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9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拉梭菌上清增强肝纤维化小鼠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肝脏炎症
1
作者 陈曦 张艾煜 +3 位作者 康桐 孔光耀 杨军 赵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 探讨普拉梭菌培养上清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模型小鼠+普拉梭菌上清组(Model+S)。Model组和Model+S组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 目的 探讨普拉梭菌培养上清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模型小鼠+普拉梭菌上清组(Model+S)。Model组和Model+S组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共持续10周。造模2周后,Model+S组用细菌上清灌胃处理8周。HE染色观察结肠和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过碘酸雪夫染色、ELISA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荧光探针检测肠屏障功能损伤,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qPCR和ELISA检测肠道屏障功能、肝纤维化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Model组相比,Model+S组小鼠肠道损伤程度和促炎因子表达降低,多种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外周血中FITC-Dextran和肝脏脂多糖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肠道菌群结构得到改善。此外,与Model组相比,Model+S组小鼠的肝脏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但肝脏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Tlr4、Il-6、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以及IL-6浓度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普拉梭菌上清可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失调,减轻肝脏炎症,但不影响肝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梭菌 肠道屏障功能 肝纤维 肠道菌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多糖对人源化小鼠胆汁酸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张梦莹 提佳艺 +5 位作者 李薇 毕凯悦 吴予涵 李颜博 赵宇 王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1-201,共11页
目的:探究芜菁多糖(Brassica rapa L.polysaccharide,BRAP1-1)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胆汁酸的代谢情况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长时间灌胃人体粪便悬液建立人源化小鼠模型,再分别灌胃低(50 mg/kg,LB组)、高(200 mg/kg,HB组)剂... 目的:探究芜菁多糖(Brassica rapa L.polysaccharide,BRAP1-1)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胆汁酸的代谢情况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长时间灌胃人体粪便悬液建立人源化小鼠模型,再分别灌胃低(50 mg/kg,LB组)、高(200 mg/kg,HB组)剂量的BRAP1-1,以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CK组),以灌胃菊粉为阳性对照(100 mg/kg,IN组)。3周后,对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中个别生化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以及小鼠结肠组织结构、粪便中胆汁酸组成、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相对于CK组,其他3组小鼠体质量均有所降低,小鼠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HB组和IN组中小鼠脾脏指数显著高于CK组和LB组(P<0.05),表明BRAP1-1对小鼠的体质量及脏器指数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浓度的BRAP1-1能够降低TC、TG、MDA的水平从而调节脂质代谢。此外,BRAP1-1可提高结肠绒毛的发育程度,高剂量BRAP1-1的干预显著增加了小鼠粪便中总胆汁酸的水平,调节了肠道菌群组成,包括改变菌群α、β多样性,增加有益菌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Solibacillus、理研菌科_RC9肠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拟杆菌属(Bacteroides)相对丰度,减少有害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同时,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含量也显著上调(P<0.05)。结论:BRAP1-1能够有效调节粪便中胆汁酸代谢组成及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内有益短链脂肪酸的生成。本研究可为BRAP1-1促进肠道健康和胆汁酸代谢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为芜菁精深加工及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多糖 人源化小 胆汁酸代谢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及肝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3
作者 钦圣兰 吴眉 +2 位作者 周扬 平键 徐列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89,I0007,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及肝内淋巴细胞(intrahepatic lymphocyte,IHL)亚群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和造模组(18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同时予以2 m...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及肝内淋巴细胞(intrahepatic lymphocyte,IHL)亚群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和造模组(18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同时予以2 mL/kg体质量的剂量腹腔注射10%CCl_(4),正常组小鼠等量橄榄油腹腔注射。