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镀铜—镍复合镀层织物 被引量:11
1
作者 商思善 《产业用纺织品》 2002年第8期44-45,共2页
本文介绍了化学镀铜—镍复合镀层织物的开发、性能 ,以及使用范围。
关键词 化学镀铜-镍复合镀层织物 开发 性能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锌盐纳米复合化学镀层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马美华 李峰 +2 位作者 李小华 潘涛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在最佳施镀条件下纳米微粒用量在 0 .5g/L时可得光亮、致密、耐腐蚀性不仅优于硅钢片 ,甚至优于相近厚度的镍 -磷化学镀层的纳米复合材料镀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 --纳米微粒锌盐 耐腐蚀性能 镀层 金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重率对化学镀铜-镍涤纶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荣立 张辉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58-761,共4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织物表面铜-镍双层镀.借助SEM、EDX和TG分析了镀层表面的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并测试了化学镀涤纶织物的电磁波屏蔽、表面比电阻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涤纶织物化学镀铜-镍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随着化学镀涤...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织物表面铜-镍双层镀.借助SEM、EDX和TG分析了镀层表面的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并测试了化学镀涤纶织物的电磁波屏蔽、表面比电阻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涤纶织物化学镀铜-镍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随着化学镀涤纶织物增重率的增加,电磁波屏蔽效能开始时增加较快,后又趋于平缓;当增重率达到一定值时,屏蔽效能主要受金属镀层成分的影响.表面比电阻随着增重率的增加而减小.化学镀涤纶织物的拉伸曲线同时具有金属和纤维的拉伸特性,主要受金属镀层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织物 化学镀- 屏蔽效能 增重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针织物银-镍-铜三层化学镀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荣立 张辉 《针织工业》 2009年第9期52-55,共4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针织物表面镀银-镍-铜,借助SEM、EDX和TG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测试了化学镀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涤纶针织物化学镀银-镍-铜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镀银-镍-...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针织物表面镀银-镍-铜,借助SEM、EDX和TG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测试了化学镀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涤纶针织物化学镀银-镍-铜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镀银-镍-铜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明显好于镀银-镍双层织物和镀镍织物;镀层的致密性和金属成分对电磁波屏蔽效能影响显著;化学镀涤纶针织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具有金属和涤纶长丝的拉伸特性,主要受金属镀层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针织物 化学镀 -- 热重分析 电磁波屏蔽效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铬体系复合镀层中微量硫的测定
5
作者 李元山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0年第5期220-22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铜-镍-铬体系复合镀层中微量硫的方法。由于微量硫存在于铜镀层之外的镍-铬镀层中,故采用盐酸与复合镀层作用,使Ni^(2+)、Cr^(3+)进入溶液中,微量硫也随之进入溶液,经银型离子交换树脂消除干扰离子,然后配成20∶80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铜-镍-铬体系复合镀层中微量硫的方法。由于微量硫存在于铜镀层之外的镍-铬镀层中,故采用盐酸与复合镀层作用,使Ni^(2+)、Cr^(3+)进入溶液中,微量硫也随之进入溶液,经银型离子交换树脂消除干扰离子,然后配成20∶80的水-丙酮体系,采用铅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电位滴定,用Gran作图法及微机编程处理数据。此法简便、快速,精密度较好,结果良好。本方法最低检测下限可达1.0×10^(-7)摩尔·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系 复合镀层 电位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复合化学镀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洪芳 王艺涵 许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5,共4页
阐述了Ni-P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的性能及影响因素。介绍了纳米粒子对复合镀镍层硬度、耐磨性能、耐蚀性能及抗高温氧化性能等的影响。分析了纳米复合化学镀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复合化学镀 纳米粒子 - 镀层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SiCp/Ni-P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冬琪 裴宇韬 +1 位作者 陈睿 左福隆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6-28,共3页
