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青稞酒的判别分析
1
作者 张世芝 王茹 +1 位作者 赵玉霞 张明锦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7-1114,共8页
青稞酒是源自青藏高原、以青稞为原料的著名酒类饮品。然而,随着其市场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掺假问题已成为亟待关注的焦点。该研究聚焦于运用紫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互助青稞酒,提出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PCA-SVM)和... 青稞酒是源自青藏高原、以青稞为原料的著名酒类饮品。然而,随着其市场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掺假问题已成为亟待关注的焦点。该研究聚焦于运用紫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互助青稞酒,提出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PCA-SVM)和多模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MPLS-DA)两种方法。研究涉及中国互助青稞酒(CHQL)、其他品牌青稞酒(OBQL)和非青稞白酒(NQBL)3类样品。SVM采用两个主成分解决二元分类问题,而MPLS-DA对虚拟变量Y的每一列使用PLS1算法建模后,整合子模型的预测结果。PCASVM和MPLS-DA均成功构建了CHQL的判别模型。PCA-SVM能区分CHQL与OBQL、NQBL,但无法区分OBQL和NQBL。相比之下,MPLS-DA能正确识别所有3类样品,可以解决多分类问题。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作为CHQL的一种简便快速鉴别手段,且MPLS-DA展现出更优的样品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助青稞酒 紫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在水体微塑料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浩然 万希哲 +5 位作者 郭乐霞 姜天琪 李梁 员东丹 童银栋 崔晓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9-1226,共8页
塑料污染是人类当今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大量塑料废弃物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老化裂解成尺寸小于5 mm的微塑料(MPs)。MPs广泛分布于水体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开发有效的分析方法识别和检测MPs至关重要。现... 塑料污染是人类当今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大量塑料废弃物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老化裂解成尺寸小于5 mm的微塑料(MPs)。MPs广泛分布于水体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开发有效的分析方法识别和检测MPs至关重要。现有的MPs识别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法、光谱法和化学成像法,三者虽各有优势,但普遍存在耗时长、成本高、主观性强等局限性,限制了技术发展。新兴的化学计量学技术可以高效处理和自动化分析海量数据,为MPs的识别提供了新的工具。研究表明,传统MPs识别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可以使识别准确率从60%提升至98%,并实现自动化数据分析,极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原位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助于降低采样成本,使得频繁且长期的MPs监测成为可能。该文综述了现有的水体MPs识别方法及其局限性,介绍了化学计量学的工作流程,并讨论了其在MPs识别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强调了其在数据处理、技术优化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指出了化学计量学技术当前存在的局限,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水生生态系统 化学计量学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中小型闸控入海河流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智健 罗千里 +4 位作者 黄露 马金玉 范中亚 刘国强 黄菊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17,共14页
闸坝建设会对河流氮、磷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严重干扰,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TN/TP)能够指示河湖营养结构,反映氮和磷元素在水生态系统过程中的耦合关系。为揭示闸控河流TN/TP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华... 闸坝建设会对河流氮、磷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严重干扰,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TN/TP)能够指示河湖营养结构,反映氮和磷元素在水生态系统过程中的耦合关系。为揭示闸控河流TN/TP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华南中小型闸控河流练江、黄江河和东溪河(统称为“三河”)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逐月对三河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探究了三河TN/TP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三河TN/TP平均值在54.7±44.3~65.0±40.6之间,时间上TN/TP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空间上表现为枯水期下游>上游,丰水期下游<上游。在丰水期,降雨为练江TN/TP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贡献率为29.9%;而温度则是黄江河和东溪河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2.7%和43.4%。在枯水期,三河TN/TP的主要影响因子均为溶解态硅,贡献率分别为60.7%、33.9%和29.1%,这与枯水期藻类活动对TN/TP影响作用增强有关。通过分析丰水期降雨闸站调度对TN、TP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发现降雨径流对TP的冲刷输入作用大于稀释作用,而对TN的影响恰好相反,这引起丰水期三河TN、TP发生解耦;而枯水期水环境相对稳定,藻类活动反映了TN、TP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闸控入海河流 氮磷化学计量学 氮磷解耦 降雨 藻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N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不同产地柴胡快速鉴别及含量预测研究
4
