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病人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因素及非药物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蒙 韩荟 刘春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061-4067,共7页
介绍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概念,从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化疗相关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总结非药物干预策略,旨在促进医护人员对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了解,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影响因素 非药物干预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若琳 刘宇 +3 位作者 王莹 刘娟 刘俐惠 刘均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9-43,共5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症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1例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作为...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症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1例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肿瘤患者神经毒性评估量表、癌症疲乏量表、病人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IPN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CIPN症状发生率为77.6%,以运动系统症状最为常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周期、抑郁和疲乏、日常锻炼次数是CIPN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CIPN发生率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积极关注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和化疗周期多的患者CIPN发生情况,并可从减轻患者抑郁和疲乏症状、提高患者化疗期规律运动行为等方面实施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化疗 抑郁 疲乏 日常锻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诱发中枢异常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宇捷 廖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乳腺癌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其不仅影响外周神经,还可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免疫-内分泌途径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异常。近年来,随着多模态MRI技术的快...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乳腺癌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其不仅影响外周神经,还可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免疫-内分泌途径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异常。近年来,随着多模态MRI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MRI (functional MRI,fMRI)、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影像学方法,为研究CIPN诱发中枢异常的病变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全面揭示脑微结构变化与功能网络重组。本文综述了多模态MRI技术在乳腺癌CIPN诱发中枢异常研究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潜在价值,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中枢异常 病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干预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靖 李星 +3 位作者 刘维 王彦艳 赵琼 王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0-125,共6页
目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JBI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 目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JBI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10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类实验研究。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感觉运动训练、平衡训练、振动训练、神经舞蹈训练、自行设计的四肢锻炼操等;总干预时长4~12周或化疗时长,运动强度多为轻中度,运动频率多为2~5次/周,30~60 min/次。运动干预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依从性、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等。结论运动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运动干预策略和评价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有待更多证据以制订最佳运动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感觉运动训练 平衡训练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悦 白燕妮 +4 位作者 郑玉杰 王美霞 杨艳 赵卿 付菊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来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项目分析未有条目删除,各条目区分度较好,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70(P<0.01);除了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存在轻微地板效应外,其余分量表和总量表都不存在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0.94,重测信度为0.89~0.93。在患者症状体验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61%;在对日常生活影响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46%。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分量表模型的适配度良好。同时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结论中文版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评估中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及管理知信行的调查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悦 付菊芳 +3 位作者 白燕妮 谢娟 焦红侠 王智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2-387,共6页
目的:调查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评估及管理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明确护士评估CIPN的障碍因素及提高相关知识的途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09名护士... 目的:调查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评估及管理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明确护士评估CIPN的障碍因素及提高相关知识的途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09名护士进行调查。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护士对CIPN评估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对CIPN评估及管理知识(9.16±1.93)分,态度(27.96±6.65)分,行为(25.84±12.48)分,分别占满分的57.3%、77.7%和53.8%;护士对CIPN评估及管理实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是否经过相关培训和职称。评估CIPN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不知道怎样进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68.9%)、不知道如何获取合适的评估问卷(57.9%)、不知道如何评估(55.7%)等。护士较倾向的可以提高CIPN相关知识的途径为科室组织进行理论学习(76.4%),其次为专业学习班(71.2%)。结论:护士对CIPN评估及管理知信行较差,管理者需要提高护士对CIPN的重视,积极开展以CIPN基本知识、评估、护理预防、指南解读为主要内容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探索适合我国患者且便于临床应用的CIPN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评估 护士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阳虚”理论探讨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熙 张莹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18-4324,共7页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临床常见的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一系列神经毒性症状,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感觉弱化、缺失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CIP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临床常见的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一系列神经毒性症状,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感觉弱化、缺失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CIP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也没有可广泛用于临床的特效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特定的优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理论依据和临床疗效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CIPN的临床症状特点,深入剖析其与中医肝阳虚理论之间的关系,探讨CIPN的中医病因病机与用药规律,指导临床治疗CIPN,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虚 药物性肝损伤 化疗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DOSCAN 检测快速有效评估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绿云 殷佳慧 +5 位作者 杨岚寓 杨光忠 耿传营 刘念 菅原 刘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8-40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SUDOSCAN检测(一种外周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工具)对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bortezomib-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BIPN)的评估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确诊的86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SUDOSCAN检测(一种外周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工具)对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bortezomib-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BIPN)的评估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确诊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0例无肿瘤史及化疗药物接触史的患者作对照,所有患者均接受了SUDOSCAN皮肤电导率(ESC值)检测,同时与总神经病变评分临床版(TNSc)、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分级标准(NCI-CTC)分级评分对比,并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了评估所需时间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部、足部ESC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手部:56.4μs vs.76.5μs,P<0.001;足部:47.5μs vs.78.0μs,P<0.001);SODUSCAN评估患者足部ESC值与TNSc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03,P<0.001)、与NCI-CTC等级无明显相关性(r=−0.227,P=0.051);NCI-CTC等级与TNS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01)。SUDOSCAN检测所需中位评估时间与NCI-CTC等级相近(均为2.4 min),TNSc评分所需中位评估时间最长(13.4 min)。结论:目前,BIPN缺乏准确、高效评估方式,SUDOSCAN检测简单易行,与TNSc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且比TNSc评分用时更短,能够快速有效评估BI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评估手段 SUDOSCAN 硼替佐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治疗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马凯丽 程志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0,224,共4页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主要抗肿瘤手段之一。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化疗期间出现的一种常见药物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CIPN发生涉及胶质细胞...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主要抗肿瘤手段之一。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化疗期间出现的一种常见药物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CIPN发生涉及胶质细胞活化、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离子通道改变、脱髓鞘、细胞修复系统改变、DNA损伤、炎症因子等多种机制,度洛西汀、乙酰左旋肉碱、氨磷汀、天麻素、电针等方法对CIPN防治具有一定疗效。本文将就CIPN发生机制和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度洛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肿瘤化疗、手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潘兴芳 赵天易 +43 位作者 郭义 赵美丹 郭永明 陈泽林 陈波 斯文·施罗德 董仁卫 潘战宇 王斌 安琪 马尧 夏小军 姜晓燕 李宁 文谦 毛启新 杜广中 岳公雷 杨祖贻 傅饶 高丽丽 叶建宏 陈燕荔 胡书香 李博 李宛蓉 贺亚楠 邹金芯 吴越 王丽雅 张奇文 刘妍 赵悦 张姝媗 刘宝虎 李鑫举 冯宇 刘亮 杨曦玥 郭昊然 张浩 韩玉静 黄雪妮 孙双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961-969,共9页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放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近6年来开展的针灸治疗肿瘤放化疗...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放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近6年来开展的针灸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CINV)、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研究结果,结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针灸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共识及最新临床证据摘要(PDQ?),对针灸在干预肿瘤化疗、手术后不良反应中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挖掘和探索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以上病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肿瘤相关不良反应 化疗后恶心呕吐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 乳腺癌术后相关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