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甲苯为前驱体化学液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碳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兰英 李贺军 +3 位作者 卢锦花 白瑞成 郭领军 张秀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2-1005,共4页
以甲苯为前驱体利用化学液气相沉积法,采用碳布叠层作预制体,于950℃下沉积9h制备了密度为1.63g/cm3的碳/碳复合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所得的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并测定了其力学性能... 以甲苯为前驱体利用化学液气相沉积法,采用碳布叠层作预制体,于950℃下沉积9h制备了密度为1.63g/cm3的碳/碳复合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所得的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并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甲苯为前驱体利用该方法可以制备组织结构比较均匀的碳/碳复合材料.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甲苯热分解产物(不挥发成分)进行了成分分析,提出了甲苯裂解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初期热裂解机理和热缩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化学液气相沉积法 甲苯 裂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液气相渗透致密快速制备炭/炭复合材料(英)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晓虎 霍肖旭 马伯信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探索了一种的炭/炭制备方法快速化学液气相渗透致密( C L V D),沉积时间3 h 内可获得密度达1.74 g/cm 3 的炭/炭材料。预制体为环形炭毡制件(160 m m ×80 m m ×10 m m ),以液态低分子... 探索了一种的炭/炭制备方法快速化学液气相渗透致密( C L V D),沉积时间3 h 内可获得密度达1.74 g/cm 3 的炭/炭材料。预制体为环形炭毡制件(160 m m ×80 m m ×10 m m ),以液态低分子有机物( C Y H 和 K E E)作炭源前躯体,将预制体浸泡在液体炭源前驱体中,利用辐射加热,在预制体范围内造成由内而外的温度梯度。研究表明,在900℃~1 100℃沉积温度范围内,炭纤维表面最大沉积速率为 64 μm /h ,比等温 C V I的沉积速率 (0.1 μm /h~0.25 μm /h)快2 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分析并提出了该方法快速致密多孔预制体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液 气相渗透致密 炭/炭复合材料 CLVD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体几何形状对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远明 方俊 +1 位作者 张启芳 王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9-392,共4页
考察了预制体几何形状在高频辅助化学液气相沉积 (CLVD)工艺中的作用。相同高度、不同直径的预制体存在一个最佳直径 ,形成由内向外的致密化模式 ,由此获得的碳 /碳复合材料表观密度最大 ,开孔隙率最小。相同直径 ,不同高度的预制体中 ... 考察了预制体几何形状在高频辅助化学液气相沉积 (CLVD)工艺中的作用。相同高度、不同直径的预制体存在一个最佳直径 ,形成由内向外的致密化模式 ,由此获得的碳 /碳复合材料表观密度最大 ,开孔隙率最小。相同直径 ,不同高度的预制体中 ,随着预制体高度减小 ,其致密化模式先由中心向两端 ,而后由内向外 ,最后由外向内。h=70 mm的材料表观密度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体 几何形状 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 碳/碳复合材料 致密化 表观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喷灌机启闭时段对喷洒化学液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严海军 金宏智 王福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圆形喷灌机采用比例法喷洒化学液,引用赫尔曼—海恩(Heermann-Hein)公式计算喷洒化学液均匀系数。喷洒化学液开始和结束时,由于配置在输水管上的喷头喷洒化学液的起始时间不同,造成了局部面积内喷洒化学液的不均匀性。该文提出了圆形喷... 圆形喷灌机采用比例法喷洒化学液,引用赫尔曼—海恩(Heermann-Hein)公式计算喷洒化学液均匀系数。喷洒化学液开始和结束时,由于配置在输水管上的喷头喷洒化学液的起始时间不同,造成了局部面积内喷洒化学液的不均匀性。该文提出了圆形喷灌机从输水管第一个喷头开始喷洒化学液至最末喷头开始喷洒化学液的间隔时间内,每个喷头喷洒时间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当圆形喷灌机输水管布置喷头总数为80~200时,在首末喷头喷出化学液的时间段内,有效喷洒化学液面积约占此时段内总扇形灌溉面积的1/2。为提高喷洒化学液的均匀性,提出了圆形喷灌机喷洒化学液的正确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喷灌机 喷洒化学液 均匀系数 启闭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液气相沉积C/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海青 李红叶 +2 位作者 赵建国 孟双明 郭永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14-416,共3页
化学液气相沉积技术是目前最快的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它的致密化速度是传统等温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100倍。本文阐述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优越性和用于制备C/C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讨论化学液气相沉积热解炭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工艺的计... 化学液气相沉积技术是目前最快的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它的致密化速度是传统等温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100倍。本文阐述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优越性和用于制备C/C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讨论化学液气相沉积热解炭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工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化学液气相致密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液气相沉积 C/C复合材料 热解炭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化学液气相沉积致密化技术研究
6
作者 王海青 赵建国 +1 位作者 张素芳 郭永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04-306,共3页
介绍了炭/炭复合材料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基本原理。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与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化学液气相沉积用液态烃作前驱体,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加快热解炭沉积的速率。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炭/炭... 介绍了炭/炭复合材料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基本原理。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与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化学液气相沉积用液态烃作前驱体,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加快热解炭沉积的速率。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炭/炭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粗糙层、光滑层热解炭微观组织结构。研究发现用环己烷作前驱体当沉积温度为1 100℃时可以得到粗糙层结构的热解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化学液气相沉积 热解炭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
