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沉淀法制备Mo-Ru钎料粉末的组织结构及钎焊性能研究
1
作者 陈南光 庄滇湘 +5 位作者 刘泽光 郑国伟 左杨 施宏宇 卢应孟 杨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大部分是MoRu化合物颗粒、少量Mo、Ru单质粉末及微量SiO_(2),粉末粒度D_(80)≤6μm,熔化后与钼片及阴极多孔钨基体浸润性良好,熔化温度为1959.7~1969.6℃,与相图上MoRu共晶钎料的熔化温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化学沉淀法 Mo-Ru钎料粉末 粉末粒度 显微组织 钎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固化/稳定化除砷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小凤 周新涛 +3 位作者 罗中秋 陶志超 郝旭涛 陈卓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10-3516,共7页
化学沉淀法利用(亚)砷酸根(AsO3^3-/AsO4^3-)与多种金属阳离子形成难溶化合物,进而实现砷的固化/稳定化,在含砷废水除砷及含砷废弃物固化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化学沉淀法固化/稳定化除砷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不... 化学沉淀法利用(亚)砷酸根(AsO3^3-/AsO4^3-)与多种金属阳离子形成难溶化合物,进而实现砷的固化/稳定化,在含砷废水除砷及含砷废弃物固化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化学沉淀法固化/稳定化除砷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不同低溶解度砷酸盐,包括砷酸钙(Ca-As盐)、臭葱石(FeAsO_4·2H_2O)、砷铝石(AlAsO_4·2H_2O),及含砷明矾石族矿物(砷黄钾铁矾(KFe_3(SO_4)_(2-x)(AsO_4)_x(OH)_6)、砷钠明矾石(NaAl3(SO4)2-x(AsO_4)_x(OH)_6)的砷毒性浸出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低溶解度的砷酸盐(砷酸钙、臭葱石、砷铝石)的砷浸出浓度均较高,超过5mg/L,不利于长期堆存。而砷黄钾铁矾和砷钠明矾石固溶体具有溶解度低,固砷效率高等优点,其中砷钠明矾石固溶体具有更好的中长期稳定性,在pH为5~8时,其砷浸出浓度为0.01~0.1mg/L。由此可见,利用砷钠明矾石固溶体固砷有望成为处理含砷废水和含砷废渣的一种潜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砷酸盐 固溶体 固化/稳定化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徐志高 黄倩 +3 位作者 张建东 吴延科 张力 王力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并与Mg^2+和NH4^+一起发生沉淀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氨氮;pH对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及磷的残余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P):n(N),而n(Mg):n(N)和初始氨氮浓度的影响较小,优化的工艺条件为pH=9.5,n(Mg):n(N):n(P)=1.2:1:O.9,25℃下反应20min,静置30min。该工艺条件下,对初始氨氮为3880mg/L的锆铪分离中试车间的废水进行处理,其氨氮的去除率〉95%,磷的残留约1.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氨氮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BiVO4及其表征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萍 王焕英 +3 位作者 许保恩 次立杰 刘树彬 张星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6-720,共5页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BiVO4,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粒径的影响。采用Malvem粒度分布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BiVO4,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粒径的影响。采用Malvem粒度分布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得出结论:化学沉淀法制备的钒酸铋,所得粒子粒度较小,均匀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钒酸铋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金红石型TiO_2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元华 张中太 +1 位作者 袁方利 李晋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0-64,共5页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将ZnCO_3包覆在Ti(OH)_4沉淀上,在500℃进预焙解,使ZnCO_3转变为ZnO,Ti(OH)_4转变为H_2T...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将ZnCO_3包覆在Ti(OH)_4沉淀上,在500℃进预焙解,使ZnCO_3转变为ZnO,Ti(OH)_4转变为H_2TO_3.然后溶去97%的包覆ZnO粉体,800℃焙烧,最终制得粒径约20~60nm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利用TEM、XBD、ICP对粉体粒子的形貌、大小、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利用UV-2100S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此粉体对24D-400nm的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对 400- 800nm波段范围的光反射率达 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金红石型 二氧化钛 化学沉淀法 粉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Fe/TiO_2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桂华 葛昌华 +3 位作者 潘富友 赵波 杨辉 王明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3-439,共7页
