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RB1探讨亮菌多糖干预5-FU诱导的肠黏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泉 赵秦英 +2 位作者 叶映泉 刘利 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3-1749,共7页
目的探讨β-抑制蛋白1(ARRB1)对亮菌多糖(ATPS)逆转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化疗性肠黏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ARRB1基因敲除型(ARRB1^(-/-))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各12只,分别随机分成Control组、Model组和ATPS组(200 mg/kg),连续7... 目的探讨β-抑制蛋白1(ARRB1)对亮菌多糖(ATPS)逆转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化疗性肠黏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ARRB1基因敲除型(ARRB1^(-/-))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各12只,分别随机分成Control组、Model组和ATPS组(200 mg/kg),连续7 d 5-FU(50 mg/kg)腹腔注射建立化疗性肠黏膜损伤模型;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肉眼观察肠道组织大体外观;HE染色评价空肠组织病理损伤;试剂盒测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J)标志物ZO-1、Occludin、Claudin-1和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情况;隐窝分离和类器官培养,检测小肠类器官生长状态。结果5-FU化疗减轻小鼠体质量,加重小肠组织病理损伤,降低SOD水平、TJ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升高血清DAO水平,降低球形结构形成率和类器官形成率;与模型组比较,WT小鼠ATPS处理后体质量恢复,病理损伤减轻,血清SOD水平、TJ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增加,DAO水平降低,球形结构形成率和类器官形成率明显升高;而ARRB1^(-/-)小鼠在ATPS治疗后未能逆转5-FU的效应。结论ATPS通过ARRB1的肠道屏障和类器官生长保护作用,逆转5-FU诱导的肠黏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B1 5-氟尿嘧啶 化疗性肠黏膜损伤 紧密连接蛋白 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