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叶斯突水水源判别与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含水层水力分析
1
作者 郑剑 陈陆望 +3 位作者 张杰 张苗 郑忻 胡永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为探究杨柳煤矿主要突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文章根据杨柳煤矿松散层第4含水层(简称“四含”或“Ⅰ”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简称“煤系”或“Ⅱ”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简称“太灰”或“Ⅲ”含水层)... 为探究杨柳煤矿主要突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文章根据杨柳煤矿松散层第4含水层(简称“四含”或“Ⅰ”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简称“煤系”或“Ⅱ”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简称“太灰”或“Ⅲ”含水层)的地下水化学数据建立贝叶斯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并结合地质与构造条件,对3个突水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径流路径以及径流路径中的水-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柳煤矿大部分区域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在矿井西北部四含与煤系、煤系与太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四含水通过西风井附近煤系砂岩露头向煤系补给,煤系水通过DF25、DF10断层向太灰补给,太灰水通过GF383断层向煤系补给。误判水样的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定量验证了离子比例分析揭示的径流路径中的水-岩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该研究成果为快速判断矿区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判别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水力联系 水-岩作用 杨柳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辉岩部分熔融热力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以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体为例
2
作者 蒋晓聪 李传志 +4 位作者 于胜尧 彭银彪 蒋兴洲 高翔宇 王林涛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9,共16页
地壳深熔作用是高级变质岩石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造山带演化的重要地质过程之一。榴辉岩作为研究大陆俯冲、超高压变质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主要岩石类型,其部分熔融与地壳生长、板片折返过程以及俯冲隧道中元素的迁移与分配等具有紧密... 地壳深熔作用是高级变质岩石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造山带演化的重要地质过程之一。榴辉岩作为研究大陆俯冲、超高压变质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主要岩石类型,其部分熔融与地壳生长、板片折返过程以及俯冲隧道中元素的迁移与分配等具有紧密联系。柴北缘构造带锡铁山地体退变榴辉岩中普遍保留了代表深熔作用的原位和源区钠质浅色体,为研究超高压榴辉岩的深熔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锡铁山地体榴辉岩中的浅色体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浅色体的结晶年龄为425.3±5.9 Ma(MSWD=0.74)。通过对锡铁山地体榴辉岩的深熔过程开展岩石热力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结合区域上榴辉岩退变P-T轨迹获得了赋存于榴辉岩中的钠质浅色体平衡结晶的温压条件为794~797℃,1.227~1.071 GPa。锡铁山地体榴辉岩初始部分熔融发生在退变过程中的榴辉岩相阶段(~780℃,~1.954 GPa),熔融机制为在近升温降压过程中,以绿辉石主导,少量多硅白云母及黝帘石参与的脱水熔融。整个部分熔融过程中榴辉岩可产生约8%~9%体积熔体,满足熔体迁移的最低要求,表明锡铁山地体榴辉岩可能对于该区内的同折返花岗岩的源区有少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熔作用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 同折返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在膨润土层中的反应性迁移模拟研究(1)——地下水-膨润土体系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东旭 黄流兴 +3 位作者 赵振华 胡立堂 司高华 叶远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在某区含Pu高放废物处置系统的性能评价中,需要分析水-岩相互作用下蒙脱石、孔隙度、pH值等演化过程对膨润土材料性能及Pu反应性迁移的影响,为此,本文以工程屏障系统中厚度为1 m的柯尔碱膨润土回填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水入渗景象,采... 在某区含Pu高放废物处置系统的性能评价中,需要分析水-岩相互作用下蒙脱石、孔隙度、pH值等演化过程对膨润土材料性能及Pu反应性迁移的影响,为此,本文以工程屏障系统中厚度为1 m的柯尔碱膨润土回填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水入渗景象,采用TOUGHREACT模拟了地下水-膨润土体系的地球化学演化。结果表明:膨润土完全饱和约需20年;膨润土中蒙脱石的伊利石化作用很弱,而去白云石化过程(白云石溶解、方解石形成)相对明显,这使得水中Ca^(2+)浓度减小、Mg^(2+)和HCO_(3)^(-)浓度增大、pH值呈弱碱性且维持在8.1~10.3范围内;膨润土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不明显(变化量不到2%)。这些演化过程将有利于维持膨润土的膨胀性,阻滞核素向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碱膨润土 地下水 演化 地球化学模拟 TOUGHREA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新场深部地下水中铀的赋存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地球化学模拟研究
4
作者 吴鹏 王驹 +4 位作者 凌辉 周志超 段佳欣 李南 段先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7-1016,共10页
