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任坤 师阳 +2 位作者 李晓春 蓝家程 徐尚全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利用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水化学数据研究了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岩溶泉和地下河水化学阳离子分别以 Ca2+、Mg2+和 Ca2+、Na+为主,阴离子以 HCO-3、SO2-4为主;表层岩溶泉雨季 Mg2+... 利用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水化学数据研究了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岩溶泉和地下河水化学阳离子分别以 Ca2+、Mg2+和 Ca2+、Na+为主,阴离子以 HCO-3、SO2-4为主;表层岩溶泉雨季 Mg2+/Ca2+摩尔比和地下河雨季 Na+/Ca2+摩尔比旱季大于雨季,表层岩溶泉和地下河雨季 HCO-3/SO2-4摩尔比分别为3.428-6.524、3.122-5.966,旱季 HCO-3/SO2-4摩尔比分别为5.693-8.664、3.428-6.524,表现出低SO2-4、高 HCO-3的特征,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的表层岩溶泉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敏感性依次为 HCO-3> SO2-4>Ca2+>NO-3> Mg2+> Na+> K+>Cl-,而受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城镇建设活动等多种因子共同影响下的地下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敏感性有所变化,依次为 HCO-3>Na+> Ca2+> K+> Cl-> Mg2+>NO-3> SO2-4,随着人类影响的加剧,离子敏感指数将会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龙洞地下河流域 地下水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敏感性 岩溶槽谷区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OIP5-AS1基因通过miR-7-5p/PARP1轴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化学敏感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靳彩玲 赵树鹏 +4 位作者 姬颖华 王荦楠 杨军 张清琴 牛红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9-1035,共7页
目的探讨OIP5-AS1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化学敏感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正常肺细胞系BEAS-2B、肺癌细胞系A549和顺铂耐药肺癌细胞A549/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应用RT-qPCR检测... 目的探讨OIP5-AS1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化学敏感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正常肺细胞系BEAS-2B、肺癌细胞系A549和顺铂耐药肺癌细胞A549/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应用RT-qPCR检测OIP5-AS1、miR-7-5p和PARP1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检测OIP5-AS1、miR-7-5p和PARP1的靶向关系,用荧光素实验进一步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A549/DDP细胞中IC50值最高,且OIP5-AS1高表达,miR-7-5p低表达。miR-7-5p是OIP5-AS1的靶向调节基因之一,且为负调控关系。敲除OIP5-AS1抑制A549/DDP细胞的生长并增强化学敏感性,促进A549/DDP细胞凋亡。敲除OIP5-AS1下调PARP1可以增强A549/DDP细胞的化学敏感性,抑制NSCLC的生长和凋亡。结论OIP5-AS1通过上调miR-7-5p或下调PARP1,增强A549/DDP细胞的化学敏感性,抑制NSCLC的生长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OIP5-AS1 miR-7-5p PARP1 化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乳腺癌细胞化学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孔肇路 金一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2-735,765,共5页
目的分析可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对乳腺癌细胞化学敏感性的影响,评价新型蒽醌类生物还原化合物RH1对乳腺癌细胞毒性和乏氧选择性。方法实验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wt和其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细胞(PEF-vector)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 目的分析可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对乳腺癌细胞化学敏感性的影响,评价新型蒽醌类生物还原化合物RH1对乳腺癌细胞毒性和乏氧选择性。方法实验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wt和其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细胞(PEF-vector)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的细胞克隆(i NOS10)为实验对象。噻唑蓝(MTT)法比较不同酶活性的细胞克隆对顺铂等抗肿瘤药物和丝裂霉素C(MMC)衍生物-2,5-二氮丙啶-6-羟甲基-3-甲基苯-1,4-二酮(RH1)的敏感性的差异。结果同对照组细胞相比,i NOS10细胞对顺铂等几种抗肿瘤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受,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有所增强(P<0.05),用L-甲基盐酸精氨酸抑制细胞中NO的合成,则会降低i N-OS10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而对其他几种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无显著影响;生物还原化合物RH1是高毒性的化合物,IC50较MMC下降577倍;乏氧条件下,细胞对RH1的化学敏感性显著增强,流式细胞术显示RH1可以引起i NOS10细胞周期的G2/M阻滞。结论MMC衍生物RH1是高细胞毒性的化合物,可诱导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增强,也可引起肿瘤细胞对部分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且对高表达i NOS的细胞具有乏氧选择性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还原 一氧化氮合酶 化学敏感性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溶泉主要化学成分来源及地球化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盛婷 杨平恒 +2 位作者 陈峰 詹兆君 谢国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7-834,共8页
