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实现路径
1
作者 陈毅清 张玮 刘燕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6期52-54,共3页
化解社会矛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既是长远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当前我国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检察机关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基础,加强法律监督能... 化解社会矛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既是长远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当前我国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检察机关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基础,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是根本,加快工作机制建设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化解社会矛盾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燕 岳经纶 《社会工作》 2014年第2期47-52,153,共6页
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宏观社会背景下,如何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方式,既是一个有着重要政策意蕴的实践课题,也是一个事关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宏观社会背景下,如何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方式,既是一个有着重要政策意蕴的实践课题,也是一个事关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社会矛盾化解的基本思路:把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尽量下放到基层解决;不断整合社会资源,让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参与的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不断加强部门联动,将诉讼调节对接机制延伸到最基层,有效地将社会矛盾化解在最初阶段;培育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意识,完善工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利用经济杠杆,创新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化解 多中心治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治理与社会矛盾化解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莹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协商治理 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优势、偏差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雨晴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第5期16-21,共6页
在"维稳"型体制和社会缓冲阶层断裂的影响下,政府单一治理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亟需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矛盾化解中来。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主体,在社会矛盾化解中充当"预防员""传声... 在"维稳"型体制和社会缓冲阶层断裂的影响下,政府单一治理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亟需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矛盾化解中来。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主体,在社会矛盾化解中充当"预防员""传声筒""协调者"的角色。虽然广西社会组织在矛盾化解中通过深入基层调解、慈善救助、提供利益诉求平台等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政府工具使用不当、社会组织活力低下、配套政策不完善、公信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社会组织在化解矛盾中功效弱化。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需要组合运用政府工具、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并加强激励引导、培养专业化治理水准、丰富监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社会组织 社会矛盾化解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的信访功能定位
5
作者 马丽芳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信访一直承担着政治、法律的双重功能,既是公民参政的有效途径,也是弱势群体维权的特殊通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信访的功能逐渐背离其制度本源,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信访功能只有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定位,并纳入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才有现... 信访一直承担着政治、法律的双重功能,既是公民参政的有效途径,也是弱势群体维权的特殊通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信访的功能逐渐背离其制度本源,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信访功能只有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定位,并纳入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双重功能 社会矛盾化解 统一接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赋能社区韧性建设的“五力”建构
6
作者 张丽娟 胡乘铭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4期37-37,共1页
社会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调动群众、引导群众等方面独具优势。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工作,《“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公众参与、推动民主协商、化解社会矛盾、传播法治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调动群众、引导群众等方面独具优势。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工作,《“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公众参与、推动民主协商、化解社会矛盾、传播法治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群众 社会组织发展 民主协商 基层社会治理 公众参与 化解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建设研究——以云南省楚雄市大调解机制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86-91,共6页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加剧、日趋复杂,使得现行的以诉讼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因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受案范围窄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采用何种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全国性课题,云南省楚...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加剧、日趋复杂,使得现行的以诉讼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因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受案范围窄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采用何种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全国性课题,云南省楚雄市通过构建大调解机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笔者分析了大调解机制的产生背景、特点、优势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思想、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大调解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 “四维一体”培育发展计划为社会组织全方位赋能
8
作者 宋伟平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0期30-30,共1页
为构建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的社会组织赋能支持体系,2022年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启动实施"四维一体"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计划,锚定"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目标,提升社会组织创新活力,激发社... 为构建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的社会组织赋能支持体系,2022年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启动实施"四维一体"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计划,锚定"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目标,提升社会组织创新活力,激发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服务、发展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截至2024年3月底,浦东新区社会组织总数达2337家,其中社会团体436家、社会服务机构1897家、基金会4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 四维一体 公益事业 上海市浦东新区 化解社会矛盾 启动实施 多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云安为方向 全力推进欠发达山区社会治理现代化——云浮市云安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与探索
9
作者 吴维力 《广东经济》 2020年第3期62-65,共4页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按照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法治为基础,以智能化视频图像监控体系为支撑,努力探索推进欠发达山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结合云安实际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自治法治德治”的“三共...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按照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法治为基础,以智能化视频图像监控体系为支撑,努力探索推进欠发达山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结合云安实际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自治法治德治”的“三共”、“三治”乡村治理体系,有效防范了违法犯罪的发生,并将大量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矛盾化解 违法犯罪 广东省云浮市 全力推进 社会治理现代化 云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 打造建筑业创新发展标杆
10
作者 《中国社会组织》 2022年第18期30-32,共3页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上,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质量服务效果”的思路,坚持一手抓培育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上,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质量服务效果”的思路,坚持一手抓培育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参与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服务重大战略、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协会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疫情防控 服务效果 创新社会治理 服务行业 化解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