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化学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化学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奇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10-I0010,共1页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始终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对食品...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始终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监测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生命健康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质量控制方法 化学检测技术 有力措施 人民生活水平 重视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有害物检测中的应用——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用技术手册》 被引量:4
2
作者 罗义发 苏静珍 +4 位作者 吴先辉 陈钰 叶同彬 潘斌 陈子峰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食品有害物质检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品中有害因素的检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否安全是消费者在吃得饱、吃得好后关注和考虑的首要问题。如何判断某种、某类食品是... 食品有害物质检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品中有害因素的检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否安全是消费者在吃得饱、吃得好后关注和考虑的首要问题。如何判断某种、某类食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是否良好?利用化学检测技术开展检测就成为当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基于此,由吴国华、赵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用技术手册》一书,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食品有害物质监测法规、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不同检测样品的采样、制样、检测、质量控制等具体方案的制定、要求和方法,可以对未来的食品有害物检测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业出版社 吴国华 有害物质检测 食品安全 国内外食品 有害因素 实用技术手册 化学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于福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8期130-131,133,共3页
概述了近年来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同位素标记法、极谱法、薄层层析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核磁共振法,并指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化学检测技术 应用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芬 简霜泉 +1 位作者 梁正芬 饶茜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2期93-94,共2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确保农产品使用安全,采用了多种化学检测方法来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包括极谱法、分光光度计法、液相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进而能够准确分析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并且深入探索了未来...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确保农产品使用安全,采用了多种化学检测方法来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包括极谱法、分光光度计法、液相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进而能够准确分析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并且深入探索了未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相关化学检测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检测技术 农产品 农药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继磊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7期36-37,共2页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国内外良好形势下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相比获得显著改善与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当下,我国十分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有效性提高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国内外良好形势下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相比获得显著改善与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当下,我国十分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有效性提高的问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且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获得广泛应用。通过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可充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此农产品检测的重点在于科学的检测农药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农药残留检测 化学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温华庆 《农技服务》 2017年第9期55-55,77,共2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作物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最先进的化学检测技术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维护人们的饮食健康,并且有意识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本文详细分析了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作物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最先进的化学检测技术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维护人们的饮食健康,并且有意识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本文详细分析了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检测技术 农产品 农药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彭晓羽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食品安全涉及国民利益,不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国家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科学合理且高效地运用化学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安全予以全面监管,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保障人民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涉及国民利益,不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国家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科学合理且高效地运用化学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安全予以全面监管,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保障人民食品安全。为此,该文在食品安全相关概述的基本认知上,阐述了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化学检测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安全检测 化学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在粮食重金属快速检测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英杰 周明慧 +2 位作者 田巍 付湘晋 王松雪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6-234,共9页
粮食中重金属污染已严重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电化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设备简单、检测成本低和便携等优点,有望满足粮食中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本文介绍了温和快速前处理技术与丝网... 粮食中重金属污染已严重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电化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设备简单、检测成本低和便携等优点,有望满足粮食中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本文介绍了温和快速前处理技术与丝网印刷电极技术优点,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在粮食中重金属快速检测的应用现状,即实现了粮食中铅和镉同时快速检测,砷和汞的快速检测存在应用挑战,并重点对新型净化材料和电极修饰技术研究进展与解决粮食中无机砷和汞的快速检测的应用挑战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与展望。利用磁性纳米吸附材料对粮食样品无机砷、汞进行富集、净化和利用电沉积纳米金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对实现电化学技术快速检测粮食中无机砷、汞有显著优势。文章为基于电化学技术实现粮食铅、镉、无机砷、汞等主要关注的重金属快速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化学检测技术 重金属 无机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结构的光电化学乳酸传感器设计
