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近海N_(2)O的分布特征及微生物代谢驱动机制
1
作者 洪义国 张宝善 +1 位作者 吴佳鹏 龙爱民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河口近海区域作为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汇点,其在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_(2)O)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N_(2)O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它在河口近海的分布特征和微生物代谢驱动机制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河口近海区域作为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汇点,其在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_(2)O)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N_(2)O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它在河口近海的分布特征和微生物代谢驱动机制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河口近海区域N_(2)O的分布特征,N_(2)O释放的主要微生物代谢途径(硝化过程、硝化细菌反硝化过程、不完全反硝化过程、硝化作用耦合反硝化过程),N_(2)O产生与消耗过程的测定方法以及N_(2)O释放的环境影响因素。对河口近海N2O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对减少N_(2)O排放、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氮代谢 n_(2)o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河口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氧化烷芳烃生产化学品技术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亚春 屈建海 +2 位作者 武蕊琦 刘宁 陈标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1,共9页
N_(2)O作为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在烷芳烃氧化生产化学品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N_(2)O的来源和危害,分析了其作为氧化剂资源化利用生产更高价值化学品的优越性,总结了利用N_(2)O氧化甲烷制甲醇、氧化苯制苯酚、氧化丙烷制丙烯... N_(2)O作为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在烷芳烃氧化生产化学品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N_(2)O的来源和危害,分析了其作为氧化剂资源化利用生产更高价值化学品的优越性,总结了利用N_(2)O氧化甲烷制甲醇、氧化苯制苯酚、氧化丙烷制丙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催化材料、反应机理、催化性能、催化剂失活等方面,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 烷烃 芳烃 氧化 化学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化学抑制法研究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_2O的释放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一冉 张建 +3 位作者 胡振 谢慧君 张婷婷 赵聪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8-1443,共6页
采用化学抑制法,研究了不同曝气量下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源.结果表明,缺氧段中,N2O的主要释放源为硝酸盐异化成氨反应,而反硝化反应消耗N2O.好氧段中N2O释放源受曝气量的影响很大,当曝气量适中时(65L/h),N2O释放源主要为硝化细... 采用化学抑制法,研究了不同曝气量下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源.结果表明,缺氧段中,N2O的主要释放源为硝酸盐异化成氨反应,而反硝化反应消耗N2O.好氧段中N2O释放源受曝气量的影响很大,当曝气量适中时(65L/h),N2O释放源主要为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而当曝气量偏高(105L/h)或偏低(25L/h)时,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是主要的N2O释放源.同时硝化细菌反硝化反应也能够产生少量N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释放源 化学抑制 污水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_2O_4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显明 李新海 +2 位作者 许名飞 张云河 何则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6-378,共3页
以醋酸锂、醋酸锰、乙二醇甲醚和乙酰丙酮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薄膜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用循环伏安法、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结... 以醋酸锂、醋酸锰、乙二醇甲醚和乙酰丙酮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薄膜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用循环伏安法、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LiMn2O4薄膜均匀、无开裂,750℃退火5min得到的薄膜的首次放电容量为36μAh/(cm2·μm),经100次循环后每次循环的容量损失为0.037%,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锂离子蓄电池 LiMn2o4薄膜 溶胶-凝胶 制备 化学性质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化学转化法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重组腺病毒质粒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全海 陈陆 +4 位作者 王川庆 吴德峰 李志娟 王永生 刘扬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0,共3页
为了利用化学转化法快速构建携带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以便获得表达该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首先把骨架质粒pAdeasy-1通过化学法转化到氯化钙法制备的E.coliB J5183感受态菌中,通过含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出含骨架质粒... 为了利用化学转化法快速构建携带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以便获得表达该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首先把骨架质粒pAdeasy-1通过化学法转化到氯化钙法制备的E.coliB J5183感受态菌中,通过含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出含骨架质粒的阳性菌B J5183/p,再次用化学法把插入有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穿梭质粒rpShuttle-CMV-276经Pm 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到B J5183/p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再在含卡那霉素的LB平板上培养,筛选出卡那霉素抗性菌进行质粒抽提纯化,酶切并电泳鉴定,获得重组阳性质粒rPAD-276。结果表明,运用2步化学转化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是一种简便、快捷且容易操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转化 猪圆环病毒2oRF2基因 重组 腺病毒质粒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例甲醇掺混下氨/甲醇燃烧的化学机制和N_(2)O生成分析
