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劣化灰岩能量演化规律与损伤本构模型
1
作者 杨忠平 侯善萌 +2 位作者 张益铭 高宇豪 刘新荣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768,共10页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下灰岩能量演化规律并提出了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根据能率-位移曲线,将岩石破坏过程划分为易损区压密、微裂隙闭合、弹性变形、微裂隙扩展及峰后破坏5个阶段;随着劣化应力的增加,部分耗散能提前释放,耗散能与弹性能相等时的应变逐渐减小;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破坏时总能量对应力的敏感性增强;揭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机理;提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考虑压密阶段劣化灰岩的损伤本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库区灾害预测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 单轴压缩 能量演化 WEIBULL分布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析-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丹参酚类化合物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群林 张云静 +2 位作者 吴亮 李俊 袁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30-1237,共8页
目的基于丹参素(DSS)、原儿茶醛(PAL)和丹酚酸B(SalB)对HAuCl4-luminol-H2O2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建立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3种水溶性酚类化合物浓度的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HPLC-CL),探讨该分析法在大鼠脑组织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基于丹参素(DSS)、原儿茶醛(PAL)和丹酚酸B(SalB)对HAuCl4-luminol-H2O2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建立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3种水溶性酚类化合物浓度的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HPLC-CL),探讨该分析法在大鼠脑组织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透析体内连续采样技术,6只SD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将微透析脑探针植入左侧皮质,用林格液2.0μl·min-1的流速灌流。尾静脉注射丹参滴注液(DSS2.5mg·kg-1、PAL0.4mg·kg-1、SalB0.4mg·kg-1)并收集脑透析液样品,脑透析液收集时间间隔为15min。用HPLC-CL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脑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利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脑透析液浓度分别在1.64~430.40、5.30~528.00和8.00~80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检测限分别为0.33、0.22和2.56μg·L-1。以质控样品计算,在各浓度水平下,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小于5.2%,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单剂量静注丹参滴注液后,丹参素在脑组织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AUC0-∞、MRT0-∞和k分别为(0.64±0.20)h、(369.39±114.77)ng·h·ml-1、(0.64±0.18)h和1.36±0.27。结论建立的HPLC-CL法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结合微透析采样技术能够实现脑组织中游离丹参素浓度的动态监测,可用于丹参素的生物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其中丹参素的脑组织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微透析 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法 药代动力 原儿茶醛 丹酚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链制氧技术中铜-锆氧载体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坤 于庆波 +2 位作者 秦勤 李玖重 王志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1-308,共8页
化学链空气分离制氧是利用氧载体在脱氧反应器中脱氧-在吸氧反应器中吸氧、再生实现连续或间断制氧的新颖技术。本研究通过机械混合法制备铜-锆氧载体,并对制备材料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在STA409PC热重分析仪上采用... 化学链空气分离制氧是利用氧载体在脱氧反应器中脱氧-在吸氧反应器中吸氧、再生实现连续或间断制氧的新颖技术。本研究通过机械混合法制备铜-锆氧载体,并对制备材料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在STA409PC热重分析仪上采用程序升温法作相关机理探索,分析气体流量、样品质量、升温速率、惰性载体添加比例对铜-锆氧载体脱氧和吸氧性能的影响。采用等转化率法求解活化能,采用主曲线法确定动力学模型机理函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铜-锆氧载体物相稳定,没有烧结现象的发生,随ZrO2添加比例的增大,制备氧载体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当气体流量大于30 mL/min,样品质量小于10 mg时,氧载体的转化速率已不受样品传热和传质等内外扩散的影响;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及惰性载体添加比例的减小,氧载体反应起始温度、最大反应速率出现温度及转化完全温度均向高温移动。等转化率法计算得到不同转化率下氧载体的活化能基本相同,且不同惰性载体添加比例下活化能数值也相差不大;氧载体脱氧和氧化反应都可用成核和核增长机理模型描述,但模型中两种反应的级数不同,前者为3,后者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制氧 -锆氧载体 机理实验 分布活化能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HCl_3-H_2体系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的传递-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彦青 聂陟枫 +4 位作者 谢刚 马文会 戴永年 俞小花 宋东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27-3634,共8页