以TiCl4为钛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氯化铁为掺杂离子给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纯的与铁掺杂的TiO2纳米光催化剂。采用XRD、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Fe3+掺... 以TiCl4为钛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氯化铁为掺杂离子给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纯的与铁掺杂的TiO2纳米光催化剂。采用XRD、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Fe3+掺杂量、苯酚溶液的pH值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抑制了晶粒长大,细化了晶粒。Fe3+取代晶格中Ti4+的位置或进入间隙位置,引起晶格畸变。适量的Fe3+掺杂能减少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在本实验条件下,Fe3+掺杂量为0.1 mol%,苯酚溶液的pH为9时,纳米TiO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20 W紫外灯照射下降解16 h,降解率达到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化学沉淀法 苯酚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稳水 王继徽 +2 位作者 刘小澜 刘大鹏 蒋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96-98,共3页
以Na_2HPO_4和MgSO_4为化学沉淀剂,研究了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NH_4^+生成磷酸铵镁的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该工艺条件,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余磷量小于6mg/L,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氨氮 磷酸铵镁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酸性含氟废水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高海生 李瑞 樊彩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0,114,共5页
针对某磷肥厂除氟工序中废水含氟量过高的问题,设计了"熟石灰沉淀-水循环利用"的工艺改进方案;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对含氟废水进行外排时,则以聚合氯化铝(PAC)进行混凝深度处理;并进行了除氟实验。结果表明,含氟废水当加入理论质... 针对某磷肥厂除氟工序中废水含氟量过高的问题,设计了"熟石灰沉淀-水循环利用"的工艺改进方案;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对含氟废水进行外排时,则以聚合氯化铝(PAC)进行混凝深度处理;并进行了除氟实验。结果表明,含氟废水当加入理论质量1.3倍的熟石灰、反应30 min时,即可使废水中F-含量达到工厂废水循环利用要求的质量浓度30 mg/L以下;熟石灰处理后的循环水达到GB 8979-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混凝PAC最大投加量为0.6 g/L。对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进行X射线衍射表征表明,废水中的氟是以氟化钙的沉淀形式析出。该法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反应时间短,系统封闭运行,几乎无废水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废水 化学沉淀法 熟石灰 聚合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晓顺 邱竹贤 +1 位作者 翟秀静 符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7-369,共3页
在超声波作用下通过SnCl2·2H2O与NH3·H2O反应制备了纳米SnO2粉体·在pH=5 0条件下,得到的SnO2中不含杂相且接近理论产率·煅烧SnO2粉体可使其晶型由非晶转变为晶态·纳米SnO2粒径生长与煅烧温度关系密切,温度升高... 在超声波作用下通过SnCl2·2H2O与NH3·H2O反应制备了纳米SnO2粉体·在pH=5 0条件下,得到的SnO2中不含杂相且接近理论产率·煅烧SnO2粉体可使其晶型由非晶转变为晶态·纳米SnO2粒径生长与煅烧温度关系密切,温度升高,煅烧后得到的SnO2粉体粒径相应增大,二者符合d=0.2027t-30.7750的关系,而煅烧时间对粒径生长的影响不大·实验发现,350℃煅烧15min是SnO2晶型转变的合适条件,得到了20nm左右的球形SnO2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二氧化锡 超声波 化学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过程中的防团聚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永成 陈沙鸥 +3 位作者 栾伟娜 李达 邵渭泉 张莎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44-46,53,共4页
分别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溶剂,以NH3·H2O、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l2O3粉体。利用TEM、XRD、FT-IR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溶剂、沉淀剂、浓度、前驱体等因素对纳米Al2O3粉体制备过程中的团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 分别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溶剂,以NH3·H2O、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l2O3粉体。利用TEM、XRD、FT-IR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溶剂、沉淀剂、浓度、前驱体等因素对纳米Al2O3粉体制备过程中的团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4HCO3和Al(NO3)3水溶液浓度分别为3.0mol/L和0·3mol/L时,借助超声分散和微波干燥,得到的纳米Al2O3粉体粒度均匀、分散良好,1100℃煅烧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团聚 化学沉淀法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德平 王璐 黄文旵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8,共6页
介绍了以硝酸钙乙醇溶液和磷酸氢二氨水溶液为前驱体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工艺方法 .借助X射线衍射 (XRD)、红外吸收光谱 (IR)、差热分析 (DTA)、激光粒度分析 (LSPSA)和透射电镜 (T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晶相、组... 介绍了以硝酸钙乙醇溶液和磷酸氢二氨水溶液为前驱体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工艺方法 .借助X射线衍射 (XRD)、红外吸收光谱 (IR)、差热分析 (DTA)、激光粒度分析 (LSPSA)和透射电镜 (T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晶相、组成、形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 ,着重讨论了制备工艺中 pH值对样品性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溶液pH值的增高 ,样品的组成和结晶度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在水浴 1 5℃、溶液 pH =1 0 .5、陈化 1 4h后可制得结晶较好、组分单一、尺寸在 30nm左右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化学沉淀法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Al_2O_3粉体中的反团聚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陈彩凤 陈志刚 +2 位作者 郝臣 陈雪梅 张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28,共3页
