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定量解析——化学质量平衡方法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咸德 封跃鹏 +3 位作者 贾红 张冀强 马倩如 邵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1-54,共4页
在青岛采集了夏、冬两季的飘尘样品。用10μm入口切割和两级核孔膜滤膜,实现了飘尘粗、细颗粒的分极采样。分别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和多元素化学分析数据的因子分析方法,定性识别排放源。用化学质量平衡方法定量解析源... 在青岛采集了夏、冬两季的飘尘样品。用10μm入口切割和两级核孔膜滤膜,实现了飘尘粗、细颗粒的分极采样。分别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和多元素化学分析数据的因子分析方法,定性识别排放源。用化学质量平衡方法定量解析源贡献: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硫酸盐二次颗粒物,以及海盐颗粒是3种主要来源;汽车尾气和2种工业排放的贡献较小。根据定量解析的结果,论述源排放的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 污染源 定量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及其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先国 范莹 冯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已成为重要的颗粒物源解析模型之一。简述了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对该模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受体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烟台市污染源的排放贡献率 被引量:10
3
作者 胥晓瑜 马永亮 +2 位作者 傅立新 周中平 高占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264,共3页
根据烟台地区污染排放特点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 CMB8)进行污染源解析分析 ,得出每个污染源对于受体地区颗粒物体样本的排放贡献率。最终的模型结果显示 ,建筑尘和居民燃煤锅炉排放 ,海洋尘和冶炼厂排放对于大气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 根据烟台地区污染排放特点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 CMB8)进行污染源解析分析 ,得出每个污染源对于受体地区颗粒物体样本的排放贡献率。最终的模型结果显示 ,建筑尘和居民燃煤锅炉排放 ,海洋尘和冶炼厂排放对于大气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CMB8模型 污染源解析 烟台市 污染源 排放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邹长武 郑雪峰 印红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994-16995,16999,共3页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是我国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在简单介绍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在成分谱、算法、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这几方面的综述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西宁大气PM2.5的来源 被引量:26
5
作者 窦筱艳 赵雪艳 +6 位作者 徐珣 高海鹏 李婷 丁梅梅 刘宇 韩斌 白志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4,共8页
为研究影响西宁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4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依托西宁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其化学组分(元素、离子和碳)进行分析。研究同步采集了4类固定源、14类移动源和... 为研究影响西宁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4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依托西宁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其化学组分(元素、离子和碳)进行分析。研究同步采集了4类固定源、14类移动源和4类开放源的PM_(2.5)样品,并构建源排放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开展源解析研究。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西宁市PM_(2.5)主要来源包括城市扬尘(分担率为26.4%)、燃煤尘(14.5%)、机动车尾气(12.8%)、二次硫酸盐(9.0%)、生物质燃烧(6.6%)、二次硝酸盐(5.7%)、钢铁尘(4.7%)、锌冶炼尘(3.4%)、建筑尘(4.4%)、土壤尘(4.4%)、餐饮排放(2.9%)和其他未识别的来源(5.2%)。大力开展城市扬尘为主的开放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本地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源的PM_(2.5)排放,是改善西宁市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 PM2.5 来源解析 西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质量平衡法在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雯香 秦培智 唐晗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4期201-202,204,共3页
选定受体模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质量平衡法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定义、原理及存在的优缺点,并从在大气、水、沉积物3个方面,分析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在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现阶段对于该模型的应用,仍以大气和沉积物研究为主,在水污... 选定受体模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质量平衡法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定义、原理及存在的优缺点,并从在大气、水、沉积物3个方面,分析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在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现阶段对于该模型的应用,仍以大气和沉积物研究为主,在水污染源解析工作中应用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学武 童玉和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4,共8页