为定量研究岩溶区突出的地球化学敏感性和脆弱性,引入地球化学敏感指数概念,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利用2016年1月至12月观测的水化学数据,对水房泉的主要化学成分来源及地球化学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房泉水化学类型为Ca-HCO_3... 为定量研究岩溶区突出的地球化学敏感性和脆弱性,引入地球化学敏感指数概念,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利用2016年1月至12月观测的水化学数据,对水房泉的主要化学成分来源及地球化学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房泉水化学类型为Ca-HCO_3型和Ca-HCO_3·Cl型;岩溶作用与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HCO_3^-、Cl^-和Ca^(2+)成为研究区主要阴阳离子,Cl^-主要来源于人类旅游活动造成的污染物,SO_4^(2-)主要来源于硫酸型酸雨沉降;岩溶作用的季节变化使得HCO_3^-、Ca^(2+)成为敏感指数最高的阴阳离子;水房泉的宏量元素地球化学敏感性指数在旅游活动影响下,除NO_3^-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敏感性指数依次为HCO_3^->Ca^(2+)>Na^+>SO_4^(2-)>Cl^->NO_3^-=K^+>Mg^(2+)。受人类活动影响,岩溶泉水化学表现的更为敏感,减少并净化人类活动污染物、增强游客环保意识等措施对岩溶泉的保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泉 化学 地球化学敏感性 重庆金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宫颈癌细胞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朱芳 吴佳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对宫颈癌细胞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经不同药物浓度顺铂处理后LC3,Beclin1及P62的表达水平,检测使用自噬抑制剂...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对宫颈癌细胞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经不同药物浓度顺铂处理后LC3,Beclin1及P62的表达水平,检测使用自噬抑制剂和/或顺铂处理后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中LC3,Beclin1及P62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构建HeLa-sh HMGB1,CaSkish HMGB1,HeLa-CTR及CaSki-CTR的稳定细胞系。以CCK-8检测上述细胞系顺铂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上述细胞系中HMGB1,LC3,Beclin1及P6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顺铂药物浓度的增加,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中LC3及Beclin1的表达增加,P62表达降低。与单用顺铂组相比,顺铂联合自噬抑制剂组细胞存活率更低(P<0.05)。在宫颈癌细胞中,HMGB1的表达与顺铂药物敏感性有关(P<0.05),与LC3,Beclin1表达呈正相关,与P6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MGB1可能通过调控宫颈癌细胞内自噬的水平,影响其对顺铂的敏感性。铂类药物结合自噬抑制剂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策略。HMGB1可能成为预测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化学治疗敏感 顺铂 宫颈癌 自噬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抗炎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压力和化学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卢青 丁世芳 +3 位作者 蒋桔泉 陈志楠 龚志刚 李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78-3880,共3页
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抗炎作用对患者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和化学反射敏感性(ChRS)的影响。方法:将71例AMI患者分配至常规组(阿托伐他汀20mg/d,n=36)和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mg/d,n=35)。分别在入院时、... 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抗炎作用对患者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和化学反射敏感性(ChRS)的影响。方法:将71例AMI患者分配至常规组(阿托伐他汀20mg/d,n=36)和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mg/d,n=35)。分别在入院时、用药后7d及14d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血脂水平、BRS值、ChRS值及所有不良反应。结果:7d及14d时,两组hsCRP、IL-6水平较入院时均有明显降低;7d及14d时,强化组较常规组的hsCRP、IL-6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有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7d及14d时强化组BRS值、ChRS值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常规组仅于治疗后14d时BRS值、ChRS值有显著改善;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治疗后BRS值、ChRS值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干预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能更早地明显改善AMI的BRS、ChRS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压力反射敏感 化学反射敏感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气管平滑肌化学介质敏感性与体征表型的相关性
7