作者 刘欣慧 余代鑫 +5 位作者 郑慧丽 严辉 郭盛 郭兰萍 宿树兰 段金廒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4-1262,共9页
该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不同产地柴胡的定性模型及指标性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模型。首先选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一阶导数(1stD)、二阶导数(2ndD)等多种组合筛选最优光谱... 该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不同产地柴胡的定性模型及指标性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模型。首先选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一阶导数(1stD)、二阶导数(2ndD)等多种组合筛选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近邻(KNN)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柴胡药材进行快速鉴别;基于区间组合优化(ICO)筛选最优光谱波段,构建柴胡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最优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模型。MSC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判别准确率最优,为97.5%,可用于产地判别模型的构建。KNN、RF、SVM算法对训练集样品的预测准确率可达100%。基于ICO的PLS模型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2,预测决定系数(Rp2)均大于0.90,预测性能优异。结果表明FT-NIR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不同产地柴胡药材的区分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快速预测。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对快速评价柴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近红外光谱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D 化学计量学方法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低温驯化猕猴桃的挥发性成分
5
作者 郭智鑫 张维 +5 位作者 郭英杰 程小梅 赖灯妮 陈双平 李高阳 朱向荣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9-339,共11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猕猴桃贮藏期间的香气问题,本文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试材,分别在0、4、8和12℃下驯化3、5和7 d后进行乙烯利催熟后,采用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猕猴桃挥... 为了更好地解决猕猴桃贮藏期间的香气问题,本文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试材,分别在0、4、8和12℃下驯化3、5和7 d后进行乙烯利催熟后,采用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猕猴桃挥发性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了分析。共检出67种化合物,其中酯类17种、醇类8种、醛类11种、酮类9种、酸类5种、烷烃类13种和烯萜类4种,酯类物质的种类与含量最高,且不同低温驯化条件下猕猴桃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之间存在差异(P<0.05);OPLS-DA模型分类预测准确率为99.5%,并通过VIP>1筛选出苯乙醇等16种差异性挥发性成分;采用ROAV值分析出丁酸乙酯等13种关键香气成分(1≤ROAV≤100),香气轮廓分析可知4℃驯化7 d的猕猴桃样品表现出强烈的果香气味,综合香气品质佳;PCA因子分析计算可知,在4℃驯化7 d下低温驯化猕猴桃香气最佳。本研究表明低温驯化技术可较好地保留采后猕猴桃贮藏期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低温驯化技术 化学计量学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NIR和ATR-FTIR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准确鉴别不同地理来源的草果
6
作者 苏俊宇 杨绍兵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3-1054,共12页
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及二维相关光谱(2DCO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与深度学习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Net)判别模型,对7个主产区(221份)的草... 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及二维相关光谱(2DCO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与深度学习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Net)判别模型,对7个主产区(221份)的草果样本进行快速、准确溯源。结果表明:ATR-FTIR光谱数据经二阶导数(2nd)+标准正态变换(SNV)预处理后建立的PLS-DA模型性能最好(95.31%),但FT-NIR光谱数据的最佳预处理为2nd。基于FT-NIR和ATR-FTIR的同步2DCOS图像建立的ResNet模型不需要筛选最佳预处理和复杂的数据转换,即可达到100%的准确率。其中,基于FT-NIR数据转化的同步2DCOS图像建立的ResNet模型的迭代次数最少、耗时最短、成本最低。该研究为鉴别不同地理来源的草果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为草果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化学计量学 机器学习 二维相关光谱 地理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能源植物柳枝稷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7