6
作者 靳广杰 陆明飞 +2 位作者 刘行 隆武强 王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4,共9页
为探究氨燃料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效益,克服氨点火能量较高、层流火焰速度较慢的缺点,使用Chemkin构建化学反应器网格(CRN)仿真模型对低比例甲醇(0~10%)与氨掺混燃烧进行组分演化、产物生成速率和敏感性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分... 为探究氨燃料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效益,克服氨点火能量较高、层流火焰速度较慢的缺点,使用Chemkin构建化学反应器网格(CRN)仿真模型对低比例甲醇(0~10%)与氨掺混燃烧进行组分演化、产物生成速率和敏感性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N_(2)O生成和还原机理。结果表明:纯氨燃烧在当量比为1.1~1.2时,可同时降低NO、未燃NH_(3)和N_(2)O的排放,较纯甲醇燃烧可减少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比超过0.9时,氨燃烧的GHG排放始终低于纯甲醇燃烧。加入甲醇能有效控制N_(2)O生成,进一步降低GHG排放。在富燃条件下,甲醇的添加促进了H的生成,使N_(2)O消耗增加;在贫燃条件下,甲醇的增强抑制了NH的生产,使N_(2)O生成降低。另外,提高压力和温度也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醇燃烧 化学反应机理 化学动力学建模 甲醇掺混 一氧化二氮(n_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法制备LiNi_(1/3)Mn_(1/3)Co_(1/3)O_2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红 王春忠 +2 位作者 李旭 魏英进 黄祖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5-1298,共4页
采用柠檬酸盐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LiN i1/3Mn1/3Co1/3O2,并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对材料形貌及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900℃烧结的样品具有最完整的晶体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首次充... 采用柠檬酸盐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LiN i1/3Mn1/3Co1/3O2,并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对材料形貌及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900℃烧结的样品具有最完整的晶体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柠檬酸盐 Lini1/3Mn1/3Co1/3o2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LiMn_2O_4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羽 赵胜利 陈海云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粉体。考察了烧结温度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尖晶石型结构越来越完整,初始放电比容量增大,但循环性能却逐渐变差。在700℃下烧结10h得到了...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粉体。考察了烧结温度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尖晶石型结构越来越完整,初始放电比容量增大,但循环性能却逐渐变差。在700℃下烧结10h得到了性能较好的LiMn2O4粉体,在电流密度0.1mA/cm^2,截止电压3.5~4.4V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6mA·h/g,稳定放电比容量达110mA·h/g,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LIMn2o4 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n_2O_3粉末 被引量:1
9
作者 田甜 张金朝 宋鹂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1,80,共4页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对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得出最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70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n2o3粉末 化学共沉淀 粉末制备 粉末性能 热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Li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正国 钟胜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并通过XRD、SEM、充放电实验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50℃煅烧12h所合成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颗粒呈类球形且大小均匀,... 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并通过XRD、SEM、充放电实验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50℃煅烧12h所合成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颗粒呈类球形且大小均匀,在2.8~4.3V、0.1C条件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4mA·h/g,25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保持率为94.7%,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 3Co1 3Mn1 3o2 喷雾干燥 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褐土玉米氮素吸收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芳 刘金钊 +1 位作者 李志超 刘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2-1984,共13页
探究不同氮肥水平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褐土玉米土壤N_(2)O排放和氮转化功能基因的影响,为阐明AM真菌在褐土N_(2)O排放中的作用和效应提供理论依据。设置氮肥用量(NⅠ:105 mg/kg;NⅡ:210 mg/kg)、AM真菌(M0:不接种AM真菌;M1:接种根内根... 探究不同氮肥水平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褐土玉米土壤N_(2)O排放和氮转化功能基因的影响,为阐明AM真菌在褐土N_(2)O排放中的作用和效应提供理论依据。设置氮肥用量(NⅠ:105 mg/kg;NⅡ:210 mg/kg)、AM真菌(M0:不接种AM真菌;M1: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M2: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M3:接种Rhizophagus intraradices+Funneliformis mosseae等比例混合)双因素盆栽试验。测定植株地上部全氮含量、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N_(2)O排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分析土壤硝化功能基因(amoA-AOA和amoA-AOB)和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nirK和nosZ)的丰度。结果表明,两种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均可显著降低土壤N_(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不同AM真菌处理下N_(2)O累积排放量表现为:M0>M2>M1>M3。