论述了SiCp/Ni-P复合镀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复合镀层中离界面5μm厚度以内区域的组成及应力状态对镀层/基体的界面结合有决定性作用,在该区域以外SiC粒径变化不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适当的热处理可提高... 论述了SiCp/Ni-P复合镀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复合镀层中离界面5μm厚度以内区域的组成及应力状态对镀层/基体的界面结合有决定性作用,在该区域以外SiC粒径变化不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适当的热处理可提高界面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强度 复合镀层 化学镀 - 陶瓷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磷合金复合镀涤纶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魏作红 徐丽慧 檀国登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2,共7页
在化学镀铜涤纶织物表面电镀镍磷合金,制备铜/镍磷复合镀电磁屏蔽织物,研究了硫酸镍浓度、氯化镍浓度和亚磷酸浓度对复合镀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镍磷合金工艺为:硫酸镍浓度240 g/L,氯化镍浓度40 g/L,亚磷酸浓度30 g/L,制备的铜... 在化学镀铜涤纶织物表面电镀镍磷合金,制备铜/镍磷复合镀电磁屏蔽织物,研究了硫酸镍浓度、氯化镍浓度和亚磷酸浓度对复合镀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镍磷合金工艺为:硫酸镍浓度240 g/L,氯化镍浓度40 g/L,亚磷酸浓度30 g/L,制备的铜/镍磷复合镀织物表面镀层均匀致密,在300 k^3 000 MHz电磁屏蔽效能在90 dB以上,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效能、抗氧化性和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涤纶织物 电镀磷合金 复合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CaF_2复合镀层的高温抗氧化及耐磨性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宁 黎德育 +1 位作者 翟淑芳 王春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7,共3页
基于化学镀 Ni- P镀层的耐腐蚀和 Ca F2 粒子的高温自润滑性能 ,设计并获得了化学镀 Ni- P/Ca F2 复合镀层 ,通过自行设计制造了用于高温耐磨性能测试的试验机。研究表明 ,该镀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自润滑减磨性能。而... 基于化学镀 Ni- P镀层的耐腐蚀和 Ca F2 粒子的高温自润滑性能 ,设计并获得了化学镀 Ni- P/Ca F2 复合镀层 ,通过自行设计制造了用于高温耐磨性能测试的试验机。研究表明 ,该镀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自润滑减磨性能。而且在 70 0℃以下 ,随测试温度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氧化性 耐磨性 化学镀 -镀层 氟化钙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涤纶织物的硅烷偶联剂处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京迪 刘峥 +2 位作者 董善许 周英智 刘海雪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9,共4页
基于分子自组装理论,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YDH602)在涤纶织物表面形成硅烷自组装层,吸附镍离子形成均匀的镍离子层,以硼氢化钠直接还原镍离子形成镍自催化活化中心,代替传统的贵金属钯活化法,在织物表面... 基于分子自组装理论,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YDH602)在涤纶织物表面形成硅烷自组装层,吸附镍离子形成均匀的镍离子层,以硼氢化钠直接还原镍离子形成镍自催化活化中心,代替传统的贵金属钯活化法,在织物表面引发化学镀,建立硅烷偶联剂整理辅助涤纶织物化学镀铜-镍合金新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对偶联剂整理工艺和活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镀铜-镍合金织物镀层形貌、组分和表面电阻。制备的铜-镍合金/涤纶复合织物导电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 硅烷偶联剂 活化 化学镀 -合金 织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电镀文摘
11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9-55,共7页
<正> 8907001 化学镀Co-Zn-P层的磁性能和电性能——松田均等.日本金属学会志,1988,52(4):414~419(日文) 通过考查化学镀Co-Zn-P层成分和膜厚的影响研究了膜层的磁性能和电性能。矫磁力随锌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锌含量为1.7%时达... <正> 8907001 化学镀Co-Zn-P层的磁性能和电性能——松田均等.日本金属学会志,1988,52(4):414~419(日文) 通过考查化学镀Co-Zn-P层成分和膜厚的影响研究了膜层的磁性能和电性能。矫磁力随锌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锌含量为1.7%时达9.7×10~4A/m,在膜厚直至20μm时仍可保持高矫磁力和高电阻,在400K温度下热处理矫磁力和电阻显著下降。从ESCA和热分析结果来看,锌可能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镀层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化学镀Co-Zn-P 复合镀层 摩擦学特性 化学镀 槽液再生 镀金 热浸镀 化学镀 阳极氧化 电沉积 钝化处理 锌转化膜 表面处理 防锈 复合锌基镀层 钢板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