提出SiHCl_3-H_2体系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的传递-动力学模型(TKM),同时考虑传递过程和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对硅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硅沉积过程受表面化学反应速率限制和传递速率限制的边界条件,并且研究表面化学反应速率受氢气浓度限制或... 提出SiHCl_3-H_2体系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的传递-动力学模型(TKM),同时考虑传递过程和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对硅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硅沉积过程受表面化学反应速率限制和传递速率限制的边界条件,并且研究表面化学反应速率受氢气浓度限制或SiHCl_3(TCS)浓度限制的边界条件,提出同时受氢气浓度限制和TCS浓度限制的边界条件。为了验证TKM的有效性,应用该模型计算硅棒长度为2 m、硅棒直径为10 cm、气流速度为0.67 m/s、硅棒表面温度为1 398 K、常压(0.1 MPa)条件下,不同H_2/SiHCl_3配比下的硅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TKM的计算结果与Habuka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比较,相对误差为3.6%(小于10%),表明该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动力学模型 多晶硅 化学气相沉积 硅沉积速率 传递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联合制动力前馈-反馈混合结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伟达 项昌乐 +1 位作者 刘辉 韩立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针对机电联合制动动态过程中如何提高总制动力的平稳性和响应速度的问题,在满足驾驶员总制动力需求和高效回收制动能量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前馈-反馈混合结构的制动力闭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协调控制电机和机械制动力的静态分配和动态... 针对机电联合制动动态过程中如何提高总制动力的平稳性和响应速度的问题,在满足驾驶员总制动力需求和高效回收制动能量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前馈-反馈混合结构的制动力闭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协调控制电机和机械制动力的静态分配和动态控制,利用电机制动的快速响应特性弥补机械制动力响应速度的不足.前馈部分生成机电联合制动力的静态期望值,反馈部分通过闭环控制算法调节总制动力与机械制动力的动态特性,提高联合制动力的平稳性和响应速度.对机电联合制动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验证了闭环控制策略的期望控制特性,前馈-反馈混合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机电联合制动多控制目标、多闭环的复杂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联合制动 动力闭环控制 前馈-反馈混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氧锡引发β-丁内酯开环聚合动力学与立体化学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志勇 刘炼 +2 位作者 张步峰 杨璠 齐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5,99,共5页
采用膨胀计法研究环烷氧锡引发β-丁内酯开环聚合动力学,表明链增长反应对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0.56。13C-NMR分析聚合物中二单元组和三单元组序列结构,由二单元组序列结构分析求得引发剂对单体形成间同规整性的活... 采用膨胀计法研究环烷氧锡引发β-丁内酯开环聚合动力学,表明链增长反应对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0.56。13C-NMR分析聚合物中二单元组和三单元组序列结构,由二单元组序列结构分析求得引发剂对单体形成间同规整性的活化能差(Es-Ei)值为-13 kJ/mol,由三单元组序列结构分析符合链端立构控制的Bernoull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丁内酯 -β-羟基丁酸酯 环烷氧锡 动力 立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动力学求解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晋玉 张强 许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1-604,共4页
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的确定问题是制约渗流计算精确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求解裂隙-岩溶介质渗透参数的方法如几何形态法、现场测试法和反馈分析法等都各有局限。笔者试图将化学动力学理论引入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分析计算中,研究一种... 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的确定问题是制约渗流计算精确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求解裂隙-岩溶介质渗透参数的方法如几何形态法、现场测试法和反馈分析法等都各有局限。笔者试图将化学动力学理论引入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分析计算中,研究一种有效的适合岩溶地区裂隙岩体渗流运动特点的间接参数求解方法。工程实践证明:用水化学动力学方法求解碳酸盐岩裂隙渗流参数是可行的,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溶介质 渗流参数求解 化学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及嵌套韵律层的分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岑况 钟玉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8-414,共7页