核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安全处置已成为国际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难点问题。深部地质处置被普遍认为是高放废物最安全可靠、技术上非常可行的处置方法。目前... 核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安全处置已成为国际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难点问题。深部地质处置被普遍认为是高放废物最安全可靠、技术上非常可行的处置方法。目前,我国已启动了甘肃北山新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建设,放射性元素铀在深部地下水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从微观层面能为北山深地质处置性能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但尚不明晰,亟需开展相关地球化学模拟研究。基于PHREEQC中的llnl.dat数据库,添加NEA-TDB和ThermoChimie数据库中U(Ⅵ)的热力学数据,使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v3和PhreePlot.v11对铀在我国甘肃北山新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场址BS28孔深部地下水中的赋存形态及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旨在厘清铀在北山深部地下水中的赋存形态,探讨pH、pE以及Ca^(2+)与HCO_(3)^(-)浓度比对铀在北山深部地下水中形态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该深部地下水环境下,铀主要以六价的形式存在,Ca_(2)UO_(2)(CO_(3))_(3)(aq)和CaUO_(2)(CO_(3))_(3)^(2-)是主要的赋存形态,其占比分别为84.14%和15.16%。受氧化还原氛围的影响,铀的价态在pE<1时逐渐由U(Ⅵ)转变为U(Ⅳ),且在pE=-1~1时,UO_(2)(s)和可溶性碳酸铀酰络合物可同时存在。Ca^(2+)与HCO_(3)^(-)的浓度比低倾向于形成CaUO_(2)(CO_(3))_(3)^(2-),浓度比高易于形成Ca_(2)UO_(2)(CO_(3))_(3)(aq)。Ca^(2+)-UO_(2)^(2+)-CO_(3)^(2)三元体系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铀在北山深部地下水的溶解度和迁移能力。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查明铀在北山花岗岩裂隙中的迁移和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铀赋存形态 深部地下水 地球化学模拟 甘肃北山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侧链官能团与水分子间的量子化学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乔云霞 陈曦 +2 位作者 葛少成 邓存宝 范超男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4,91,共8页
煤中侧链官能团是影响煤分子亲疏水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揭示煤分子中侧链官能团与水分子的作用机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24种煤分子侧链官能团和水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力。结果表明:侧链官能团与水分子主要通过氢键力作用,伴随范德华力... 煤中侧链官能团是影响煤分子亲疏水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揭示煤分子中侧链官能团与水分子的作用机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24种煤分子侧链官能团和水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力。结果表明:侧链官能团与水分子主要通过氢键力作用,伴随范德华力,几乎没有排斥力;含氧官能团与水分子形成的总氢键能最弱为-10.91 kJ/mol,最强为-71.03 kJ/mol,其中小部分含氧官能团可以与2个及2个以上水分子结合;含氮官能团与水分子形成的总氢键能为-30.70~-6.44 k J/mol;含硫官能团与水分子形成的总氢键能稳定在-12.00 kJ/mol左右。侧链官能团亲水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羧基、羟基、碳基键、醛基、醚键及氨基、极性键。研究成果为表面活性剂或抑尘剂通过定向增强官能团亲水性,提高煤体亲水性,从而增强降尘效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分子 侧链官能团 量子化学模拟 亲水性 氢键力 前线轨道间隙 键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38
6
作者 黄平华 陈建生 +1 位作者 宁超 韩素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9-376,共8页
为了研究焦作矿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机制,查明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矿井突水防范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区域地下水系统取样分析。综合应用Piper三角图示法、岩性影响分析、相关性分析、总溶解固体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定量模拟技术... 为了研究焦作矿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机制,查明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矿井突水防范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区域地下水系统取样分析。综合应用Piper三角图示法、岩性影响分析、相关性分析、总溶解固体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定量模拟技术,系统地研究地下水水化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建立了地下水质量平衡模型,以提供岩溶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机理的定量信息;揭示了Ca2+-Na+、Mg2+-Na+阳离子交换作用、风化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白云石的非全等溶解是地下水质演化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为推断矿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化学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形成机制 焦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1
7
作者 卞建民 查恩爽 +2 位作者 汤洁 马力 陈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8-1103,共6页
为了解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水-岩作用过程及砷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数据测试,利用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分析了该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高砷地下水的水平和垂向分布规律。在地下水流场及水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解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水-岩作用过程及砷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数据测试,利用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分析了该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高砷地下水的水平和垂向分布规律。在地下水流场及水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HREEQC软件进行了地下水砷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计算了沿同一水流路径下含砷、铁、锰等矿物的溶解或析出量。模拟结果表明:沿地下水流方向,含砷元素的矿物臭葱石在路径1和路径2上不同水样点间溶解进入地下水的量分别为2.44×10-6、8.03×10-7、7.98×10-6和4.14×10-7mmol/L,含铁、锰元素的矿物针铁矿、赤铁矿、软锰矿和方铁锰矿的质量交换结果均为正值;表明沿模拟路径这几种矿物发生溶解进入地下水,而硫酸根离子和CO2的交换量为负值,从地下水中析出。