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水资源利用对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影响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雪莹
王高旭
+2 位作者
吴永祥
吴巍
刘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3,共11页
为探究不同降水频率、不同增雨情景下的农田灌溉用水差异,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构建农田灌溉需水预测模型,研究北三河流域11个计算分区在95%、75%、50%等3种降水频率,及未增雨、增雨5%、增雨10%、增雨15%等4种情景下的灌溉需水变化...
为探究不同降水频率、不同增雨情景下的农田灌溉用水差异,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构建农田灌溉需水预测模型,研究北三河流域11个计算分区在95%、75%、50%等3种降水频率,及未增雨、增雨5%、增雨10%、增雨15%等4种情景下的灌溉需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北三河流域云水资源丰富且降水效率不高,故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4—9月作物需水量较大;作物种植结构与种植面积影响农田灌溉需水量;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量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云水资源与农田灌溉结合应用,同时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效益可观;枯水年、特枯水年夏季适宜对北三河全流域增雨,春秋两季适宜对河北潮白河山区、河北蓟运河山区、唐山平原区、天津平原区等局部地区增雨。云水资源的利用为灌溉用水提供了新的来源渠道,同时也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三河流域
云水资源
灌溉需水
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三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2
作者
刘涛
赵泽锦
+5 位作者
刘利成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田雪莹
张妮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0,共10页
分析不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并结合考虑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地点的确定,对实现空陆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三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新安江模型和彭曼-蒙特斯公式分...
分析不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并结合考虑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地点的确定,对实现空陆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三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新安江模型和彭曼-蒙特斯公式分析了研究区需水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并探讨了不同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当降水量增加时,流域平水年产水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枯水年与特枯年,农田灌溉需水量随降水量的增加大致呈线性减小趋势;在不考虑外调水和地下水超采的情况下,自然降水情景的流域资源性缺水量分别为35.46亿m^(3)(降水频率p=50%)、43.17亿m^(3)(p=75%)和46.30亿m^(3)(p=95%),缺水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7月和8月;各单元缺水量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主要由产水变化主导,空间上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当平水年降水量增加20%时,北部地区缺水量相对减少率达到150%以上,中部介于30%~50%,南部则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
供需平衡
降水变化
北三河流域
新安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糊模型的北三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3
作者
赵信峰
赵旭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北三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布局和水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应用两阶段模糊数学规划模型对其洪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区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最佳配置方案,可使该流域不同年份的缺水量和缺水深度得到缓解。
关键词
北三河流域
洪水资源
利用潜力
模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强
史朝旭
+3 位作者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通过构建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暴雨时空统计分析对全河系洪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的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7,洪峰相对误差均小于5%,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此次洪水的产流机制变化。分析发现,此次洪水过程中北运河流域产流以蓄满产流机制为主,潮白河流域产流则蓄满及混合产流两种机制均有体现,特别是靠近降雨集中区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表现出明显的混合产流机制。建议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体系,重点提升该区域的水雨情监测能力。所提出的时空双维度下的流域性洪水复盘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其他流域级洪水模拟复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复盘
分布式水文模型
暴雨时空统计分析
“23·7”特大洪水
北三河流域
海河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水资源利用对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影响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雪莹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刘涛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A0601703,2016YFC0401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5191,52009080)。
文摘
为探究不同降水频率、不同增雨情景下的农田灌溉用水差异,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构建农田灌溉需水预测模型,研究北三河流域11个计算分区在95%、75%、50%等3种降水频率,及未增雨、增雨5%、增雨10%、增雨15%等4种情景下的灌溉需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北三河流域云水资源丰富且降水效率不高,故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4—9月作物需水量较大;作物种植结构与种植面积影响农田灌溉需水量;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量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云水资源与农田灌溉结合应用,同时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效益可观;枯水年、特枯水年夏季适宜对北三河全流域增雨,春秋两季适宜对河北潮白河山区、河北蓟运河山区、唐山平原区、天津平原区等局部地区增雨。云水资源的利用为灌溉用水提供了新的来源渠道,同时也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北三河流域
云水资源
灌溉需水
增雨
Keywords
the North Three Rivers Basin
cloud water resources
irrigation water demand
rainfall increased
分类号
P4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S274.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三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2
作者
刘涛
赵泽锦
刘利成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田雪莹
张妮娜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红河州南源供水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A0601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5191,52009080,91847301,92047203)。
文摘
分析不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并结合考虑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地点的确定,对实现空陆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三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新安江模型和彭曼-蒙特斯公式分析了研究区需水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并探讨了不同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当降水量增加时,流域平水年产水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枯水年与特枯年,农田灌溉需水量随降水量的增加大致呈线性减小趋势;在不考虑外调水和地下水超采的情况下,自然降水情景的流域资源性缺水量分别为35.46亿m^(3)(降水频率p=50%)、43.17亿m^(3)(p=75%)和46.30亿m^(3)(p=95%),缺水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7月和8月;各单元缺水量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主要由产水变化主导,空间上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当平水年降水量增加20%时,北部地区缺水量相对减少率达到150%以上,中部介于30%~50%,南部则小于15%。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
供需平衡
降水变化
北三河流域
新安江模型
Keywords
sensitivity analysis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Beisanhe River Basin
Xin’-anjiang Model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4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糊模型的北三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3
作者
赵信峰
赵旭
机构
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水文局
出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针对北三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布局和水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应用两阶段模糊数学规划模型对其洪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区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最佳配置方案,可使该流域不同年份的缺水量和缺水深度得到缓解。
关键词
北三河流域
洪水资源
利用潜力
模糊模型
Keywords
Beisan river basin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potential
fuzzy model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强
史朝旭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06702)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R-2022034)。
文摘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通过构建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暴雨时空统计分析对全河系洪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的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7,洪峰相对误差均小于5%,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此次洪水的产流机制变化。分析发现,此次洪水过程中北运河流域产流以蓄满产流机制为主,潮白河流域产流则蓄满及混合产流两种机制均有体现,特别是靠近降雨集中区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表现出明显的混合产流机制。建议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体系,重点提升该区域的水雨情监测能力。所提出的时空双维度下的流域性洪水复盘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其他流域级洪水模拟复盘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洪水复盘
分布式水文模型
暴雨时空统计分析
“23·7”特大洪水
北三河流域
海河
流域
Keywor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floo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floods temporal and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23·7”catastrophic flood
Beisan River Basin
Ha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水资源利用对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影响分析
田雪莹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刘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三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刘涛
赵泽锦
刘利成
王高旭
吴永祥
吴巍
田雪莹
张妮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模糊模型的北三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赵信峰
赵旭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马强
史朝旭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