第3周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造模同时,扶正化瘀方组小鼠给予扶正化瘀方(0.5 g干粉溶于20 mL ddH_(2)O,剂量为20 mL/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剂量双蒸水灌胃,均1次/d,共4周。第6周末麻醉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肝功能,HE、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肝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_(4)^(+)T、CD_(8)^(+)T、NK定位。取小鼠外周血及肝组织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肝脏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扶正化瘀方能改善CCl_(4)联合高脂饮食诱导的模型小鼠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炎症损伤和胶原沉积。免疫荧光染色表明CD_(4)^(+)T、CD_(8)^(+)T、NK细胞均向纤维间隔浸润,沿纤维间隔分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_(8)^(+)T显著升高[0.34(0.16 vs 0.59(0.27,P<0.05)],CD_(4)^(+)T/CD_(8)^(+)T、NK/CD_(8)^(+)T显著减少[(1.97±0.62)vs(1.46±0.17)、(4.45±1.41)vs(1.80±0.96),均P<0.05],肝内CD_(8)^(+)T显著升高[(3.70±1.21)vs(6.42±2.41),P<0.05],CD_(4)^(+)T/CD_(8)^(+)T显著减少[(1.05±0.14)vs(0.84±0.20),P<0.05];经扶正化瘀方治疗后,小鼠外周血中CD_(8)^(+)T较模型组显著减少[(0.37±0.16)vs(0.59±0.27),P<0.05],外周血NK、CD_(4)^(+)T/CD_(8)^(+)T、NK/CD_(8)^(+)T较模型组明显增加[(1.63±0.59)vs(0.96±0.30)、(1.73±0.36)vs(1.46±0.17)、(5.30±2.24)vs(1.80±0.96),P<0.05]。同时肝内NK、CD_(4)^(+)T/CD_(8)^(+)T、NK/CD_(8)^(+)T也较模型组明显增加[(4.35±0.98)vs(2.73±0.73)、(1.00±0.13)vs(0.84±0.20)、(0.73±0.21)vs(0.48±0.24),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中CD_(8)^(+)T比例,升高外周血及肝内NK、CD_(4)^(+)T/CD_(8)^(+)T、NK/CD_(8)^(+)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瘀方 肝纤维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痿冲剂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纤维化、自噬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蓓蕾 于洋 +2 位作者 韩桂玲 周庆伟 张纾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痿冲剂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射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建模后次日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气管注射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肺痿冲剂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射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建模后次日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气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分别灌胃雷帕霉素(4 mg/kg)、肺痿冲剂(13 mL/kg),均干预2周。采用Masson染色观察组织胶原沉积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自噬小体,ELISA法测定肺组织TGF-β1、羟脯氨酸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上皮间质转化指标E-cadherin、α-SM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自噬相关指标mTOR、Beclin-1、LC3Ⅱ/Ⅰ、P62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胶原沉积面积百分比增加,自噬小体减少,TGF-β1、羟脯氨酸含量和α-SMA、mTOR及P62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Beclin-1及LC3Ⅱ/Ⅰ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肺组织胶原沉积面积百分比降低,自噬小体增多,TGF-β1、羟脯氨酸含量,α-SMA、mTOR及P62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Beclin-1及LC3Ⅱ/Ⅰ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肺痿冲剂可能通过协同调控自噬与上皮间质转化改善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 肺痿冲剂 自噬 上皮间质转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博来霉素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欣欣 谢铱子 +6 位作者 黄慧婷 江勇 李航 廖钢 温武金 詹少锋 黄秀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3-683,共11页
目的 探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小鼠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低(1.5 mg/kg BLM)、中(2.5 mg/kg BLM)、高(3.5 mg/kg ... 目的 探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小鼠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低(1.5 mg/kg BLM)、中(2.5 mg/kg BLM)、高(3.5 mg/kg BLM)剂量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构建IPF小鼠,比较不同组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生存率和肺系数,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羟脯氨酸、纤维化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低、中、高剂量组生存率降低,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肺系数均显著增加;模型低、中、高剂量组肺组织出现炎性浸润(P<0.01)和胶原沉积(P<0.0001);肺组织和血清中的羟脯氨酸显著升高(P<0.05);纤维化标志物α-Sma、Fn1和Col1a1的mRNA水平表达上调(P<0.001),相应蛋白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炎症因子Tgfb1的mRNA表达增加(P<0.0001)。结论 1.5、2.5和3.5 mg/kg的博来霉素均可诱导C57BL/6J小鼠IPF,结合生存率、体质量和肺系数变化、肺组织大体观和病理学改变、纤维化和炎症相关指标等结果,2.5 mg/kg博来霉素为诱导的IPF小鼠的最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 博来霉素 小鼠 气管内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TRIZ的模块化小型鱼菜共生设备创新设计研究