以工业用 NH4Al( SO4) 2 · 1 2 H2 O和 NH4HCO3为原料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Al2 O3粉体。研究了 p H值、乙醇、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 Al2 O3粒子尺寸的影响 ,并探讨了几种反团聚的机理及效果。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纳米Al2O3粉体 反团聚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线路板厂络合铜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尹丽 郭琳 +2 位作者 查红平 李军 柳正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9-151,169,共4页
为解决某线路板厂络合铜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模拟该厂络合铜废水处理的工艺条件,采用硫酸亚铁和硫化钠相结合的化学沉淀法进行小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影响络合铜废水处理效果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依次为pH、PAM... 为解决某线路板厂络合铜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模拟该厂络合铜废水处理的工艺条件,采用硫酸亚铁和硫化钠相结合的化学沉淀法进行小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影响络合铜废水处理效果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依次为pH、PAM、FeSO.47H2O、LIME、Na2S;处理500 mL络合铜废水的最佳的操作条件是废水初始pH为3.0、0.4 mol/L FeSO.47H2O的投加量为4.0 mL、1.4 mol/L Na2S的投加量为2.0 mL、2 mol/L的LIME的投加量为5.0 mL、2 g/L PAM的投加量为4.0 mL,此时废水中铜的去除率达98.4%。将最佳工艺参数应用于工程实践,处理后废水中铜离子的含量为0.34 mg/L,铜离子的去除率达97.8%,远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规定的铜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板 络合铜废水 化学沉淀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活性纳米γ型氧化铝的化学沉淀法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晓岚 邱冠周 +2 位作者 王海波 吴雪兰 曲选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64-67,共4页
以硝酸铝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通过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前驱体,经热处理得到高纯活性γ型纳米氧化铝。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工艺影响因素,并使用DTA、XRD、BET、TEM、激光粒度及纯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γ-Al_2O_3的性... 以硝酸铝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通过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前驱体,经热处理得到高纯活性γ型纳米氧化铝。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工艺影响因素,并使用DTA、XRD、BET、TEM、激光粒度及纯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γ-Al_2O_3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γ-Al_2O_3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_H^7—FD3M,原生晶粒平均尺寸为9nm左右,颗粒粒径为20nm左右,粒子大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为131.35m^2/g,孔径分布为7~11nm,纯度不低于99.93%。采用该法制备高纯活性纳米γ-Al_2O_3,具有原料价格便宜,设备及操作过程简单,能有效除去杂质,粒子分散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从而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Γ-AL2O3 化学沉淀法 合成 纳米颗粒 性能表征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健磊 闫怡新 +1 位作者 吴建平 王会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以Na2HPO4和MgSO4为沉淀剂,对氯化铵、硫酸铵、氨水以及碳酸氨等四种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化学沉淀法脱氮处理。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是影响氨氮去除率最主要的因素,Mg2+和PO43+的投加量与废水中氨氮的比值也对氨氮去除率有重... 以Na2HPO4和MgSO4为沉淀剂,对氯化铵、硫酸铵、氨水以及碳酸氨等四种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化学沉淀法脱氮处理。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是影响氨氮去除率最主要的因素,Mg2+和PO43+的投加量与废水中氨氮的比值也对氨氮去除率有重要影响。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表明,对于此四种氨氮废水,当初始氨氮浓度为1500mg/L时,去除氨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1~10.5,Mg:N和P:N的比例分别为1.2~1.4和1.0~1.2,此时各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3%~99%,磷的利用率达到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化学沉淀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NiO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乐观 贺茂云 +1 位作者 成功 肖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0,共3页