作者 刘峰林 任远 +2 位作者 吴国泰 王瑞琼 魏彦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豚鼠体征表型与气管平滑肌化学介质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体征表型眼睛颜色、毛色、性别差异选取36只豚鼠,将动物按体征表型分为白色黑眼雌性组(WBEF),白色黑眼雄性组(WBEM),白色红眼雌性组(WREF),白色红眼雄性组(WREM),杂... 目的研究豚鼠体征表型与气管平滑肌化学介质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体征表型眼睛颜色、毛色、性别差异选取36只豚鼠,将动物按体征表型分为白色黑眼雌性组(WBEF),白色黑眼雄性组(WBEM),白色红眼雌性组(WREF),白色红眼雄性组(WREM),杂色黑眼雌性组(VBEF),杂色黑眼雄性组(VBEM),每组动物各6只。用旋割法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以组胺histamine(浴槽浓度2.0×10-3g/L)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浴槽浓度2.0×10-4g/L)诱导气管螺旋条收缩,用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与张力传感器测定标本张力变化值,分析豚鼠眼睛颜色、毛色、性别与组胺、乙酰胆碱诱导的气管螺旋条收缩效应强弱的关系。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在α=0.05的信度下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豚鼠毛色与眼睛颜色表型其气管平滑肌化学介质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色体征表型豚鼠的气管平滑肌化学介质敏感性较杂色表型高,红色眼睛表型较黑色眼睛表型高。性别表型对其介质敏感性差异不显著。结论毛色、眼睛颜色表型不同其豚鼠气管平滑肌化学介质敏感性差异显著,性别表型不同其介质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平喘动物模型宜优先选择白色红眼表型豚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体征表型 气管平滑肌 组织胺 乙酰胆碱 化学介质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组蛋白预测肝癌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5
8
作者 于琳 孙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以磷酸化组蛋白(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为检测指标预测肝癌细胞HepG2.215对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和顺铂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分别以质量浓度指数梯度为1、2、4、20的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 目的:探讨以磷酸化组蛋白(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为检测指标预测肝癌细胞HepG2.215对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和顺铂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分别以质量浓度指数梯度为1、2、4、20的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和顺铂等4种化疗药物作用于肝癌细胞HepG2.215,以无药物作用的肝癌细胞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数,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内形成的γH2AX灶点数,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化疗药物作用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析4种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灶点数与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的相关性;分析各药物不同的质量浓度与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γH2AX灶点数,以及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相关性;分析在各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百分数和γH2AX灶点数分别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相关性。结果:4种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灶点数与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均P<0.05);各药物不同质量浓度分别与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γH2AX灶点数,以及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正相关(均P<0.01);在各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百分数和γH2AX灶点数分别与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在上述4种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HepG2.215的作用中,γH2AX在细胞水平预测肝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细胞 磷酸化组蛋白 化学治疗敏感 依托泊苷 多柔比星 顺铂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和Ki67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含铂类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昕 杨举伦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含铂类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乳腺癌患者129例,均行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 m2)-1,静脉滴注30...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含铂类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乳腺癌患者129例,均行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 m2)-1,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顺铂25 mg·( m2)-1,静脉滴注,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Ki67的表达,并比较ERCC1和Ki67不同表达水平的患者对铂类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和对铂类方案化疗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129例患者中,ERCC1-Ki67-患者18例,临床有效率88.89%,3年累积生存率83.33%;ERCC1+Ki67-患者24例,临床有效率50.00%,3年累积生存率62.50%;ERCC1-Ki67+患者33例,临床有效率54.55%,3年累积生存率60.60%;ERCC1+Ki67+54例,临床有效率22.78%,3年累积生存率31.48%。