作者 罗来聪 王皓 +6 位作者 余雅迪 张茜 罗汉东 刘亮英 王书丽 林康 张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植物,因其高生物量产出和高效的土壤碳氮固定能力,在生物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讨N、P添加对不同生态型能源植物柳枝稷凋落物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高地型...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植物,因其高生物量产出和高效的土壤碳氮固定能力,在生物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讨N、P添加对不同生态型能源植物柳枝稷凋落物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高地型与低地型柳枝稷在不同N、P添加条件下的凋落物与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揭示了生态型与养分添加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分解、养分循环及植物养分吸收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就N60处理而言,低地型柳枝稷叶全磷含量比高地型显著低20.39%,而就N120处理而言,低地型叶全磷含量比高地型显著高25.03%,这表明低地型柳枝稷在N添加条件下的P吸收能力显著高于高地型。(2)就N60处理而言,P50处理叶氮磷比较对照显著降低27.98%;就无磷添加对照而言,N60和N120处理枝碳氮比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26.41%和27.74%;N、P协同添加显著促进凋落物分解,增强土壤中N、P有效性,N、P协同添加对改善植物-土壤间的养分交换具有显著作用。(3)无磷添加条件下N60和N120处理低地型柳枝稷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31.07%和29.39%,因而低地型柳枝稷在N添加条件下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性能和生物量积累。综上所述,养分添加策略在考虑生态型特性基础上,对优化柳枝稷的生长表现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添加 生态型 能源植物 柳枝稷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和加权TOPSIS法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
8
作者 缪翼翔 常源 +3 位作者 董珂旭 张媛 史辑 刘蓬蓬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PCA、OPLS-DA和加权TOPSIS法,比较2种药材差异。结果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0.907~0.996,指认出5种成分;川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0.533... 目的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PCA、OPLS-DA和加权TOPSIS法,比较2种药材差异。结果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0.907~0.996,指认出5种成分;川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0.533~0.844,指认出1种成分。2种药材相似度0.039~0.548,共有峰3个。9批木通和9批川木通聚为2类;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760%;差异标志物有13个,经对照品比对鉴定出3个,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最优解的欧氏贴近度为0.088~0.696。结论木通、川木通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川木通 U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加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表征腐生葡萄球菌MF B8对臭鳜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9
作者 罗格格 杨明柳 +3 位作者 王浩 谢宁宁 郑海波 周迎芹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2-292,共11页
为探究臭鳜鱼源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MF B8对臭鳜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以鳜鱼为原料,设置鲜鳜鱼组(S1)、未接种发酵组(S2)、1%MF B8接种发酵组(S3)、2%MF B8接种发酵组(S4)4组实验,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为探究臭鳜鱼源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MF B8对臭鳜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以鳜鱼为原料,设置鲜鳜鱼组(S1)、未接种发酵组(S2)、1%MF B8接种发酵组(S3)、2%MF B8接种发酵组(S4)4组实验,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并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定臭鳜鱼特征“臭味”物质。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87种挥发性物质,包含醇类22种、醛类11种、酮类8种、酸类9种、酯类8种、碳氢化合物23种、含硫化合物2种、含氮化合物2种以及其他类化合物2种;与鲜鳜鱼相比,发酵样品中醛类和碳氢化合物数量减少,而酸类、醇类、酯类、酮类和含氮类化合物数量增加。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变量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和气味活性值(odour activity value,OAV)鉴定得到吲哚、三甲胺、乙酸和二甲基二硫化物可能是腐生葡萄球菌MF B8接种发酵臭鳜鱼中的关键特征“臭味”物质。研究结果为发酵鱼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生葡萄球菌 臭鳜鱼 挥发性风味物质 GC-MS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权重TOPSIS模型结合化学计量学的黄芪中无机元素富集规律、健康风险评估及品质评价方法
10
作者 江垭霓 张振鸿 +8 位作者 卡迪热亚·吐尔逊买买提 吴灵梓 叶婉婷 王艳敏 徐艳蕊 范优敏 马家宝 陶欧 王晶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80-1496,共17页
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25种元素在黄芪各部位和组织结构的富集规律,对重金属有害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建立用于黄芪品质评价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 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25种元素在黄芪各部位和组织结构的富集规律,对重金属有害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建立用于黄芪品质评价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复合权重,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黄芪各部位和组织中无机元素含量,综合化学计量学探究元素径、轴向分布规律,筛选特征元素。计算重金属有害元素的污染指数、靶标危害系数,以进行安全性和健康风险评估。利用AHP-CRITIC设定元素权重,构建TOPSIS模型评价黄芪品质。结果表明,仅S1和S4周皮中Cu超出《中国药典》限量。但超半数周皮中As和Pb不符合药食目录的限量。无机元素主要集中于根的周皮,Al在周皮中的含量可达其他组织的50~100倍。而Zn、Mo等元素在韧皮部或木质部含量高于周皮。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仿野生芪能明显分为周皮、韧皮部、木质部3类,B、Na、K、Ca、Zn、Mo为特殊指征元素。黄芪原粉使用时Al、Pb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水煎服无明显健康风险。AHP-CRITIC加权TOPSIS模型结果显示,山西朔州、陕西榆林、甘肃定西整体的黄芪品质较好。