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的改性及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昆明 李鹏 +1 位作者 程斌 杨小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98,共5页
采用氧化聚乙二醇(PEG)得到两端为羧基的改性PEG(PEG-COOH),将其与环氧树脂原位反应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COOH用量和环氧树脂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EG相对分子质量为4... 采用氧化聚乙二醇(PEG)得到两端为羧基的改性PEG(PEG-COOH),将其与环氧树脂原位反应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COOH用量和环氧树脂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EG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的PEG4000合成了PEG-COOH,以PEG-COOH∶环氧树脂E-20的配合比为25%(wt,质量分数)∶100%(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平均粒径为97.5nm。静置180d无沉淀,且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上浆碳纤维后,明显改善了碳纤维表面的沟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 化学改性法 水性环氧乳液 上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环氧成膜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超超 李鹏 +3 位作者 潘春呈 侯勇 张兆斌 陆泽栋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7,共6页
本文采用化学改性法,以环氧氯丙烷、共聚物P105、环氧树脂E-51和双酚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作为玻璃纤维成膜剂,研究了原料摩尔比、E-P105用量和乳化温度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105、ECH、NaOH摩尔比为1∶... 本文采用化学改性法,以环氧氯丙烷、共聚物P105、环氧树脂E-51和双酚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作为玻璃纤维成膜剂,研究了原料摩尔比、E-P105用量和乳化温度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105、ECH、NaOH摩尔比为1∶1.5∶1.2,环氧树脂与双酚A摩尔比为2.25∶1,E-P105质量份数为环氧树脂和双酚A质量的20%,乳化温度为60℃时,乳液粒径为0.387μm,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上浆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成膜剂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 化学改性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朝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7-29,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方法 ,应用及研究近况 。
关键词 离子交换纤维 单体共聚 聚合物共混 化学改性法 化学接枝 辐射接枝 制备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唐磊 王欣 +2 位作者 牛耕芜 白翔 张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8-1061,共4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制备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制备工艺: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间6 h、催化剂用量0.8%。红外光谱测定表明,环氧基减少,羟基量增加,证明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亲水性增强;水...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制备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制备工艺: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间6 h、催化剂用量0.8%。红外光谱测定表明,环氧基减少,羟基量增加,证明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亲水性增强;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呈颗粒状且粒径大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改性法 水性环氧树脂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