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间性视域下的国家文化认同建构研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菅兴祝 李南南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3-96,共4页
文化间性作为一种尊重文化差异、规避文化冲突、促发新意义生成的策略和智慧,给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国际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对话交往,实现不同主体间的意义共享和认同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指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文化间性作为一种尊重文化差异、规避文化冲突、促发新意义生成的策略和智慧,给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国际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对话交往,实现不同主体间的意义共享和认同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指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运用文化间性的理论要义,即在尊重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设置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意义的主题以获得理念和价值观层面的认可,选取表征相似的符号体系进行仪式化演绎以寻求主体间意义的共享,运用故事化叙事、沉浸式视觉和共情式传播多样化传播语态以实现主体间情感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 文化间性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角下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文利 姚小林 +2 位作者 李智鹏 杨蕊竹 张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9,共8页
冬奥会开幕式是东道国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基于国际传播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历届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变迁的历程,探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研究认为,冬奥会开幕式经历了体育(宗... 冬奥会开幕式是东道国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基于国际传播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历届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变迁的历程,探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研究认为,冬奥会开幕式经历了体育(宗教)仪式阶段、政治宣传阶段、民族文化展演阶段、国家形象传播等四个历史阶段,民族文化与国家气质是冬奥会开幕式的内核,媒介仪式与特色故事是外核,科技助力与视听表达是赋能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宜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做好文化传播,建构可信中国;以高新科技为载体,做好仪式传播,建构可敬中国;以视听创意为手段,做好共情传播,建构可爱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国际传播 奥林匹克 冬奥会 开幕式 文化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演的叙事艺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诗宇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6,共9页
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两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旨在通过两届奥运会表演的对比分析,探究两届奥运会... 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两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旨在通过两届奥运会表演的对比分析,探究两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叙事艺术方面的“变”与“不变”。研究发现,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体现着从宏大叙事向个体叙事的艺术转变,体现在从历史时间建构走向艺术时间建构、从民族史诗走向浪漫抒情诗、从淡化体育元素走向强化体育元素、从科技加强艺术到科技艺术融合共创的转向历程,体现了不同时期设计思路,生产语境及创作心境等方面的变化。不变的是对奥运精神及“天下大同”理念的传达。留下了诸如多样的时间建构艺术手法、异时空叙事典范、东方艺术语言的发掘创新、体育元素的深化融入、科技人文主义对舞台表现的深度驱动等有益经验,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赛事表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幕式展演 奥运会开幕式 叙事艺术 2008年北京夏奥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 体育展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