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石燃料企业绿色ESG实践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1
作者 李瑜 郭欣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3-131,共9页
“双碳”背景下化石燃料行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选取2013—2022年化石燃料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ESG实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化石燃料... “双碳”背景下化石燃料行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选取2013—2022年化石燃料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ESG实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化石燃料企业进行绿色ESG实践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良好的绿色ESG实践能够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积极信号,增强企业声誉优势、增加正面媒体报道数量、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进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ESG实践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会因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而产生非对称效果。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化石燃料企业绿色ESG实践的价值创造效应,为推动化石燃料行业绿色转型,构建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ESG实践 企业价值 企业声誉 媒体关注 数字化转型 化石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化石燃料和工业过程碳排放的估算 被引量:41
2
作者 何介南 康文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8,共7页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与《湖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资料,利用ORNL提出的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对湖南省2000~2005年期间化石燃料消耗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5年湖南省碳排放量为23351.97×...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与《湖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资料,利用ORNL提出的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对湖南省2000~2005年期间化石燃料消耗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5年湖南省碳排放量为23351.97×10^4t,折合C02量为85623.97×10^4t,其中化石燃料是最大的排放源,占89.7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占10.26%;在各类碳排放源中,煤炭的碳排放量最高,占碳排放总量的68.10%,占化石燃料碳排放总量的75.89%;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且增长率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人均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万元GDP碳排放量在2002~2004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又急剧上升.分析了湖南省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原因,并提出了碳减排的措施建议,为湖南省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化石燃料 工业生产过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菌对化石燃料中有机硫的还原降解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新法 张光华 杨黎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对硫酸盐还原菌D.desulfuricansM6及模型化合物和原油的脱硫活性。苯并噻吩脱硫率高达96%,硫醇低于10%。一些模型化合物的降解受到正十二烷的抑制,石油重馏分的脱硫率高于原油和轻馏分。在微生物还原降解模式中,与脂肪族含硫化合物相比... 对硫酸盐还原菌D.desulfuricansM6及模型化合物和原油的脱硫活性。苯并噻吩脱硫率高达96%,硫醇低于10%。一些模型化合物的降解受到正十二烷的抑制,石油重馏分的脱硫率高于原油和轻馏分。在微生物还原降解模式中,与脂肪族含硫化合物相比,芳香含硫化合物中的碳硫键易于受到攻击而降解,某些石油样品的低脱硫率源于样品中硫的赋存形态。介绍了DesulfomicrobiumescambiuK114和Desulfovibriolonggreachill213及其同生群在仅有氮气的环境中对模型物的还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有机硫 厌氧菌 模型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硫酸盐还原菌 脱硫率 脱硫活性 苯并噻吩 正十二烷 降解模式 生物还原 赋存形态 石油样品 轻馏分 重馏分 脂肪族 碳硫键 模型物 同生群 原油 相比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石燃料的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爱华 陶明信 +1 位作者 陈祥瑞 李丹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31-232,共2页
煤、石油、天然气等被统称为化石燃料。到目前为止,全球所用燃料仍以化石燃料为主,而且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氮同位素在化石燃料研究和勘探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越来越显著。研究表明,氮的同位素地... 煤、石油、天然气等被统称为化石燃料。到目前为止,全球所用燃料仍以化石燃料为主,而且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氮同位素在化石燃料研究和勘探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越来越显著。研究表明,氮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来指示煤、原油和天然气的母质类型及其原始沉积环境,分析沉积有机质的热演化过程与同位素分馏作用,并可以作为油源对比的指标来示踪油气的来源和运移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化石燃料 氮同位素 化学研究 沉积有机质 天然气 沉积环境 母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志农 牛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63,共6页
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评述,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高压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超临界流体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裂解色谱/红外光谱联机、热... 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评述,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高压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超临界流体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裂解色谱/红外光谱联机、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联机、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质谱三机联用技术等在化石燃料的结构组分分析、成因机理研究及其勘探等诸方面的重要应用,尤其是在芳香族化合物和几何异构体的分离鉴定方面发挥出的突出功效。引用文献5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红外光谱 联用技术 化石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志农 牛菲 陈远荫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953-957,共5页
化石燃料(fossilfuel)系指石油及煤等可燃有机矿产,它们的成份复杂。目前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是分析化石燃料必不可少的方法[1~5]。液相色谱(LC)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技术[6~8... 化石燃料(fossilfuel)系指石油及煤等可燃有机矿产,它们的成份复杂。目前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是分析化石燃料必不可少的方法[1~5]。液相色谱(LC)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技术[6~8]。文献[9~11]报道了一些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液相色谱 分析测试 重油 组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行业化石燃料消费量与碳排放的相关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于丹 赵丽洲 王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1,62,共5页
