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卓永 梁宇闯 +3 位作者 林坚 杨锦钊 杨爱连 陈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治疗前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1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B组15例,行静脉法全身化疗(对照组).全部病例完成2个疗程(每个疗程相隔4~5周)后3~...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治疗前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1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B组15例,行静脉法全身化疗(对照组).全部病例完成2个疗程(每个疗程相隔4~5周)后3~4周复查,根据病灶变化和宫旁情况选择手术或放疗,并对两组病例进行近期疗效和手术切除率比较.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化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6%和26.7%;手术切除率分别为64.7%和26.7%;两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能使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癌灶缩小,降低分期,控制淋巴血管内的转移,利于手术切除,减少术中、术后的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子宫内膜癌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双侧子宫动脉 手术切除率 治疗效果 全身化疗 近期疗效 静脉化疗 远处转移 癌患者 中晚期 治疗 超选择 对照组 静脉法 有效率 血管内 疗程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邢爱丽 王洋 李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51-225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85000例新增患者,致死率在恶性疾病中居第三位[1]。最新资料显示,我国2015年肝癌发病人数约为46.61万,因肝癌死亡人数约42.4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全球总数... 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85000例新增患者,致死率在恶性疾病中居第三位[1]。最新资料显示,我国2015年肝癌发病人数约为46.61万,因肝癌死亡人数约42.4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全球总数的50%以上[2]。由于肝癌发病机制多且起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晚期肝癌治疗难度大等特点,肝癌的治愈面临极大困难和挑战。目前在肝癌的多种治疗方式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和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疗效,两者的联合治疗也已经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原发性肝癌 索拉非尼 分子靶向药物 恶性肿瘤 世界范围 恶性疾病 发病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导致短暂失明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4 位作者 武桂军 何晓峰 陈勇 赵剑波 梅雀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39-539,共1页
关键词 短暂失明 化疗栓塞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原发性肝癌 短暂失明 供血动脉栓塞 碘油沉积 聚乙烯醇微球 化疗药物 经皮肝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内照射化疗栓塞治疗56例肝癌随访报告
4
作者 许成平 王建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1-491,共1页
许成平,王建新,郑仕中,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中华肿瘤杂志2000,22(1):42 [摘要] 目的为提高肝癌治疗效果,以超液态碘化油(LUF)及体毛颗粒(H) 作为载体,,\+\{125\}I及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CCNSA)为弹头,制成能经导管... 许成平,王建新,郑仕中,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中华肿瘤杂志2000,22(1):42 [摘要] 目的为提高肝癌治疗效果,以超液态碘化油(LUF)及体毛颗粒(H) 作为载体,,\+\{125\}I及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CCNSA)为弹头,制成能经导管灌注的导向抗癌物ILCH,并随访其疗效.方法对56例肝癌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ILCH.治疗前后分别做CT、B超、DSA、AFP及血尿中\+\{125\}I放射性测定 .结果 \+\{125\}I与L标记率为60%~90%,能与H一起在100 μm直径以下的末梢动脉中长期滞留,不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全身循环,并将抗癌药限制在癌区共同发挥接触性内照射和化疗栓塞作用.术后副作用小,无排异反应,DSA证实发丝样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消失,肿瘤直径缩小50%~70%者,占64.3%;肿瘤无变化或缩小50%以下者,占35.7%.临床症状、肝功能及AFP均有改善.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1%、63.1%和5 5.6%.结论 ILCH作为一种新的导向抗癌物治疗肝癌,简便易行,导向性强 ,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导向内照射 药物疗法 化疗栓塞治疗 随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经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活动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静 陈琪 +5 位作者 蔡璐瑶 陈颖异 黄厚强 朱琳 周英凤 郑思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9-815,共7页
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制定肝癌患者经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术后活动管理的循证实践方案,使医护人员知晓证据,规范操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首先确定临床问题,组建证据应用小组,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评价汇总证据,制定审查指... 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制定肝癌患者经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术后活动管理的循证实践方案,使医护人员知晓证据,规范操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首先确定临床问题,组建证据应用小组,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评价汇总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和审查方法,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选择69例经股动脉行TACE术肝癌患者及38名医护人员开展循证实践。结果 形成经股动脉行TACE患者术后疼痛评估流程及活动管理实施流程。证据应用后,医护人员对经股动脉行TACE术的各审查指标的知晓情况、执行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肢伸直制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缩短,术后腰背部酸痛例数及评分降低,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循证实践项目的开展,能降低肝癌患者经股动脉行TACE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术后活动管理 循证实践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PVA微粒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秋松 梅雀林 +3 位作者 何晓峰 曾庆乐 庞桦进 肖利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联合PVA化疗栓塞(PVA-TACE)治疗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HAVS)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110例肝癌合并HAVS患者,采用索拉非尼+PVA-TACE治疗(治疗组)17例,PVA-TACE治疗(对照组)93例。依据HAVS的分流速度,采用不...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联合PVA化疗栓塞(PVA-TACE)治疗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HAVS)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110例肝癌合并HAVS患者,采用索拉非尼+PVA-TACE治疗(治疗组)17例,PVA-TACE治疗(对照组)93例。