6
作者 焦新淇 石元伍 +2 位作者 张佩弦 赵立帆 韩振浩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7-175,共9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小型鱼菜共生设备设计偏离用户需求重心、产品操作复杂等问题,采用KANO(卡诺模型)-TRIZ理论结合的方法,对小型的鱼菜共生设备进行创新设计。方法基于KANO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对鱼菜共生设备的需求,计算并排序各设计要素权重... 目的为解决现有小型鱼菜共生设备设计偏离用户需求重心、产品操作复杂等问题,采用KANO(卡诺模型)-TRIZ理论结合的方法,对小型的鱼菜共生设备进行创新设计。方法基于KANO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对鱼菜共生设备的需求,计算并排序各设计要素权重。利用TRIZ矛盾分析法梳理小型鱼菜共生设备的设计要素,构建冲突矩阵,依据矛盾原理和对应方法提出小型鱼菜共生设备的设计方案,设计出满足城市水培蔬菜和鱼类养殖多样化需求、操作简易、造型美观的小型模块化鱼菜共生设备。结果通过KANO模型与TRIZ设计方法的结合,为城市化与农业空间的融合提供创新设计方法。结论此方法为同类产品的小型化、一体化、模块化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TRIZ KANO 模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纤维化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的定量分析
7
作者 韩刘锦鸿 杜俊杰 +1 位作者 刘慧莹 解立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2-360,共9页
目的解析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各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的量化规律。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等分为5个组(n=12),博来霉素诱导第0、1、2、3和4周组。造模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3 mg·kg^(-1)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0、1... 目的解析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各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的量化规律。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等分为5个组(n=12),博来霉素诱导第0、1、2、3和4周组。造模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3 mg·kg^(-1)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0、1、2、3、4周采集肺组织。通过病理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肺血管内皮细胞亚群(肺大血管内皮细胞、一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时序性比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验证内皮标记物CD31、APLN、APLNR、CD93的表达;整合Tabula Muris数据库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胶原纤维沉积。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CD45^(-)CD31^(+)CD90.2^(−))比例在急性炎症期显著下降,纤维化期趋于稳定,消解期逐渐回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比例在消解期显著降低,而VWF−血管内皮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单细胞转录组分析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群体证实Cd93为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并与可有效富集肺组织特异性的气体交换的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erocyte”标记基因呈负相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验证CD93表达定位于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于CD45^(-)CD31^(+)CD90.2^(−)VWF^(−)CD93^(−)的流式分选策略可有效富集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该亚群在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血管内皮构成中呈上调趋势。结论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各肺血管内皮细胞亚群在纤维化损伤和修复阶段的构成存在动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 博来霉素 血管内皮细胞 aerocyte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轴探讨沙棘多糖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夏晓培 马广礼 +2 位作者 赵静 邓明珠 刘翠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4-1512,共9页
探究沙棘多糖(Hippophae rhamnoides polysaccharide,HRP)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6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吡非尼酮组(6 mg/kg)和HRP低剂量组(100 mg/kg)、HRP中剂量... 探究沙棘多糖(Hippophae rhamnoides polysaccharide,HRP)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6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吡非尼酮组(6 mg/kg)和HRP低剂量组(100 mg/kg)、HRP中剂量组(200 mg/kg)、HRP高剂量组(400 mg/kg),每组10只。采用气溶胶气管内雾化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实验结束后,采集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生化指标测定以及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HRP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参数(P<0.05或P<0.01),降低肺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的水平(P<0.05或P<0.01),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5或P<0.01),并抑制肺组织纤维化指标的表达(P<0.05或P<0.01)。此外,HRP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uppressor of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TGF-β1/Smad)信号通路,显著降低了TGF-β1、TGF-β受体I(TGF-βreceptor I,TGF-βR1)、磷酸化Smad2(p-Smad2)和磷酸化Smad3(p-Smad3)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本研究为HRP作为潜在的抗肺纤维化天然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糖 肺纤维 TGF-Β1/SMAD信号通路 抗氧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小型压水堆设计优化及经济节约分析
