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微珠表面包覆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薄膜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葛圣松 孟庆超 +1 位作者 邵谦 关少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73-76,85,共5页
研究了采用均相沉积法在空心陶瓷微珠表面包覆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薄膜的工艺,在SnO2的诱导作用下将锐钛相TiO2转化为金红石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珠表面薄膜的微观结构和TiO2晶型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 研究了采用均相沉积法在空心陶瓷微珠表面包覆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薄膜的工艺,在SnO2的诱导作用下将锐钛相TiO2转化为金红石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珠表面薄膜的微观结构和TiO2晶型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陶瓷微珠表面包覆了结构致密、包覆均匀的金红石相TiO2薄膜,以此陶瓷微珠作为填料添加在涂料中所得涂层在近红外光区反射比高达77%,较未包覆二氧化钛薄膜陶瓷微珠的涂层高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积法 化学诱导法 二氧化钛 陶瓷微珠 金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振宇 武鸿彪 +6 位作者 刘宁 徐胤淇 周健 陈雪健 王伟 徐力善 袁旦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7,49,共6页
目的 使用三种造模方法以建立小鼠的原发性肝癌模型,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将80只14~16日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DEN组、高剂量DEN组、DEN+CCl4组、对照组):低剂量DEN组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25 mg/kg的二乙基亚硝胺(di... 目的 使用三种造模方法以建立小鼠的原发性肝癌模型,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将80只14~16日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DEN组、高剂量DEN组、DEN+CCl4组、对照组):低剂量DEN组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25 mg/kg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染毒;高剂量DEN组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40 mg/kg的DEN染毒;DEN+CCl4组小鼠腹腔注射2 mg/kg的DEN染毒,两周后按20%浓度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按5 m L/kg剂量腹腔注射小鼠,每周给药2次共16周;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统计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各组小鼠在造模的第24周集中麻醉断颈处死后剖取肝,比较各组间肝的外观、肿瘤的数目及肿瘤的发生率,并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以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三个实验组的ALT(P<0. 001)、AST(P<0. 001)、GP73(P<0. 001)、AFP (P<0. 01)、肿瘤发生率(P<0. 001)和肿瘤数目显著增加(P<0. 001)。截止造模后的24周,低剂量DEN组小鼠死亡率为15%,肝癌发生率为35%;高剂量DEN组小鼠死亡率为30%,肝癌发生率为86%;DEN+CCl4组小鼠死亡率为20%,肝癌发生率为56%;对照组小鼠全部存活且肝未发现异常。结论 各实验组的造模方法均可以成功进行小鼠肝癌造模,但高剂量DEN组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的建立起高发生率且稳定的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为小鼠肝癌造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小鼠模型 二乙基亚硝胺 四氯化碳 化学诱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表面官能团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国魏 董涛 陈亚芍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1,92,共5页
利用Ar等离子体射频放电,在不同功率和时间下处理高密聚乙烯(HDPE),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及化学诱导法进行测定和分析处理后样品表面引入含氧基团的性质.结果表明:Ar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存在含氧基团,且随着表面深度不同,氧含量有所变化... 利用Ar等离子体射频放电,在不同功率和时间下处理高密聚乙烯(HDPE),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及化学诱导法进行测定和分析处理后样品表面引入含氧基团的性质.结果表明:Ar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存在含氧基团,且随着表面深度不同,氧含量有所变化,在近表面氧含量较高.进一步分析表明:经Ar等离子体处理的高密聚乙烯表面羟基(—OH)和羧基(—COOH)均存在,且表面—COOH的含量大于—OH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聚乙烯 X光电子能谱 化学诱导法 羧基 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波 邓强 +1 位作者 黄韵蓓 张延威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3-4,共2页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总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实验性动物模型、自发动物模型、,550018转基因动物模型。但是医学界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制出可以成功模拟出人类2型糖尿病的基本特征和发病机理的动物模型。研究接近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总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实验性动物模型、自发动物模型、,550018转基因动物模型。但是医学界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制出可以成功模拟出人类2型糖尿病的基本特征和发病机理的动物模型。研究接近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在实际医药开发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分析学界当前关于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机理 化学药物诱导法 基因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