攀西地区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从下到上具有套叠式韵律结构的特征 ,这种韵律由岩石的颜色、矿物的成分、结构等表征。在长期的地球重力作用下 ,物质的液态分异或固相结晶分异为层状岩体韵律成因的关键。提出用类似于 Cantor分形集合法... 攀西地区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从下到上具有套叠式韵律结构的特征 ,这种韵律由岩石的颜色、矿物的成分、结构等表征。在长期的地球重力作用下 ,物质的液态分异或固相结晶分异为层状岩体韵律成因的关键。提出用类似于 Cantor分形集合法构筑重力分异时空分形集合 ,结果以色谱条带图和直方图表达 ,并与攀枝花层状岩体的野外岩石观察的颜色韵律以及岩体实测的矿物成分、长石的 An号码进行了对比 ,表明岩体实测数据与构筑的重力分异时空分形理论图式很相似 ,揭示了攀西层状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嵌套韵律结构 动力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辐射药物E0703和代谢物E0703-酮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彦波 王清清 +4 位作者 向慎思 杨志晖 杨杰 宋海峰 高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测定猕猴血浆中E0703和代谢物E0703-酮的方法,并探讨E0703和代谢物E0703-酮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猕猴单次po给予E0703 1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测定猕猴血浆中E0703和代谢物E0703-酮的方法,并探讨E0703和代谢物E0703-酮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猕猴单次po给予E0703 1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经HPLC分离,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电离和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测定E0703和E0703-酮的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E0703和E0703-酮的检测线性范围均为0.625~50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7%,准确度在±10%以内。E0703和E0703-酮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4.7和96.9μg.L-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73.0和1339.7 h.μg.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6.6和11.8 h。结论该液质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快速、准确。E0703和E0703-酮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E0703在猕猴体内迅速转化为E0703-酮,但E0703-酮的cmax与AUC远高于E0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衍生物 辐射 药代动力 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与1-己烯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海忱 杜尧国 +1 位作者 林君 徐自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0-507,共8页
利用GC/MS方法研究了SO_2与1-己烯在无氧和有氧体系中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确定了SO_2与1-己烯光化学反应的级数,给出了293-333K温度范围内总的反应速度常数K.以及K与温度的关系、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另外,对反应产物已醛和2-己酮的... 利用GC/MS方法研究了SO_2与1-己烯在无氧和有氧体系中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确定了SO_2与1-己烯光化学反应的级数,给出了293-333K温度范围内总的反应速度常数K.以及K与温度的关系、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另外,对反应产物已醛和2-己酮的生成巨应速度常数及其活化能也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1-己烯 化学反应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水相互作用的溶解动力学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党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1-53,共3页
煤矸石—水相互作用的溶解动力学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研究党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水—岩作用煤矸石地球化学动力学采煤矿区复垦环境效应收稿日期:1997-3-10作者简介:党志男1962年生... 煤矸石—水相互作用的溶解动力学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研究党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水—岩作用煤矸石地球化学动力学采煤矿区复垦环境效应收稿日期:1997-3-10作者简介:党志男1962年生博士生环境地球化学煤矸石以其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作用 煤矸石 地球化学动力 采煤矿区复垦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乙撑二氧噻吩的原位化学氧化受限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斌华 邓永红 +3 位作者 戈钧 周啸 王晓工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76-1778,共3页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别研究了3,4-乙撑二氧噻吩在45、65和85℃条件下的原位化学氧化受限聚合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非常显著地加快单体的聚合速度,反应体系在45、65和85℃下完成聚合反应的时间分别为600、240和8min。温...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别研究了3,4-乙撑二氧噻吩在45、65和85℃条件下的原位化学氧化受限聚合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非常显著地加快单体的聚合速度,反应体系在45、65和85℃下完成聚合反应的时间分别为600、240和8min。