7
作者 张燕燕 汪福意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I0001,共14页
电化学界面是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化学、传感器和腐蚀等领域的核心,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电化学和化学测量学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真空兼容微流控装置的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 电化学界面是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化学、传感器和腐蚀等领域的核心,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电化学和化学测量学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真空兼容微流控装置的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在电化学固液界面实时、原位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微流控装置的进一步创新以及ToF-SIMS仪器的不断发展,原位液相ToF-SIMS将为电催化、电池等领域的复杂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界面 原位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原位分析 实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化学预备液对根管壁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秦春林 刘静 +2 位作者 王海侠 马肃 陈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乙二胺四乙酸盐(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氯亚明(Chloramine)、丁克除(Des-occlusol)和酚克除(Resosolv)4种化学预备液根管内封药时对根管壁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5颗,实验组60... 目的:评价乙二胺四乙酸盐(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氯亚明(Chloramine)、丁克除(Des-occlusol)和酚克除(Resosolv)4种化学预备液根管内封药时对根管壁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5颗,实验组60颗和对照组5颗。实验组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5颗,各组又随机分为10 d组、20 d组和30 d组,每组5颗。常规开髓、拔髓、干燥根管后丙烯酸树脂封闭根尖孔。根管内封药,磷酸锌暂封,4℃储存,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相同条件下储存。丙烯酸树脂包埋,硬组织切片机切片,显微硬度仪进行硬度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本实验周期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EDTA封药10 d和20 d组,根管壁的显微硬度下降无统计学意义;封药30 d组,根管壁的显微硬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亚明,丁克除和酚克除封药3个时间组,根管壁的显微硬度下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周期内,EDTA封药10 d和20 d组,对根管壁的显微硬度无明显影响,而封药30 d组,对根管壁的显微硬度有显著影响。氯亚明、丁克除和酚克除3个封药时间组对根管壁的显微硬度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化学预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抑制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学镀液中的四种有机酸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小辉 郭治安 +2 位作者 赵景婵 梁小云 刘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离子抑制色谱(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有机酸(organic acids) 化学(electroless PLATING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钻井液化学强化固液分离处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遥 王蓉沙 邓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3-456,共4页
采用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新技术处理油田废弃钻井液,确定了处理工艺及条件,筛选出了最佳药剂配方,探讨了造粒絮凝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废弃钻井液是行之有效的,使处理后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 采用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新技术处理油田废弃钻井液,确定了处理工艺及条件,筛选出了最佳药剂配方,探讨了造粒絮凝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废弃钻井液是行之有效的,使处理后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COD、石油类、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9.81%、99.98%、99.30%;固相泥饼中污染物浸出率极低,减少了环境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 化学强化固分离 废水处理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闫雷 李淑芹 于秀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参考了 2 7篇国内外有关化学镀镍老化液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的有关资料 。
关键词 化学镀镍老化 处理技术 资源回收 资源利用 净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溶液再生的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梅天庆 何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3,30,共4页
采用氢氧化钙沉淀法去除化学镀镍液中的亚磷酸根、硫酸根等有害离子,并用氟化物去除多余的钙离子,可实现镀液的循环利用。分析了亚磷酸根去除率与钙离子添加量、沉淀时间、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利用的镀液能维持较高的镀速。
关键词 化学镀镍 氢氧化钙沉淀法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学吸收液平衡闪蒸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金火 汤渭龙 +1 位作者 沈复 李志良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4-37,55,共5页
解决高度非理想多元化学吸收液的平衡闪蒸问题,必须同时考虑液相中的复杂离子反应平衡和汽液相平衡等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由非线性方程组组成的新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多层迭代程序,而直接求得结果。计算证明,它对初值... 解决高度非理想多元化学吸收液的平衡闪蒸问题,必须同时考虑液相中的复杂离子反应平衡和汽液相平衡等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由非线性方程组组成的新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多层迭代程序,而直接求得结果。计算证明,它对初值要求较低,速度较快而稳定。本模型已编制成计算软件,并经生产实际考核可供工艺设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 平衡闪蒸 气体净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型化学镀银液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丽丽 《电镀与精饰》 CAS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概述了含有可溶性银化合物,有两个单硫醚基的水溶性含硫有机物等组成的置换型化学镀银液,该镀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获得附着性和电性能等优良的化学镀银层,适用于印制板等电子部件的铜图形上置换镀银。
