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与化学计量学解析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佘金明 董红霞 +2 位作者 梁逸曾 王玫 谢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并利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共分辨出73个色谱峰,鉴定... 目的:分析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并利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共分辨出7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66个组分,占青蒿挥发油总含量的95.2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丁子香烯、丁子香烯环氧化物、雅槛蓝(树)油烯、α-甜没药萜醇等。结论:使用CRM解析色谱峰,比单独使用GC-MS法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其挥发油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对川芎-羌活挥发油的气-质联用分析与化学计量学解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晓如 赵君 +1 位作者 兰正刚 梁逸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1-68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药对川芎-羌活、单味药川芎和羌活的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药对川芎-羌活、单味...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药对川芎-羌活、单味药川芎和羌活的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药对川芎-羌活、单味药川芎和羌活的定性分析结果分别为50,38和43个,占总含量的94.32%,83.19%和96.04%。实验结果表明,药对挥发油组分主要来自于单味药羌活,而化学组分种类基本上为2个单味药的加和,单味药挥发油组分的含量在药对中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羌活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对青蒿-桂枝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与化学计量学解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佘金明 梁逸曾 +1 位作者 涂冰 刘有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8-942,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桂枝及其药对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解析,并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从药对及其单味药青蒿、桂枝中分别鉴定出69、6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桂枝及其药对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解析,并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从药对及其单味药青蒿、桂枝中分别鉴定出69、66、68种挥发油;组成药对后,单味药成分减少,新成分增加,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油共存17种组分,它们是cis-细辛醚、丁子香烯、丁子香烯环氧化物等成分,占药对挥发油总含量的35.82%;而药对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E)-桂皮醛(18.32%)和cis-细辛醚(10.20%)等,其含量并非单味药含量的简单相加,相关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青蒿-桂枝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区盐湖盆地地下水化学组分源解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子元 高瑞忠 +4 位作者 张生 贾德彬 杜丹丹 张阿龙 王喜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90-1799,共10页
为实现对吉兰泰盐湖盆地地下水污染源的识别与管理,系统采集区域内71个地下水样品,测定16项地下水质关键指标;以GB 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为依据确定特征污染物,利用因子分析(FA)确定地下水水质指标的因子分类,... 为实现对吉兰泰盐湖盆地地下水污染源的识别与管理,系统采集区域内71个地下水样品,测定16项地下水质关键指标;以GB 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为依据确定特征污染物,利用因子分析(FA)确定地下水水质指标的因子分类,以地质统计学插值绘图揭示不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APCS-MLR(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量化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内ρ(Cr 6+)、ρ(As)、ρ(NH 4+)、ρ(F-)、ρ(Cl-)、ρ(NO 2-)、ρ(COD Mn)、ρ(TDS)、pH等9项地下水水质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其中ρ(NH 4+)、ρ(Cl-)、ρ(F-)超标较为严重.通过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影响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6个公因子,即溶滤-富集作用因子(F 1,贡献率为24.61%)、农业活动因子(F 2,贡献率为20.38%)、原生地质-农业生产、生活污染因子(F 3,贡献率为11.72%)、工业生产污染因子(F 4,贡献率为10.38%)、地质环境背景因子(F 5,贡献率为10.78%)、原生地质因子(F 6,贡献率为10.61%),其中F 1、F 5、F 6为环境影响因子,F 2、F 3、F 4为人类活动影响因子.采用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得到因子得分,巴音乌拉山一带整体污染因子得分较高,乌兰布和沙漠存在点状高值区,图格力高勒沟谷上游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而盐湖盆地东南大部分区域水质相对较好,其分布与变化受到天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利用APCS-MLR得到各水质指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 2(线性拟合优度)均大于0.7,APCS-MLR可较好地评估各因子对水质的贡献率.研究显示,因子分析与APCS-MLR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对地下水化学组分进行定性识别与定量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因子分析(FA) 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 盐湖盆地 化学组分源解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数形结合思想在解析化学习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子春 徐泓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4-56,共3页
运用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位置关系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对典型化学习题进行解析,从而揭示数形结合思想在优化解题途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化学习题解析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法解析涂料行业废气化学成分
6