介绍了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可为鱼类摄食量研究提供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放射性铯质量平衡模型,如Forseth模型和Rowan-Rasmussen模型... 介绍了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可为鱼类摄食量研究提供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放射性铯质量平衡模型,如Forseth模型和Rowan-Rasmussen模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Borgmann-Whittle模型,包括基于胃肠道化学动力学的质量平衡模型和基于污染物同化-排泄的质量平衡模型;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汞质量平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鱼类摄食量 方法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纬度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中亚和北美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孙晨 朱秉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0-1892,共13页
长期化学风化速率(LCWR)和化学风化剥蚀率(CDF)是表征区域化学风化程度和揭示地貌和气候系统演变的重要依据。全球尺度上,中纬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研究远比低纬地区争议更多,原因之一是其风化机制在理论认识上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造... 长期化学风化速率(LCWR)和化学风化剥蚀率(CDF)是表征区域化学风化程度和揭示地貌和气候系统演变的重要依据。全球尺度上,中纬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研究远比低纬地区争议更多,原因之一是其风化机制在理论认识上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与物理侵蚀、构造、气候之间的关系等。本文利用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方法,针对北半球中纬度典型造山带(中亚黑河流域和北美内华达山脉)开展了相关数据和资料的系统整理与再分析,估算了黑河流域的LCWR值和物理侵蚀速率(E)值并与内华达山脉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内华达山脉的LCWR分别为17.4~895t/km^(2)/a、1~173t/km^(2)/a,CDF分别为0.17~0.81、0.02~0.61,LCWR与E均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等仅局部相关。研究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主要表现为“供应受限型”风化,但黑河流域局部地区已处于“供应受限”与“动力学受限”过渡的风化阶段。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和已有成果的综合分析,中纬度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速率受到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协同影响,但主控因素为地质因素,而化学风化剥蚀率则主要受控于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化学风化速率 化学风化剥蚀率 物理侵蚀速率 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方法 中纬度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PM2.5物理化学特性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94
9
作者 黄辉军 刘红年 +2 位作者 蒋维楣 黄世鸿 张予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法(CMB)计算各类源对气溶胶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南京市PM2.5的夏、冬平均值分别为69.1、139.5μg.m-3,PM2.5/PM10的全年平均值为63.9%;富集成分中,S、As、Zn、Pb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Na则主要来源于海洋。来源解析的结果表明,各类污染源对南京市气溶胶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扬尘37.28%、煤烟尘30.34%、硫酸盐9.87%、建筑尘7.95%、汽车尘2.98%、冶炼尘2.57%、其他源9.01%。作者还对扬尘中的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源解 化学质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城市扬尘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方小珍 孙列 +3 位作者 毕晓辉 吴建会 冯银厂 周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79,共6页
为有效制定城市扬尘的防治措施,系统研究宁波城市扬尘污染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来源,选取宁波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4种源类样品,进行了元素、离子和碳3大类分析,并与其他城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为有效制定城市扬尘的防治措施,系统研究宁波城市扬尘污染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来源,选取宁波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4种源类样品,进行了元素、离子和碳3大类分析,并与其他城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宁波城市扬尘的主量成分包括Ca、Si、Fe、Al、K、总碳(TC)、有机碳(OC)和SO2-4,质量分数总和为44.14%,其中Ca、Si、Fe、Al、K等地壳元素含量较高。宁波城市扬尘化学组成与其他典型城市相差较大,其中Si、Al和Mg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城市,而Na、K、Ni等元素含量总体较高。(2)分歧系数计算结果为0.471,说明城市扬尘与土壤风沙尘的化学组成相似度不高,受人为来源类的影响较大。(3)宁波的城市扬尘中Zn富集因子最大,达23.10,其次为Ca、Cu、Pb、Ni、As,且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均在5之上,表明Zn、Ca、Cu、Pb、Ni、As显著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土壤风沙尘对城市扬尘的贡献最大(分担率达34.88%),其次为建筑水泥尘(分担率达25.01%)、煤烟尘(分担率达20.19%)。说明城市扬尘中大部分化学组分来自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扬尘 分歧系数 富集因子 化学质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国平 刘景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4-148,共5页
