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NO_x和O_3源示踪法的引入 被引量:9
1
作者 江文华 马建中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92,共12页
发展了化学输送模式中氮氧化合物(NOx)和臭氧(O3)的一种源示踪方法,对这种示踪法及其应用模式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臭氧光化学反应机理的分析描述了NOx和O3示踪物浓度方程的推导过程。将这种示踪法引用到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并以太原和... 发展了化学输送模式中氮氧化合物(NOx)和臭氧(O3)的一种源示踪方法,对这种示踪法及其应用模式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臭氧光化学反应机理的分析描述了NOx和O3示踪物浓度方程的推导过程。将这种示踪法引用到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并以太原和石家庄地表NOx人为排放产生的活性氮化物和臭氧为例,演示了污染物向北京的输送过程,模拟的O3,NOx和NOz示踪物浓度时空分布与O3,NOx和NOz在大气中的衰减尺度分析一致,表明该示踪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区域氮氧化物以及臭氧来源和输送转化过程的方法。个例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太原和石家庄的地表人为排放产生的NOx本身并不能输送到北京,但通过它们产生的O3和HNO3可以输送到北京,对北京地表附近大气污染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氮氧化物 示踪法 化学输送模式 化学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春季二氧化硫的输送与转化过程研究 I.模式及其验证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美根 徐永福 +1 位作者 Itsushi Uno Hajime Akimoto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1-329,共9页
结合新近评估的东亚地区污染源资料 ,作者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以探讨东亚地区春季期间气象过程、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非均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降过程对二氧化硫输送及转化过程的影响 ,并研究二氧化硫和硫酸... 结合新近评估的东亚地区污染源资料 ,作者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以探讨东亚地区春季期间气象过程、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非均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降过程对二氧化硫输送及转化过程的影响 ,并研究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模拟的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的浓度值与 2 0 0 1年春季飞机和地面获取的观测值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 ,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模式系统很好地反映了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再现了许多观测到的重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气溶胶 三维化学输送模式 长距离输送 气粒转化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源排放及其浓度分布 被引量:43
3
作者 张美根 徐永福 +1 位作者 张仁健 韩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东亚地区一个黑碳气溶胶的排放源 ,并利用一个三维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的输送和演变过程 .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模拟值与地面观测站和观测船获取的监测值相比 ,模拟值与监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东亚地区一个黑碳气溶胶的排放源 ,并利用一个三维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的输送和演变过程 .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模拟值与地面观测站和观测船获取的监测值相比 ,模拟值与监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这表明本研究收集整理的黑碳气溶胶的排放量及其分布是基本合理的 ,模式系统较好地反映了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 ,再现了许多观测到的重要特征 .模拟结果表明 ,东亚地区春季间隙性的长距离输送对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黑碳气溶胶浓度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送 气溶胶 污染源 三维化学输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两年振荡对大气中微量气体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弘 陈月娟 吴北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3-110,共8页
NCAR 的包含化学、辐射、动力相互作用的两维模式(SOCRATES) 移植回国后进行了初步的模拟试验, 用以研究某些对环境问题重要的微量气体的化学、辐射、动力传输过程。在不考虑极地平流层云和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化学等情况下... NCAR 的包含化学、辐射、动力相互作用的两维模式(SOCRATES) 移植回国后进行了初步的模拟试验, 用以研究某些对环境问题重要的微量气体的化学、辐射、动力传输过程。在不考虑极地平流层云和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化学等情况下, 模式积分多年, 计算结果稳定, 模拟的风场、温度场显示出正常的季节变化, 模拟的微量气体分布与卫星实测资料对照, 结果也比较一致。为了探讨热带平流层风场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QBO) 对平流层微量气体分布的影响, 我们做了QBO 强迫的数值试验, 即在模式中加入QBO 强迫, 并与不考虑QBO 强迫的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QBO 与其相关的次级环流所引起动力输送的变化,使平流层微量气体分布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两年振荡 平流层微量气体 化学输送模式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春季硫氧化物浓度分布及其收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钟昌琴 张美根 朱凌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了2001年3~4月间东亚区域二氧化硫(SO2)和硫酸盐(SO4^2-)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它们的来源、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在浓度形成中的作用。为了检验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侧重分析了4... 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了2001年3~4月间东亚区域二氧化硫(SO2)和硫酸盐(SO4^2-)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它们的来源、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在浓度形成中的作用。为了检验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侧重分析了4月9~12日SO2的输送和转化过程。在这一期间,SO2浓度观测资料显示,日本的观测站Happo、Oki和Hedo周围及日本海部分海域先后经历了一次SO2浓度高值。模拟结果表明,日本东京附近的三宅岛火山喷发严重影响了日本列岛和周边海域SO2和SO4^2-气溶胶的分布,是引起观测站周围及日本海部分海域SO2浓度高值的主要原因。3月1日至4月31日间的硫收支分析显示,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在SO2的氧化过程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模拟区域排放的硫氧化物中有约42%(其中约25%为SO2)被输送到模拟区域以外,约57%(约35%为湿沉降)沉积在模拟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气溶胶 火山 长距离输送 三维化学输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