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真实 三重世界——评贾樟柯电影《世界》
1
作者 许海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共2页
对于中国电影业而言,电影《世界》公映的象征意义大于商业价值。作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贾樟柯,经历了八年"地下电影"时期,《小武》、《站台》、《任逍遥》等影片虽在各种国际影展上好评如潮,却始终无缘与国内... 对于中国电影业而言,电影《世界》公映的象征意义大于商业价值。作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贾樟柯,经历了八年"地下电影"时期,《小武》、《站台》、《任逍遥》等影片虽在各种国际影展上好评如潮,却始终无缘与国内观众公开见面,《世界》是通过正式院线渠道放映的首部电影。从各地票房收入而言,像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和大学校园里对《世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更多的城市和院线出票率却很低,这正与贾樟柯电影的"小众化"风格相呼应。可喜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幻世界 中国电影 北京世界公园 第六代导演 观众 工作人员 现实世界 媒介环境 象征意义 长镜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儿童和平墙”在筹建中
2
作者 沈咏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7年第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儿童 北京世界公园 北京人民大会堂 文学研究会 少年儿童 中国妇女 新闻发布 筹建工作 占地面积 各界人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绣中华”的成功与上海旅游景观的失落
3
作者 王新民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3-35,共3页
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是既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又是筑巢引鸟的“巢”,更是城市商品经济迈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产品。 如今:轰动全国,日流量为2万人,累计接待游客已近二个上海市人口数的深圳“锦绣中华... 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是既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又是筑巢引鸟的“巢”,更是城市商品经济迈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产品。 如今:轰动全国,日流量为2万人,累计接待游客已近二个上海市人口数的深圳“锦绣中华”景点,原是上海的方案、上海的设想,然而却在上海夭折?景点竞争激烈的北京,古迹林立却建成一个微缩景观“北京世界公园”。试营业的23天中,游客累计54万人,平均日客流量为2.3万人,门票收入883万元,公园其它收入也极为可观,仅以胶卷而言,其半天最高销售数为1万个!北京舆论媒介评论说:世界公园的建立,系北京丰台人民完全借鉴了“锦绣中华”的成功之道,建成了一个社会、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观 环境效益 水族馆 旅游景点 独创性 社会效益 新加坡 北京世界公园 景点建设 客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