温度对聚合反应的进程也有较显著的影响,在相对较低温度下(45和65℃),反应进程基本相同,都有比较明显的3个阶段(反应开始、稳定反应和反应终了阶段),而在相对较高温度下(85℃),反应进程则更简单,只有快速反应阶段和反应终了阶段。这些动力学数据可以为3,4-乙撑二氧噻吩在某些应用领域如固体电容器制备工艺中确定聚合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 化学氧化受限聚合 紫外一可见光谱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灰岩岩溶系统中水文地球化学动力学过程模拟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潘根兴 滕永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在实验室模拟了土壤-灰岩岩溶系统,对降水淋滤下元素地球化学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岩溶作用使土壤中易移动性组分淋溶,Ca^(2+)、HCO_3~-的淋出动态表现为开始的快速下降和随之的平衡两个淋出阶段,淋出量与土... 在实验室模拟了土壤-灰岩岩溶系统,对降水淋滤下元素地球化学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岩溶作用使土壤中易移动性组分淋溶,Ca^(2+)、HCO_3~-的淋出动态表现为开始的快速下降和随之的平衡两个淋出阶段,淋出量与土壤中水溶性Ca、可氧化有机质的含量有关。土壤对HCO_3~-的淋出与排释有促进作用。这种动力学特征对解释岩溶沉积古记录和岩溶作用的大气CO_2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淋溶动力 土壤-灰岩岩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化学耦合的NEPE推进剂固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国庆 惠维维 +2 位作者 聂嘉良 曹鹏 王健儒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92,共8页
采用热-化学耦合模型表征热传导和固化动力学反应,利用物理试验测定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在不同固化度下的热参数和密度,研究了NEPE推进剂药柱在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和固化度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因推进剂固化反应的生热速率... 采用热-化学耦合模型表征热传导和固化动力学反应,利用物理试验测定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在不同固化度下的热参数和密度,研究了NEPE推进剂药柱在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和固化度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因推进剂固化反应的生热速率与外界热量传递速率存在差异,导致固化过程中出现内部温度场和固化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固化时间为1~4 d时,药柱中心位置的温度较高(最高57.6℃),外侧较低;固化时间大于等于5 d时,药柱温度场慢慢与环境温度(50℃)趋向于平衡。推进剂固化度-时间曲线近似为“S”型,固化时间小于1 d时和大于4 d时,固化速率缓慢;固化时间2~4 d时,固化速率快。固体发动机的m数对推进剂固化温度和固化速率有一定影响,m数越大,推进剂的最高温度越高,同时温差也越大,温度差会导致推进剂药柱内部固化速率产生差异,造成推进剂达到指定固化度的时间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E推进剂 药柱 -化学耦合模型 固化动力学反应 温度场 固化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反应体系CaF_2-HCl-H_2O内化学振荡的动力学模型
15
作者 吴平霄 吴金平 +1 位作者 李才伟 杨问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9-672,共4页
本文根据物理化学基本原理,提出HF的表面吸附催化机制对于CaF2-HCl-H2O固-液反应体系溶解振荡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建立了该体系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其振荡现象的非线性动力学起因。虽然这一数学模型是基于CSTR反应器为对象而建立的,不过... 本文根据物理化学基本原理,提出HF的表面吸附催化机制对于CaF2-HCl-H2O固-液反应体系溶解振荡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建立了该体系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其振荡现象的非线性动力学起因。虽然这一数学模型是基于CSTR反应器为对象而建立的,不过其基本的结论对叠层式流动反应器的情况也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反应体系 化学振荡 动力学模型 HOPF分叉 氟化钙-氯化氢- 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硫醇-烯光化学反应动力学与机理(Ⅱ)——反应速率常数与光敏剂的关系及反应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威 蒋龙平 +1 位作者 王颖 李润卿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59-964,共6页
为研究硫醇 烯光固化组成物的反应机理,选用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正丁醚、二苯甲酮和噻吨酮为光敏剂,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硫醇 烯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当光敏剂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硫醇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当光敏剂浓度不同... 为研究硫醇 烯光固化组成物的反应机理,选用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正丁醚、二苯甲酮和噻吨酮为光敏剂,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硫醇 烯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当光敏剂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硫醇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当光敏剂浓度不同时,速率常数与光敏剂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并且该直线的截距与斜率之间呈线性关系.由巯基乙醇和光敏剂组成的混合物受紫外光照射不发生反应.提出硫醇 烯光化学反应的新机理———光敏剂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然后转变为激发三线态;寿命较长的激发三线态光敏剂分子将能量传递给硫醇分子,使之变为激发三线态,接着进攻烯键发生加成反应.各种激发态的分子通过释放能量回到基态,使反应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硫醇- 光敏剂 红外光谱 反应动力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KX-50/MDNI共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7