关键词 置换型 化学镀银 可焊性 含硫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化学镀镍溶液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梅天庆 何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共3页
探讨了用间隔取液法延长化学镀镍液使用寿命。通过分析ρ(亚磷酸钠)和沉积速率随每周期取出部分溶液的关系得出结论,当取液量大于化学镀镍溶液15%时,化学镀镍溶液中的有害离子均不超过其临界质量浓度,化学镀镍溶液可以连续工作并能维持... 探讨了用间隔取液法延长化学镀镍液使用寿命。通过分析ρ(亚磷酸钠)和沉积速率随每周期取出部分溶液的关系得出结论,当取液量大于化学镀镍溶液15%时,化学镀镍溶液中的有害离子均不超过其临界质量浓度,化学镀镍溶液可以连续工作并能维持较高的镀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间隔取 循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汞离子氧化作用的硫胺素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锋 王柯敏 +4 位作者 杨荣华 周雷激 黄红梅 黄杉生 李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89-2191,共3页
A novel renewable liquid drop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quantitative assay of thiamine based on it′s oxidation by Hg 2+ in basic medium. The dynamically growing and falling drops formed at the end of a silanized silica... A novel renewable liquid drop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quantitative assay of thiamine based on it′s oxidation by Hg 2+ in basic medium. The dynamically growing and falling drops formed at the end of a silanized silica capillary tube served as the reactors for a chromogenic reaction and windowless optical cells as well. The optimum analytical condi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sensor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in the measuring range from 1.0×10 -4 to 5.0×10 -3 mg/mL thiamine, and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8.0×10 -4 mg/mL. Besides its high sensitivity, the sensor permits a simple, fast, and inexpensive measurement with only micro-quantities reagent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氧化作用 硫胺素 滴光化学传感器 荧光分析法 药品检测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保鲜液对采收鲜花寿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红梅 夏春辉 许凤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6年第3期38-39,共2页
为延长采收鲜花寿命,采用不同配方的化学保鲜液,对采收鲜花的保鲜效果做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某些化学保鲜液明显地延长了采收鲜花的寿命;进一步讨论了保鲜液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用化学保鲜液保鲜采收鲜花,是目前国内外延长采收鲜花... 为延长采收鲜花寿命,采用不同配方的化学保鲜液,对采收鲜花的保鲜效果做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某些化学保鲜液明显地延长了采收鲜花的寿命;进一步讨论了保鲜液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用化学保鲜液保鲜采收鲜花,是目前国内外延长采收鲜花寿命的成本低廉、无毒无害、效果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保鲜 采收鲜花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1铀矿床热液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埃平 金景福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1-61,共11页
文章研究了361矿床热液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了热力学模拟计算,认为矿床热液是大气降水与深源流体混合而成。深源流体是与基性岩脉同源的富含Na+,Cl-和CO2等挥发组分的流体,它沿深大断裂上升,对地壳表层的大气降水加热... 文章研究了361矿床热液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了热力学模拟计算,认为矿床热液是大气降水与深源流体混合而成。深源流体是与基性岩脉同源的富含Na+,Cl-和CO2等挥发组分的流体,它沿深大断裂上升,对地壳表层的大气降水加热、混合。混合热液运移时把花岗岩中的活化铀浸出,并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H2O]2-和UO22+等形式迁移至断裂附近的破碎部位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地球化学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抑制色谱法化学镀液中4种有机酸的含量及形态分析
19
作者 郭治安 张小辉 +1 位作者 赵景婵 梁小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离子抑制色谱法对化学镀液中4种有机酸(氨基乙酸、乳酸、乙酸、柠檬酸)进行了形态分析.样品分析仅需6 min.样品用Hypersil ODS柱分离,流动相为25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2.1),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4种有机酸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 离子抑制色谱法对化学镀液中4种有机酸(氨基乙酸、乳酸、乙酸、柠檬酸)进行了形态分析.样品分析仅需6 min.样品用Hypersil ODS柱分离,流动相为25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2.1),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4种有机酸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4以上,线性范围为0.05×10^-3~5×10^-3g/mL,检出限分别为6 mg/L(氨基乙酸)、20 mg/L(乳酸)、14 mg/L(乙酸)、9 mg/L(柠檬酸),加标回收率在98.12%~102.60%之间(RSD在0.31%~0.98%之间).根据分布系数公式,结合原溶液pH值,算出了各有机酸在溶液中不同存在形态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抑制色谱 化学 有机酸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钴基合金镀液中钴的快速测定
20
作者 葛圣松 邵谦 +1 位作者 朱云峰 王永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06-507,共2页
研究了采用显色剂 苦胺酸偶氮变色酸对化学镀钴基合金镀液中钴含量进行测定的试验条件,在pH11的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钴与显色剂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650nm波长处,钴(Ⅱ)在0~6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 研究了采用显色剂 苦胺酸偶氮变色酸对化学镀钴基合金镀液中钴含量进行测定的试验条件,在pH11的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钴与显色剂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650nm波长处,钴(Ⅱ)在0~6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4L·mol-1·cm-1。该法测定钴的选择性好,在大量镍存在下,也能准确测定,对镀液样品进行了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钴基合金 化学 含量测定 苦胺酸偶氮变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