依据HAVS的分流速度,采用不同大小的PVA化疗栓塞分流道。随访并分析生存期、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预后因素采用Cox模型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2.8个月和7.7个月,两组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P=0.048)。两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8.8%、45.5%,66.7%、23.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索拉非尼(HR=0.351,P=0.007)及多次栓塞(HR=0.498,P=0.018)为独立保护因素,术前AFP≥400 ng/ml(HR=1.984,P=0.018)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索拉非尼联合PVA-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并HAVS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VA-TACE;术前AFP低表达及多次栓塞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化疗栓塞 治疗 肝细胞 肝动-脉静脉分流 疗效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秋松 梅雀林 +6 位作者 李彦豪 何晓峰 陈勇 曾庆乐 赵剑波 王江云 庞桦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联合碘油化疗药乳剂(或化疗药物)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栓塞治疗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97例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患者(慢速型分流21例,中速型分流40例,快速型分流36例),分别应用PVA-300、...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联合碘油化疗药乳剂(或化疗药物)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栓塞治疗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97例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患者(慢速型分流21例,中速型分流40例,快速型分流36例),分别应用PVA-300、PVA-500及PVA-700行末梢性化疗栓塞,其中慢、中速型加用碘油化疗乳剂栓塞,快速型仅加用化疗药物。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7例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1 d,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7%、37.2%、14.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400 ng/ml(HR=3.763,P=0.002)、门静脉癌栓形成(HR=2.669,P=0.021)及疾病进展(HR=2.55,P=0.039)为独立危险因素;而栓塞次数≥3次(HR=0.216,P=0.001)、分流完全及次全栓塞(HR=0.22,P=0.030)及采用综合治疗(HR=0.181,P<0.001)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PVA联合碘油化疗药乳剂(或化疗药物)末梢性化疗栓塞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栓塞次数较多、分流完全、次全栓塞以及采用综合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术前AFP高水平、门静脉癌栓形成及疾病进展为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化疗栓塞 治疗 肝细胞 肝动静脉分流 预后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天慧 谢锋 韩梦月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5-178,共4页
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利用微球在靶病灶内释放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使靶肿瘤内药物浓度更高,而全身化疗药物浓度及不良反应降低;且微球可较完全栓塞肿瘤毛细血管网,闭塞肿瘤邻近血管,致癌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本文... 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利用微球在靶病灶内释放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使靶肿瘤内药物浓度更高,而全身化疗药物浓度及不良反应降低;且微球可较完全栓塞肿瘤毛细血管网,闭塞肿瘤邻近血管,致癌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本文对DEB-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治疗 载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3^(+)MDSC介导T淋巴细胞功能对^(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疗效的影响
9
作者 胡永进 王赞宏 +2 位作者 李凤娥 冯炜红 王宇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10期905-912,共8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CD33^(+)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介导T淋巴细胞功能及分泌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析其与^(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关系及对疗效的预测价值和交互关系。方法选择2021-01-01/2024-01-0...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CD33^(+)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介导T淋巴细胞功能及分泌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析其与^(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关系及对疗效的预测价值和交互关系。方法选择2021-01-01/2024-01-01期间,我院收治的152例经病理检查确认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D33^(+)MDSC对宫颈癌临床疗效的预测效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D33^(+)MDSC与T淋巴细胞对宫颈癌临床治疗无效的相乘或相加交互作用。使用Kaplan-Meier法检验分析宫颈癌CD33^(+)MDSC高低患者的生存的差异。结果与有效组患者相比较,无效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表达降低,CD33^(+)MDSC、CD8^(+)T淋巴细胞、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最大径以及淋巴结转移占比升高。CD33^(+)MDSC水平对宫颈癌患者疗效的预测性能良好。CD33^(+)MDSC高表达组总生存期(OS)明显低于CD33^(+)MDSC低表达组,OS分别为(6.0±1.0)个月和(12.0±1.2)个月(t=33.280)。交互作用结果显示,CD33^(+)MDSC、CD8^(+)T淋巴细胞高表达,同时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低表达,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无效风险更高。结论CD33^(+)MDSC通过抑制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诱导CD8^(+)T淋巴细胞表达,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降低^(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应答率,有望成为预测疗效及不良预后的独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宫颈癌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微球内照射联合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任飞 谭建 +1 位作者 董峰 曹喜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5-636,共2页
