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朱广伟 秦伯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9-352,共4页
对水体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较普遍采用的7步法连续提取磷分级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该方法对水系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D-12及太湖沉积物的分析结果看,该方法的应用中各形态的重现性问题必须得到... 对水体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较普遍采用的7步法连续提取磷分级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该方法对水系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D-12及太湖沉积物的分析结果看,该方法的应用中各形态的重现性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尤其是闭蓄态磷的提取中,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避免因沉积物固结容器底部而降低提取剂的提取效率,对于提取离心液过滤难的问题也一定要解决好。可交换态磷、铝磷和铁磷的提取液由于磷浓度低,可以不将其后的漂洗液混入后测定,以提高待测液中磷的浓度。另外,从GSD-12与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的相似性看,GSD-12可以考虑作为淡水水体沉积物磷形态分级的标准物质,从而解决不同文献、不同研究项目在沉积物形态分析方面缺乏可比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化学连续提取 应用 环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土地利用研究 II.连续化学提取法研究施污泥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和环境风险 被引量:13
2
作者 乔显亮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0-213,217,共5页
本文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研究了施用污泥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配及有效性。铜和锌在2种土壤上施用污泥前、后的形态分配都有所差异,铜在河湖相水稻土上以可氧化态为主;红壤性水稻土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含量都较高。锌在河湖相水稻土以可... 本文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研究了施用污泥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配及有效性。铜和锌在2种土壤上施用污泥前、后的形态分配都有所差异,铜在河湖相水稻土上以可氧化态为主;红壤性水稻土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含量都较高。锌在河湖相水稻土以可还原态为主,在红壤性水稻土以醋酸溶解态为主。两种土壤上,铜和锌的3种不同形态含量与污泥施用量之间都有很好的相关性。连续提取对于研究重金属的形态分配比单独提取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连续化学提取 形态分配 土地利用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10)中重金属的提取方法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洵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36-1642,共7页
分别运用模拟生物提取法与化学连续提取法对PM10标准参考样品城市源(NIST-1648A)和工业源(BCR-038)中6种重金属(Cd、Co、Cu、Mn、Ni、Pb)质量分数及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其目标是验证2种提取大气固体颗粒物中重金属方法的有效性,并比较2... 分别运用模拟生物提取法与化学连续提取法对PM10标准参考样品城市源(NIST-1648A)和工业源(BCR-038)中6种重金属(Cd、Co、Cu、Mn、Ni、Pb)质量分数及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其目标是验证2种提取大气固体颗粒物中重金属方法的有效性,并比较2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将来提取PM10中重金属的方法选取提供依据。模拟生物提取法中,使用Gamble溶液模拟人体肺液对PM10样品进行溶解,实验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快捷;化学连续提取法中,不同溶解步骤则可确定重金属的不同赋存形态。在需要快速确定PM10中某种重金属总量时,应优先使用模拟生物提取法。化学连续提取结果表明,城市源PM10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没有统一规律,工业源PM10中重金属多以残渣态存在。通过对2种来源的PM10样品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分析,城市源的大气颗粒物对人体的毒性更大,其中标准参考样品城市源PM10中生物可利用性较高的是重金属Cd(BIBio为61.65%±3.45%;BISE为69.02%±3.82%)和Cu,最低的是重金属Co和Pb;标准参考样品工业源PM10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最高的是Cd(BIBio为27.66%±1.52%;BISE为15.05%±2.13%),而Ni、Co和Pb的生物可利用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重金属 模拟生物提取 化学连续提取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湿法冶炼矿区土壤重金属赋存化学形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罗乐 周皓 王金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1,共6页
重金属的毒性除与含量有关,还与其特定的化学形态关系密切。以优化的连续化学提取法(SCE)对矿区土壤中的Cd、Cr、Cu、Ni、Pb、Zn元素的赋存形态进行了提取,并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规律及迁移能力。研究表明:6种元素总量均高于标准... 重金属的毒性除与含量有关,还与其特定的化学形态关系密切。以优化的连续化学提取法(SCE)对矿区土壤中的Cd、Cr、Cu、Ni、Pb、Zn元素的赋存形态进行了提取,并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规律及迁移能力。研究表明:6种元素总量均高于标准限制数倍不等,Cd和Pb超标倍数较高,分别为7.17倍和4.14倍,Cu、Ni和Zn其次,Cr最小。结合重金属总量、形态分布规律及迁移能力分析结果,该地区重金属风险等级为:Cd>Zn>Cu>Ni>Pb>Cr。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阴雨潮湿偏酸的自然环境能促进重金属的释放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该地区存在较大的潜在重金属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连续化学提取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平坝白云岩风化壳稀土超常富集层中稀土赋存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艳丽 孙承兴 +1 位作者 王世杰 刘秀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7-633,共7页