以上研究证实了地下水中砷与铁、锰元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高砷水在碱性的还原环境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高砷分布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吉林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岩溶水系统水-岩相互作用的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广才 陶澍 +1 位作者 沈照理 钟佐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基于新的 (补充 )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 ,以 WATEQ4F模型 1 为基础 ,应用本次研究中开发的耦合的 Monte Carlo— WATEQ4F模型 ,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中水 -岩反应状态进行了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评...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基于新的 (补充 )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 ,以 WATEQ4F模型 1 为基础 ,应用本次研究中开发的耦合的 Monte Carlo— WATEQ4F模型 ,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中水 -岩反应状态进行了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 :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在模拟研究区内地下水相对于方解石、白云石、石英过饱和 ,相对于石膏未饱和 ,而与玉髓处于平衡状态。这些结果为该区地下水 (子 )系统的划分、岩溶发育规律研究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随机模拟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岩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振华 袁革新 +1 位作者 吴吉春 陈剑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选址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查明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对该区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测试,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法、相关性分析、饱和指数模拟和质量平... 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选址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查明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对该区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测试,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法、相关性分析、饱和指数模拟和质量平衡反应模拟,全面分析了该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水演化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在北部山区接受补给,并向南运移,地下水类型随径流由SO4.Cl—Na型转变为Cl.SO4—Na型。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等水文化学过程,它们是控制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演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处置 地下水 化学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地下水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以中国吉林砷中毒病区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汤洁 卞建民 +1 位作者 李昭阳 王晨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4-759,共6页
饮水型砷中毒分布在中国台湾、新疆、内蒙、山西、吉林等地。笔者采用GIS的空间数据叠加技术、化验测试与环境模拟技术,进行了地下水砷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受构造运动控制,低洼地带堆积了巨厚的粉砂淤泥质沉积物和富含有... 饮水型砷中毒分布在中国台湾、新疆、内蒙、山西、吉林等地。笔者采用GIS的空间数据叠加技术、化验测试与环境模拟技术,进行了地下水砷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受构造运动控制,低洼地带堆积了巨厚的粉砂淤泥质沉积物和富含有机质的湖积物,为砷的赋存提供了空间。地下水砷的富集受水中Fe、Mn、pH、Cl-、PO34-、HCO3-、SO24-、Se的影响,其中,重碳酸钙型水中砷含量最低,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砷含量最高。臭葱石(FeAsO4:2H2O)等含铁、含锰矿物在进入地下水的溶解过程中,形成铁(锰)氧化物和砷化合物(砷酸盐或亚砷酸盐)。随着Eh降低,氧化物被还原形成更为活泼的离子组分,吸附在氧化物表面的砷化合物随之解吸,还原环境有利于砷从沉积物中向水中溶解、迁移。研究结果为实施安全供水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化学环境 分布规律 聚类分析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模拟及其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文冬光 沈照理 钟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从正向地球化学模拟、反向地球化学模拟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三方面系统概述了地球化学模拟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科研实践,对其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在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水化学... 从正向地球化学模拟、反向地球化学模拟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三方面系统概述了地球化学模拟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科研实践,对其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在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水化学组分预测及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这一领域中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模拟 化学预测 地下水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莱州湾南岸第四纪地下卤水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珍岩 孟广兰 王少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渤海莱州湾南岸地区赋存有大量的地下卤水,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卤水是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水经强烈蒸发浓缩后埋藏而成的。