建立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黄芪各部位结构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其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可为黄芪无机元素的控制、去皮加工和药食用方式提供参考。基于补充无机元素方面,构建AHP-CRITIC加权TOPSIS模型可用于评价黄芪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化学计量学 风险评估 AHP-CRITIC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微量植物油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胡昆 张成龙 杨瑞琴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为准确识别法庭科学领域中微量油脂物证,给涉及微量植物油物证鉴定的相关案件提供技术支持,以遗留在不同载体上并在4、25、38℃下分别放置1、3、7、14、30、45、60d的8种微量植物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 为准确识别法庭科学领域中微量油脂物证,给涉及微量植物油物证鉴定的相关案件提供技术支持,以遗留在不同载体上并在4、25、38℃下分别放置1、3、7、14、30、45、60d的8种微量植物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5种主要脂肪酸(十六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作为识别指标,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Fisher判别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3种植物油识别模型。结果表明:Fisher判别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3种模型均能实现对8种植物油的准确识别,其中随机森林模型能评估各脂肪酸对分类结果的重要性,且识别准确率最高,达98.2%。综上,随机森林模型参数设置简单,识别准确率高,有效解决了微量植物油种类识别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微量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平调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12
作者 邬旻珊 谢灿辉 +5 位作者 肖观林 靳利利 毕晓黎 谢宇君 王远平 胥爱丽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0-1298,共9页
该研究旨在融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多指标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系统探讨不同批次平调颗粒的特性,为其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 该研究旨在融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多指标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系统探讨不同批次平调颗粒的特性,为其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共标定了15个共有特征峰,其中7个特征成分经对照品指认,并对天麻素、芍药苷、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E、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槲皮苷6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17批平调颗粒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类并筛选差异成分。17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分类结果将17批样品聚为3类,OPLS-DA分析筛选出3个差异性成分;不同批次平调颗粒中上述6个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小,方法确保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平调颗粒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调颗粒 UPLC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柳叶菜药材质量
13
作者 郭延红 吴敏 +2 位作者 凌云智 赵海 陈致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9-1288,共10页
建立柳叶菜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质量。以COSMOSIL AR-ⅡC18柱为色谱柱,流... 建立柳叶菜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质量。以COSMOSIL AR-Ⅱ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80、360和210 nm,以原儿茶酸、山柰酚和齐墩果酸为内参物,采用一测多评法计算各成分含量;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检测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对检测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并建立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方法学验证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接近。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16批柳叶菜聚为3类,槲皮素、山楂酸、没食子酸、山柰酚、金丝桃苷和原儿茶酸是影响柳叶菜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16批样品的相对贴近度在0.3703~0.6178之间。研究建立的HPLC多指标定量方法操作便捷,可普及推广;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为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菜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加权TOPSIS 灰色关联度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湖滨带典型植物群落碳氮磷化学计量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闵金恒 叶远行 +2 位作者 陈清飞 杨恒 张丹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0,共9页