湿地有其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间许多化学迁移和转化过程不为其它生态系统所共享。湿地土壤在淹水时形成强还原区,但在水—土界面上常有一氧化薄层。发生于还原环境中的C,N,P,S,Fe,Mn的转化都影响着物质对生态系统的有效性;一些化... 湿地有其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间许多化学迁移和转化过程不为其它生态系统所共享。湿地土壤在淹水时形成强还原区,但在水—土界面上常有一氧化薄层。发生于还原环境中的C,N,P,S,Fe,Mn的转化都影响着物质对生态系统的有效性;一些化学转化还会导致毒性环境,许多化学转化由微生物种群来调节。化学物质经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潮汐等水文途径被输送至湿地中,降水途径占优势的湿地一般养分较贫乏,经另外3个途径输入湿地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较大,并非所有的湿地都是养分的汇,而且其季节之间、年际之间的模型也不一致。尽管对毗邻的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难以定量化,湿地通过有机物质的输出常与毗邻生态系统进行化学耦合。湿地与陆生、水生生态系统相类似,因为它们都可能是富营养或贫营养系统;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差异,特别是在沉积物贮存养分以及植被在不同养分循环中的功能方面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物地球化学 化学转化 化学质量平衡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大气细粒子的化学组成与来源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灿云 梁高亮 王歆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对广州市四个不同功能区(石井、荔湾、天河和海珠)的夏季大气PM2.5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监测,并测试分析了其化学组成(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结果表明,广州市夏季PM2.5的平均浓度为97.54,μg/m^3,其化学组分有机物... 对广州市四个不同功能区(石井、荔湾、天河和海珠)的夏季大气PM2.5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监测,并测试分析了其化学组成(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结果表明,广州市夏季PM2.5的平均浓度为97.54,μg/m^3,其化学组分有机物、SO4^2-和EC对PM2.5质量浓度贡献最大,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42%~52%、25%~47%和10%~17%。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和煤燃烧是对广州市大气PM2.5影响最大的污染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4%~75%和3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化学组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兴市细颗粒物化学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大春 陈璞珑 +3 位作者 黄图南 王体健 史文科 史梦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2期11-15,共5页
通过在宜兴市3个监测站点对细颗粒物(PM_(2.5))开展不同季节采样,对样品做化学分析,结合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解析PM_(2.5)来源贡献。结果表明,宜兴市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37.5μg/m^3,冬季质量浓度最高,为53.1μg/m^3。PM_(2.5)主... 通过在宜兴市3个监测站点对细颗粒物(PM_(2.5))开展不同季节采样,对样品做化学分析,结合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解析PM_(2.5)来源贡献。结果表明,宜兴市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37.5μg/m^3,冬季质量浓度最高,为53.1μg/m^3。PM_(2.5)主要化学成分为SO_4^(2-)、NO_3^-、OC、EC、NH_4^+、Cl^-、Ca、Na、Al。PM_(2.5)的主要排放源贡献为二次硫酸盐(21.0%)、二次有机气溶胶(14.9%)、二次硝酸盐(14.1%)和燃煤电厂(8.0%)。利用本地排放源清单进行二次来源解析,得到全年主要排放源贡献为工业(33.1%)、燃煤(23.1%)、移动源(17.6%)、扬尘(9.3%)和其他来源(16.9%)。减轻颗粒物污染,重点是控制工业生产、燃煤及机动车中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来源解析 宜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游县PM 2.5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圣 陈雳华 +2 位作者 武燕燕 韩黎霞 叶心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明确浙江省龙游县环境中PM 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于2018年在龙游县3个代表性点位采集4个季节的环境PM 2.5样品,分析了PM 2.5中的无机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和碳组分含量,并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计算了7类污染源的贡献率。结... 为明确浙江省龙游县环境中PM 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于2018年在龙游县3个代表性点位采集4个季节的环境PM 2.5样品,分析了PM 2.5中的无机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和碳组分含量,并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计算了7类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3个点位PM 2.5平均质量浓度春季为39.63μg/m^3、夏季为29.93μg/m^3、秋季为62.80μg/m^3、冬季为92.33μg/m^3,季节差异较为明显;PM 2.5的主要化学组分为NO3^-、SO4^2-、NH4^+、有机碳和元素碳;机动车尾气尘、工业、二次硝酸盐和二次硫酸盐为龙游县PM 2.5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来源解析 化学组分特征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源解析技术的合肥市环境空气PM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耿天召 朱余 +3 位作者 魏帧 童欢欢 唐晓菲 史国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0-838,共9页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源解析技术针对合肥市颗粒物来源进行研究。