作者 刘旭红 张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涂料行业废气污染物属于复杂未知体系,常规方法难以进行全面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采用GC/MS法测定涂料行业废气化学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谱图中的色谱峰进行逐一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匹配进行定性... 涂料行业废气污染物属于复杂未知体系,常规方法难以进行全面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采用GC/MS法测定涂料行业废气化学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谱图中的色谱峰进行逐一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匹配进行定性,用解析色谱曲线积分法进行定量。从20个色谱峰中解析出了4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9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0.86%。涂料废气污染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苯系物,占总含量的47.88%。该法能对重叠峰进行解析,降低对色谱注的要求,为快速、准确解析复杂未知样本提供了崭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行业 废气 化学计量学解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结合剂超硬磨具组分的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骆苗地 王军涛 +2 位作者 包华 张仪 乔倩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73-77,共5页
化学解析是指对复杂混合物质进行成分定性、定量和结构的分析,其特点是多种分离和分析方法的联合运用,也就是"综合分析",这种综合分析是分析科学中最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科。目前,随着各种大型先进仪器的普及,化学解析技术... 化学解析是指对复杂混合物质进行成分定性、定量和结构的分析,其特点是多种分离和分析方法的联合运用,也就是"综合分析",这种综合分析是分析科学中最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科。目前,随着各种大型先进仪器的普及,化学解析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根据金属结合剂磨具制造工艺特点,以常规化学分析为基础,结合原子发射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和X衍射仪等仪器分析,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金属磨具的化学解析方法,为行业技术人员进行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结合剂 超硬磨具 化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对的化学成分研究——川芎赤芍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晓如 梁逸曾 +3 位作者 杨辉 郭方遒 李晓宁 曾仲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3-448,共6页
中药药对是复方的最小组成单位,具有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药对化学是复方化学的核心内容.联用色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为中药复杂体系的分离与分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采用GCMS法分离测定中药药对川芎赤芍、单味药川芎和赤芍的挥发油成分,... 中药药对是复方的最小组成单位,具有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药对化学是复方化学的核心内容.联用色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为中药复杂体系的分离与分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采用GCMS法分离测定中药药对川芎赤芍、单味药川芎和赤芍的挥发油成分,并对其中的重叠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CRM)进行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药对川芎赤芍、单味药川芎和赤芍分别分辨出82,78和57个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分辨的纯组分进行定性,分别得到61,52和33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90.18%,95.14%和9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川芎-赤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与桂皮挥发油混合后化学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熊运海 王玫 +1 位作者 余莲芳 张泰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11-31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丁香(ECT)和桂皮(CCP)挥发油及其混合物(ECT+CCP)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丁香和桂皮挥发油及其混合物...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丁香(ECT)和桂皮(CCP)挥发油及其混合物(ECT+CCP)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丁香和桂皮挥发油及其混合物的定性分析结果分别为23、29和34个组分,占总含量的99.32%、96.38%、97.20%。结果表明,丁香与桂皮挥发油混合后发生了复合效应,有两个新组分生成;化学组分种类基本上为两个单味香料的加和,其组分主要来自于桂皮;单味香料挥发油组分的含量在混合后发生了变化,丁香组分含量在混合油中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桂皮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共有成分的气-质联用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熊运海 彭小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88-29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测定重庆(竹根姜,ZGJ)、湖南(红芽姜,HYJ)、山东(莱芜大姜,LWJ)产的生姜中挥发油共有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处理,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再与质谱库中的标准图对照定性。结果...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测定重庆(竹根姜,ZGJ)、湖南(红芽姜,HYJ)、山东(莱芜大姜,LWJ)产的生姜中挥发油共有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处理,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再与质谱库中的标准图对照定性。结果表明:竹根姜、红芽姜、莱芜大姜挥发油分别得到101、102、100个组分,相对含量分别达91.44%、93.75%、90.01%,其共有组分数40个,分别占鉴定组分数的39.60%、39.22%、40.00%;共有组分相对含量分别达76.56%、76.44%、69.86%。相对含量较高的共有组分有姜烯(7.05%、27.53%、18.09%);α-柠檬醛(19.20%、7.07%、6.77%);β-水芹烯(11.65%、2.52%、1.73%);3-(1,5-二甲基-4-己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3.28%、9.54%、8.99%);α-姜黄烯(1.74%、1.66%、6.65%);莰烯(6.94%、0.95%、5.35%)等成分。生姜不同地方品种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法对紫苏叶与紫苏子挥发油共有组分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熊运海 王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紫苏叶与紫苏子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紫苏叶挥发油的定性组分74个,占总含量的98.56%;紫苏子挥...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紫苏叶与紫苏子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紫苏叶挥发油的定性组分74个,占总含量的98.56%;紫苏子挥发油的定性组分85个,占总含量的97.92%。结果表明,紫苏叶与紫苏子挥发油共有组分数45个,分别占鉴定组分数的60.81%、52.94%;占鉴定组分量的66.38%、84.30%。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是柠檬烯、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十一碳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石竹烯氧化物、1-(2-呋喃)-戊酮、3,6-二乙基-3,6-二甲基-三环己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 紫苏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法对不同方式调制的丁香与桂皮挥发油复合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运海 王玫 余莲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丁香和桂皮挥发油及其不同方式调制的复合物Ⅰ与复合物Ⅱ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再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丁香和桂皮挥发油及其不同方式调制的复合物Ⅰ与复合物Ⅱ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再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物Ⅰ与复合物Ⅱ挥发油组分数分别为34、32个,占总含量的97.20%、97.15%。共有组分27个,相对含量分别占95.57%、96.48%;非共有组分分别为7、5个,相对含量分别占1.63%、0.67%;复合物Ⅰ与复合物Ⅱ分别新增组分2个。复合物Ⅰ与复合物Ⅱ挥发油化学组分存在质和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桂皮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邀主编点评