背景与目的肝脏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及各种转移瘤)发病率较高,预后很差,确诊时多数已失去手术时机,而且术后复发率高。全身化疗效果亦甚微,无论应用生物调节剂与否,其反应率不超过20%-30%。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明显抑制肿... 背景与目的肝脏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及各种转移瘤)发病率较高,预后很差,确诊时多数已失去手术时机,而且术后复发率高。全身化疗效果亦甚微,无论应用生物调节剂与否,其反应率不超过20%-30%。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周边往往残留部分癌组织,故易导致复发及肝内播散,而且也不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近年来,肿瘤局部内照射治疗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经肝动脉灌注放射性核素弛P标记的玻璃微球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性核素 栓塞介入治疗 微球内照射 临床研究 联合化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术后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联合二期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勇 李长波 +1 位作者 王予东 邱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93-3395,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TACE)+二期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12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进行TACE,根据治疗后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进行分组:接受二期手术者为A组(60例),不接受二期手术者为B组(68例)。比较A组与B... 目的观察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TACE)+二期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12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进行TACE,根据治疗后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进行分组:接受二期手术者为A组(60例),不接受二期手术者为B组(68例)。比较A组与B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别,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ACE后,A组与B组患者的1~2年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3年及3年以上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OkudaⅠ期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ku-daⅡ期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OkudaⅠ期患者经TACE后若具备二期手术条件,应进行二期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对于OkudaⅡ期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介入化疗栓塞治疗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欧志涛 詹远京 黄春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747-1752,共6页
目的评价榄香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两位评价员按相同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评价榄香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两位评价员按相同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榄香烯联合TACE治疗PLC的临床研究,用Jadad质量评分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87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榄香烯联合常规TACE组与常规TACE组比较,其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12、24个月生存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43,95%可信区间(95%CI):1.23~1.67,P〈0.001;疾病控制率:RR=1.22,95%CI:1.11~1.32,P〈0.001;12个月生存率:RR=1.68,95%CI:1.22~2.31,P=0.001;24个月生存率:RR=2.91,95%CI:1.44~5.87,P=0.00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榄香烯联合常规TACE组治疗PLC可降低腹痛发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9,95%CI:0.36~0.98,P=0.04)。结论榄香烯联合TACE与单独TACE治疗PLC比较,有可能提高肝癌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并降低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榄香烯 化疗栓塞 治疗 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耐药和复发性滋养细胞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金朝 王东林 +1 位作者 陈广礼 史岩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化疗栓塞 治疗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
14
作者 周坦洋 曹海利 +3 位作者 白彬 徐伟 王凯冰 崔立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TACE在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对8例椎体转移瘤引起剧烈疼痛患者经腰动脉、肋间动脉等肿瘤供养血管插管行TACE治疗。随访术后病情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肿瘤生长得以抑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目的探讨TACE在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对8例椎体转移瘤引起剧烈疼痛患者经腰动脉、肋间动脉等肿瘤供养血管插管行TACE治疗。随访术后病情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肿瘤生长得以抑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及止痛药用量同时评估,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达87.50%(7/8)和75.00%(6/8)。结论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等供血血管TACE能有效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剧烈疼痛,控制肿瘤发展,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肿瘤 疼痛 化疗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致碘化油肺、脑栓塞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永闯 倪才方 +2 位作者 刘一之 邹建伟 陈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中发生碘化油肺、脑栓塞的原因和机制,寻找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回顾采用TACE治疗3例HCC发生碘化油肺、脑栓塞及复习相关文献,分析TACE治疗HCC中发生碘化油肺、脑...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中发生碘化油肺、脑栓塞的原因和机制,寻找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回顾采用TACE治疗3例HCC发生碘化油肺、脑栓塞及复习相关文献,分析TACE治疗HCC中发生碘化油肺、脑栓塞的原因、机制、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3例均为巨块型HCC患者,1例为71岁女性,在接受第3次TACE时发生碘化油脑栓塞,经积极治疗后意识仍不清楚成为植物状态,1年后死亡。余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患者,分别在接受第2、3次TACE时发生碘化油肺和脑栓塞,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经抢救治疗后好转。文献报道碘化油脑栓塞12例患者中,6例经膈下动脉进行TACE治疗。结论TACE治疗HCC术中碘化油脑和肺栓塞是罕见而又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为栓塞肋间动脉和(或)膈下动脉、碘化油用量较大和潜在的微小瘘口开放,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应积极抢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治疗 颅内栓塞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伴门静脉癌栓肝细胞癌的效果及预后评价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乔怡 王恩鑫 +4 位作者 王哲轩 夏冬东 白苇 李小梅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效果,并评估现有肝癌预后评价模型的指导价值。方法筛选2010年1月—2016年5月在全国24家三级医院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最终共纳入266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HCC...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效果,并评估现有肝癌预后评价模型的指导价值。