在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基础之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石化行业的消费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检验方法得到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 在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基础之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石化行业的消费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检验方法得到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86,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化石燃料的消费量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行业 化石燃料消费量 碳排放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石燃料产生的有机污染物对北京大气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凡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B08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化石燃料 有机污染物 大气 北京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石燃料演变与可变角扫描荧光光谱特征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雍克岚 吕敬慈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38,共3页
可变角扫描荧光光谱法是一种新的荧光分析方法,它是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者所设计的扫描途径,用计算机控制仪器,对试样进行扫描测试获得特征荧光光谱。用此方法对有代表性的煤、石油、天然气样品进行了测... 可变角扫描荧光光谱法是一种新的荧光分析方法,它是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者所设计的扫描途径,用计算机控制仪器,对试样进行扫描测试获得特征荧光光谱。用此方法对有代表性的煤、石油、天然气样品进行了测试,发现荧光图谱随着煤阶的增加和油气的演变,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光谱的特征比值(T5/T4)进行度量。考查此比值与煤阶Romax的相关关系,列出了两者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初步证明了此比值可以作为表示煤阶的另一个指标。此方法比较简捷,获取的富有特征的图谱及量值化指标,为研究煤、油、气等化石燃料演变提供了很好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演变 荧光光谱 地球化学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实施化石燃料公约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振清 刘滨 杨春兰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分析了英国1990年制定和实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未能实现政策预期的各种原因,认为除了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外,政策目标选择不明,过分追求低价格,缺乏部门间相互协调等也是原因所在。这些分析对我国顺利贯彻《可再生能源法,》积极修正政... 分析了英国1990年制定和实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未能实现政策预期的各种原因,认为除了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外,政策目标选择不明,过分追求低价格,缺乏部门间相互协调等也是原因所在。这些分析对我国顺利贯彻《可再生能源法,》积极修正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错误,推动我国顺利、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化石燃料公约 中国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石燃料生物脱硫的机制
11
作者 马翠卿 许平 +1 位作者 孙际宾 俞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介绍了化石燃料(原油和煤炭)中硫的存在形式以及传统脱硫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微生物脱硫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化石燃料 脱硫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石燃料结构变化对大气中δ^(13)CO_2的影响
12
作者 陈跃琴 李金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0-492,共3页
根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CO2排放量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用按比例叠加的方法逐年计算1860~1996年CO2化石燃料源的d13CO2(PDB),用简单全球碳循环模式研究该变化对大气d13CO2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CMDL近1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 根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CO2排放量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用按比例叠加的方法逐年计算1860~1996年CO2化石燃料源的d13CO2(PDB),用简单全球碳循环模式研究该变化对大气d13CO2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CMDL近1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化石燃料源的d13CO2在140年内下降了4.5,在碳循环模式中考虑这种动态变化之后,大气d13CO2的模拟结果与同期实测值的相关程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大气δ^13CO2 碳循环 燃料结构变化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帝国:化石燃料与1580年以来的地缘政治 被引量:20
13
作者 约翰·R·麦克尼尔 格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化石燃料对大国的兴衰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泥炭与荷兰、煤炭和英国以及石油和美国三个案例的分析,从横向上展示了能源与经济和军事发展以及领土扩张的复杂关系,从纵向上揭示了能源与霸权更替的关系。这为我... 化石燃料对大国的兴衰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泥炭与荷兰、煤炭和英国以及石油和美国三个案例的分析,从横向上展示了能源与经济和军事发展以及领土扩张的复杂关系,从纵向上揭示了能源与霸权更替的关系。这为我们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分析中国在近代初期的落伍和现在的崛起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经济优势 军事革命 海外帝国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牌公司将提高美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
14
作者 程钰丹(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4,共1页
美国联邦和州议员设计了一系列税收抵免措施,以鼓励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与拥有更多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其他运输部门相比,减少航空行业的排放更加困难。拜登政府于2021年宣布,工业部门到2030年每年至少供应3 Ggal(1 gal≈3.785 L)... 美国联邦和州议员设计了一系列税收抵免措施,以鼓励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与拥有更多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其他运输部门相比,减少航空行业的排放更加困难。拜登政府于2021年宣布,工业部门到2030年每年至少供应3 Ggal(1 gal≈3.785 L)的SAF,但关于生产商使用哪些原料可以有资格获得生物燃料的税收抵免尚未有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抵免 壳牌公司 工业部门 航空燃料 航空行业 生物燃料 SAF 化石燃料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化学链技术在化石燃料产氢耦合脱碳工艺中的应用
15
作者 钱能 陈良勇 +1 位作者 苏磊 张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5,80,共7页
将化学链技术应用于化石燃料的产氢脱碳工艺中,在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和降低CO2捕集成本方面具有突破性优势,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能够替代常规产氢脱碳技术的新兴技术。综述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探讨和分析了化学链用于化石燃料产氢脱碳的技... 将化学链技术应用于化石燃料的产氢脱碳工艺中,在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和降低CO2捕集成本方面具有突破性优势,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能够替代常规产氢脱碳技术的新兴技术。综述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探讨和分析了化学链用于化石燃料产氢脱碳的技术途径和基本原理,并对系统性能、反应器设计和固体循环物料的开发等方面作出了论述和分析,并给出了技术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 CO2捕集 化学链 化石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年前化石燃料仍将主导全球能源市场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晓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3,共1页
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发布的2016年版《全球能源市场展望报告》称,2014--2035年期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34%,年均增速为1.4%,其中化石燃料仍将占据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虽然其它能源资源正在快速增长,
关键词 能源市场 化石燃料 英国石油公司 市场展望 能源需求 能源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时候告别化石燃料了吗?