运用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理论,选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PHREEQC(1997)地球化学模拟软件,对莱州湾南岸昌邑... 渤海莱州湾南岸地区赋存有大量的地下卤水,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卤水是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水经强烈蒸发浓缩后埋藏而成的。运用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理论,选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PHREEQC(1997)地球化学模拟软件,对莱州湾南岸昌邑廒里501孔各层卤水的水化学演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下卤水是由古海水经强烈蒸发浓缩后被沉积物埋藏,并在赋存过程中发生水 岩相互作用,使地下水出现方解石、石膏及CO2气体的过饱和析出,并伴随与沉积物发生K+、Na+、Mg2+、Ca2+之间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其中的浅层地下卤水还受到地表盐场析盐后排放卤水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莱州湾 第四纪 地下卤水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沉积物 水-岩相互作用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在地下水^(14)C年龄校正中应用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苏小四 林学钰 +1 位作者 董维红 万玉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1-277,共7页
地下水14C年龄校正一直是地下水年代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将反向地球化学路径模型与同位素质量传输模型耦合起来,在综合考虑不同碳源、不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对14C质量传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的校正方法,从而使地下水... 地下水14C年龄校正一直是地下水年代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将反向地球化学路径模型与同位素质量传输模型耦合起来,在综合考虑不同碳源、不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对14C质量传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的校正方法,从而使地下水14C定年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识别深层地下水演化过程中影响14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定量确定其对地下水14C浓度的影响程度是地下水14C校正的精度和可信度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应用水文地球化学路径模拟技术进行地下水14C年龄校正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补给环境特点以及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模型中的非可行解的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地下水^14C年龄校正 精度和可信度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模拟在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秋生 张发旺 +2 位作者 韩占涛 于艳青 薛忠岐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5-380,共6页
南北古脊梁是贺兰山经向构造体系的核心部分,为一条SN向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地层隆起。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其间赋存有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由于埋深大,构造情况复杂,南北古脊梁的岩溶裂隙水的分布和径流规律至... 南北古脊梁是贺兰山经向构造体系的核心部分,为一条SN向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地层隆起。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其间赋存有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由于埋深大,构造情况复杂,南北古脊梁的岩溶裂隙水的分布和径流规律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利用地球化学模拟的方法,对南北古脊梁深埋岩溶裂隙水的系统划分和各部分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系统Ⅰ和系统Ⅱ的边界应当在严湾和吕套之间,其边界为一条由第四系地下水补给形成的,地下水位较高的可移动地下分水岭;系统Ⅰ和系统Ⅲ之间存在水力联系,系统Ⅰ北端排泄口太阳泉的水量有46%来自系统Ⅲ的补给,在萌城泉和太阳泉之间可能存在一条导水断层形成的岩溶裂隙水的强径流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古脊梁 岩溶裂隙水 地球化学模拟 系统划分 地下水补给 应用 构造体系 水力联系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酶催化作用机理及其化学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朝晖 颜文斌 +2 位作者 张凤章 万惠霖 蔡启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固氮酶是某些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固氮成氨的主要催化剂 ,其催化机理和化学模拟是国际上长期致力研究的对象 .尽管人们已经揭示了固氮酶催化活性中心铁钼辅基 (Fe Mo- co) Mo Fe7S9(R-高柠檬酸 )的结构 ,然而 ,有关 Fe Mo- co生物合成的... 固氮酶是某些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固氮成氨的主要催化剂 ,其催化机理和化学模拟是国际上长期致力研究的对象 .尽管人们已经揭示了固氮酶催化活性中心铁钼辅基 (Fe Mo- co) Mo Fe7S9(R-高柠檬酸 )的结构 ,然而 ,有关 Fe Mo- co生物合成的详细途径和其中包含的钼铁转移和利用 ;固氮酶在哪些活性位和按什么模式结合 N2 ,C2 H2 、CO等多种底物或抑制剂 ;以及其中涉及的电子和质子传递过程等许多问题 ,至今尚有待解决 .本文将综述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厦门大学固氮组最近五年来的相关研究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酶 铁钼辅基 铁钒辅基 化学模拟 高柠檬酸 催化剂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系统中砷迁移富集过程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8
16
作者 余倩 谢先军 +1 位作者 马瑞 王焰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22,共7页
