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刻蚀Ag纳米线阵列制备SiO_(2)固态纳米孔薄膜
1
作者 辛若晨 李国华 +1 位作者 高俊华 曹鸿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1,共8页
相比传统生物纳米孔薄膜,固态纳米孔薄膜在化学、机械及热稳定性方面表现更优,因此在生物探测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多靶磁控共溅射系统制备银(Ag)纳米线阵列-二氧化硅(SiO_(2))复合超材料薄膜,并采用化学湿法刻蚀... 相比传统生物纳米孔薄膜,固态纳米孔薄膜在化学、机械及热稳定性方面表现更优,因此在生物探测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多靶磁控共溅射系统制备银(Ag)纳米线阵列-二氧化硅(SiO_(2))复合超材料薄膜,并采用化学湿法刻蚀技术,利用过氧化氢(H_(2)O_(2))刻蚀液选择性溶解Ag纳米线阵列,成功制备了平均直径约为5 nm的SiO_(2)固态纳米孔阵列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椭圆偏振光谱等分析手段,证实了Ag纳米线在H_(2)O_(2)溶液中完全溶解,并阐明了Ag纳米线与H_(2)O_(2)的化学反应机理.此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小角X射线散射仪对SiO_(2)固态纳米孔阵列的形貌及微结构尺寸进行了表征.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直径小于10 nm的SiO_(2)固态纳米孔阵列结构,为高效制备SiO_(2)固态纳米孔阵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纳米孔 化学湿法刻蚀 银纳米线阵列 溶解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CaO-SiO_(2)平板玻璃减反射功能化研究
2
作者 郝霞 王其琛 +4 位作者 符有杰 李军葛 赵会峰 姜宏 王卓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6-1373,共8页
随着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与之配套使用的减反射玻璃重新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野。本文采用湿化学二步刻蚀法制备了具有减反射性能的Na_(2)O-CaO-SiO_(2)平板玻璃,采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测试样品的... 随着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与之配套使用的减反射玻璃重新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野。本文采用湿化学二步刻蚀法制备了具有减反射性能的Na_(2)O-CaO-SiO_(2)平板玻璃,采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测试样品的透过率、表面形貌和断面膜层厚度、表面化学成分、耐酸性和硬度,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玻璃膜层结构与透过率的关系。通过使用弱碱性的混合盐溶液对Na_(2)O-CaO-SiO_(2)玻璃表面进行化学刻蚀,使玻璃表面Si—O键断裂,在玻璃表面形成纳米膜层结构,当膜层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一定波长的光在玻璃表面发生相消干涉,透过率最高可达到97.8%,刻蚀前后玻璃成分基本无变化,铅笔硬度达到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反射玻璃 透过率 Na_(2)O-CaO-SiO_(2)平板玻璃 湿化学二步刻蚀 表面微裂纹 纳米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典型Si(100)微结构对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参数进行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国强 景蔚萱 +1 位作者 蒋庄德 朱明智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6-429,共4页
利用各向异性化学湿法刻蚀工艺在Si(100)上加工了具有本征侧墙角(54.73°)的典型微机电系统(MEMS)梯形结构。用该微结构作为线宽测试结构,对其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线宽和轮廓的比对测量。并对... 利用各向异性化学湿法刻蚀工艺在Si(100)上加工了具有本征侧墙角(54.73°)的典型微机电系统(MEMS)梯形结构。用该微结构作为线宽测试结构,对其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线宽和轮廓的比对测量。并对AFM探针和样品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AFM探针参数动态表征的模型,基于几何模型对线宽和轮廓测量中探针针尖形状和针尖位置参数进行了表征,提出了用曲率半径、安装倾角、扫描倾角和针尖半顶角来对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进行表征。该方法是对现有AFM探针表征模型的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MEMS 各向异性化学湿法刻蚀 原子力显微镜 线宽测量 探针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铁电厚膜声纳换能器阵列的研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夏冬林 刘梅冬 +2 位作者 曾亦可 陈实 赵修建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6-199,共4页
对8×8元阵列锆钛酸铅(PZT)厚膜声纳换能器芯片进行了设计,对PZT铁电厚膜的微图形的刻蚀工艺及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成功地刻蚀出8×8元声纳换能器图形,为进一步研制PZT厚膜声纳换能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锆钛酸铅(PZT) 铁电厚膜 铁电声纳换能器 湿化学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传感器中PZT压电薄膜的制备和图形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娄利飞 杨银堂 李跃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3-455,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Si3N4/Poly-Si/Ti/Pt基片上制备PZT压电薄膜,为了选择更适合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的压电薄膜,采用一般热处理和快速热处理对锆钛酸铅(PZT)压电薄膜进行干燥和结晶。首先,采用V(H2O):V(HCL):V(HF)=280 mL:120 mL...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Si3N4/Poly-Si/Ti/Pt基片上制备PZT压电薄膜,为了选择更适合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的压电薄膜,采用一般热处理和快速热处理对锆钛酸铅(PZT)压电薄膜进行干燥和结晶。首先,采用V(H2O):V(HCL):V(HF)=280 mL:120 mL:4drops(4滴HF溶液)配比的腐蚀液在室温下对未结晶的PZT压电薄膜进行了湿法腐蚀微细加工;然后,对图形化好的压电薄膜进行再结晶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用于压电薄膜微器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PZT) 压电薄膜 微传感器 湿化学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电极超低电压场致电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云 张健 +1 位作者 于江江 郑小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4-201,共8页
用湿法化学刻蚀制备出具有直立结构的硅纳米线,其平均长度为20μm,平均直径100 nm.将该硅纳米线作为电容式电离结构的一维纳米电极,建立场致电离的测试系统,并在常温常压下测试出电离的全伏安特性,得出了一维纳米电极系统气体电离的规律... 用湿法化学刻蚀制备出具有直立结构的硅纳米线,其平均长度为20μm,平均直径100 nm.将该硅纳米线作为电容式电离结构的一维纳米电极,建立场致电离的测试系统,并在常温常压下测试出电离的全伏安特性,得出了一维纳米电极系统气体电离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湿法化学刻蚀制备的硅纳米线作为一维纳米电极,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击穿电压,原因在于它具有较高的场增强因子、小尺寸效应以及高的缺陷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 场致电离 击穿电压 湿化学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