为认识之不同。在编绘《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三辑时,需要对部分城门的位置、坊的位置和排列方式,以及金中都与辽南京的关系进行一番梳理,以求得尽... 今人所绘金中都历史地图有多种版本,它们之间存在着绘制上的差异,其原因或为史料之欠缺,或为认识之不同。在编绘《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三辑时,需要对部分城门的位置、坊的位置和排列方式,以及金中都与辽南京的关系进行一番梳理,以求得尽可能准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中都 北京历史地图集》 辽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仁之先生与文化遗产保护——兼谈历史地理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5,共8页
本文通过对侯仁之先生关于现代历史地理学尤其是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回顾,探讨了他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以及学术渊源,同时也总结了历史地理研究之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侯仁之 历史地理研究 北京历史地理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时光,见证北京城市变迁——“档案见证北京”大型展览在北京市档案馆展出 被引量:3
8
作者 卢艳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6,28,共3页
2019年6月9日,在第12个"国际档案日"当天,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正式挂牌开馆并隆重推出大型展览——"档案见证北京"。"档案见证北京"展览是新馆首次设立的常设展,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019年6月9日,在第12个"国际档案日"当天,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正式挂牌开馆并隆重推出大型展览——"档案见证北京"。"档案见证北京"展览是新馆首次设立的常设展,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北京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和民生大观为主线,以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依托,多维度、多手段、全视角、全过程地反映北京近百年来新旧相衔的历史变迁、发展成就及未来愿景的一次大型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档案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馆藏档案 大型展览 城市变迁 全视角 国际档案日 北京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钟鼓楼的变迁
9
作者 吴晓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50,共3页
钟鼓楼是北京人最深刻的历史文化记忆之一,元、明、清时期文武百官或是寻常百姓,都要聆听“击鼓定更、撞钟报时”之音。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钟鼓楼象征着中国古代统治者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至民国时期,钟鼓楼开始由古代皇... 钟鼓楼是北京人最深刻的历史文化记忆之一,元、明、清时期文武百官或是寻常百姓,都要聆听“击鼓定更、撞钟报时”之音。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钟鼓楼象征着中国古代统治者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至民国时期,钟鼓楼开始由古代皇家授时之地转向近代普及大众教育和生活休闲的场所。本文在梳理北京钟鼓楼历史变迁与功能转型的基础上,着重揭示其在北京历史文化中的地位,这对于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轴线 大众教育 生活休闲 北京钟鼓楼 功能转型 北京历史文化 授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京胡同保护中的绿化美化研究探讨
10
作者 周叶子 郭竹梅 张大敏 《国土绿化》 2021年第3期54-57,共4页
北京胡同是北京千年古都的精髓、百姓生活的缩影、风土人情的凝结、生命记忆的场所,是京味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之一。胡同绿化作为胡同文化有生命的载体,是老城千年风貌的见证者,也是市井百姓生活情趣的述说者。为... 北京胡同是北京千年古都的精髓、百姓生活的缩影、风土人情的凝结、生命记忆的场所,是京味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之一。胡同绿化作为胡同文化有生命的载体,是老城千年风貌的见证者,也是市井百姓生活情趣的述说者。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保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实施胡同微空间改善计划,恢复具有老北京味的街巷胡同”的要求,北京近年来陆续开展了大量的胡同整治、微空间改善工作,本文即在此建设背景下对北京胡同绿化进行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胡同 微空间 绿化美化 京味文化 生命记忆 胡同文化 北京历史文化 生活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史料记载的中国地震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裕澈 时振梁 曹学锋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6-283,共8页
整理和讨论了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年)主要历史文献《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和《日省录》中有关中国地震的史料。新增1483年12月30日(明成化十九年十二月初一)北京地震和1810年黑龙江省宁古塔(宁安)地震。提出清康熙二十四... 整理和讨论了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年)主要历史文献《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和《日省录》中有关中国地震的史料。新增1483年12月30日(明成化十九年十二月初一)北京地震和1810年黑龙江省宁古塔(宁安)地震。提出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春(1685年)北京顺义地震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历史文献 中国历史地震 北京历史地震 黑龙江省历史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走上街头说起——谈谈档案部门的公共关系
12
作者 陈智为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3-34,共2页
1987年5月19日,北京市档案局团支部组织宣传站,走上街头,在繁华的长安街一侧,打出了引人注目的“北京市档案局团支部宣传站”红色横标,摆出了有关档案工作和北京历史的资料书籍和挂图,向过往行人进行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宣传咨询。这就是... 1987年5月19日,北京市档案局团支部组织宣传站,走上街头,在繁华的长安街一侧,打出了引人注目的“北京市档案局团支部宣传站”红色横标,摆出了有关档案工作和北京历史的资料书籍和挂图,向过往行人进行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宣传咨询。这就是北京市档案局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档案局 档案开放 档案事业 国家档案馆 宣传咨询 文化事业机构 北京历史 查阅档案 机要保密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哲文——京城守望者
13
作者 周成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0,共7页
罗哲文先生是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领军人物,他大力提倡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并身体力行,被称为"京城的守望者"。60年来,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古都北京和长城的保护工作,本文撷取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说明之。
关键词 罗哲文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长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者的话
14
《北京档案》 1984年第1期19-,共1页
北京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人民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谱写过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的篇章.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党领导社会各阶层人民为推翻黑暗统治、建设新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前人为我们遗留下... 北京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人民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谱写过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的篇章.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党领导社会各阶层人民为推翻黑暗统治、建设新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前人为我们遗留下来大量宝贵的档案史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史料 黑暗统治 历史过程 城市建设 社会生活 历史遗产 北京发展 北京历史 社会需要 研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