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气化耦合化学链技术氨电联产系统的[火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金仕胜 诸林 +3 位作者 何阳东 曾行艳 王远 郝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8,63,共10页
目的基于化学链技术开发一种清洁高效的生物质制氨系统。方法综合考虑系统的自热操作、经济性和碳排放要求,对系统分别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经济评价和参数优化,重点探究了化工单元和动力单元的耦合。结果以生物质为原料实现了氨气和电的... 目的基于化学链技术开发一种清洁高效的生物质制氨系统。方法综合考虑系统的自热操作、经济性和碳排放要求,对系统分别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经济评价和参数优化,重点探究了化工单元和动力单元的耦合。结果以生物质为原料实现了氨气和电的联产。当生物质进料量为1 kg/s时,得到如下优化结果:①热力学性能方面,氨产率为13.82 mol/s,能量效率为0.45,燃料能源节约率为12.16%;②经济性方面,制氨成本为0.461$/kg NH_(3);③环境方面,碳排放量为0.978 kg/kg NH_(3)。结论证实了该设计理念的可行性,为后续工业化化学链制氨工艺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化学链技术 化学制氨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学链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永卓 郭庆杰 田红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7-1364,共8页
化学链技术为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综述煤化学链燃烧和气化转化工艺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煤化学链转化的载氧体以及煤-载氧体反应和化学链反应器强化等进行了评价及展望。指出煤化学链转化的研究重点为以下3方面... 化学链技术为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综述煤化学链燃烧和气化转化工艺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煤化学链转化的载氧体以及煤-载氧体反应和化学链反应器强化等进行了评价及展望。指出煤化学链转化的研究重点为以下3方面:①载氧体-煤-煤灰-气化剂等反应体系中氧传递过程及反应机理;②载氧体应围绕多活性组分载氧体、耦合催化-载氧-捕C/S多功能复合载氧体和具有特定储氧功能和高稳定性结构载氧体等3方面进行研究;③针对载氧体和煤反应慢的瓶颈,应揭示反应器优化和操作强化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技术 煤转化 氧传递 载氧体 反应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保文 赵海波 +2 位作者 郑瑛 柳朝晖 郑楚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4-550,共7页
介绍了国内外煤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其技术特点、限制环节、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相对于以煤气化产物为燃料的煤间接化学链燃烧技术,直接以煤为燃料的化学链燃烧技术系统简单、运行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但是过... 介绍了国内外煤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其技术特点、限制环节、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相对于以煤气化产物为燃料的煤间接化学链燃烧技术,直接以煤为燃料的化学链燃烧技术系统简单、运行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但是过低的煤气化速率是其中的限制环节.为了提高煤的气化速率、促进煤的充分转化,需要从氧载体和煤质的选择及活化、运行参数的优化和燃料反应器结构的改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高性能氧载体是煤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基础,深入研究煤中硫组分和灰分的演化及其对氧载体活性的影响非常必要.另外,氧解耦煤化学链燃烧技术以及基于煤化学链制氢技术也需要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获 化学燃烧技术 氧载体 煤气化速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褐煤化学链制合成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杰 马丽萍 +1 位作者 杨静 向盈盈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0,共4页
阐述了磷石膏、褐煤化学链综合利用的研究状况,包括单独用磷石膏作为载氧体的反应原理、以磷石膏为载氧体的褐煤化学链制备分成气现状;以改性磷石膏为载氧体的褐煤化学链研究进展及以其制备合成气的优点。针对磷石膏、褐煤化学链综合利... 阐述了磷石膏、褐煤化学链综合利用的研究状况,包括单独用磷石膏作为载氧体的反应原理、以磷石膏为载氧体的褐煤化学链制备分成气现状;以改性磷石膏为载氧体的褐煤化学链研究进展及以其制备合成气的优点。针对磷石膏、褐煤化学链综合利用的研究状况,指出应对杂质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优化合成气的制备进行动力学分析以及工业放大过程需进行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褐煤 化学链技术 改性磷石膏 反应原理 Ellingham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链燃烧/气化双床系统运行与设计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韦泱均 程乐鸣 +3 位作者 李立垚 王勤辉 方梦祥 骆仲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2-1330,共19页
化学链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双床技术。综述了4种国内外化学链双床系统的设计、运行和发展,包括化学链双床系统的设计需要选取双床反应器的型式、载体、燃料、运行温度,其固相循环流率、反应器截面积、反应器高度、运行风速、床料量以... 化学链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双床技术。综述了4种国内外化学链双床系统的设计、运行和发展,包括化学链双床系统的设计需要选取双床反应器的型式、载体、燃料、运行温度,其固相循环流率、反应器截面积、反应器高度、运行风速、床料量以及运行中硫/氮控制方式等,总结设计参数与经验,为化学链双床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技术 双床系统 运行 设计 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基载氧体的聚乙烯化学链解聚机理及过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倩倩 严亮 +5 位作者 蒙亮亮 张金鹏 李慧宁 耿畅 白红存 郭庆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为了探索聚乙烯(PE)在铁基载氧体作用下的化学链解聚机理及过程,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PE在Fe_(2)O_(3)作用下化学链解聚的反应特性;其次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解析PE化学链解聚过程,采用等转化率法对PE体系的活化能进... 为了探索聚乙烯(PE)在铁基载氧体作用下的化学链解聚机理及过程,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PE在Fe_(2)O_(3)作用下化学链解聚的反应特性;其次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解析PE化学链解聚过程,采用等转化率法对PE体系的活化能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开展了PE的化学链解聚模拟,在微观原子尺度上分析和阐释了解聚的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化学链解聚过程中质量损失由PE和Fe_(2)O_(3)共同贡献,Fe_(2)O_(3)释放的晶格氧促进了反应的进行;PE发生化学链解聚反应后主要产物以CO_(2)为主,而非化学链过程产物主要由一系列碳数为8~26的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组成;铁基载氧体作用的化学链过程中PE解聚的平均活化能为116.88 kJ/mol,远低于其常规热裂解的活化能。PE在化学链过程中的裂解属于典型的无规裂解,总体遵循自由基链反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化学链技术 分子模拟 反应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复合载氧体吸释氧反应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坤 刘金霖 +1 位作者 于庆波 栾伟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Zr O2作为惰性载体制备Cu/Mn复合载氧体并在搭建的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气体流量、反应温度、进气氧含量和颗粒直径对Cu/Mn载氧体吸释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气体流量的增大,Cu/Mn载氧体的释氧和吸氧速率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Cu/M... 以Zr O2作为惰性载体制备Cu/Mn复合载氧体并在搭建的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气体流量、反应温度、进气氧含量和颗粒直径对Cu/Mn载氧体吸释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气体流量的增大,Cu/Mn载氧体的释氧和吸氧速率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Cu/Mn载氧体的释氧速率增大而吸氧速率减小.释氧反应阶段,供气氧含量越低,Cu/Mn载氧体释氧速率越快;吸氧反应阶段,供气氧含量越高,Cu/Mn载氧体吸氧速率越快. Cu/Mn载氧体的吸释氧速率均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技术 Cu/Mn复合载氧体 固定床 释氧速率 吸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