9
作者 赵强 方俊 陈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8,35,共6页
针对小型压水堆ACP100在经济性方面与其他能源形式竞争存在的挑战,研究团队从燃料组件优化、高度一体化设计和模块化实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多次设计调整和技术经济优化,提出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简化和成本优化... 针对小型压水堆ACP100在经济性方面与其他能源形式竞争存在的挑战,研究团队从燃料组件优化、高度一体化设计和模块化实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多次设计调整和技术经济优化,提出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简化和成本优化,ACP100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改进措施有效解决了ACP100在经济性上的关键制约因素,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模块化设计的小型堆在未来市场中具有重要发展潜力。ACP100在技术改进措施上的创新,不仅为其升级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其国际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展现了ACP100在小型核反应堆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 燃料 一体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o A/ROCK通路探索鬼箭羽醇提物对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
10
作者 马敏 曾华华 +2 位作者 孙宇杰 胡嘉敏 黄德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6,I0047,共7页
目的基于Rho A/ROCK信号通路探究鬼箭羽醇提物(Ethanolic extracts of euonymus alatus,EEEA)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ormal group,NG)、模型组(... 目的基于Rho A/ROCK信号通路探究鬼箭羽醇提物(Ethanolic extracts of euonymus alatus,EEEA)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ormal group,NG)、模型组(Model group,MG)、鬼箭羽低剂量组(EA-L)、鬼箭羽中剂量组(EA-M)、鬼箭羽高剂量组(EA-H),每组10只。除NG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含有25%CCl_(4)的橄榄油混悬液造模。造模的同时,NG、MG以双蒸水灌胃,其余3组按对应剂量灌胃:EA-L、EA-M、EA-H 3个剂量分别为2、4、8 g/kg(相当于含生药量)。6周后取材,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采用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ALT)测试盒检测血清中肝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相同方式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转换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分析小鼠肝脏的损伤和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Collagen,CollagenⅠ)以及信号通路Rho A/ROCK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MG相比,EA-M和EA-H血清ALT、AST、TNF-α、IL-6呈下降趋势;与MG相比,鬼箭羽药物组肝组织Hyp、TGF-β1的含量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鬼箭羽药物组的肝形态结构、细胞炎性浸润、纤维变化及胶原沉积呈剂量依赖性优于MG;与MG相比,EA-L、EA-M和EA-H的α-SMA、CollagenⅠ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与MG相比,EA-L、EA-M和EA-H的α-SMA、CollagenⅠ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RNA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鬼箭羽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降酶护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而抑制Rho A/ROCK信号通路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箭羽醇提物 肝纤维 Rho 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的血浆脂质分子差异
11
作者 吴青霜 戚荣 +4 位作者 郑春潮 孙亚楠 刘和亮 王宏丽 何海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2-648,共7页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采用脂质组学筛选IPF小鼠血浆中差异脂质代谢物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BLM组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隔断裂、肺泡壁被破坏;Sirius red染色显示BLM组中小鼠的肺间质出现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筛选出15个差异脂质代谢物,其中11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上调,4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下调,主要富集在甘油磷酸甘油磷酸酯、甘油磷酸胆碱、类固醇内酯等。结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磷酸乙醇酸磷酸酶(PGP)(18:0/18:0)、PGP(i-12:0/i-24:0)、PGP(i-13:0/a-25:0)以及磷脂酰胆碱(PC)(18:0/14:0)、PC(18:3/16: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和LPC(18:3)等差异性脂质代谢物可能在IPF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 血浆 脂质组学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9RCDS基因人源化小鼠模型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刘崇 周园园 +3 位作者 薛慧 薛梓萌 陈维乐 涂佳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5-1021,共7页