湖滨带植物群落是拦截、净化陆源污染物的重要屏障,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择了洱海北岸稻蒜轮作区、西岸露地蔬菜区和东岸面山区的湖滨带,研究湖滨带内沉水植物(微齿眼... 湖滨带植物群落是拦截、净化陆源污染物的重要屏障,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择了洱海北岸稻蒜轮作区、西岸露地蔬菜区和东岸面山区的湖滨带,研究湖滨带内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浮叶植物(菱)、挺水植物(菰)等群落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湖泊周边土地利用差异引起的湖滨带水质异质性变化,造成了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空间差异,湖滨带沉水植物C/N和C/P东岸高于北岸和西岸,N/P西岸高于东岸和北岸;浮叶植物C/N东岸高于北岸和西岸,C/P东岸和北岸大于西岸;挺水植物C/N西岸高于北岸和东岸,C/P、N/P西岸高于东岸和北岸。时间上,随着植物生长,三种植物N/P逐渐下降;C/N在植物生长后期高于生长初期和中期,而C/P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水中的总氮(TNW)、沉积物中的无机氮(INS)、速效磷(APS)、有机碳(SOCS)、全氮(TNS)、全磷(TPS)显著影响着洱海湖滨带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洱海湖滨带典型植物群落的N/P<10,说明植物生长是P过剩而N缺乏,处于N限制状况。在洱海湖滨带水生植物群落重建过程中,宜选择低氮高磷环境耐受性强的乡土水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湖滨带 植物群落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研究常山柚橙幼果与枳实的相似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笑笑 胡卫南 +3 位作者 王健 郑建李 邵晓锋 罗菲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0,共8页
目的探索常山柚橙幼果与药典基源枳实的相似性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常山柚橙幼果与枳实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利用化学计量学对常山柚橙幼果与枳实全组分比较,并对14种化合物... 目的探索常山柚橙幼果与药典基源枳实的相似性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常山柚橙幼果与枳实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利用化学计量学对常山柚橙幼果与枳实全组分比较,并对14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枳实间相似度与聚类分析结果受基源、产地的影响较大,甜橙与其他基源枳实的相似度仅有0.2;不同产地的酸橙相似度在0.802~0.986,相对离散;②常山柚橙幼果与部分酸橙、代代、臭橙和朱栾聚为一类,相似度>0.9;③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法筛选出21个对质量有重要作用的共有峰,主要有新橙皮苷、柚皮苷、伞形花内酯、川陈皮素、水合橙皮内酯和橙皮苷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常山柚橙幼果和枳实中富含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橙皮苷与芸香柚皮苷次之;不同基源枳实间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特别是甜橙,常山柚橙幼果则相对稳定。结论常山柚橙幼果与大部分基源枳实具有较好的相似度,作为枳实药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柚橙幼果 枳实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NIR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准确鉴别天麻不同栽培品种
16
作者 苏俊宇 刘鸿高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6-1095,共10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与二维相关光谱(2DCO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分别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Net)模型,快速准确鉴别了3种栽培品种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样本...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与二维相关光谱(2DCO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分别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Net)模型,快速准确鉴别了3种栽培品种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样本(共计447份)。结果表明:FT-NIR数据经一阶导数(1st Der)和多元散射校正(MSC)组合预处理后建立的PLS-DA模型综合性能最好(准确率99.00%)。同时,基于FT-NIR同步2DCOS图像结合ResNet模型的鉴别方法,无需筛选最佳预处理和进行复杂的数据转换,即可实现对不同栽培品种天麻的快速精确鉴别(准确率100.00%)。该研究为鉴别不同栽培品种的天麻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可为天麻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进一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机器学习 天麻 栽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Orbitrap MS技术结合网络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用于钴胺素C缺乏症的临床表型系统表征和预测
17
作者 李泽宇 刘小荧 +5 位作者 纪国富 周伟 姜盼盼 杨琴 吴本清 杨艳玲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5-994,共10页
采用UHPLC-QE-Orbitrap MS技术结合网络分析和化学计量学建立钴胺素C(cblC)缺乏症的临床表型系统表征和预测模型,利用尝试解开其复杂性。基于UHPLC-QE-Orbitrap MS技术在正、负模式下采集的血液非靶向代谢组学图谱,利用数据驱动网络算法... 采用UHPLC-QE-Orbitrap MS技术结合网络分析和化学计量学建立钴胺素C(cblC)缺乏症的临床表型系统表征和预测模型,利用尝试解开其复杂性。基于UHPLC-QE-Orbitrap MS技术在正、负模式下采集的血液非靶向代谢组学图谱,利用数据驱动网络算法Connect the Dots(CTD)快速搜索高连通的扰动代谢物,化学计量学算法学习其组别间复杂微小变化模式。通过对两种临床表型(癫痫和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结果表明CTD算法识别出的扰动代谢物子集展示出高度的临床表型特异性,且涉及的富集通路扰动均被报道与癫痫和代谢综合征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进一步,CTD算法能够量度高连通扰动代谢物间的协变信息,构建主要疾病模块系统地表征癫痫和代谢综合征的复杂致病机制。识别出的扰动代谢物作为特征变量集,采用5-折交叉验证,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预测均值分别为0.849、0.897和0.909(癫痫),0.889、0.931和0.921(代谢综合征),马修斯相关系数预测均值分别为0.667、0.668和0.723(癫痫),0.686、0.696和0.787(代谢综合征)。上述结果表明了提出的计算方法在揭示cblC缺乏症的临床表型复杂性和指导其个性化诊断策略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胺素C缺乏症 临床表型系统表征和预测 UHPLC-QE-Orbitrap MS CTD网络算法 化学计量学算法 个性化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接骨木药材质量
