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的化学改性修饰进展
1
作者 江建林 张超 +3 位作者 秦冰 乔富林 肖宇 周林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6,共11页
伴随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和油田助剂绿色化导向,生物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油田化学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构多样性受限,难以满足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对油-水界面活性、乳化降黏能力、润湿... 伴随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和油田助剂绿色化导向,生物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油田化学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构多样性受限,难以满足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对油-水界面活性、乳化降黏能力、润湿翻转性能等的多方面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修饰。基于此,以槐糖脂为典型代表,详细归纳了修饰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阴离子型亲水基的改性产物及槐糖脂多聚物的合成进展。其中,非离子型改性槐糖脂的改性合成以酯交换和环氧加成反应为主,改性产物的界面活性、乳化、增溶、发泡能力相比槐糖脂均有所提升。阳离子型改性槐糖脂则通过先在分子中引入叔胺基团制得中间体,随后利用中间体与卤代烃之间的季铵化反应制备得到;若将中间体的叔胺基团进行氧化,即可制备得到氧化胺类两性离子型改性产物。阳离子型及两性离子型改性产物作为杀菌剂有应用前景。阴离子型改性产物通过糖环伯羟基的磺化反应制备得到,产物洗油效率相比改性前明显提升。通过槐糖脂之间的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可制备得到槐糖脂多聚物。多聚物可作为高效药物递送载体使用,亦有望作为活性聚合物应用于原油开发领域。最后,对不同类型改性槐糖脂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特点进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槐糖脂 化学改性修饰 油-水界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