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亚萍 石瑞 +3 位作者 孙玲玲 谢占维 崔怡娴 田军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9-1717,共9页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YHHJ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脑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YHHJP低、中、高...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YHHJ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脑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YHHJP低、中、高剂量组(TCM-L/TCM-M/TCM-H)。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治疗3 d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HE染色观察脑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检测脑组织IL-1β、IL-6、TNF-α和血清LPS含量,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D-乳酸(D-L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ZO-1、Claudin-5和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神经功能损伤加重,脑梗死面积增加,脑组织IL-1β、IL-6、TNF-α和血清LPS、D-LA含量升高,脑组织ZO-1、Claudin-5及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YHHJ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肠道菌群微生态紊乱得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脑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YHHJP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PS、D-LA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ZO-1、Claudin-5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YHHJP可改善CIRI,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抑制肠道细菌代谢产物LPS、D-LA释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Claudin-1基因表达,下调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象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启泉 李博林 +2 位作者 王志坤 张纨 孙胜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象的干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及肠镜象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和肠...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象的干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及肠镜象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和肠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泻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症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黏膜充血水肿的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肠镜象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能够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理性肠镜象,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镜象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血清中TNF-a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启泉 杜艳茹 +3 位作者 杨卓杰 白海燕 苏芳 王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血清TNF-a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全结肠镜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白介...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血清TNF-a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全结肠镜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TNF-a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2%、75.5%,治疗组黏膜充血水肿、黏膜溃疡、黏膜糜烂的改善率(93.5%、73.1%、84.3%)均高于对照组(82.3%、63.9%,71.9%)。两组治疗后白介素-1β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TNF-a的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溃疡、黏膜糜烂情况以及显著的降低白介素-1β及TNF-a的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 白介素-1Β TN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6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坤 刘启泉 +3 位作者 苏芳 张晓利 王维 靳凌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9-801,共3页
目的观察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3例予罗英化浊解毒方;对照1组31例予三九胃泰胶囊;对照2组30例予黄连温胆汤。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3例予罗英化浊解毒方;对照1组31例予三九胃泰胶囊;对照2组30例予黄连温胆汤。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1组、2组(P<0.05);胃镜疗效:治疗组颗粒增生、血管透见及糜烂均优于对照1组、2组(P<0.05),充血水肿优于对照1组(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出血斑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英化浊解毒方 毒内蕴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普阳 付增彬 +3 位作者 赵亚鹏 高雪亮 王凯 程建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02-3506,共5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感染、神经营养、盐酸伐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汤,疗程...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感染、神经营养、盐酸伐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汤,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IL-18、IFN-γ、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CD4^(+)降低(P<0.05),IL-18、IFN-γ、CD3^(+)、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疱疹皮损和疼痛情况,其机制可能与纠正CD4^(+)/CD8^(+)平衡,促进IL-18、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常规治疗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口周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PCNA及Reg基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坤 刘启泉 +4 位作者 李博林 董林林 吴云楚 张晓利 苏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3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胃组织PCNA及RegI的表达量。结果 (1)PCNA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比较,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P<0.05)。(2)RegI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PCNA及RegI的表达的影响,逆转胃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再生基因I(Re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启泉 李博林 +5 位作者 张晶 孙胜振 彭海娟 韩志秀 杜红红 张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55-2057,共3页
目的:探讨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 目的:探讨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治疗2周。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血清IL-4,IL-6,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减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血清IL-6的含量,升高血清IL-4、IL-10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升高血清IL-4及IL-10的含量,降低血清IL-6的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低剂量组在升高血清IL-4及IL-10的含量,降低血清IL-6的含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升高IL-4及IL-10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 IL-4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对浊毒内蕴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黏膜脑肠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艳 冯玉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化浊解毒方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阳性药组按1 mL/10...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化浊解毒方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阳性药组按1 mL/100 g给予奥美拉唑溶液灌胃;化浊解毒方组按1 mL/100 g给予化浊解毒方灌胃,共治疗8周。观察大鼠食管黏膜的组织病理,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黏膜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表达。结果化浊解毒方能够减轻食管黏膜病理变化,升高血清GAS、MTL水平,使SP表达升高,VIP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SP表达升高,差异显著(P<0.05),VIP表达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浊解毒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血清GAS、MTL水平,增强黏膜SP表达,降低VI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反流性食管炎 胃泌素 胃动素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白海燕 刘启泉 杨卓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7-1368,共2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对照组予吗叮啉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两组均为...