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邹长武 郑雪峰 印红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994-16995,16999,共3页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是我国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在简单介绍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在成分谱、算法、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这几方面的综述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学武 童玉和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4,共8页
介绍了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可为鱼类摄食量研究提供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放射性铯质量平衡模型,如Forseth模型和Rowan-Rasmussen模型... 介绍了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可为鱼类摄食量研究提供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放射性铯质量平衡模型,如Forseth模型和Rowan-Rasmussen模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Borgmann-Whittle模型,包括基于胃肠道化学动力学的质量平衡模型和基于污染物同化-排泄的质量平衡模型;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汞质量平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鱼类摄食量 方法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源解析技术的合肥市环境空气PM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耿天召 朱余 +3 位作者 魏帧 童欢欢 唐晓菲 史国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0-838,共9页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源解析技术针对合肥市颗粒物来源进行研究。以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hemical mass balance-iteration,CMB-Iteration)模型为主解析一次排放源和二次源(包括硫酸盐、硝...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源解析技术针对合肥市颗粒物来源进行研究。以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hemical mass balance-iteration,CMB-Iteration)模型为主解析一次排放源和二次源(包括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物等,简称“二次源”)对PM2.5的贡献,将排放源清单法和CMB模型结果相结合解析二次粒子前体物排放源的贡献,采用空气质量模型评估区域影响的贡献,按照行业排放清单,综合得到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及其他源类对PM2.5的贡献,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进行源类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全年PM2.5中主要组分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SO42-、NO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NH4+、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Si、Ca、Al、Fe,SO42-占比最高(20.50%),碳组分(OC+EC)次之(19.59%),NO3-居于第3位(16.45%);采样期间PM2.5的全年本地各源类分担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燃煤尘(21.7%)、二次硫酸盐(18.0%)、二次硝酸盐(16.7%)、城市扬尘(16.6%)、其他(12.6%)、机动车尾气尘(11.0%)、建筑尘(2.3%)、钢铁尘(1.1%,此处仅为钢铁制造工艺排放的贡献)。PM2.5本地来源综合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尘占比为16.0%、工业生产(指工业锅炉与窑炉、生产工艺过程等排放)为31.0%、燃煤尘(指电厂燃煤、居民散烧等)为21.5%、扬尘(指裸露表面、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土壤风沙等排放)为18.9%、其他(指生物质燃烧、餐饮、农业生产等排放)为12.6%。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PM2.5中的二次源(指二次硫酸盐和二次硝酸盐)、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及地壳尘等4个因子占比达到了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来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MB-Iteration)模型 正定矩阵因子法(P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源解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胡成 王彤 +3 位作者 苏丹 唐大元 刘兰岚 张利红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57-62,69,共7页
介绍了水环境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方法、混合方法和其他一些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水环境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由于缺乏污染源完整成分谱、历史数据不完整、仪器设备以及研究方... 介绍了水环境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方法、混合方法和其他一些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水环境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由于缺乏污染源完整成分谱、历史数据不完整、仪器设备以及研究方法的缺点,影响了水环境源解析的研究深度。展望我国对水环境源解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 多元统计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污染物源解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长波 骆永明 吴龙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5,共6页
本文介绍了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体系,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统计模型、混合方法、分子标志物与同位素技术等受体模型研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进展加以总结,论述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和多元统计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指出以这... 本文介绍了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体系,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统计模型、混合方法、分子标志物与同位素技术等受体模型研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进展加以总结,论述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和多元统计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指出以这两种方法为基础形成的混合方法可避免前者选择排放源种类时的主观性,同时又可检验后者在鉴别过程中是否遗漏其他未知源,从而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最后对源解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土壤学应用加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解析 受体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 多元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5μm小颗粒大气气溶胶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圣杰 陈莎 袁波祥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3,共4页
对北京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 2 .5 μm小颗粒进行了初步研究 ,采用多元素同时测定及化学质量平衡法对其进行解析 .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 电感耦合集离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2.5μm小颗粒 大气气溶胶 大气污染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振宇 王雷 刘雪峰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21期208-210,共3页