原生高砷地下水已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近几十年来,国际上针对高砷地下水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地下水系统中砷经历的复杂物理、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使得地下水系统中砷浓度衰减和运移尚不能进行准确预测。在系统总... 原生高砷地下水已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近几十年来,国际上针对高砷地下水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地下水系统中砷经历的复杂物理、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使得地下水系统中砷浓度衰减和运移尚不能进行准确预测。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控制地下水中砷迁移转化的主要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包括吸附/解吸、溶解/沉淀、非氧化/还原和生物还原等)进行了系统总结。重点讨论了孔隙介质中砷的地球化学反应和运移机制的平衡与动态模型,即批反应模型、运移模型、反应运移模型,以期为原生高砷地下水修复及高砷地下水开发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球化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矿物饱和度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分析——以娘子关泉域岩溶水为例 被引量:56
17
作者 李义连 王焰新 +2 位作者 周来茹 高红波 张江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通过分析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发现在该泉域内不应出现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矿物溶解饱和状态。运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 PHREEQC模拟该区可能的化学条件 (地下水中二氧化碳分压 )及相应... 通过分析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发现在该泉域内不应出现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矿物溶解饱和状态。运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 PHREEQC模拟该区可能的化学条件 (地下水中二氧化碳分压 )及相应条件下的矿物溶解状态 ,同时结合野外溶解实验推断所处条件范围。这一研究推测出地下水与其溶解矿物所处极限状态应为饱和状态 ,而实际常常应处于非饱和状态 ,若计算为过饱和状态 ,则应可能是分析数据错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饱和指数 地球化学模拟 水文地质 地下水 矿物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从化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海燕 周训 姚锦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9-623,共5页
从化温泉位于广州东北部,出露于燕山期花岗岩地区,位于北东向广州—从化断裂带北东段;热水中阳离子以K+、Na+、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及HCO3-Na.Ca型。利用NETPATH程序对泉区热水进行水化学模拟,发现从化温泉... 从化温泉位于广州东北部,出露于燕山期花岗岩地区,位于北东向广州—从化断裂带北东段;热水中阳离子以K+、Na+、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及HCO3-Na.Ca型。利用NETPATH程序对泉区热水进行水化学模拟,发现从化温泉各泉点的水化学特征相似,径流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也相似;从初始水点到终端水点,发生的各种反应交换量很低;在径流过程中各矿物的净反应可能为钾长石、高岭石、赤铁矿、萤石沉淀,CO2、斜长石、黑云母溶解;SiO2的溶解/沉淀在各泉点不同;径流过程中发生了Ca2+/Na+、Mg2+/Na+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NETPATH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广东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井铀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威 李紫金 +1 位作者 傅昭仁 陈小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6-273,共8页
借助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的思路和NETPATH2.0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软件,以华南鹿井铀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矿物包裹体分析资料为基础,对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结果表明,NETPATH2.0所产生... 借助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的思路和NETPATH2.0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软件,以华南鹿井铀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矿物包裹体分析资料为基础,对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结果表明,NETPATH2.0所产生的溶液描述模型提供了比流体包裹体丰富得多的资料和信息,而溶液分配模型则计算出了每种元素(尤其是成矿元素)的若干种存在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相对重要性。模拟所得到的地球化学模型揭示了矿床内主要相态在成矿流体不同演化阶段的质量迁移情况,为全面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溶液分配模型 地球化学模拟 鹿井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二甲金矿的动力变形成矿作用及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元根 吴学益 +1 位作者 金志升 王子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0-329,共10页
海南二甲金矿是一个与戈枕韧性剪切带活动明显相关的金矿床。利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和构造地球化学模拟试验 ,研究了戈枕韧性剪切活动与金成矿的关系 ,结果显示 :动力变形作用不仅导致混合岩发生明显的糜棱岩化 ,而且使矿物成分、化学成... 海南二甲金矿是一个与戈枕韧性剪切带活动明显相关的金矿床。利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和构造地球化学模拟试验 ,研究了戈枕韧性剪切活动与金成矿的关系 ,结果显示 :动力变形作用不仅导致混合岩发生明显的糜棱岩化 ,而且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 ,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构造岩流体活动。动力变形中岩石的变形机制可发现有多种 ,其中以恢复作用比较有利于糜棱岩中金的富集 ;由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统计的差异古应力显示变形强度与Au富集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达 +0 .5 92 8。动力变形不同阶段形成的石英矿物其微量元素含量明显不同 ,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也有明显的差异 ,反映出不同动力变形阶段流体活动的差异性与金富集密切相关。构造地球化学模拟试验表明 ,变形作用不仅导致岩石组构的变化 ,形成微型剪切带、碎粒流带等流动构造 ,而且伴随有明显的流体活动。这些过程与压溶作用密切相关 ;另外 ,动力作用中伴随着金的沉淀、富集 ,这其中Si、Fe组分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构造岩流体 构造地球化学模拟试验 压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