相同AM真菌处理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在NⅡ施氮水平高于NⅠ施氮水平;相同AM真菌处理的玉米菌根侵染率在NⅡ施氮水平低于NⅠ施氮水平。与M0相比,NⅠ条件下M1、M2和M3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24.5%、20.8%和45.3%,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19.7%、14.9%和30.2%,植株地上部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6.3%、35.2%和59.6%;与M0相比,NⅡ条件下M1、M2和M3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20.9%、24.8%和40.0%,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36.3%、25.6%和45.2%,植株地上部全氮含量分别增加33.2%、43.9%和95.4%。两种施氮水平下,AM真菌可显著降低土壤硝化功能基因(amoA-AOA和amoA-AOB)丰度,增加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nirK和nosZ)丰度。AM真菌与N_(2)O排放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盆栽试验条件下,接种AM真菌均可增强两种氮肥用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能力,调节硝化、反硝化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减少土壤N_(2)O气体的排放,且两种AM真菌混合处理的N_(2)O减排效应强于单一AM真菌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n_(2)o排放 转化功能基因 褐土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模板法制备球形LiMn_2O_4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牟彦霖 王丽 +5 位作者 周钰蓉 陈冠华 乔璐 赵燕 刘梦娇 高道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MnCO_3前驱体,该前驱体为球形,且分散均匀。利用MnCO_3前驱体作为自模板进一步制备球形LiMn_2O_4,通过优化制备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球形LiMn_2O_4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材料...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MnCO_3前驱体,该前驱体为球形,且分散均匀。利用MnCO_3前驱体作为自模板进一步制备球形LiMn_2O_4,通过优化制备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球形LiMn_2O_4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有影响。当煅烧温度为700℃,煅烧时间为8h时可制得结构良好的LiMn_2O_4,其分散性较好,形貌为中空球形。在0.2C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23.6mAh/g,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3.12%,展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自模板 LIMn2o4 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铜法制备纳米Cu-Al_2O_3复合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范启义 凌国平 郦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超声波辐照下对10~20nm的Al2O3粉末进行化学镀铜,并探讨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纳米Al2O3粉末化学镀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判断其成分组成,用TEM观察镀覆结果.结果表明:引入超声波并调整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可以实现...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超声波辐照下对10~20nm的Al2O3粉末进行化学镀铜,并探讨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纳米Al2O3粉末化学镀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判断其成分组成,用TEM观察镀覆结果.结果表明:引入超声波并调整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可以实现室温的纳米Al2O3粉末化学镀铜,使化学镀铜在低温下保持了镀液的稳定性,同时对纳米粉末进行有效的分散;以EDTA-2Na为络合剂,并加入亚铁氰化钾和2-2'联吡碇作为稳定剂,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复合粉末中的Cu2O.通过改变低温超声波化学镀铜时的镀液组成和装载量,可以一次镀覆得到铜含量为5%~90%的Cu-Al2O3复合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 制备 纳米复合粉末 CU AL2o3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gAl_(10)O_(17)∶Eu^(2+)荧光粉的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占辉 王育华 都云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7-629,共3页
 以(NH4)2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1350℃成功合成了单相Ba1-xEuxMgAl10O17(0.02≤x≤0.14)蓝色荧光粉。合成温度比传统的高温固相法降低了约250℃。制备的荧光粉颗粒呈准球状形貌,分布均匀且无烧结,晶粒尺寸在0.3μm左右。在25...  以(NH4)2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1350℃成功合成了单相Ba1-xEuxMgAl10O17(0.02≤x≤0.14)蓝色荧光粉。合成温度比传统的高温固相法降低了约250℃。制备的荧光粉颗粒呈准球状形貌,分布均匀且无烧结,晶粒尺寸在0.3μm左右。在254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光谱的最大峰值在450nm附近,发射强度比高温固相法提高了大约15%。当x=0.10时发射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gAl10o17:Eu^2+ 荧光粉 化学共沉淀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小粒径BaAl_(12)O_(19)∶Mn^(2+)绿色荧光粉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岩 蒋建清 +2 位作者 吴直森 张超 于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31-1933,1937,共4页
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VUV激发的Ba-Al12O19∶Mn2+绿色荧光粉。通过对共沉淀条件的控制,获得了Ba2+、Al3+、Mn2+离子的完全沉淀,且使其中的Al3+以结晶碳酸铝铵形式沉淀,从而避免了高温合成时容易出现的硬团聚现象;在共沉淀产物中加入... 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VUV激发的Ba-Al12O19∶Mn2+绿色荧光粉。通过对共沉淀条件的控制,获得了Ba2+、Al3+、Mn2+离子的完全沉淀,且使其中的Al3+以结晶碳酸铝铵形式沉淀,从而避免了高温合成时容易出现的硬团聚现象;在共沉淀产物中加入了自行研制的促进剂,不仅使合成温度比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了约300~400℃,且有效地控制了BaAl12O19∶Mn2+荧光粉的颗粒大小和形貌,制备出的荧光粉颗粒呈六角片状,粒径1~2μm,且分散性良好。在eλx=147nm激发时,该荧光粉色坐标x=0.145,y=0.