目的 构建白细胞介素9受体(IL-9R)编码序列(CDS)基因人源化小鼠模型,验证小鼠基因型和IL-9R表达。方法 采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il-9r基因的exon 2-7片段替换为相应人源IL-9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验证基因片段... 目的 构建白细胞介素9受体(IL-9R)编码序列(CDS)基因人源化小鼠模型,验证小鼠基因型和IL-9R表达。方法 采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il-9r基因的exon 2-7片段替换为相应人源IL-9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验证基因片段替换完成后,构建四倍体胚胎,并通过显微注射法送回到代孕鼠输卵管中,经母鼠代孕,获得纯合人源化小鼠。提取IL-9R CDS基因人源化纯合小鼠DNA,经过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其基因型,Western blot检测IL-9R基因人源化纯合小鼠脾脏及胸腺中的IL-9R表达。结果 PCR扩增后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采用WT引物鉴定时仅扩增出1 805 bp条带的小鼠基因型为野生型,采用5KI、3KI引物鉴定时扩增出2 553、2 340 bp条带的小鼠,即为IL-9R CDS基因人源化纯合小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9R CDS基因人源化纯合小鼠的组织表达IL-9R。结论 成功构建和鉴定IL-9R CDS基因人源化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人源 白细胞介素9受体 CRISPR/Cas9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纤维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芳 马甜甜 +1 位作者 于子夫 刘西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AS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机制。方法2022年2—8月选取27只8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9只。制备AS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运动训练,Masson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NOD受体3(NLRP3)、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量。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有氧运动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HE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较错乱,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增大,存在炎性细胞浸润;有氧运动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尚整齐,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基本正常。模型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SOD、GSH-Px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SOD、GSH-Px表达量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明显改善ApoE^(-/-)AS小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炎性反应、激活抗氧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 纤维 有氧运动 炎症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化小麦病害检测方法 被引量:48
14
作者 马超伟 张浩 +3 位作者 马新明 王键霖 张永爽 张小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5,共9页
为提高小麦病害检测精度,实现将模型方便快速部署到移动端,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化小麦病害检测方法。首先,使用PP-LCNet模型替换YOLOv8网络结构的骨干网络,并在骨干网络层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 为提高小麦病害检测精度,实现将模型方便快速部署到移动端,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化小麦病害检测方法。首先,使用PP-LCNet模型替换YOLOv8网络结构的骨干网络,并在骨干网络层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 DepthSepConv)结构,减少模型参数量,提升模型检测性能;其次,在颈部网络部分添加全局注意力机制(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 GAM)模块,强化特征中语义信息和位置信息,提高模型特征融合能力;然后,引入轻量级通用上采样内容感知重组(content-aware reassembly of features,CARAFE)模块,提高模型对重要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使用Wise-IoU(weighted interpolation of sequential evidence for intersection over union)边界损失函数代替原损失函数,提升网络边界框回归性能和对小目标病害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大田环境下所采集的小麦病害数据集,改进后模型的参数量及模型大小相比原YOLOv8n基线模型分别降低了12.5%和11.3%,同时精确度(precision)及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相较于原模型分别提高了4.5和1.9个百分点,优于其他对比目标检测算法,可为小麦病害检测无人机等移动端检测装备的部署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轻量 小麦病害 YOLOv8 PP-L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陈昆 刘浩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7-2030,共14页