作者 陈泽源 李晓霞 +1 位作者 曹雪芳 武睿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I0001,共7页
为了探究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胺(TKX-50)与1-甲基-4,5-二硝基咪唑(MDNI)形成共晶的可能性,进一步改善其热感度,提升其应用前景,构建了5种不同摩尔比的TKX-50/MDNI共晶体系,运用Mal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 为了探究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胺(TKX-50)与1-甲基-4,5-二硝基咪唑(MDNI)形成共晶的可能性,进一步改善其热感度,提升其应用前景,构建了5种不同摩尔比的TKX-50/MDNI共晶体系,运用Mal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相互作用能、内聚能密度、力学性能等与组分摩尔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共晶体系中,当TKX-50和MDNI摩尔比为1∶3时,修正结合能最大,表明此时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最强,组分间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也最好,此时更有可能形成共晶;内聚能密度分析与引发键键长分析表明,当TKX-50/MDNI共晶体系中MDNI占比越大时,体系的内聚能密度越大,引发键最大键长越小,体系的热感度更低,降感效果更好;力学性能分析表明,MDNI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TKX-50的刚性,增强延展性,且TKX-50和MDNI摩尔比为1∶1时,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5 5′-联四唑-1 1′-二氧二羟胺 TKX-50 MDNI 共晶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态模型下的O2/O系统热化学非平衡与辐射过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伟杰 曾明 +1 位作者 王东方 谢易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8-460,共13页
采用态-态模型,研究包含振动能级跃迁、化学反应和辐射跃迁的O2/O系统的非平衡过渡过程。对静止的O2/O气体系统,设定不同的初始条件,突然降温或升温至3000K、10 000K、20 000K后保持等温等容,数值模拟组元质量分数、振动能级分布和辐射... 采用态-态模型,研究包含振动能级跃迁、化学反应和辐射跃迁的O2/O系统的非平衡过渡过程。对静止的O2/O气体系统,设定不同的初始条件,突然降温或升温至3000K、10 000K、20 000K后保持等温等容,数值模拟组元质量分数、振动能级分布和辐射特性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分析不同条件下各类过程趋近平衡的松弛时间、稳态平衡结果等特征,以及辐射和热化学非平衡过程的相互影响特点。结果表明,态-态模型得到的振动温度趋近平衡值的特点与双温度模型所描述的不同,有时振动温度随时间甚至出现非单调变化的现象,非平衡过渡过程中的振动能级分布也不满足振动温度下的玻尔兹曼分布。本文算例显示出O2/O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的非平衡辐射特征,不过辐射跃迁对热化学非平衡过程的影响不明显,非平衡辐射的特征时间达到振动松弛时间的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模型 化学非平衡 振动能级分布 非平衡辐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氯萘的超声化学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贯虹 王西奎 国伟林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研究了水溶液中 1-氯萘的超声化学降解动力学 ,结果表明 ,水溶液中的 1-氯萘可通过超声化学方法有效降解 ,超声处理 60min ,降解率可达 93 %。 1-氯萘降解动力学为一级反应 ,降解速率常数为 - 4.2 7× 10 -2 min-1。但在超声处理时... 研究了水溶液中 1-氯萘的超声化学降解动力学 ,结果表明 ,水溶液中的 1-氯萘可通过超声化学方法有效降解 ,超声处理 60min ,降解率可达 93 %。 1-氯萘降解动力学为一级反应 ,降解速率常数为 - 4.2 7× 10 -2 min-1。但在超声处理时不通入空气 ,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氟萘 降解动力 超声化学 降解速度 水体污染 超声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纳米球的制备及在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学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莹 刘赛男 +2 位作者 蔡砺寒 张健夫 逄茂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7,共7页
肿瘤微环境(TME)的复杂性,使得单一治疗方式很难实现完全治愈。为此,构建了一种负载吲哚菁绿(ICG)的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多功能纳米球Fe-PNPD-ICG(FPIs),用于光热(PTT)/光动力(PDT)/化学动力学(CDT)的联合治疗。在808 nm激光器... 肿瘤微环境(TME)的复杂性,使得单一治疗方式很难实现完全治愈。为此,构建了一种负载吲哚菁绿(ICG)的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多功能纳米球Fe-PNPD-ICG(FPIs),用于光热(PTT)/光动力(PDT)/化学动力学(CDT)的联合治疗。在808 nm激光器照射下,ICG作为光敏剂可以产生单线态氧,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纳米球作为光热剂具有36.65%的光热转换效率。FPIs一旦内化到肿瘤内,由Fe 3+/Fe 2+转化引发Fenton反应产生·OH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反应过程中可以清除TME中过表达的谷胱甘肽(GSH),从而降低肿瘤中的抗氧化能力。同时,产生的氧气可以改善TME中乏氧情况,增强PDT的治疗效果。因此,FPIs是PTT/PDT/CDT联合治疗的一种理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硝基-1 4-苯二胺 光热治疗 动力治疗 化学动力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