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口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在河海划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友媛 高丽 +2 位作者 杨应斌 贾永刚 高振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7-652,共6页
为了寻找黄河口河海划界的科学依据,对影响黄河口河海划界的各种水文、地质、生物、物理、化学等要素进行了丰、平、枯水期的现场测定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前学者经常采用的水文、地质、生物等指标具有划界的作用外,电导率、盐... 为了寻找黄河口河海划界的科学依据,对影响黄河口河海划界的各种水文、地质、生物、物理、化学等要素进行了丰、平、枯水期的现场测定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前学者经常采用的水文、地质、生物等指标具有划界的作用外,电导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指标特征也具有很好的划界指示意义。综合各项科学指标的划界结果表明:黄河口河海划界在距离新滩油田浮桥A03站位以东的2~13.5 km处;其中水文指标和化学指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的河海划界在距离A03站位以东的9~10 km处;地质指标(地形法)在2 km处,地质指标(地貌法)在13.5 km处;生物指标法在7.5 km处;而重金属、有机物污染、有机碳等指标不宜作为河海划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河海划界 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水体特征指标筛查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维强 韩晓东 +5 位作者 桂建业 宋洪伟 陈希 黄冠星 赵伦 母海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为掌握南水北调总干渠的水体特征指标情况,对中线干渠12个断面的99项水化学指标和5项同位素指标在2020—2021年度的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可以在干渠沿线普遍检出并能广泛使用(普适性)、干渠本身指标稳定(稳定性)、与周围水体有明... 为掌握南水北调总干渠的水体特征指标情况,对中线干渠12个断面的99项水化学指标和5项同位素指标在2020—2021年度的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可以在干渠沿线普遍检出并能广泛使用(普适性)、干渠本身指标稳定(稳定性)、与周围水体有明显差异(差异性)的原则,建立干线水体特征指标体系,尝试识别出总干渠的特征指标,进而评估特征指标的正常动态范围,以期为快速研判南水北调干渠边坡渗水、漏水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普适性”,中线干渠水体有10项水化学指标可以满足;对于“稳定性”,中线干渠水体中锶、钠、钾、钙、镁和氯等8项水化学指标总体稳定,受季节变化影响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氘(^(2)H)、氧(^(18)O)、锶(^(87)Sr)和硫(^(34)S)同位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受季节影响较小;对于“差异性”,氯和钠两项单项指标及氯/镁离子比、钠/镁离子比与周围水体差异最为显著。结合多项原则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选定氯、钠、锶、氯/镁离子比、钠/镁离子比以及氘(^(2)H)、氧(^(18)O)、锶(^(87)Sr)共8项指标作为具有普适性、稳定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指标。发现边坡渗水的第一时间,可以采用氯、钠、氯/镁离子比、钠/镁离子比以及氘(^(2)H)、氧(^(18)O)等6项特征指标为快速分析研判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总干渠 化学特征指标 离子比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地层水分析数据的可信度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伟 谢武仁 +2 位作者 武赛军 帅燕华 马行陟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33,共14页
针对油气田地层水样品易受污染而导致水化学性质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开展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地层水判别方法对比和数据可信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层水判识方法包含物理特征、水化学组成特征、水型特征、特征系数等单因素的... 针对油气田地层水样品易受污染而导致水化学性质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开展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地层水判别方法对比和数据可信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层水判识方法包含物理特征、水化学组成特征、水型特征、特征系数等单因素的基本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根据钠氯系数与脱硫酸系数相关性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评价的数据可信度综合评价方法;②地层水判识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现场对水化学数据的初步判别与数据的初步筛选,综合方法将CaCl_(2)型水分为A-Ⅰ-A-Ⅵ6种类型、将NaHCO3型水分为B-Ⅰ-B-Ⅳ4种类型进行评估,以便研究人员对水化学数据可信度开展深入评价与影响因素的分析;③采用基本方法判别地层水时,存在CO_(3)^(2-)、OH^(-)、NO_(3)^(-)等阴离子的地层水,或钠氯系数和脱硫酸系数与地质环境不符的地层水等都是有地表水侵入或施工液污染;④采用综合方法判别地层水的数据可信度时,虽然认为A-Ⅰ型、A-Ⅱ型、B-Ⅰ型和B-Ⅱ型是可信度较高的地层水,但都必须与地层环境、采样条件、凝析水、酸液、古风化壳淋滤、古大气淡水等影响因素的地质背景分析相结合,才能更有效与更准确地确定其数据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水文地质 地层水 化学数据 可信度评价方法 化学特征指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烟区低焦油烟叶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爱国 黄翯 +6 位作者 崔元浩 朴哲浩 黄成 宋榜鹏 刘光亮 许娜 梁洪波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共8页
东北烟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填充型低焦油烟叶产区,研究其低焦油烟叶关键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辽宁、吉林通过施氮量、施钾量、留叶数和株距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研究其对烤烟焦油释放量及内在理化指标的影响。在施氮量、施钾量... 东北烟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填充型低焦油烟叶产区,研究其低焦油烟叶关键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辽宁、吉林通过施氮量、施钾量、留叶数和株距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研究其对烤烟焦油释放量及内在理化指标的影响。在施氮量、施钾量、留叶数和株距4个处理的单因素效应中,对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均表现为株距>留叶数>施氮量≈施钾量,焦油释放量稳定最低较理想的处理组合为(1)辽宁宽甸点:施氮量4.50 kg/667m^2、施钾量20.08 kg/667m^2、留叶15片,株距0.40m。(2)吉林汪清点:施氮量3.99 kg/667m^2、施钾量18.10 kg/667m^2、留叶20片,株距0.33 m。与当前生产对照比较,较理想的处理组合为施氮量均降低0.5 kg/667m^2,钾氮比均上调0.5,留叶均增加2片,株距减少0.15 m左右。在辽宁宽甸点,施氮量对总植物碱的影响最大,施钾量和留叶数对K_2O的影响最大。在吉林汪清点,株距对叶宽的影响最大。东北低焦油烟叶生产应以群体质量控制为主,其次是养分运筹调控。辽宁低碱高钾、吉林较低的叶宽可作为东北低焦油烟叶的理化特征参考指标,建议在东北烟区进一步对优选组合技术验证后推广,并深入研究低焦油烟叶形成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焦油释放量 关键栽培技术 化学特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