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对照组予吗叮啉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两组均为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镜下黏液湖及胃黏膜炎症情况积分、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胃镜下黏液湖黄染程度治疗后分别为(0.74±0.51)、(1.78±0.68)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胃黏膜炎症情况治疗后分别为(0.48±0.41)、(1.42±0.71)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疗效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68.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改善浊毒内蕴型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镜下黏液湖黄染程度及胃黏膜炎症情况以及病理组织学疗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中药治疗 毒内蕴型 胆汁反流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对多氯联苯126暴露致大鼠脂肪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胜男 张莉 +1 位作者 吴深涛 刘弘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03-3309,共7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多氯联苯126(PCB126)暴露致大鼠脂肪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机制。方法正常组为雄性ZDF(fa/+)大鼠,给予普通饲料+等量橄榄油灌胃;雄性ZDF(fa/f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染毒组,模型组给予PMILabdiet5008专用饲料+等量橄榄...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多氯联苯126(PCB126)暴露致大鼠脂肪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机制。方法正常组为雄性ZDF(fa/+)大鼠,给予普通饲料+等量橄榄油灌胃;雄性ZDF(fa/f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染毒组,模型组给予PMILabdiet5008专用饲料+等量橄榄油灌胃,染毒组予PMILabdiet5008专用饲料+PCB126(250 ng/kg)灌胃染毒,染毒8周。将PCB126染毒组随机分为染毒组、阳性药组及化浊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组给予CH223191每天10 mg/kg灌胃,化浊解毒方组按生药6、3、1.5 g/kg给药。4周后,取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游离脂肪酸(FFA),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肪中芳香烃受体(Ah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下游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葡萄糖转运受体4(GLUT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染毒组比较,化浊解毒方组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TC、TG、FFA的水平降低(P<0.05,P<0.01),AhR、CD36及TNFα表达下降(P<0.05,P<0.01),PPARγ、GLUT4及FGF21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具有改善PCB126暴露大鼠脂肪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hR/PPARs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多氯联苯126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芳香烃受体 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白海燕 郝旭蕊 +3 位作者 李娜 刘凯娟 李维康 杨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AG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先予...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AG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先予标准四联杀菌疗法服用2周,继予安慰剂口服,每日1剂。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细胞毒素(VacA)及尿素酶B(UreB)水平变化;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3个月记录Hp根除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Hp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的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GⅠ、PG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GⅡ、G-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2组CagA、VacA及UreB的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CAG伴Hp感染,抑杀Hp效果好,复发率低,且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agA、VacA、UreB、PGⅠ、PGⅡ、PGR及G-17的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毒力因子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通过调控SIRT1/PGC-1α/PPARγ通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池 孙淑洁 +3 位作者 刘佳 李淙 芦晔 裴林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2-789,共8页
目的探究化浊解毒疏肝方调控SIRT1/PGC-1α/PPARγ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5 mg/kg)和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g/kg),每组10只,采... 目的探究化浊解毒疏肝方调控SIRT1/PGC-1α/PPARγ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5 mg/kg)和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g/kg),每组10只,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建立VD大鼠模型,通过Longa5级评分法判断神经行为学,Morris水迷宫实验确认造模成功与否,再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3周。给药结束后,通过行为学实验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β水平,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病理改变及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SIRT1、PGC-1α、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松散,细胞核固缩,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海马组织IL-1β、IL-18分泌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海马组织SIRT1、PGC-1α、PPARγ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化浊解毒疏肝方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海马CA1区损伤有所好转,海马组织IL-1β、IL-18分泌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海马组织SIRT1、PGC-1α、PPARγ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PPARγ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疏肝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障碍 炎症反应 SIRT1/PGC-1α/PPARγ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对CUMS抑郁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活性和Neuritin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王呈炜 杨佳丽 +3 位作者 信碗红 徐文丹 芦晔 裴林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0-1665,共6页
目的 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CUMS抑郁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活性和Neuri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57BL/6J小鼠10只设为对照组,30只随机分为CUMS模型组、氟西汀组、化浊解毒疏肝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CUMS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氟西汀组... 目的 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CUMS抑郁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活性和Neuri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57BL/6J小鼠10只设为对照组,30只随机分为CUMS模型组、氟西汀组、化浊解毒疏肝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CUMS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氟西汀组、化浊解毒疏肝方组分别灌胃氟西汀(0.01 g/kg)和化浊解毒疏肝方(3.4 g/kg),连续灌胃4周。糖水偏爱、悬尾、强迫游泳和旷场实验评价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CA3区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5-HT、NE、CORT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组织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Neuritin、Neurl 1、Jagged 1、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UMS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率降低(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总距离、直立次数减少(P<0.05),悬尾、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增加(P<0.05),海马组织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血清中5-HT、NE水平降低(P<0.05)、CORT水平升高(P<0.05),Neuri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Jagged 1、Neurl 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CUMS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疏肝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爱率升高(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总距离、直立次数增加(P<0.05),悬尾、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减少,海马组织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血清中5-HT、NE水平升高(P<0.05)、CORT水平降低(P<0.05),Neuri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Jagged 1、Neurl 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化浊解毒疏肝方促进了Neuritin表达,抑制了神经元凋亡,改善了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疏肝 抑郁症 NEURITIN 凋亡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探讨化浊解毒补肾方治疗绝经后女性肝纤维化机制
14