与ERCC1-Ki67-组比较,ERCC1+Ki67-组、ERCC1-Ki67+组和ERCC1+Ki67+组患者对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下降( P〈0.05)。 ERCC1+Ki67+组较ERCC1+Ki67-组和ERCC1-Ki67+组也显著下降( P〈0.05)。与ERCC1+Ki67-组和ERCC1-Ki67+组比较,ERCC1+Ki67+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而ERCC1+Ki67-组和ERCC1-Ki67+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ERCC1+Ki67-组和ERCC1-Ki67+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ERCC1-Ki67-组( P〈0.05)。结论 ERCC1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与患者铂类化疗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药物 乳腺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 KI67 化学治疗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表达对肝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强 宋杰 +4 位作者 许敏 安天志 王黎洲 李兴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5-860,共6页
目的研究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KM2)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探讨PKM2表达对肝细胞癌(HC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PKM2... 目的研究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KM2)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探讨PKM2表达对肝细胞癌(HC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PKM2蛋白和mRNA表达。构建靶向PKM2基因重组质粒(PKM2-siRNA)和对照质粒(siRNA-NC),并转染至HepG2细胞中,蛋白印迹和qRT-PCR检测PKM2敲低情况。细胞克隆形成、Transwell趋化和TUNEL法分析PKM2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多柔比星(DOX)处理各组细胞后,CCK-8和TUNEL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结果HepG2细胞株中PKM2蛋白和mRNA表达与HL-7702相比显著上调[mRNA(1.01±0.01)%对(5.04±0.02)%,蛋白(1.34±0.04)%对(4.03±0.02)%,P<0.05]。PKM2在PKM2-siRNA转染HepG2细胞中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数均低于空白转染组和转染siRNA-NC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转染组和转染siRNA-NC对照组,DOX半抑制浓度(IC50)为7.25μg/mL,转染siRNA-NC对照组为18.51μg/mL。随着DOX给药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转染PKM2-siRNA细胞组凋亡数明显高于转染siRNA-NC对照组(P<0.05)。结论PKM2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高表达。敲低PKM2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增强对DOX化疗敏感性。PKM2可能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 化学敏感性 有氧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放射诱导前后化疗敏感性变化及相关机制研究
11
作者 邓卫平 吴清明 +2 位作者 童强 金曙 王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细胞放射诱导前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ERCC1表达的变化,分析ER-CC1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60Co]-γ射线反复多次照射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建立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株EC9706-R。MTT法测定EC9706和... 目的:探讨食管癌细胞放射诱导前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ERCC1表达的变化,分析ER-CC1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60Co]-γ射线反复多次照射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建立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株EC9706-R。MTT法测定EC9706和EC9706-R对顺铂的IC50,计算耐药指数。免疫细胞化学(SP)和RT-PCR法测定ERCC1蛋白和mRNA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EC9706细胞对顺铂的IC50是(1.480±0.012)mg/L,EC9706-R细胞的IC50是1.836±0.008 mg/L(P<0.05),耐药指数为:1.240±0.015;ERCC1蛋白在2种细胞中染色强度指数分别为2.838±0.055和2.898±0.03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ERCC1在这2种细胞中mRNA表达的特异性基因条带与β-actin基因条带的密度比值分别为:1.168±0.068和1.143±0.089(P>0.05)。结论:诱导建立的食管癌放射抗拒细胞较亲本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下降,而耐药基因ERCC1的表达水平不随细胞对放化疗敏感性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EC9706细胞 化学疗法敏感 基因 ER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介导GSTP1基因沉默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鹏 谢晋良 +3 位作者 朱向荣 周成 丁翔 杨罗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7-816,共10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沉默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活性和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选取靶序列形成短发卡状RNA(short hairpinRNA,shRNA)的DNA模板设计...