9
作者 张鹏 杨文博 +2 位作者 高宝珠 陶佰睿 苗凤娟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597,共10页
结合第一性原理仿真、多物理场仿真和光电化学检测技术,探索乳酸敏感的纳米材料以及几何特性和电特性。通过简单的水热退火技术,研制出了一种基于四氧化三钴(Co3O4)/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s)纳米复合结构的乳酸敏感电极,用于人体汗... 结合第一性原理仿真、多物理场仿真和光电化学检测技术,探索乳酸敏感的纳米材料以及几何特性和电特性。通过简单的水热退火技术,研制出了一种基于四氧化三钴(Co3O4)/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s)纳米复合结构的乳酸敏感电极,用于人体汗液中乳酸的检测。然后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对电极表面微观机理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基于STM32嵌入式控制器研发设计一种操作简单、体积小和便携式的汗液乳酸检测系统。结果证明该乳酸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实现实时检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传感器 光电化学检测技术 第一性原理仿真 四氧化三钴/氧化锌/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结构 嵌入式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开发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齐洋 黄建荣 +1 位作者 陈祥 王春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88,共4页
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稳定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检测方法。采用微孔板式定量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中SAA的含量,反应原理为双抗夹心法。建立的化学发光法标准曲线r^2>0.99,线性范围为5~800ng/mL,最低检测限为3ng/mL,批内精密... 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稳定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检测方法。采用微孔板式定量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中SAA的含量,反应原理为双抗夹心法。建立的化学发光法标准曲线r^2>0.99,线性范围为5~800ng/mL,最低检测限为3ng/m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CV)分别小于8%和10%,与西门子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2为0.98。建立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完全满足临床测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的研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菲 王世杰 +2 位作者 陈祥 白仲虎 杨艳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2,共5页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剂盒中各组分的优化,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1 ng/mL,线性测量范围为1.5~50 ng/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稳定性好,37℃加速稳定性能维持10 d, 2℃~8℃能稳定维持为16个月。通过对20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与国外著名试剂盒厂家(贝克曼)的相关性系数(R)可达到0.9847。该叶酸检测技术创新地运用了生物素-亲和素反应体系,改变了传统抗原抗体反应存在不均一不稳定等弊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研制出新的样本处理试剂和方法,使血清中叶酸释放更加迅速和完全,提高了试剂盒的准确度并降低了成本。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成本较低,检测量大,可替代国外同类型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生物素-亲和素体系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云飞 邹晓楠 +4 位作者 张露露 吴莹莹 戴明雁 陈宗伦 张明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9,75,共5页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38(R。=0.9893),检测线性范围为3-810pg/mL,IC50为69.63pg/mL,ICm为1.41pg/mL;鸡肉、鱼肉、虾肉、蜂蜜、牛奶空白组织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76、4.59、2.85、2.65、4.20pg/m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6.13、7.35、3.57、3.73和6.48pg/mL,回收率在88.28%-102.6%,板内和板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61%和4.7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满足动物源性食品恩诺沙星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聚乙烯醇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检测雨水径流中微量抗生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鹏程 孙健 +1 位作者 靳伟 杨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72-2878,共7页
针对雨水中抗生素污染问题,开发了基于TiO_(2)/聚乙烯醇(PVA)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检测技术,以期解决传感器存在的检测限较低、检测范围较窄等问题。通过SEM和XRD技术研究TiO_(2)/PVA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TiO_(2)... 针对雨水中抗生素污染问题,开发了基于TiO_(2)/聚乙烯醇(PVA)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检测技术,以期解决传感器存在的检测限较低、检测范围较窄等问题。通过SEM和XRD技术研究TiO_(2)/PVA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TiO_(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PVA的结构中。循环伏安法结果显示TiO_(2)/PVA纳米复合物对四环素的检测具有高稳定性和响应性。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探究TiO_(2)/PVA玻璃碳电极作为四环素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检测限低(0.03μmol/L)、灵敏度高(0.8183μA/(μmol·L))和线性范围广(1~140μmol/L)的优势。该传感器可有效检测出实际雨水中的四环素,表明其在实际雨水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化学传感器 抗生素 化学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木里三露天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郝纯 孟庆芬 梅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7-1163,共7页
以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井作为正演模型,采用250 m×500 m、100 m×100 m两种调查尺度,对陆地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烃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 以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井作为正演模型,采用250 m×500 m、100 m×100 m两种调查尺度,对陆地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烃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有显著的微生物异常,指示下伏地层存在烃类富集;稀网格微生物调查查明烃类富集的有利区,而密网格调查很好地识别了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非均质性,与水合物钻探井所揭示的横向上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不连续的特征一致。土壤吸附气的地球化学检测和分析,揭示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十分复杂,主要为热成因的煤层气和油型气。研究结果为探索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和勘探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查结果精细地刻画了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规律及气源特征,结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进行综合分析,为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降低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风险,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技术 冻土带 天峻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