方法筛选2010年1月—2016年5月在全国24家三级医院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最终共纳入266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Cox回归模型;计算HAP评分、mHAP评分、mHAP2评分、mHAP3评分及6&12标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C指数,比较各种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所纳入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867个月,根据Child-Pugh分级,Child-Pugh A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067个月,明显长于Child-Pugh B级患者的5.967个月(χ2=5.181,P=0.023)。AFP≤800 ng/ml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3.10个月,而AFP>800/ml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3,P=0.0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肿瘤直径、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AST、ALT与患者的生存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HR=1.186,95%CI:1.058~1.329,P<0.05)、肿瘤直径(HR=1.047,95%CI:1.001~1.095,P<0.05)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6&12标准的1年、2年、3年AUC分别为0.651、0.655、0.641,高于其他模型,而6&12标准和新建模型的C指数分别为0.577和0.579,高于其他模型。结论在AFP水平较低、肝功能良好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TACE是安全有效的。肿瘤直径和肿瘤数目为筛选合适的患者行TACE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有的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的预后评价模型中,6&12标准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治疗 门静脉癌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MMP-2、TI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运平 肖恩华 +4 位作者 罗建光 尚全良 梁斌 吴海军 李默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MMP-2、TIMP-2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意义及化疗栓塞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其中25例单纯手术切除,22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行Ⅱ期切除,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MMP-2、TIMP-2蛋... 目的探讨MMP-2、TIMP-2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意义及化疗栓塞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其中25例单纯手术切除,22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行Ⅱ期切除,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MMP-2、TIMP-2蛋白表达。结果有、无转移或完整包膜的肝细胞癌MMP-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6.038,P<0.05);与单纯手术组相比,TACE组肝细胞癌MMP-2表达明显降低(χ2=4.854,P<0.05)、TIMP-2表达明显增高(χ2=5.144,P<0.05);MMP-2与TIMP-2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2,P<0.05)。结论MMP-2、TIMP-2与HCC的侵袭转移潜能相关,化疗栓塞有助于抑制HCC侵袭与转移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疗栓塞 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细胞癌残癌组织HIF-1α、VEGF及CD34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海洋 刘瑞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细胞癌(HCC)残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细胞癌(HCC)残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残癌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HIF-1α和VEGF在TACE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3%、91.67%,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66.67%、63.33%,P=0.008、0.016);TACE组残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01)。TACE组残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06);HIF-1α、VEGF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0.512,P=0.010;r=0.793,P<0.001)。结论 TACE后能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HIF-1α/VEGF通路在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HCC经TACE后残癌复发、转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单位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监护在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周金伟 吴素香 +1 位作者 周晓轩 周利民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6期606-607,共2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方法:动态观测87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经导管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过程中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在肝动脉栓塞时都有心率改变和心律改变,其中3例还出现了...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方法:动态观测87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经导管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过程中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在肝动脉栓塞时都有心率改变和心律改变,其中3例还出现了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约40.2%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时有心率改变和心律改变,仅有8%的患者在肝动脉造影时有心率改变和心律改变。结论:肝恶性肿瘤患者在全程动态心电监护下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有利于提高介入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栓塞 治疗 肝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损伤并发症4例分析
20
作者 郭彦君 李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TACE所致皮肤与皮下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的因肝脏恶性肿瘤而行TACE治疗的病例,检出TACE所致的皮肤并发症病例。结果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共对1 607例肝...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TACE所致皮肤与皮下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的因肝脏恶性肿瘤而行TACE治疗的病例,检出TACE所致的皮肤并发症病例。结果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共对1 60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TACE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仅占0.25%。其中,2例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与肝镰状韧带动脉有关,2例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分别由肋间动脉灌注化疗及代替肝右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并发症轻者通常只需行局部对症处理即可,重者可能需行局部清创术。结论 TACE可导致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应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肝动脉 化疗栓塞 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