18
作者 邵莉 乔隆 +2 位作者 康宝文 刘德军 祝丽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9,共12页
建立接骨木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采用化学计量学、加权逼近理想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接骨木质量差异,... 建立接骨木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采用化学计量学、加权逼近理想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接骨木质量差异,提高接骨木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采用Discovery C_(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变波长程序,建立槲皮素与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白桦脂酸、莫诺苷、齐墩果酸、熊果酸、蛇菰宁、落叶松树脂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的均值测定各成分含量,对比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间差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检测浸出物和总灰分。对18批接骨木各评价指标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挖掘影响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建立加权TOPSIS与GRA融合模型,对不同产地接骨木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12个成分线性关系(R^(2)>0.9992)、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均良好。准确度高,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95%~10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0%。相对校正因子稳健性良好,2种方法差异不大。PCA结果显示18批接骨木聚为3类,OPLS-DA结果显示蛇菰宁、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异槲皮苷、没食子酸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是影响接骨木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18批样品的相对贴近度在0.2362~0.7172之间,表明接骨木存在地域差异性。所建方法便捷经济,准确实用,可实现接骨木多指标成分快速分析;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TOPSIS与GRA融合模型可用于不同产地接骨木的整体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 一测多评法 化学计量学 加权逼近理想排序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的成分差异
19
作者 李娇 喻良文 +5 位作者 兰宝恒 李张媛 王天赐 杨洋 马蓉 吴泽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2,I0019-I0022,共10页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1)为展开剂,对该批沉香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进行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进样量:10μL。最后运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出引起不同部位(主干和支干)差异明显的色谱峰。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斑点与对照药材基本一致,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发现R_(f)值为0.38时,样品斑点颜色支干较主干更为明显。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结香部位沉香样品中沉香四醇含量范围在0.02%~0.58%,且支干的沉香四醇平均含量高于主干。特征图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有6个共有特征峰,共有峰1沉香四醇的峰面积差异较大,除4号、9号、12号、13号之外,其余各组的支干沉香四醇含量均高于主干。沉香主干相似度值在0.842~0.999,沉香支干相似度值在0.901~0.994,支干相似度效果较好。通过化学计量学PCA,OPLS-DA分析结果表明峰4,峰6为沉香结香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结论本研究通过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的分析方法,对相同的人工诱导结香方法所得的沉香样品在主干与支干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有效地分析,除部分样品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外,其余沉香样品的支干部位结香效果更为显著,为后续优化结香方法及深入研究结香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再生PET
20
作者 王奕 林勤保 +1 位作者 谢琰灵 张明月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644,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原生和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基于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原生和再生PET之间的差异,进而建立一种可根据特征物质及其含量判断原生和再生PET的鉴别模型。收集了不同塑料化...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原生和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基于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原生和再生PET之间的差异,进而建立一种可根据特征物质及其含量判断原生和再生PET的鉴别模型。收集了不同塑料化工公司提供的26种再生PET粒子样品与48种原生PET粒子样品,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在50℃、1000 W超声条件下提取1 h。使用GC-MS从提取溶液中检出2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为酚类和脂类物质,来源复杂。随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线性判别分析(LDA)、人工神经网络(ANN)、决策树(DT)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生和再生PET予以分析鉴定并比较不同模型的准确率。结果表明,GC-MS结合ANN模型和DT模型对再生PET的判别准确率达96%以上,适用于原生和再生PET的有效鉴别。所建模型可为再生PET在市场中的应用与监管提供技术借鉴,从而有利于行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化学计量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