以平坝白云岩风化壳剖面为例,主要利用化学连续提取的方法,结合透射电镜的分析,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附近的稀土超常富集层中REE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REE在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相态Ⅰ)、碳酸盐结合态及专性吸附态(相态Ⅱ)、... 以平坝白云岩风化壳剖面为例,主要利用化学连续提取的方法,结合透射电镜的分析,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附近的稀土超常富集层中REE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REE在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相态Ⅰ)、碳酸盐结合态及专性吸附态(相态Ⅱ)、非晶质氧化铁锰结合态(相态Ⅲ)、晶质氧化铁锰结合态(相态Ⅳ)、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相态Ⅴ)和残渣态(相态Ⅵ)等6种相态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EE在富集层中主要以专性吸附态、残渣态和有机态为主。风化前缘可溶态稀土所占比例较高,为稀土在风化壳中的迁移、转化提供可能;基岩中原生含磷稀土矿物的风化产生的稀土磷酸盐矿物的聚集导致了残渣态稀土大量存在于风化前缘;此外,由于风化淋溶的不断进行,可溶态的REE在高的pH值条件与剖面中的有机质、铁锰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共同作用下沉淀、富集,也导致了风化前缘稀土的超常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稀土赋存状态 富集层 化学连续提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垂直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申世刚 乔子路 +2 位作者 秦哲 李洪波 梁淑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12-2116,共5页
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及其形态分布是影响湖泊营养化进程的极为重要因素,对研究湖泊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化学连续提取分析法,对白洋淀环淀中村水域不同地点的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及其形态分布是影响湖泊营养化进程的极为重要因素,对研究湖泊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化学连续提取分析法,对白洋淀环淀中村水域不同地点的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环淀中村水域表层沉积物总磷(TP)质量分数在544.424~608.197mg·kg-1之间,无机磷(I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有机磷(OP)质量分数较小,约占10%~27%,无机磷中钙磷(Ca-P)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在质量分数上约占75.8%~94.1%。从各形态磷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来看,Ca-P>OP>Fe/Al-P;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水平和垂向变化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湖泊沉积物 化学连续提取 白洋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形态组分分级及^(31)P-NMR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汪洪 宋书会 +1 位作者 张金尧 刘云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2-523,共12页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磷形态转化,影响土壤磷对作物的有效供应。土壤磷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部分。化学连续提取法(chemic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CSF)研究土壤磷形态分级,采用不同的化学提取剂,分级提取土壤中组成或分解能力接近...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磷形态转化,影响土壤磷对作物的有效供应。土壤磷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部分。化学连续提取法(chemic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CSF)研究土壤磷形态分级,采用不同的化学提取剂,分级提取土壤中组成或分解能力接近的有机无机含磷化合物,是目前表征土壤磷素形态的重要方法。但该方法虽历经改进,仍难以确切反映土壤磷的实际组成,提取的不同磷形态间存在重叠,有机磷和无机磷组分分级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同分级磷组分对作物的有效性,需谨慎评估。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根据核磁共振波谱图上共振峰的位置、强度和精细结构来研究土壤中含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液相31PNMR可以同吋检测出土壤中多种磷组分,如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酸二酯、膦酸脂、焦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识别土壤提取物磷形态,可将有机磷与无机磷分开。本文综述了应用31P-NMR技术研究土壤磷形态组分的一些进展,总结了样品制备过程、NMR测试参数及在土壤磷形态转化研究中的应用。二维31P-NMR技术发展为鉴定分析土壤中更多种类的含磷化合物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形态 化学连续提取 土壤磷组分 ^31P-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耕作土壤的释K动态与供K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碧青 邢世和 +1 位作者 郭旭东 王凌怡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23-329,共7页
土壤释K量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且渐趋平衡,但富含伊利石或云母的2、3和9号土壤释K量和释K速率均明显高于其余土壤.黑麦草吸K量随土壤K素耗竭程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但有50%以上的K是吸收自层间K,2、3和9... 土壤释K量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且渐趋平衡,但富含伊利石或云母的2、3和9号土壤释K量和释K速率均明显高于其余土壤.黑麦草吸K量随土壤K素耗竭程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但有50%以上的K是吸收自层间K,2、3和9号土壤中黑麦草吸K总量和吸收层间K量均明显高于其余土壤.认为阳离子树脂连续提取法测定结果反映土壤供K状况较为理想,并据此评价了供试土壤的供K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土壤 化学连续提取 生物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浏 刘晓端 +2 位作者 徐清 葛晓立 王英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采用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对密云水库的柱状沉积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提取分析 ,研究了各种形态磷在表层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以无机磷为主 ,有机磷次之 ,无机磷占总磷的 76.88%~ 95 ... 采用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对密云水库的柱状沉积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提取分析 ,研究了各种形态磷在表层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以无机磷为主 ,有机磷次之 ,无机磷占总磷的 76.88%~ 95 .0 9%。沉积物中总磷及其不同形态无机磷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变化规律为 :总磷、可溶态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Ca -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Al-P和闭蓄态磷变化幅度不大 ,Fe-P、有机磷的垂直方向变化情况较复杂。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沉积物 形态 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分布特征 工业活动 人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