为研究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来源,本研究利用环境领域中成熟的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对某量产车型的车内VOCs进行了来源解析研究。研究表明,该车型车内VOCs主要为烷烃、烯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醇酚类、醛酮类、酯类物质含量较少... 为研究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来源,本研究利用环境领域中成熟的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对某量产车型的车内VOCs进行了来源解析研究。研究表明,该车型车内VOCs主要为烷烃、烯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醇酚类、醛酮类、酯类物质含量较少;各零部件中VOCs分布较分散,大部分VOCs的质量分数都处于5%以下;车内VOCs的主要来源为仪表板总成、线束总成、立柱总成、门板总成、副仪表板总成、前排座椅总成、后排座椅总成和顶棚总成等零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PM_(10)源解析研究
8
作者 桂保玉 徐卫民 《江西能源》 2007年第4期64-66,共3页
采用理论设计、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来源进行定量解析。在南昌市南昌钢铁责任有限公司监测站和南昌市罗家集何家村监测点采集了(PM10)的样品,同时收集了土壤尘、煤烟... 采用理论设计、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来源进行定量解析。在南昌市南昌钢铁责任有限公司监测站和南昌市罗家集何家村监测点采集了(PM10)的样品,同时收集了土壤尘、煤烟尘、冶金尘、建筑尘和机动车尾气尘等五种源样品。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分别测定了受体和源样品中Ca、Mg、A l、As、Fe、Mn、Pb、S、Ti等9种的元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源解析的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并利用CMB模型计算得到各种源对PM10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煤烟尘32%、建筑尘22%、冶金尘16%、土壤尘13%、机动车尾气尘8%及其它尘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 CMB受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区水质监测的污水管网收集效能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晓敏 傅肖尉 +1 位作者 赵志超 尹海龙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59,共8页
为评估城镇污水管网收集效能,提出了污水管网分区水质监测与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相结合的污水管网诊断评估方法,并联合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解决了溯源解析的不确定问题,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污染指标质量浓度偏低和可生化性... 为评估城镇污水管网收集效能,提出了污水管网分区水质监测与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相结合的污水管网诊断评估方法,并联合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解决了溯源解析的不确定问题,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污染指标质量浓度偏低和可生化性低的原因进行了解析。以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地下水的属地化水质特征因子数据库,并开展了污水干管分区水质特征因子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耦合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与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实现了基于水质监测的水量来源占比合理解析;研究区污水干管中电子工业废水量占比高达53.2%~74.4%,地下水入渗量占比为14.3%~29.5%,污水处理厂进水可生化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无机工业废水排入污水管网;应加强对工业废水排入污水管网的监管,重点对研究区域上游污水管段的破损状况开展排查,通过精准化手段提高污水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网 水质特征因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管网诊断 入流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PMF、CMB模型对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莉 邹长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57-562,共6页
化学质量平衡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之一。针对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法进行源解析时,需建立大量的污染源成分谱,耗财耗力,同时选择不同的污染源及特征元素拟合时易导致源解析结果不确定性的问题,结合正矩阵因子分... 化学质量平衡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之一。针对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法进行源解析时,需建立大量的污染源成分谱,耗财耗力,同时选择不同的污染源及特征元素拟合时易导致源解析结果不确定性的问题,结合正矩阵因子分解法模型,提出了化学质量平衡法与正矩阵因子分解法的耦合模型,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模型解析出各污染源及其特征元素,确定化学质量平衡法模型拟合参数及污染源清单。对比各污染源的理论贡献量与模拟贡献量,结果表明,耦合模型拟合结果与理论值差异不大,验证了耦合模型的可行性。耦合模型缩减了化学质量平衡法模型建立污染源成分谱的工作量,提高了化学质量平衡法模型进行源解析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正矩阵因子分解法 化学质量平衡 源解析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排水管网来水组成分析方法--以节点泵站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祺 李雨 马经纬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S01期250-256,共7页
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分析方法,以上海市某排水干线为研究对象,引入污水管网化学质量平衡方程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选取某一问题管段对来水组成进行解析,并结合三维荧光技术进行验证,可快速准确反映来水组成。水质特征因子解析结果表明,Y... 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分析方法,以上海市某排水干线为研究对象,引入污水管网化学质量平衡方程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选取某一问题管段对来水组成进行解析,并结合三维荧光技术进行验证,可快速准确反映来水组成。水质特征因子解析结果表明,Y泵站来水组成为:生活污水60.3%、地下水15.1%、一般工业污水19.7%,符合特征,且与三维荧光谱图表征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特征因子 化学质量平衡 排水系统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水管网外水诊断中特征因子的选择
12
作者 姚俊 王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6期116-119,共4页
为减少城市排水管网外水诊断中选择特征因子时对人为经验的依赖性,需建立特征因子选择的判别准则。解释特征因子需满足显著性差异、独立性、较小方差等要求的本质原因。利用Mann-WhitneyU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等统计方法,给出特征因... 为减少城市排水管网外水诊断中选择特征因子时对人为经验的依赖性,需建立特征因子选择的判别准则。解释特征因子需满足显著性差异、独立性、较小方差等要求的本质原因。利用Mann-WhitneyU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等统计方法,给出特征因子显著性差异和独立性判断的定量标准,以及通过水质数据标准差与误差之间的关系确定特征因子标准差上限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例子。结果表明,当显著性差异水平和相关系数水平小于0.05的水质指标才能作为特征因子,同时当水质样本为30~60个,相对误差控制在5%~10%时,特征因子的变异系数应小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外水 特征因子 化学质量平衡 水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