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
1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0,共1页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首任院长为戏剧大师曹禺。1953年,国家拨款建"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坚持现实主义和民族特色,创作演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并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的先河,1980年起话剧《茶馆》先后出访了...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首任院长为戏剧大师曹禺。1953年,国家拨款建"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坚持现实主义和民族特色,创作演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并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的先河,1980年起话剧《茶馆》先后出访了多个国家获得巨大成功。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人艺还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为中国的话剧艺术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中国话剧 国家拨款 北京人 民族特色 现实主义 《茶馆》 艺术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雨人生路 燃烧岁月情——访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李滨
2
作者 陈文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表演艺术 舞台生涯 话剧 冯小刚 编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十年 《青春之歌》 《关汉卿》 《骆驼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总目录
3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北京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北京社会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 北京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沟》文学本演变研究
4
作者 孙洁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本文通过文本对比,分析了《龙须沟》五个文学本从写作到定稿的演变过程,并引入了此间北京人艺《龙须沟》的两版舞台本作为合理的参照物,力求厘清老舍对《龙须沟》进行文本修改直至定稿的各种细节和背后的因由,从而对《龙须沟》定稿本的... 本文通过文本对比,分析了《龙须沟》五个文学本从写作到定稿的演变过程,并引入了此间北京人艺《龙须沟》的两版舞台本作为合理的参照物,力求厘清老舍对《龙须沟》进行文本修改直至定稿的各种细节和背后的因由,从而对《龙须沟》定稿本的形成过程作出符合史料本源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龙须沟》 版本 修改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其巩与焦菊隐的友谊
5
作者 陈俐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6,共1页
何其巩(1899—1955),安徽省桐城人。1928年7月,他正式出任民国时期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1929年6月被迫辞去市长职务;1936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任中国大学校长,其后赋闲在京;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焦菊隐(1905.12—1975.2),北京人... 何其巩(1899—1955),安徽省桐城人。1928年7月,他正式出任民国时期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1929年6月被迫辞去市长职务;1936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任中国大学校长,其后赋闲在京;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焦菊隐(1905.12—1975.2),北京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话剧导演艺术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的奠基人。一个是国民党政界人士,一个是新中国的话剧艺术家,他们之间怎么会扯上关系呢?据有关档案史料记载,在民国时期他们之间就已经建立了十分牢固的信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菊隐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新中国成立 友谊 民国时期 大学校长 史料记载 信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鸣:话剧是我今生的挚爱
6
作者 高晓春 《人民论坛》 2002年第8期51-53,共3页
作为话剧导演,任鸣无疑是出色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一连串的这个奖或者是那个称号,还在于他已经有了硕果累累的——《北京大爷》、《等待戈多》、《情痴》、《古玩》、《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20余部作品。从1994年,在34岁的时候,... 作为话剧导演,任鸣无疑是出色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一连串的这个奖或者是那个称号,还在于他已经有了硕果累累的——《北京大爷》、《等待戈多》、《情痴》、《古玩》、《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20余部作品。从1994年,在34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副院长、也是到目前为止人艺最年轻的副院长了。按他自己的话说,能分配到人艺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儿,话剧是他今生的挚爱。他说,排话剧入迷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疯狂的状态;他说,他愿做一个老式的导演,在话剧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他说,只要永远在走就行,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就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导演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作品 古玩 《等待戈多》 副院长 疯狂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戏剧演员往访少帅
7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77-78,共2页
最近赴台湾演出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分别拜访了“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将军。张将军今年已93岁,虽年迈耳背视弱,但思路清晰,记忆力很好,对过往诸事无一遗忘。地与北京人艺的英若诚、于是之、吕中等见面时,侃... 最近赴台湾演出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分别拜访了“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将军。张将军今年已93岁,虽年迈耳背视弱,但思路清晰,记忆力很好,对过往诸事无一遗忘。地与北京人艺的英若诚、于是之、吕中等见面时,侃侃而谈他的童年时光,追忆他的父母与两位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演员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大陆 中国京剧院 西安事变 北京人 张学良 记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