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有机质在化学脱灰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茺 高晋生 颜涌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碱-酸处理可以脱除煤中矿物质,虽然在较低温度(180°C)下采用NaOH-HCl水溶液处理不会破坏煤的主体结构,但红外光谱中羟基吸收峰的增加表明部分弱的醚键发生了水解。碱-酸处理前后煤的溶剂抽提率基本不变,但溶胀... 碱-酸处理可以脱除煤中矿物质,虽然在较低温度(180°C)下采用NaOH-HCl水溶液处理不会破坏煤的主体结构,但红外光谱中羟基吸收峰的增加表明部分弱的醚键发生了水解。碱-酸处理前后煤的溶剂抽提率基本不变,但溶胀率增加以及热失重减小等现象表明煤中主价键未发生断裂但煤分子间作用力却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处理 溶剂抽提 化学脱灰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选-化学联合作用对高炭煤的深度脱灰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成亮 初茉 +4 位作者 杨彦博 曲洋 张超 周玲妹 吕飞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01-3208,共8页
煤炭作为化工原材料的应用途径正逐步向精细化、高端化利用转变,将高炭煤深度脱除矿物质制备成超纯煤可以作为高附加值先进炭素材料的原料。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微泡浮选柱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浮选试验,借助XRF,... 煤炭作为化工原材料的应用途径正逐步向精细化、高端化利用转变,将高炭煤深度脱除矿物质制备成超纯煤可以作为高附加值先进炭素材料的原料。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微泡浮选柱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浮选试验,借助XRF,XRD和SEM-EDS分析了最佳浮选条件下的浮选精煤,进一步明晰微泡浮选方法深度脱除矿物质的过程和不同矿物质对无烟煤深度脱矿的影响。同时也采用了NaOH-HCl方法深度脱除无烟煤中的矿物质,通过XRD,SEM-EDS分析脱矿样品的性质,明确无烟煤中矿物质的脱除机理以及限制深度脱矿的因素。微泡浮选试验表明,当捕收剂用量3.36 kg/t、起泡剂用量1.81 kg/t和调浆强度4560 r/min时,浮选效果最佳,能得到灰分0.52%、产率66.25%的浮选精煤,由测试表征可知细泥罩盖和粒度小于2μm、有机质占95%以上的连生体颗粒是限制微泡浮选方法深度脱矿主要原因。NaOH-HCl脱灰试验表明,随着样品粒度减小,样品灰分显著降低,当样品的体积平均粒径为8.01μm时,脱矿效果最佳,能得到脱矿率86.81%、灰分0.36%的脱矿样品。而无烟煤中低反应活性的石英和伊利石以及被煤基质包裹的微细硅酸盐矿物影响太西无烟煤的化学深度脱灰。基于微泡浮选方法和NaOH-HCl方法在高炭煤深度脱矿过程中存在的极限问题,提出浮选-化学联合深度脱灰方法对太西无烟煤进一步深度脱灰,首先通过浮选预处理减少石英和伊利石等低反应活性的矿物质总量,再将浮选精煤中存在的矿物质与NaOH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硅酸钠和易溶于酸的硅铝酸钠而被脱除,并以此构建了浮选-化学联合方法深度脱灰历程描述模型,最终得到超低灰(0.12%)、高碳、高发热量能制备成高附加值炭材料的超纯煤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炭煤 超纯煤 微泡浮选 化学脱灰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特低灰煤深度脱灰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川 白向飞 +1 位作者 涂华 陈洪博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27-31,共5页
优质特低灰煤(灰分<5. 00%)是超纯煤的优质原料。为获得超纯煤原料的优选指标,分析了我国典型优质特低灰煤的区域分布及质量现状,通过不同粒度的浮沉脱灰和化学脱灰试验研究了深度脱灰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优质特低灰煤主要分布... 优质特低灰煤(灰分<5. 00%)是超纯煤的优质原料。为获得超纯煤原料的优选指标,分析了我国典型优质特低灰煤的区域分布及质量现状,通过不同粒度的浮沉脱灰和化学脱灰试验研究了深度脱灰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优质特低灰煤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区域,多为中低变质程度煤,多属于较难~中等可磨煤。浮沉浮煤灰分和化学脱灰煤灰分是制备超纯煤原料的关键指标。相较于惰质组含量较高的南露天矿煤,太西无烟煤和神东煤破碎至<6 mm以及<0. 2 mm时,浮煤灰分降低明显,<0. 2 mm细煤粉浮沉浮煤较原煤灰分分别降低60. 00%和70. 09%。化学脱灰法降灰后,灰分由低到高为:太西无烟煤<神东煤<南露天矿煤,太西无烟煤灰分降低至0.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 超纯煤 可选性 化学脱灰 煤岩显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