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草原4种优势植物叶片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
1
作者 霍新茹 沈艳 +7 位作者 马红彬 王国会 陆颖 洪乐乐 张小菊 胡艳 马登宝 李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63-2071,共9页
探讨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对了解草原植物的生长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鄂克托前旗荒漠草原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和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4种... 探讨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对了解草原植物的生长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鄂克托前旗荒漠草原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和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4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植物叶片氮、磷内稳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苦豆子叶片N、N꞉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优势植物(P<0.05),猪毛蒿叶片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优势植物;N元素内稳性指数(HN)以牛枝子最高,属于稳态型;P元素内稳性指数(H_(P))以猪毛蒿最高,属于稳态型;N꞉P内稳性指数(H_(N꞉P))以牛枝子最高,属于弱稳态型。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对化学计量内稳性变异解释率分别为56.9%和9.9%,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其他土壤理化因子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氮含量较低的荒漠草原,多年生植物N内稳性和N꞉P内稳性较高,采用保守养分策略,其中N内稳性较高的灌木牛枝子适应性更强;一年生植物P内稳性较高,N꞉P内稳性比较低,采用奢侈分配策略;影响化学计量内稳性主要因子为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优势植物 叶片化学计量内稳性 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 叶片氮磷含量 土壤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碱蓬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对模拟氮磷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陶韦 武嘉文 +4 位作者 刘长发 方蕾 刘远 苑静涵 李晋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6,共9页
生物有机体元素组成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概念之一,研究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及N、P分配可以明确其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竞争性。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N、P内稳性与生长对模拟N、P沉降增加的响... 生物有机体元素组成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概念之一,研究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及N、P分配可以明确其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竞争性。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N、P内稳性与生长对模拟N、P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N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N表现为"绝对"的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P呈现一定的生态化学内稳性,调节系数HP为0.754,HN∶P为0.792。N沉降增加促进了翅碱蓬积累P,翅碱蓬生长可能受N限制。N、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株重、P吸收积累量与株高间均表现为异速生长。N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重生长比株高快,P积累相对减慢。P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高生长比株重快,P积累也相对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P沉降 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 异速生长 翅碱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针茅种群氮磷化学计量内稳性对纬度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金蕊 运向军 +3 位作者 李飞 春亮 李梦真 吕世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植物种群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反映植物种群在某一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情况与生存策略,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上的大针茅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大... 植物种群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反映植物种群在某一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情况与生存策略,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上的大针茅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大针茅叶片氮、磷含量和氮磷比的变化及大针茅叶片氮磷比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和氮磷比随着纬度梯度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大针茅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内稳性。结果表明:(1)大针茅叶片氮含量、氮磷比与纬度梯度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大针茅叶片磷含量与纬度梯度无显著关系;(2)大针茅叶片氮磷比受20~30 cm土层的全磷、10~20 cm土层的全氮和氮磷比影响较大,且存在明显的回归关系(P<0.15),中低纬度和高纬度的大针茅叶片氮磷比存在明显的分界;(3)大针茅叶片氮、磷和氮磷比的内稳性指数均属于绝对稳态型或弱稳态型,具有较强的内稳性。表明大针茅种群在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地区适应性较强,可以通过维持自身化学计量内稳性来适应土壤化学计量变化,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针茅 纬度梯度 化学计量内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4
作者 李成阳 梁语桐 +5 位作者 王彬彬 蔡妙莹 刘琦 赖炽敏 孙建波 彭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38,共10页
为了探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甸植物和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植物群落内稳性的影响,以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未退化、中度退化和严重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叶片和土壤C、N、P含量,分析了... 为了探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甸植物和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植物群落内稳性的影响,以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未退化、中度退化和严重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叶片和土壤C、N、P含量,分析了其化学计量比及植物群落内稳性特征,以期为科学调控退化高寒草甸植物修复进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加剧,植物群落叶片C和N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土壤C和N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叶片P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P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2)未退化和严重退化阶段植物群落叶片N:P均大于16,植物群落倾向于受P限制;中度退化阶段植物群落叶片N:P小于14,植物群落倾向于受N限制。3)同一退化程度高寒草甸优势种间N:P也有较大差异,意味着不同物种可能受到不同营养元素的限制。4)植物群落叶片N和N:P表现出稳态型,P表现出绝对稳态型。本研究结果表明,未退化和严重退化阶段植物倾向于受P限制,中度退化阶段植物倾向于受N限制;在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叶片N和P均具有较强的内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植物养分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内稳性 草地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五种竹子叶、枝、秆碳氮磷化学计量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孙俊 王满堂 +5 位作者 袁景西 程林 吕敏 陈晓萍 钟全林 程栋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4-1864,共11页
探究竹子化学计量特征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对于了解其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适应策略至关重要。对武夷山沿海拔分布的五种典型竹子叶、枝、秆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内稳态指数(H)进行两个生长阶段的测定。结果显示不论生... 探究竹子化学计量特征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对于了解其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适应策略至关重要。对武夷山沿海拔分布的五种典型竹子叶、枝、秆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内稳态指数(H)进行两个生长阶段的测定。结果显示不论生长阶段的变化,各器官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C含量,且秆的N、P含量变异系数要显著大于叶片和竹枝,但不同生长阶段并未改变秆的N∶P(12∶1)。毛竹4月份枝和8月份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降低,而箬竹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和生长阶段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竹秆N含量对生长阶段变化的响应。竹叶N和秆的N、P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明显的内稳性调控机制,但竹枝N、P的内稳性特征表现不明显。总而言之,这些结果一方面反映了武夷山五种竹子偏向于选择维持叶N含量的内稳态机制,另一方面调节秆N、P含量的协变来应对海拔和生长阶段变化中养分的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海拔梯度 交互作用 养分含量 化学计量内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