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冬青不同叶期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其抗逆生理特性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杨谨源
李芳玉
+4 位作者
李晨
陈圆圆
王佳玮
邓晓娟
刘建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测定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叶期、盛叶期、老叶期Ⅰ和老叶期Ⅱ等4个叶生长期的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
测定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叶期、盛叶期、老叶期Ⅰ和老叶期Ⅱ等4个叶生长期的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C)、脯氨酸(Pro)含量等抗逆生理指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对月平均温度(MMT)、月降水量(MP)、月光照时间(MIT)、月平均相对湿度(MMRH)等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叶片C、N、P含量均值分别为591.50、25.61、1.32 g·kg^(-1),SC、Pro含量,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值分别为7.21 mg·g^(-1)、236.99μg·g^(-1),619.22 U·g^(-1)、21.17μmol·min-1·g^(-1)、8018 U·g^(-1),18.38 nmol·g^(-1)。C含量随叶期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N含量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增高达2.86 g·kg^(-1);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盛叶期达最大值1.44 g·kg^(-1);C∶N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降低达20.92;N∶P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增高达23.95;C∶P先降低后升高,在盛叶期达最小值413.64,老叶期Ⅱ达最高值500.27。SC、Pro含量和SOD活性均先降低后增高,且最低值都在盛叶期,分别为3.76 mg·g^(-1)、191.14μg·g^(-1)、237.57 U·g^(-1),最高值在老叶期Ⅱ分别为11.69 mg·g^(-1)、303.54μg·g^(-1)、892.03 U·g^(-1)。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盛叶期最低,达11.35μmol·min-1·g^(-1);老叶期Ⅰ最高,达31.39μmol·min-1·g^(-1)。POD活性一直升高至老叶期Ⅱ,最高值达9572 U·g^(-1)。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于盛叶期为30.908 nmol·g^(-1),最低值于老叶期Ⅱ为7.69 nmol·g^(-1)。变异分析显示,沙冬青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随叶期变化较为稳定,而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生长变化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化学计量指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T、MP、MIT对所有化学计量指标均影响不显著(P>0.05),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中,MMT只对Pro含量影响不显著,MP只对SC、MDA含量,SOD、CAT活性影响显著,MIT只对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影响显著;MMRH对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影响不显著(P>0.05),化学计量指标中只对P、C∶P、N∶P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叶期
化学计量生态学
抗逆生理特性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寒矮嵩草群落退化演替系列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
39
2
作者
林丽
李以康
+5 位作者
张法伟
杜岩功
郭小伟
李婧
刘淑丽
曹广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45-5251,共7页
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元数量统计为手段确定采样地点,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确定演替系列,以生态化学计量学为基础探讨了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发现:1)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全...
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元数量统计为手段确定采样地点,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确定演替系列,以生态化学计量学为基础探讨了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发现:1)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全量N、P含量随退化演替程度的加深而呈倒"V"字形变化趋势,速效N、P含量随退化程度的加深呈降低趋势,但土壤草甸全量及速效N/P化学计量学特征则呈现降低趋势;2)地上植物N/P化学计量学特征在整个退化演替过程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高寒矮嵩草群落退化改变了土壤中全量及速效N、P的积累和分解速率,打破了土壤系统养分平衡模式,但并没有明显改变植物地上部分整体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因此在退化演替过程中植物N/P比为草地退化诊断的惰性指标;土壤N/P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同草地退化演替过程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其对草地退化演替的敏感性较高,有可能成为未来草地退化诊断的生态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化学
计量
学
氮磷比
高寒矮嵩草草甸
退化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冬青不同叶期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其抗逆生理特性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杨谨源
李芳玉
李晨
陈圆圆
王佳玮
邓晓娟
刘建利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411407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350)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21AAC03202)。
文摘
测定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叶期、盛叶期、老叶期Ⅰ和老叶期Ⅱ等4个叶生长期的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C)、脯氨酸(Pro)含量等抗逆生理指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对月平均温度(MMT)、月降水量(MP)、月光照时间(MIT)、月平均相对湿度(MMRH)等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叶片C、N、P含量均值分别为591.50、25.61、1.32 g·kg^(-1),SC、Pro含量,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值分别为7.21 mg·g^(-1)、236.99μg·g^(-1),619.22 U·g^(-1)、21.17μmol·min-1·g^(-1)、8018 U·g^(-1),18.38 nmol·g^(-1)。C含量随叶期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N含量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增高达2.86 g·kg^(-1);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盛叶期达最大值1.44 g·kg^(-1);C∶N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降低达20.92;N∶P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增高达23.95;C∶P先降低后升高,在盛叶期达最小值413.64,老叶期Ⅱ达最高值500.27。SC、Pro含量和SOD活性均先降低后增高,且最低值都在盛叶期,分别为3.76 mg·g^(-1)、191.14μg·g^(-1)、237.57 U·g^(-1),最高值在老叶期Ⅱ分别为11.69 mg·g^(-1)、303.54μg·g^(-1)、892.03 U·g^(-1)。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盛叶期最低,达11.35μmol·min-1·g^(-1);老叶期Ⅰ最高,达31.39μmol·min-1·g^(-1)。POD活性一直升高至老叶期Ⅱ,最高值达9572 U·g^(-1)。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于盛叶期为30.908 nmol·g^(-1),最低值于老叶期Ⅱ为7.69 nmol·g^(-1)。变异分析显示,沙冬青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随叶期变化较为稳定,而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生长变化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化学计量指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T、MP、MIT对所有化学计量指标均影响不显著(P>0.05),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中,MMT只对Pro含量影响不显著,MP只对SC、MDA含量,SOD、CAT活性影响显著,MIT只对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影响显著;MMRH对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影响不显著(P>0.05),化学计量指标中只对P、C∶P、N∶P影响显著。
关键词
沙冬青
叶期
化学计量生态学
抗逆生理特性
气候因子
Keywords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leaf stages
stoichiometry ecology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resistance
climatic factors
分类号
S58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8.7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寒矮嵩草群落退化演替系列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
39
2
作者
林丽
李以康
张法伟
杜岩功
郭小伟
李婧
刘淑丽
曹广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45-52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1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0576)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08B06)
文摘
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元数量统计为手段确定采样地点,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确定演替系列,以生态化学计量学为基础探讨了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发现:1)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全量N、P含量随退化演替程度的加深而呈倒"V"字形变化趋势,速效N、P含量随退化程度的加深呈降低趋势,但土壤草甸全量及速效N/P化学计量学特征则呈现降低趋势;2)地上植物N/P化学计量学特征在整个退化演替过程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高寒矮嵩草群落退化改变了土壤中全量及速效N、P的积累和分解速率,打破了土壤系统养分平衡模式,但并没有明显改变植物地上部分整体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因此在退化演替过程中植物N/P比为草地退化诊断的惰性指标;土壤N/P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同草地退化演替过程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其对草地退化演替的敏感性较高,有可能成为未来草地退化诊断的生态指示指标。
关键词
生态学
化学
计量
学
氮磷比
高寒矮嵩草草甸
退化演替
Keyword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N/P ratio, Kobresia humilis, degradation succession process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冬青不同叶期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其抗逆生理特性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杨谨源
李芳玉
李晨
陈圆圆
王佳玮
邓晓娟
刘建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寒矮嵩草群落退化演替系列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林丽
李以康
张法伟
杜岩功
郭小伟
李婧
刘淑丽
曹广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