以Ni(NO32).6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O,并利用XRD、FT-IR和TEM等分析方法对前驱体及产品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沉淀法制备的纳米NiO前驱体是二水合草酸镍。和实验制备的大颗粒NiO相比,纳... 以Ni(NO32).6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O,并利用XRD、FT-IR和TEM等分析方法对前驱体及产品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沉淀法制备的纳米NiO前驱体是二水合草酸镍。和实验制备的大颗粒NiO相比,纳米氧化镍Ni—O伸缩振动吸收峰及肩峰均发生了红移。纳米NiO为球型形貌,边缘清晰光滑,粒子尺寸较为均匀,有轻微的团聚,其平均粒径约为7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化学沉淀法 纳米NIO 大颗粒NiO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NiO探索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祥义 向兰 金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4-216,224,共4页
对不同镍盐与不同沉淀剂制备纳米NiO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实验探索 .结果显示 :以氯化镍为镍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NiO效果较佳 .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NiO呈立方晶型、晶体粒度为 7~ 10nm .质量分数为 99.7%.最佳... 对不同镍盐与不同沉淀剂制备纳米NiO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实验探索 .结果显示 :以氯化镍为镍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NiO效果较佳 .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NiO呈立方晶型、晶体粒度为 7~ 10nm .质量分数为 99.7%.最佳工艺参数是 :n (NiCl2 )∶n (NH4 HCO3 )为 1.0∶2 .0~ 2 .5 ,沉淀温度 40℃ ,沉淀时间 1.0~ 1.5h ,煅烧温度 40 0℃ ,煅烧时间 1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化学沉淀法 制备 纳米NIO 纳米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昕洋 张培新 +5 位作者 罗仲宽 黄小倩 李梅 刘剑洪 许启明 任祥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5-389,421,共6页
以LiOH·H2O(、NH4)2HPO4、FeSO4·7H2O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前驱体,前躯体中混入2wt%的活性炭在550℃烧结6h得到橄榄石型的LiFePO4。研究了反应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合成LiFePO4的影响,利用X... 以LiOH·H2O(、NH4)2HPO4、FeSO4·7H2O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前驱体,前躯体中混入2wt%的活性炭在550℃烧结6h得到橄榄石型的LiFePO4。研究了反应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合成LiFePO4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热综合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LiFePO4的结构、形态、热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制备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呈形貌规整的类球形颗粒,晶型发育完善,粒度分布均匀。LiFePO4样品在室温首次放电容量119.5mAh·g-1,8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低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 化学沉淀法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合成高纯超细SrTiO_3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桂赟 王延吉 +1 位作者 许永权 宋宝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确立了以钛酸丁酯和硝酸锶为原料 ,化学沉淀法合成钛酸锶的工艺路线。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部分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详细研究了碱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并分析了影响原因。在所选工艺条件下制得主含量为 99 71% ,锶钛比为 1 0 0 2 ... 确立了以钛酸丁酯和硝酸锶为原料 ,化学沉淀法合成钛酸锶的工艺路线。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部分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详细研究了碱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并分析了影响原因。在所选工艺条件下制得主含量为 99 71% ,锶钛比为 1 0 0 2 ,粒度为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SRTIO3 钛酸丁酯 硝酸锶 钛酸锶 产品质量 工艺条件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去除煤气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连龙 魏瑞霞 陈金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316,共4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煤气废水中的氨氮。研究了不同pH、沉淀剂种类及投药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沉淀剂MgCl2·6H2O+Na2HPO4·12H2O明显优于MgO+H3PO4。当投药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pH为9.5时,... 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煤气废水中的氨氮。研究了不同pH、沉淀剂种类及投药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沉淀剂MgCl2·6H2O+Na2HPO4·12H2O明显优于MgO+H3PO4。当投药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pH为9.5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87.4%,COD的去除率为45.6%,同时得到的MgNH4PO4·6H2O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氨氮 磷酸铵镁 煤气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