以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hemical mass balance-iteration,CMB-Iteration)模型为主解析一次排放源和二次源(包括硫酸盐、硝...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源解析技术针对合肥市颗粒物来源进行研究。以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hemical mass balance-iteration,CMB-Iteration)模型为主解析一次排放源和二次源(包括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物等,简称“二次源”)对PM2.5的贡献,将排放源清单法和CMB模型结果相结合解析二次粒子前体物排放源的贡献,采用空气质量模型评估区域影响的贡献,按照行业排放清单,综合得到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及其他源类对PM2.5的贡献,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进行源类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全年PM2.5中主要组分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SO42-、NO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NH4+、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Si、Ca、Al、Fe,SO42-占比最高(20.50%),碳组分(OC+EC)次之(19.59%),NO3-居于第3位(16.45%);采样期间PM2.5的全年本地各源类分担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燃煤尘(21.7%)、二次硫酸盐(18.0%)、二次硝酸盐(16.7%)、城市扬尘(16.6%)、其他(12.6%)、机动车尾气尘(11.0%)、建筑尘(2.3%)、钢铁尘(1.1%,此处仅为钢铁制造工艺排放的贡献)。PM2.5本地来源综合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尘占比为16.0%、工业生产(指工业锅炉与窑炉、生产工艺过程等排放)为31.0%、燃煤尘(指电厂燃煤、居民散烧等)为21.5%、扬尘(指裸露表面、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土壤风沙等排放)为18.9%、其他(指生物质燃烧、餐饮、农业生产等排放)为12.6%。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PM2.5中的二次源(指二次硫酸盐和二次硝酸盐)、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及地壳尘等4个因子占比达到了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来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MB-Iteration)模型 正定矩阵因子法(P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环境空气中PM_(10)和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35
16
作者 肖致美 毕晓辉 +4 位作者 冯银厂 王玉秋 周军 傅晓钦 翁燕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9-555,共7页
2010年在宁波3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不同季节的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颗粒物源类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SOC(二次有机碳)对PM10和PM2.5的贡献,据此重新构建了受... 2010年在宁波3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不同季节的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颗粒物源类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SOC(二次有机碳)对PM10和PM2.5的贡献,据此重新构建了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宁波市区的PM10和PM2.5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煤烟尘、二次硫酸盐和机动车尾气尘是环境空气中PM10的主要来源,其分担率分别为23.0%、15.9%、13.3%和12.3%;对PM2.5有重要贡献的源类是城市扬尘、煤烟尘、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硝酸盐和SOC,其分担率分别为19.9%、14.4%、16.9%、15.2%、9.78%和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二次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大气PM_(10)及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09
17
作者 任丽红 周志恩 +4 位作者 赵雪艳 杨文 殷宝辉 白志鹏 姬亚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7-1394,共8页
为探讨重庆主城区4个季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2—12月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区、文教区和居住区5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土壤... 为探讨重庆主城区4个季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2—12月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区、文教区和居住区5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土壤尘、建筑水泥尘、扬尘、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施工机械及船舶)、工业源(包括固定燃烧源及工业工艺过程源)、生物质燃烧源及餐饮源等7类污染源,建立了重庆市本地化的污染源成分谱库.