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社会中介组织化解社会矛盾的优势与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仲涛 徐韩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8,共6页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妥善化解将影响社会稳定。本文从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入手,分析了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体即政府所面临的角色困境和...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妥善化解将影响社会稳定。本文从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入手,分析了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体即政府所面临的角色困境和手段局限,探讨了作为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的社会中介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独特的优势、特点和作用,阐明了社会中介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政府单边治理社会 社会中介组织 化解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创新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解永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62,共8页
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主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站位认同的建立、权威认同的强化以及和谐化解的推行;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客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功能取向的社会支持、结构取向的社会支持、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公安机关社会矛盾... 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主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站位认同的建立、权威认同的强化以及和谐化解的推行;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客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功能取向的社会支持、结构取向的社会支持、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流程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有:源头防控——建立公安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信息主导——建立社会矛盾排查研判机制、多元化解——强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项重点工作 社会矛盾化解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引导下的重大工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长征 张蕾 华坚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9,93,共8页
新时代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突变性等特征极大地颠覆了重大工程社会矛盾的阶段演化特性,对传统封闭性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设计提出了新挑战,具有多元非中心性的公众参与在应对该挑战中可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裂缝假说分析重大工程社... 新时代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突变性等特征极大地颠覆了重大工程社会矛盾的阶段演化特性,对传统封闭性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设计提出了新挑战,具有多元非中心性的公众参与在应对该挑战中可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裂缝假说分析重大工程社会冲突困境,提出建立与公众参与水平相匹配的参与制度是困境化解的关键路径;将公众参与成熟度作为公众参与水平划分工具,按照低、中、高将其划分为3个水平;引入网络化治理理论,建立与公众参与水平相匹配的公众参与机制,即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型、"政府引导-社会组织介入"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型机制,推动公众参与引导重大工程社会矛盾的自我疏导、自我治理和自我化解,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网络化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网络化治理 社会组织 重大工程 社会矛盾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三方参与机制:上海个案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中起 童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8期32-39,共8页
破解社会矛盾化解传统机制遇到的困境,需研究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性力量介入解决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模式在社会矛盾化解协同机制中的作用。上海市Y区通过引入"第三方律师事务所",探索了第三方参与的长效信访突出... 破解社会矛盾化解传统机制遇到的困境,需研究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性力量介入解决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模式在社会矛盾化解协同机制中的作用。上海市Y区通过引入"第三方律师事务所",探索了第三方参与的长效信访突出矛盾化解及终结工作机制,建立了以"政府-第三方-信访人"为矛盾化解新机制的"第三方模式",成为新时期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协同治理的新型路径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 第三方参与 社会矛盾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视角下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11
5
作者 司雪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8-171,共4页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基层和谐社会构建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机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契机与平台;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机制的完善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因此,二者具有诸多的关联性。环视目前我国基...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基层和谐社会构建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机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契机与平台;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机制的完善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因此,二者具有诸多的关联性。环视目前我国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机制运行的现实场域,确实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与依法治国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有鉴于此,我国务必要主动适应法治建设与依法治国的要求,针对基层社会矛盾的特点,从理念构建、内容拓展、方式平台整合、主体素质提升、保障机制与督导考核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全力推动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机制完善创新,力求实现基层社会矛盾的有效及时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信仰 社会矛盾化解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矛盾70年演变与化解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9,共8页
哲学层面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社会矛盾的理论框架。社会发展层面的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变。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现实层面的重大社会矛盾,相对社会主要矛盾是一种次要矛盾,但对经... 哲学层面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社会矛盾的理论框架。社会发展层面的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变。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现实层面的重大社会矛盾,相对社会主要矛盾是一种次要矛盾,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影响。当前,社会重大矛盾产生了新的特点,社会矛盾的化解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重大矛盾 社会矛盾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挥执政党核心功能的前提与路径——基于社会矛盾复合型化解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建明 马国钧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9,共5页