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沉默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活性和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选取靶序列形成短发卡状RNA(short hairpinRNA,shRNA)的DNA模板设计3条表达载体(shRNA255,shRNA554,shRNA593),并克隆到质粒pGPU6/GFP/Neo。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筛选转染率最高基因沉默效果最好的shRNA作RNA干扰。DU145细胞株分为空白质粒转染组和shRNA转染组。转染前后按化学治疗药物分为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组及紫杉醇(paclitaxel,PA)组,并按作用浓度(FU:30,60,120,240μg/mL;PA:0.2,2,10,20μg/mL)分别分成4个亚组,并分别设有一个空白对照组。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MTT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转染前后不同浓度FU和PA对DU145细胞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效果。结果:3条表达载体(pGPU6/GFP/Neo-shRNA255,pGPU6/GFP/Neo-shRNA554,pGPU6/GFP/Neo-shRNA593)的转染率分别为(63.3±1.04)%,(76.2±0.68)%,(72.7±0.33)%,shRNA554转染率最高,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mRNA含量分别为128.31±2.50,43.24±4.30和85.62±6.30,GSTP1蛋白含量分别为163.92±12.40,65.38±9.30和114.25±16.70,shRNA554转染后GSTP1基因mRNA和蛋白含量均最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转染前FU不同浓度(30,60,120,24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60±2.11)%,(90.20±0.86)%,(83.10±3.12)%和(74.60±1.32)%;转染后存活率为(91.30±1.43)%,(84.6±2.13)%,(73.2±1.52)%和(65.5±0.94)%。TUNEL检测转染前FU不同浓度(30,60,120,24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0±0.88)%,(10.20±1.64)%,(15.20±2.39)%和(25.10±2.59)%;转染后凋亡率(10.80±0.62)%,(15.70±1.32)%,(20.40±1.89)%和(34.90±2.54)%。转染后相同FU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转染前PA不同浓度(0.2,2,10,2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存活率为(98.50±2.34)%,(95.20±1.32)%,(89.40±0.68)%和(82.70±1.73)%;转染后存活率为(94.2±0.78)%,(86.5±2.13)%,(78.7±1.34)%和(70.1±0.76)%。TUNEL检测转染前PA不同浓度(0.2,2,10,2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1.07)%,(5.2±1.33)%,(10.5±2.41)%和(20.7±1.92)%;转染后凋亡率(5.46±2.13)%,(13.8±1.24)%,(21.2±2.39)%和(29.2±2.21)%。转染后相同PA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hRNA介导的GSTP1基因沉默可抑制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DUl45细胞增殖活性,诱导凋亡,并且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可提高其对于化学治疗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 短发卡状RNA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化学治疗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3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鑫 吴诚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研究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利用SequenomMassArray iPLEX GOLD系统,对17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检测,并以t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原发灶大小的相... 目的:研究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利用SequenomMassArray iPLEX GOLD系统,对17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检测,并以t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原发灶大小的相关性;以χ2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化学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p73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原发灶大小、绝经状况、TNM分期、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p53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阴性)中GC/G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78.9%vs 57.6%,χ2=5.741,P=0.017);p73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对蒽环类药物的化学治疗敏感性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与三阴性乳腺癌显著相关,携带GC/GC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P73基因 多态 化学治疗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郊区夏季臭氧重污染特征及生成效率 被引量:34
14
作者 奇奕轩 胡君 +4 位作者 张鹤丰 李慧 张萌 王涵 王淑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3-671,共9页