利用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及二重源解析技术分析了PM10及PM2.5的来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大气中ρ(PM10)及ρ(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153.2和113.1μg/m3,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2倍以上.大气PM10的主要来源为扬尘、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23.9%、23.5%和23.4%),大气PM2.5主要来源于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30.1%和27.9%).PM10和PM2.5的主要源类贡献率差别不大,表明研究区域内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应采取多源控制原则.大气PM10来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和秋季主要以扬尘为主、夏季和冬季主要以二次粒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PM10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PM2.5和PM10来源解析 被引量:41
18
作者 宋娜 徐虹 +4 位作者 毕晓辉 吴建会 张裕芬 杨海航 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1-1509,共9页
以海口市为例,研究了我国典型热带沿海城市——海口市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2012年春季和冬季在海口市区4个采样点同步采集了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样品,并使用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了源与受... 以海口市为例,研究了我国典型热带沿海城市——海口市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2012年春季和冬季在海口市区4个采样点同步采集了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样品,并使用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了源与受体样品的化学组成,建立了源化学成分谱.使用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海口市大气颗粒物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污染源贡献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并存在一定的空间变化.冬季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硫酸盐和煤烟尘是海口市PM10和PM2.5中贡献较大的源,在PM10和PM2.5中贡献率分别为23.6%、16.7%,17.5%、29.8%,13.3%、15.7%和13.0%、15.3%;春季机动车尾气尘、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二次硫酸盐是海口市PM10和PM2.5中贡献较大的源,在PM10和PM2.5中贡献率分别为27.5%、35.0%,20.2%、14.9%,12.8%、6.0%和9.5%、10.5%.冬季较重的颗粒物污染可能来自于华南内陆地区的区域输送,特别是,本地排放极少的煤烟尘和二次硫酸盐受区域输送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市 PM10 PM2.5 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春季大气PM_(10)及PM_(2.5)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赵雪艳 任丽红 +4 位作者 姬亚芹 杨文 白志鹏 周志恩 翟崇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5-1402,共8页
于2012年春季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和缙云山共6个环境采样点的大气PM10、PM2.5样品,同步采集了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施工机械尾气尘、船舶尾气尘、餐饮油烟尘、生物质燃烧尘及土壤尘等7类污染源,采集到有效受体样品139个、有效源样品233个... 于2012年春季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和缙云山共6个环境采样点的大气PM10、PM2.5样品,同步采集了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施工机械尾气尘、船舶尾气尘、餐饮油烟尘、生物质燃烧尘及土壤尘等7类污染源,采集到有效受体样品139个、有效源样品233个,使用GC-MS分析样品中18种PAHs的质量浓度(ρ),分析了PM10、PM2.5上载带PAHs的污染特征,并分别运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及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法对PM10、PM2.5中的PAHs进行来源解析,所得源解析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大气PM10、PM2.5中ρ(PAHs)较低,ρ(PAHs)分别为22.03~31.71、19.02~29.92 ng/m^3,其中位于工业区新山村采样点的ρ(PAHs)最高.PM10载带的PAHs有86%~99%集中在PM2.5中,说明PAHs主要富集在PM2.5中.重庆主城区大气PM10、PM2.5载带的PAHs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和燃煤尘的贡献,这2类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25.89%、32.80%;而在PM2.5中,机动车尾气尘的贡献率较高,可达6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源解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胡成 王彤 +3 位作者 苏丹 唐大元 刘兰岚 张利红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57-62,69,共7页
介绍了水环境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方法、混合方法和其他一些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水环境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由于缺乏污染源完整成分谱、历史数据不完整、仪器设备以及研究方... 介绍了水环境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方法、混合方法和其他一些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水环境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由于缺乏污染源完整成分谱、历史数据不完整、仪器设备以及研究方法的缺点,影响了水环境源解析的研究深度。展望我国对水环境源解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 多元统计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