13
作者 王聪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微生物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系统开展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解析、生物合成途径探索、活性分子结构修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对推动微生物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基于此,《中国抗... 微生物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系统开展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解析、生物合成途径探索、活性分子结构修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对推动微生物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基于此,《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专辑策划工作。本专辑凝聚了领域内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特邀主编,谨向参与本专辑撰写的微生物药物研究专家致以诚挚谢意,同时对杂志社编辑部及审稿专家团队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药物研发 化学结构解析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与化学计量学法结合对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运海 彭小平 刘奕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8-30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测定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处理,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再与质谱库中的标准图对照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积分法对各组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姜与...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测定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处理,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再与质谱库中的标准图对照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积分法对各组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分别鉴定得到71、81个组分,占总含量的89.91%、90.88%,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分别是姜烯、桉叶油素,含量分别为30.74%、20.03%;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共有组分30个,分别占鉴定组分数的42.25%、37.04%,相对含量较高的主要共有成分是α-金合欢烯(7.29%、9.18%)、D-柠檬烯(12.78%、2.32%)、莰烯(1.08%、1.72%)和十三酸(1.25%、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高良姜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学计量学解析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药对麻黄-羌活的挥发油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国辉 李晓如 +1 位作者 邹桥 谭斌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8-89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的挥发油,并对其重叠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的挥发油,并对其重叠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其进行定性,分别得到58,51和52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83.75%,88.70%和80.79%。实验结果表明:药对麻黄-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40种来自羌活,13种来自麻黄,新产生了10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麻黄-羌活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致癌性芳香胺的质谱成像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丽英 胡斌 +2 位作者 杨水平 李建强 陈焕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9-82,共4页
表面解析常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SDAPCI-MSn)可以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直接检测纺织品中存在的致癌性邻甲苯胺。在此基础上,分别以质子化邻甲苯胺(m/z108)及其特征峰碎片离子(m/z91)为探针,对穿过的衣服袖口进行二维质谱扫描,用不同... 表面解析常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SDAPCI-MSn)可以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直接检测纺织品中存在的致癌性邻甲苯胺。在此基础上,分别以质子化邻甲苯胺(m/z108)及其特征峰碎片离子(m/z91)为探针,对穿过的衣服袖口进行二维质谱扫描,用不同颜色表示袖口上芳香胺信号强度的高低,在无损衣服的情况下获得该袖口上邻甲苯胺的质谱影像,从分子层次上对衣袖中邻甲苯胺的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所成像图的空间分辨率达0.2mm2,对了解致癌性芳香胺在纺织品中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解析常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SDAPCI-MSn) 纺织品 邻甲苯胺 无损 质谱影像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链霉菌U-1941中PKSII型基因在淡青链霉菌tcmK变株中克隆(Ⅱ)
17
作者 李京艳 孙桂芝 +1 位作者 王以光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0-162,共3页
将螺旋链霉菌产生菌中的PKSII型KS基因克隆至四并菌素产生菌淡青链霉菌tcm K变株,获得基因克隆转化子,经发酵培养后对转化子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纯品(纯度99%)。经高分辨EI质谱、氢谱以及碳谱分析,确证其分子量为177,分子式C10H... 将螺旋链霉菌产生菌中的PKSII型KS基因克隆至四并菌素产生菌淡青链霉菌tcm K变株,获得基因克隆转化子,经发酵培养后对转化子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纯品(纯度99%)。经高分辨EI质谱、氢谱以及碳谱分析,确证其分子量为177,分子式C10H 11NO2,命名为AS-5,化学名为1-羟基-4-(反式-乙酰胺基-乙烯基)苯。该产物在原株发酵液中不存在,初步抗菌活性检测未发现其具有抗菌活性,但小分子的特点有可能使其成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化学结构解析 抗生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