党中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党"这个重要命题,对于充分发挥执政党的核心功能,有效化解长期沉积下来的复杂社会矛盾,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核心功能,这个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 党中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党"这个重要命题,对于充分发挥执政党的核心功能,有效化解长期沉积下来的复杂社会矛盾,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核心功能,这个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直接决定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且最终决定着党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必须创造条件推动"服务型政党"建设,促进执政党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建设 核心功能 服务型政党 社会矛盾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H市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华学成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9,共6页
当前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全球性治理结构变革的趋势相一致,是一个从政府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向多元化治理秩序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与公民行为失范等矛盾也进一步凸现。本文以江苏H市为分析视角,遵循政府公共治理... 当前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全球性治理结构变革的趋势相一致,是一个从政府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向多元化治理秩序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与公民行为失范等矛盾也进一步凸现。本文以江苏H市为分析视角,遵循政府公共治理与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政治逻辑,并在深入阐释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与公共治理契合性的基础上,全面阐述政府在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与公共治理的角色定位,以政府公共治理理念为视角,提出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 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共同利益 公共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治理与社会矛盾化解 被引量:11
9
作者 彭莹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协商治理 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矛盾 被引量:26
10
作者 邓伟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9,共15页
近一二十年,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准的提高,加剧了城市病的爆发,尤其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复杂的局面。社会矛盾的多发与激化,提高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和成本。能不能用高超的... 近一二十年,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准的提高,加剧了城市病的爆发,尤其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复杂的局面。社会矛盾的多发与激化,提高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和成本。能不能用高超的社会管理来减弱经济危机的强度,加快走出经济危机的步伐,这就要看我们化解社会矛盾的本领了。在新形势下,大量的社会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矛盾,在性质上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公权与私权的矛盾,是公民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按深层次的原因分类,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有贫富矛盾、官民矛盾、政社矛盾和文化矛盾。这些矛盾呈现出以下十个特点:(1)从成因上看,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多因性;(2)从形成过程来看,具有突发性、敏捷性;(3)从规模上看,有增大的趋势,富有超大群体性;(4)从组织性上看,具有严密性;(5)从烈度上看,呈现出暴力化倾向;(6)从手段上看,出现智能化倾向;(7)从化解历程上看,具有持久性;(8)从波及面上看,具有全球性;(9)从后果上看,具有危险性;(10)从周期性上看,具有间歇性、阶段性、专题性。要化解社会矛盾,必须是多种手段并用,法律的、政策的、经济的、行政的、道德的、宗教的,包括乡规民约等等。更重要的是,要用改革的精神,重新学习化解社会矛盾的方法:(1)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做社会工作。这本来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在新形势下,不但要重新强调,而且要有新发展。一是要端正群众观点,解决好把群众摆在什么位置上的大问题。二是要深入了解群众。要"理顺社会情绪",必须先要了解社会情绪。只有摸到群众的心窝,做起工作来才能对症下药。三是要用群众的语言做群众工作,跟群众交流。四是充分运用群众组织。要视群众组织为得力伙伴,为可靠的诤友,在化解社会矛盾时让群众组织打头阵。五是运用社会学理论。有理论指导事半功倍。(2)学会用大讨论来化解社会矛盾。讨论可以充分地比较、鉴别、辩论,实行时可以兴利除弊,充分提高化解矛盾的效率。(3)学会用大调解来化解社会矛盾。要有一支热心于调解的队伍;要形成一个有经有纬的、有核心有外围的调解网络;调解必须形成制度;要不断改进调解的方法。和谐社会并非无矛盾社会,甚至也不是无冲突社会。矛盾是普遍的。矛盾的双方产生、化解、结合,这就是社会演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 城市病 大讨论 大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法治建设是首都维稳工作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北京市第3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第11研修小组 王德道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2,共4页
维稳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针对首都维稳呈现的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提出必须加强法治建设才能实现彻底维稳。建议采取强化立法、完善行政法律解释体系、强化监督、对疑难信访案件公信听证等措施,推进法治以预防和化解矛盾,实... 维稳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针对首都维稳呈现的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提出必须加强法治建设才能实现彻底维稳。建议采取强化立法、完善行政法律解释体系、强化监督、对疑难信访案件公信听证等措施,推进法治以预防和化解矛盾,实现法治状态下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建设 首都维稳工作 化解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产品纠纷中“两个责任”之比较
12
作者 冯正睿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年第5期21-21,27,共2页
在近年来农机市场快速增长的背后,一定程度衍生了因农机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本文所谈的“两个责任”,一个是农机产品责任,另一个是农机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我国《民法总则》《合同法》《产品... 在近年来农机市场快速增长的背后,一定程度衍生了因农机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本文所谈的“两个责任”,一个是农机产品责任,另一个是农机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我国《民法总则》《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正确理解并区分“两个责任”,对于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构调处产品质量纠纷投诉案件,以及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社会情绪、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瑕疵担保责任 《民法总则》 纠纷数量 维护社会稳定 农机市场 化解社会矛盾 农机产品 《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