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多借助于小鼠模型进行评价。但由于物种差异,传统小鼠模型不能完全模拟人体免疫应答的真实情况,导致大部分基于小鼠的研究成果不适用于人体。近年随着免疫缺陷小鼠的出现和品系改良,基于免疫缺陷小鼠构建的免疫系... 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多借助于小鼠模型进行评价。但由于物种差异,传统小鼠模型不能完全模拟人体免疫应答的真实情况,导致大部分基于小鼠的研究成果不适用于人体。近年随着免疫缺陷小鼠的出现和品系改良,基于免疫缺陷小鼠构建的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有望帮助研究者克服这一难题。本文就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和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后续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完善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小鼠 免疫系统人源化小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DMAG对PD-1人源化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16
作者 李晓娟 修叶 +2 位作者 李兴杰 孙岩峰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6,160,共6页
目的 探讨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对PD-1人源化小鼠人肝癌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30只PD-1人源化小鼠,将HepG2细胞悬液注射于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组织,构建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将荷瘤人源化小鼠随机分... 目的 探讨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对PD-1人源化小鼠人肝癌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30只PD-1人源化小鼠,将HepG2细胞悬液注射于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组织,构建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将荷瘤人源化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1)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2)17-DMAG组(按25 mg/kg腹腔注射17-DMAG,3次/周);(3)顺铂组(腹腔注射20 mg/kg, 2次/周),实验持续4周。注射结束后测量人源化小鼠移植瘤的长、短径计算体积,测量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1(以阳性细胞数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17-DMAG组和顺铂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小(P<0.05),17-DMAG组的抑瘤率略高于顺铂组,但17-DMAG组和顺铂组肿瘤质量和体积以及抑瘤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7-DMAG组和顺铂组MVD标记微血管数量及VEGF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17-DMAG组又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 17-DMAG可显著降低肝癌移植瘤中VEGF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在肿瘤中发生发展,从而对人源化小鼠肝癌移植瘤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人源化小 17-DMAG 肝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重塑相关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梓凝 杨明 +3 位作者 李双磊 迟海涛 王军惠 肖苍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74,共9页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阐述其与糖酵解通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20只/组。实验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小鼠心肌...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阐述其与糖酵解通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20只/组。实验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除不对左前降支进行结扎外,其他操作均与实验组相同。选取心肌梗死后28d和假手术组小鼠各5只进行安乐死取材,取左心室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学测序,采用F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GO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寻找影响疾病进程的相关通路。通过绘制热图,展示富集分析中显示的通路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CFs通过促纤维化激动剂TGF-β1或溶剂对照干预,通过Seahorse实验检测其线粒体呼吸和糖酵解水平。结果通过心脏大体图和心脏超声验证心梗模型构建成功,心肌梗死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增加(P<0.05),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增加更为显著(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上调基因124个,下调基因106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脂肪酸代谢、细胞器等代谢通路和线粒体中。基因表达热图显示脂肪酸β氧化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反糖酵解水平增加。Seahorse实验中,与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相比,TGF-β1干预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基础和最大呼吸水平明显降低,基础和最大糖酵解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心肌成纤维细胞能量代谢重塑,线粒体功能下降,相反更倾向于通过糖酵解产生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 线粒体 糖酵解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探讨麦门冬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梦真 刘传国 +3 位作者 巩丽丽 陈海红 王栋 朱庆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43,共7页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免疫调控的作用。方法气管滴注BLM建立IPF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0.3 g/kg)及麦门冬汤高、中、低剂量组(18、9、4.5 g/kg...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免疫调控的作用。方法气管滴注BLM建立IPF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0.3 g/kg)及麦门冬汤高、中、低剂量组(18、9、4.5 g/kg)。