作者 郭敏 刘素彤 +6 位作者 张永华 张丽慧 徐文倩 杨竹青 刘镇亚 姚翠翠 王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88,I0009,I001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化浊解毒补肾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氧化应激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方治疗绝经后女性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制备化浊解毒补肾方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将肝星状细胞... 目的通过研究化浊解毒补肾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氧化应激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方治疗绝经后女性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制备化浊解毒补肾方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将肝星状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氟维司群(ICI 182780,以下简记为ICI)组、中药组、中药+ICI组、雌二醇(estradiol,E2)组、E2+ICI组,随后按照分组处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环氧化酶-Ⅰ(cyclooxygenase-Ⅰ,COX-Ⅰ)、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ROS、MDA水平和α-SMA、collagenⅠ蛋白表达以及α-SMA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P<0.0001,P<0.001),SOD水平、cytochrome C、COX-Ⅰ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E2组ROS、MDA水平和α-SMA、collagenⅠ蛋白表达以及α-SMA平均荧光强度均有明显降低(P<0.0001,P<0.001,P<0.01,P<0.05),SOD水平、cytochrome C、COX-Ⅰ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001);与中药组和E2组比较,在各自加入ICI处理后,对应的ROS、MDA水平和α-SMA、collagenⅠ蛋白表达以及α-SMA平均荧光强度均有明显升高(P<0.0001,P<0.001,P<0.05),SOD水平和cytochrome C、COX-Ⅰ蛋白表达均有明显降低(P<0.001,P<0.05,P<0.01)。结论化浊解毒补肾方含药血清可通过雌激素受体降低ROS、MDA水平和α-SMA、collagenⅠ蛋白表达以及α-SMA平均荧光强度,提高SOD水平和cytochrome C、COX-Ⅰ蛋白表达,从而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最终起到防治绝经后女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补肾 肝星状细胞 雌激素受体 肝纤维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威 宋梦蝶 +6 位作者 毛宇湘 杨静 钱金花 毕建成 张亚秋 王海洋 白海燕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37-3142,共6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的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的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3次/d,4片/次。2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1(Gli1)、融合抑制因子(SUFU)、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指标,对比2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胃镜、病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Gli1、SUFU、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呈棕黄色颗粒状。治疗前,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SUFU、CyclinD1蛋白表达(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CyclinD1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降低,SUFU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SUFU、CyclinD1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CyclinD1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降低,SUFU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2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疗效优于胃复春片,其作用机制与可能与调控S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Gli1、SUFU、Cyclin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解毒通络 毒蕴胃证 机制 音猬因子信号通路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1 融合抑制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活血方对兔心肌梗死1周后瞬间外向钾电流跨壁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铁军 李佃贵 +2 位作者 张彩萍 齐书英 李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1周后心外膜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30只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MI组和化浊解毒活血方+AMI组。采用膜片钳...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1周后心外膜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30只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MI组和化浊解毒活血方+AMI组。采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化浊解毒活血方对左心室梗死边缘区心外膜(Epicardium,Epi)、心内膜(En-docardium,Endo)和中层(Midmycoardium,M)心室肌细胞的Ito密度的改变。结果:AMI组细胞的Ito电流密度明显降低,Epi与M、Endo之间差异较明显(P<0.01);化浊解毒活血方+AMI组使心外膜Ito电流密度进一步降低,三层细胞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对Ito的跨壁异质性有明显影响;化浊解毒活血方减弱心肌梗死后Ito的跨壁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活血 心肌梗死 膜片钳技术 瞬间外向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消痈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娄莹莹 李佃贵 +4 位作者 杨倩 李燕 王思月 王志成 胡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15-3419,共5页
目的基于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消痈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阳性药,045 g/kg)和化浊解毒消痈方高、中、低剂量组(2868、1434、717 g/kg),每组8只。除... 目的基于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消痈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阳性药,045 g/kg)和化浊解毒消痈方高、中、低剂量组(2868、1434、717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给药7 d后,分析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PERK、eIF2α、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消痈方各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改善,结肠组织PERK、eIF2α、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美沙拉嗪组相当。结论化浊解毒消痈方能抑制结肠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对UC小鼠结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活化、抑制凋亡,进而修复结肠黏膜、促进溃疡愈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消痈 溃疡性结肠炎 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见文 田军彪 +2 位作者 张颜伟 李佃贵 杨丽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合并尾端放血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手...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合并尾端放血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造模成功分别给予高、低剂量组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中药灌服。在治疗后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小鼠中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及尼莫地平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可以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白细胞的浸润,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活血通络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3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芹 黄海芹 曹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00-1801,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基于浊毒学说组方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患者症状、胃镜、Hp等的影响,以寻求治疗HPAG有效的基本方。方法:随机双盲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一般情况、胃镜下改变及根除Hp情况等角度... 目的:通过观察基于浊毒学说组方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患者症状、胃镜、Hp等的影响,以寻求治疗HPAG有效的基本方。方法:随机双盲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一般情况、胃镜下改变及根除Hp情况等角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治疗HPAG疗效佳,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中医药疗法 解毒清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亚飞 张延红 +4 位作者 赵亚男 平鑫 秦少坤 刘书宁 裴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32-1737,共6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及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0.85、1.7、3.4 g/kg),构建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及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0.85、1.7、3.4 g/kg),构建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检测小鼠体质量(1次/周),糖水偏好、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疏肝方高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好分数升高,体质量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多,反向站台潜伏期缩短,NCAM、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内NCAM和GAP-43蛋白表达来提高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疏肝 抑郁症 海马 糖水偏好 水迷宫 NCAM GAP-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