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BaAl12o19:Mn^2+ VUV 荧光粉 P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Y_(1-x-y),Gd_y)_2O_3∶x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蒲勇 朱达川 +2 位作者 马明星 韩涛 赵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工艺合成了(Y1-x-y,Gdy)2O3∶xEu3+(x=0.06~0.10,y=0,0.20~0.25)系列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Eu3+、Gd3+的掺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 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工艺合成了(Y1-x-y,Gdy)2O3∶xEu3+(x=0.06~0.10,y=0,0.20~0.25)系列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Eu3+、Gd3+的掺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煅烧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为立方晶系;Gd3+的加入会使基体晶格发生畸变,晶胞参数增加,起到改善样品色纯度和发光效率的作用;最佳煅烧温度为900℃,比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低500℃左右;所合成荧光粉的粒度主要分布在300~400 nm,结构比较松散;当x=0.08,y=0.23时,最大发射峰(λem=613 nm)强度最大。所合成的Y1-x-y,Gdy)2O3∶xEu3+荧光粉是一种性能较好的PDP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1-x-y Gdy)2o3∶xEu3+ 3D-PDP 化学共沉淀 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Li/(Mn+Ni)摩尔比对LiNi_(0.5)Mn_(0.5)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志兴 曹四海 +2 位作者 李新海 郭华军 彭文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34-1438,共5页
以Li2CO3,MnCO3和Ni(OH)2为原料,采用一步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Ni0.5-Mn0.5O2,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配料时不同初始Li/(Mn+Ni)摩尔比(1.0,1.05,1.1,1.2,1.5)对LiNi0.5Mn0.5O2电化... 以Li2CO3,MnCO3和Ni(OH)2为原料,采用一步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Ni0.5-Mn0.5O2,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配料时不同初始Li/(Mn+Ni)摩尔比(1.0,1.05,1.1,1.2,1.5)对LiNi0.5Mn0.5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600℃预烧12 h而后800℃烧结24 h的条件下各样品结晶完整,初始Li/(Mn+Ni)摩尔比为1.5时样品有未知相杂质生成。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随着初始Li/(Mn+Ni)摩尔比的增大,颗粒团聚加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初始Li/(Mn+Ni)摩尔比(≥1.05)的提高,初始容量有下降趋势。初始Li/(Mn+Ni)摩尔比为1.05和1.1时样品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67.0 mA.h/g和147.2 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2%和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0.5o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化学性能 一步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法测定汽油中铅 被引量:13
18
作者 唐守渊 徐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利用铅 (Ⅱ )催化H2 O2 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 ,在分离共存干扰离子基础上 ,在鲁米诺中加入EDTA作为增敏试剂 ,有效提高了测试反应的检测灵敏度 ,对分解后的汽油样品中铅 (Ⅱ )含量进行了化学发光法测... 利用铅 (Ⅱ )催化H2 O2 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 ,在分离共存干扰离子基础上 ,在鲁米诺中加入EDTA作为增敏试剂 ,有效提高了测试反应的检测灵敏度 ,对分解后的汽油样品中铅 (Ⅱ )含量进行了化学发光法测定 ,铅 (Ⅱ )的含量在 0 .5~ 10 0 μg·ml- 1内与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方法检出限达 0 .1μg·m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oL H2o2 化学发光 测定 汽油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分析 鲁米诺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岳鹏 彭文杰 +5 位作者 王志兴 李新海 李灵均 郭华军 胡启阳 张云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1-1606,共6页
将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Ni0.8Co0.1Mn0.1(OH)2与LiOH.H2O混合,固相烧结合成微米级的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XRD谱表明,合成的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为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无杂质峰;从SEM像可以看出,产物颗粒为类球形,... 将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Ni0.8Co0.1Mn0.1(OH)2与LiOH.H2O混合,固相烧结合成微米级的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XRD谱表明,合成的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为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无杂质峰;从SEM像可以看出,产物颗粒为类球形,分散性好,由一次粒子紧密堆积而成,平均粒径为3μ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2.8~4.3 V电压范围内,750℃焙烧15 h合成的LiNi0.8Co0.1Mn0.1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0.1 C时,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86.748 mA.h/g,分别高于700和800℃时的首次放电容量172.947和180.235 mA.h/g。材料在0.5和2 C时循环4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32%和88.72%,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Mn0.1o2 正极材料 共沉淀 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LiMn_2O_4薄膜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柯 张宏 +1 位作者 解晶莹 杨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9-280,共2页
用溶胶凝胶法在Pt片上采用慢速旋转涂布工艺制备LiMn2O4薄膜。该膜表面呈非致密态,厚度在200nm左右,晶体颗粒大小约为100nm。实验表明:该膜具有较大的放电容量,电流密度在0.01mA/cm2时,容量可达到75μAh/cm2·μm;可承受1mA/cm2的... 用溶胶凝胶法在Pt片上采用慢速旋转涂布工艺制备LiMn2O4薄膜。该膜表面呈非致密态,厚度在200nm左右,晶体颗粒大小约为100nm。实验表明:该膜具有较大的放电容量,电流密度在0.01mA/cm2时,容量可达到75μAh/cm2·μm;可承受1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容量仍有49μAh/cm2·μm。该膜循环性能良好,400次循环后容量没有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锂电池 溶胶凝胶 制备 高性能LiMn2o4薄膜 磁控溅射 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