采用HE和Masson染色、ELISA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Collagen I、HYP及TGF-β1水平、血浆中PD-1^(+)CD4^(+)T细胞比例、肺组织p-STAT3、PD-1、PD-L1和IL-17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系数升高(P<0.01),肺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肺纤维化评分升高(P<0.01),Collagen I、HYP、TGF-β1水平增加(P<0.01),血浆中PD-1^(+)CD4^(+)T细胞比例增加(P<0.01),肺组织p-STAT3、PD-1、PD-L1、IL-17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麦门冬汤组小鼠肺系数降低(P<0.05),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减少,肺纤维化评分降低(P<0.05),Collagen I、HYP、TGF-β1水平减少(P<0.05),血浆中PD-1^(+)CD4^(+)T细胞比例减少(P<0.05),肺组织p-STAT3、PD-1、PD-L1、IL-17A表达降低(P<0.05)。结论麦门冬汤可减少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延缓IPF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PD-1/PD-L1免疫调控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门冬汤 特发性肺纤维 博来霉素 免疫调控 STAT3/PD-1/PD-L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对肝硬化小鼠模型肝细胞消亡与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亭亭 齐婧姝 +5 位作者 郭亚楠 刘洪亮 陶艳艳 赵志敏 李正鑫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5-752,共8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纤维化肝脏肝细胞消亡与再生的影响,及其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Cl4腹腔注射6周诱导建立肝硬化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9只,模型组10只,索拉非尼组10只,扶正化瘀方组10只。自造模第4周起,扶正化瘀方组...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纤维化肝脏肝细胞消亡与再生的影响,及其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Cl4腹腔注射6周诱导建立肝硬化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9只,模型组10只,索拉非尼组10只,扶正化瘀方组10只。自造模第4周起,扶正化瘀方组、索拉非尼组分别给予4.8 g/kg、4 mg/kg小鼠体质量相应药物灌胃,连续3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钠。检测血清肝功能;METAVIR评分系统评价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分期;天狼星红染色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评价胶原沉积量;免疫组化检测Ⅳ型胶原、CD31与CD32b、Ki67、CyclinD1、谷氨酰胺合成酶(GS)、Wnt2以及HGF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Wnt2、LRP6、β-catenin、p-β-catenin、CyclinD1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组和索拉非尼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降低(P值均<0.01),METAVIR评分减低(P值均<0.05);Ⅳ型胶原、CD31表达减少(P值均<0.05),CD32b表达增加(P<0.01);肝组织实质病变消亡数量减少,Ki67、CyclinD1表达上升(P值均<0.01);Wnt2、LRP6、β-catenin、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β-catenin表达显著下调(P值均<0.05);肝组织CD32b与Wnt2共染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结论扶正化瘀方可通过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改善肝窦内皮细胞Wnt2外分泌功能,激活肝细胞再生相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最终逆转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 肝再生 扶正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钊 闫阮玉 +5 位作者 吴洪雨 黄恺 沈丽 陶艳艳 刘成海 彭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0-637,共8页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MCS对照组(3.0 g/kg)、模型对照组、CMCS 1.5 g/kg组(1.5 g/kg)和CMCS 3.0 g/kg组(3.0 g/kg),采用腹腔注射10%CCl4(2 mL/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与给药2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炎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胶原沉积;Jamall’s法检测肝羟脯氨酸(Hyp)含量;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肝组织IL-6、MCP-1、IFN-γ、TNF、IL-10、IL-12p70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CollagenⅠ和SirT1表达情况;RT-qPCR检测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和p53水平。结果CCl4染毒2周后,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提示肝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肝Hyp含量及IL-6、MCP-1、TNF表达明显增多(P<0.05),IL-10和IL-12p70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肝组织Collagen I表达增多;SirT1在肝窦间隙表达减少,在胶原沉积处表达增多;RT-qPCR检测提示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表达下降,p53表达增多(P<0.05)。CMCS可显著降低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IL-6、MCP-1、TNF表达(P<0.05),上调IL-10、IL-12p70水平(P<0.05);减少肝炎细胞浸润、胶原形成和Hyp含量,促进肝窦内SirT1表达,上调肝Prkaa1、Prkaa2、Lkb1表达(P<0.05);减轻肝内CollagenⅠ、p53表达(P<0.05)。与CMCS 1.5 g/kg组相比,CMCS 3.0 g/kg组抑制肝炎症、胶原沉积及上调AMPK/SirT1表达更为明显(P<0.05)。结论CMCS可通过上调AMPK/SirT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四氯碳(CCl4) 肝纤维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