17
作者 景盛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3-1273,共1页
为了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政策制定者的1个具体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控制在不超过比工业化前高2℃的水平上.气候模型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大气中CO2的浓度控制在450ppm以下,这意味着要从本质上削减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此外,现在... 为了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政策制定者的1个具体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控制在不超过比工业化前高2℃的水平上.气候模型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大气中CO2的浓度控制在450ppm以下,这意味着要从本质上削减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此外,现在通过法规和国际间协议约束排放的努力尚未奏效,目前排放的增加尤胜从前,按比例增加“碳中性”能源的计划推进缓慢,Davis等人的论文提供了1个新视角,要和化石燃料说再见是多么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气候变化 气候模型 温度控制 浓度控制 燃料燃烧 工业化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将是未来全球发展最快的化石燃料
18
作者 周庆凡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0,共1页
据BP公司2011年初发布的首个前瞻性分析报告《BP2030能源展望》预测,未来20年,天然气将成为全球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除欧洲外,世界其他地区天然气产量均保持增长,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最大的是亚洲,其中中国消费量增长将... 据BP公司2011年初发布的首个前瞻性分析报告《BP2030能源展望》预测,未来20年,天然气将成为全球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除欧洲外,世界其他地区天然气产量均保持增长,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最大的是亚洲,其中中国消费量增长将占亚洲总量的56%;中东地区产量和消费量增长位居世界第二,该地区在全球消费中所占份额将从1990年的5%和2010年的12%,提高到2030年的17%。中东地区在全球产量的份额也将由2010年的15%增长至2030年的19%。尽管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但增速仍不敌其他地区,在全球所占的份额将从2010年的26%降至2030年的19%。前苏联和非洲的产量增长强劲,可以满足出口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产量 化石燃料 全球发展 中东地区 消费量 BP公司 持续增长 北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EIA署长称化石燃料未见末日
19
作者 程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7,共1页
2016年3月31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署长Adam Sieminski在俄克拉荷马大学普莱斯商学院能源研究所的年度能源研讨会上非常肯定地说,化石燃料的末日尚未来临。长期来看,全世界有10亿人口还没有用上电。EIA的数据表明,在绝大多数地... 2016年3月31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署长Adam Sieminski在俄克拉荷马大学普莱斯商学院能源研究所的年度能源研讨会上非常肯定地说,化石燃料的末日尚未来临。长期来看,全世界有10亿人口还没有用上电。EIA的数据表明,在绝大多数地区,用天然气发电,用原油炼制交通运输燃料和取暖燃料最有效,也最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燃料 EIA 美国 能源研究所 天然气发电 Adam 运输燃料 原油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气溶胶影响极广
20
作者 江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1,共1页
新的研究表明,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气溶胶的影响远比人们以前知道的大,以降水进入全球洋流,从而扰动全球气候变化.以前认为,从火力发电厂、汽车尾气和森林农场大火产生的微米级粒子能够反射太阳光,对气候有冷却效应,而且多年来大... 新的研究表明,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气溶胶的影响远比人们以前知道的大,以降水进入全球洋流,从而扰动全球气候变化.以前认为,从火力发电厂、汽车尾气和森林农场大火产生的微米级粒子能够反射太阳光,对气候有冷却效应,而且多年来大气科学家多数认为其影响是局地性或者区域性的.现在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燃烧 化石燃料 气溶胶 全球气候变化 火力发电厂 微米级粒子 汽车尾气 冷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