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热电化学法制备Li_(3+x)V_(1-x)Si_xO_4薄膜
1
作者 祝宝军 陶颖 +2 位作者 张旸 郑锐 邹小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1-634,共4页
采用溶剂热电化学法,于SiO2、V2O5、LiOH的乙醇溶液组成的反应体系中,在Pt基体上制备出致密的Li3+xV1-xSixO4薄膜.XRD、IR、Raman分析表明,薄膜结晶状态良好,具有γ-Li3PO4型结构.其化学组成为0.4(Li4SiO4)-0.6(Li3VO4).薄膜中无Li2SiO... 采用溶剂热电化学法,于SiO2、V2O5、LiOH的乙醇溶液组成的反应体系中,在Pt基体上制备出致密的Li3+xV1-xSixO4薄膜.XRD、IR、Raman分析表明,薄膜结晶状态良好,具有γ-Li3PO4型结构.其化学组成为0.4(Li4SiO4)-0.6(Li3VO4).薄膜中无Li2SiO3杂质相存在.低沸点乙醇溶液体系,能够提高反应釜内的压力,有利于促进薄膜的生成.组成元素在醇溶液体系离子浓度小,薄膜生成速度小,导致薄膜结构致密,表面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电化学 固体电解质 薄膜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选择低硫天然气脱硫方法的一些意见
2
作者 王开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1980年第3期72-84,共13页
天然气在四川省能源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川气田构造多、分布广,就管输而言需要脱除的 H_2S 等杂质含量变化很大,表1为有代表性的含硫天然气组成示例。
关键词 低硫天然气 脱硫方 化学溶剂吸收 物理溶剂吸收 直接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天然气有机硫脱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胡天友 印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0-474,共5页
用于高含硫天然气有机硫脱除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化学物理溶剂法和物理溶剂法。在化学物理溶剂法中,Sulfinol工艺因具有酸气负荷高、再生能耗低、有机硫脱除效果好等优点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在高含硫天... 用于高含硫天然气有机硫脱除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化学物理溶剂法和物理溶剂法。在化学物理溶剂法中,Sulfinol工艺因具有酸气负荷高、再生能耗低、有机硫脱除效果好等优点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在高含硫天然气有机硫脱除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能选择性脱除H2S与有机硫的化学物理混合溶剂(MDEA与环丁砜的混合溶剂)在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川东北高含硫天然气的气质特点,开发出了高酸性天然气有机硫脱除溶剂CT8-20;还开展了物理溶剂CT8-21脱除较高含硫天然气中H2S和有机硫性能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有机硫脱除 化学物理溶剂 物理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与初步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娟 陈志鹏 +2 位作者 肖璐 吴芸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利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HPLC法及考马斯亮兰-酶标仪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09....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利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HPLC法及考马斯亮兰-酶标仪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09.8±3.6)nm,Zeta电位(-34.49±1.32)mV,纳米粒收率90.0%±3.2%,包封率为60%±2.3%,载药量为2%±1.2%,体外模拟释药结果表明载药纳米粒药物释放速率在24h内持续稳定。结论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简便可靠,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白蛋白纳米粒 溶剂化-化学交联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脱硫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开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1981年第3期30-38,共9页
选择脱硫在国外由于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问题的推动,近年来受到进一步的重视。本文就湿法领域中具有选择脱硫能力的化学溶剂法、物理溶剂法、化学——物理溶剂法及直接转化法,评述了选择性、优缺点并展望了前景。
关键词 选择脱硫 化学溶剂法 物理溶剂 化学-物理溶剂 直接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净化协作组三届年会论文评介
6
作者 王开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1987年第1期33-41,共9页
本文就气体净化协作组于1982年成立以来的三届年会论文分为直接转化法、化学及化学-物理溶剂法、干法和传质设备等几个方面作了评介。笔者认为:国内钒法中ADA替代物研究的势头已经减弱,而铁法原料无毒且价廉值得重视,各类方法中出现的... 本文就气体净化协作组于1982年成立以来的三届年会论文分为直接转化法、化学及化学-物理溶剂法、干法和传质设备等几个方面作了评介。笔者认为:国内钒法中ADA替代物研究的势头已经减弱,而铁法原料无毒且价廉值得重视,各类方法中出现的复合化趋势是一个新动向,在工艺方法的研究中应注意设备与之相配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净化 协作组 年会 论文 直接转化 化学 化学-物理溶剂 传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智舟 姜守刚 +3 位作者 祖元刚 赵冬梅 赵修华 金晓慧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1-384,共4页
多西紫杉醇(DT)是唯一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的紫杉醇的衍生物,其水溶性差,制剂中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和助溶剂,而有机溶剂和助溶剂具有刺激性。为减少多西紫杉醇制剂的刺激性,本实验通过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水溶性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 多西紫杉醇(DT)是唯一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的紫杉醇的衍生物,其水溶性差,制剂中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和助溶剂,而有机溶剂和助溶剂具有刺激性。为减少多西紫杉醇制剂的刺激性,本实验通过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水溶性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对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据优化,最终得优化条件:白蛋白浓度为35 mg.mL-1,DT浓度为1.03 mg.mL-1,乙醇和水的比例为3∶1,乙醇的滴加速度为0.73 mL.min-1,搅拌时间为12 h,0.2%戊二醛与白蛋白的交联比为2∶1。得到的多西紫杉醇白蛋白微球粒径为185 nm,载药量为14.4%,成功的解决了其水溶性,为接下来的动物实验、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白蛋白微球 溶剂化—化学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脱硫醇工艺评述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赓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介绍了物理化学混合溶剂法、(新型)混合胺法及分子筛法等3种从天然气中脱除硫醇工艺的技术要点,同时指出:(1)物理化学混合溶剂法的硫醇脱除率通常可达到90%以上,但不宜应用于重烃含量较高的油田伴生气;(2)添加活化剂后的新型混合胺溶剂... 介绍了物理化学混合溶剂法、(新型)混合胺法及分子筛法等3种从天然气中脱除硫醇工艺的技术要点,同时指出:(1)物理化学混合溶剂法的硫醇脱除率通常可达到90%以上,但不宜应用于重烃含量较高的油田伴生气;(2)添加活化剂后的新型混合胺溶剂的甲硫醇脱除率可提高至约90%,再生酸气中烃摩尔分数则降至≤1.25%;(3)对于硫醇含量高的原料气,要求净化后硫醇质量浓度≤16mg/m^3时,宜采用"粗脱+精脱"的"1+1"工艺;(4)分子筛法脱水脱硫醇的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在处理油田伴生气时,涉及水、硫醇与重烃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干扰,且不同的原料气组成及产品气净化度要求均与分子筛品种选择及相应操作参数的确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混合溶剂 砜胺 混合胺 分子筛 脱水 脱硫醇 LE-703溶剂 HySWEET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活性炭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正祥 李春喜 +2 位作者 杨平 张颖 杨晓智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用化学溶剂法对粉状活性炭的再生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一步化学溶剂法的再生率为80%。将一步化学溶剂法和热活化法结合起来,活化率可达95%以上。
关键词 粉状 活性炭 化学溶剂法 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