为研究北京郊区夏季O_3(臭氧)重污染过程特征及O_3生成的光化学敏感性,基于2016年夏季在北京郊区开展的针对O_3及其相关污染物的强化观测试验(7月23日—8月31日,共计40 d),分析了观测期间O_3浓度[以φ(O_3)计]变化特征、O_3重污染过程... 为研究北京郊区夏季O_3(臭氧)重污染过程特征及O_3生成的光化学敏感性,基于2016年夏季在北京郊区开展的针对O_3及其相关污染物的强化观测试验(7月23日—8月31日,共计40 d),分析了观测期间O_3浓度[以φ(O_3)计]变化特征、O_3重污染过程主控因素与O_3敏感性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φ(O_3)超标时有发生,最大小时φ(O_3)为151.1×10^(-9),其中有15 d的φ(O_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_3-max-8h)超过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占观测天数的37.5%;不同O_3重污染过程成因有所不同,城市烟羽传输的污染物对郊区O_3重污染过程影响显著(观测期间臭氧重污染过程:过程1,7月27—29日;过程3,8月9—11日;过程4,8月16日;过程5,8月21—24日),区域光化学污染对郊区O_3重污染过程也有贡献(观测期间O_3重污染过程2:8月4—6日);结合后向气流轨迹进一步辅助说明了不同重污染过程中O_3的来源不同.研究还发现,观测区域存在反"周末效应"现象,说明观测区域周末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基于观测数据计算的OPE(O_3生成效率)分析了O_3光化学敏感性表明,在有OPE值的22 d内NO_x控制区和VOCs控制区出现的概率(41%)相等,即观测区域O_3对NO_x和VOCs均敏感;此外还发现,在O_3重污染过程中光化学敏感性会随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由NO_x控制区逐渐转变为VOCs控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化学污染 生成效率 化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通道家族新成员:双孔道钾通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炜 王晓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
双孔道钾通道 (K2P)是钾通道超家族的新成员。它广泛分布于兴奋和非兴奋组织中 ,具有 4次跨膜片段、两个孔道结构域的结构特征 ,目前主要分为 :TWIK、多不饱和脂肪酸激活的钾通道、TASK和KCNK沉寂亚单位四类。K2P具有瞬间激活和不失活 ... 双孔道钾通道 (K2P)是钾通道超家族的新成员。它广泛分布于兴奋和非兴奋组织中 ,具有 4次跨膜片段、两个孔道结构域的结构特征 ,目前主要分为 :TWIK、多不饱和脂肪酸激活的钾通道、TASK和KCNK沉寂亚单位四类。K2P具有瞬间激活和不失活 ,以及对TEA、4 AP等经典钾通道阻断剂不敏感的电生理特性 ,参与调节背景钾电流或钾漏流。许多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如细胞牵拉、pH值的变化、第二信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道钾通道 机械敏感 化学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property of temperature and pH sensitive xanthan–MA/PNIPAAm hydrogels 被引量:1
16
作者 隆清德 潘春跃 +2 位作者 孟艳华 张报进 许晨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66-72,共7页
A novel class of xanthan-maleic anhydride (Xan-MA)/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hybrid hydrogel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xanthan-based precursor (Xan-MA) was prepared by substitutin... A novel class of xanthan-maleic anhydride (Xan-MA)/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hybrid hydrogel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xanthan-based precursor (Xan-MA) was prepared by substituting the hydroxyl groups in Xan by MA. This Xan-MA precursor was then polymerized with a known temperature sensitive precursor (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Am) to form hybrid hydrogels with a series range of composition ratio of Xan-MA to NIPAAm precursors. These smart hydroge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rtry for thermal property. And maximum swelling ratio, swelling kinetics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 kinetics were studied. The data obtained clearly show that these smart hydrogels are responsive to the external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s well as pH value. The magnitudes of smart and hydrogel properties of these hybrid hydrogels depend on the feed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two precurso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Xan-MA the maximum swelling ratio, reswelling ratio and thermo-sensitivities increase, and the feed composition ratio of Xan-MA/NIPAAm increases the maximum swelling ratio augment from 13.88 to 23.21. From XMN0, XMN1, XMN3 to XMN5, the 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s (LCSTs) are 33.02, 36.15, 40.28 and 41.92 ℃, respectively. By changing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se two precursors, the LCST of the hybrid hydrogels could also be adjusted to be or near the body temperature for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N-ISOPROPYLACRYLAMIDE POLYSACCHARIDE TEMPERATURE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