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GCE O-Level《化学实验与探究报告册》设计特点评析与启示
1
作者 吴杵潢 邓峰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7,共7页
新加坡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相对成熟。以新加坡GCE O-Level《化学实验与探究报告册》为研究对象,介绍报告册中的安全指引、技能指导、主题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评价五个方面的设计特点,以期为我国编写《化学实验与探究报告册》与改进中... 新加坡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相对成熟。以新加坡GCE O-Level《化学实验与探究报告册》为研究对象,介绍报告册中的安全指引、技能指导、主题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评价五个方面的设计特点,以期为我国编写《化学实验与探究报告册》与改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 设计特点 化学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探究中证据推理过程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梅 莫尊理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9,共6页
基于科学探究、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理论、科学问题解决心理机制、批判性思维等理论,初步建构化学实验探究中证据推理过程模型。以该模型要素为初始概念对优质课例进行分析,得出以“原型匹配”为主的“假设-检验”推理过程,以及以“重组... 基于科学探究、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理论、科学问题解决心理机制、批判性思维等理论,初步建构化学实验探究中证据推理过程模型。以该模型要素为初始概念对优质课例进行分析,得出以“原型匹配”为主的“假设-检验”推理过程,以及以“重组联结”为主和以“提供模板”为主的“假设-创造”推理过程模型,体现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与教师能力提升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探究 证据推理 过程模型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赋能的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微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盼 占小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71,共7页
为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实现教育技术与中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构建技术赋能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结构,基于微创新策略探索技术赋能的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微创新的有效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关键词 技术赋能 化学探究实验教学 教学结构 微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师隐形课程资源在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将其显性的专业知识以显性课程的形式作用于学生之外,其自身所拥有的其他众多的隐性文化资源也在以隐性的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这称为内隐性学习。大学教师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可持续...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将其显性的专业知识以显性课程的形式作用于学生之外,其自身所拥有的其他众多的隐性文化资源也在以隐性的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这称为内隐性学习。大学教师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尤其体现在探究性课程教学中。以探究性化学实验课程为例,探讨大学教师的隐性课程资源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隐性课程 探究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化学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考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6,30,共5页
为建立相对稳定、适合本校学生认知特点的“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发展模式,设置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实施中以“认知学徒制”及学生的建模过程作为课程设计的脉络,以“定性研究”收集到的资料来改进课程。“化学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的建... 为建立相对稳定、适合本校学生认知特点的“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发展模式,设置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实施中以“认知学徒制”及学生的建模过程作为课程设计的脉络,以“定性研究”收集到的资料来改进课程。“化学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的建构为化学实验和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可借鉴模式,也对全面落实化学新课程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探究实验 校本课程 认知学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广东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评析
6
作者 魏香三 徐翔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从类型、特点及解题策略对安徽、广东高考的化学实验探究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化学实验探究 解题策略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题中的运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夏时君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2期53-55,58,共4页
通过对五个显性案例的剖析,说明控制变量法化学实验探究应用很广。本文分析了其中渗透的隐性控制变量的内涵.并对控制变量法中的变量类型、变量实施、变量关系和实验条件的优化进行理性提练。
关键词 控制变量法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化学探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段霞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48,共2页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缺乏明确的浓度条件,对重铬酸钾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演示实验,可选取90%的硫酸和2%的重铬酸钾溶液,以体积比为1:1配比所得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实验效果最为明显,更...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缺乏明确的浓度条件,对重铬酸钾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演示实验,可选取90%的硫酸和2%的重铬酸钾溶液,以体积比为1:1配比所得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实验效果最为明显,更适合学生观察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钾溶液 乙醇 浓度配比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条件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林青 丁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58,共3页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针对该实验的成功率较低等不足进行了实验探究。发现炭粉材质的选择、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物的状态都会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通过三组对照实验,证明了该实验最佳条件是:炭粉和...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针对该实验的成功率较低等不足进行了实验探究。发现炭粉材质的选择、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物的状态都会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通过三组对照实验,证明了该实验最佳条件是:炭粉和氧化铜质量比为1:7~1:8;混合研磨时间为10min;烘炒最佳时机是活性炭粉呈红晕状;采用化学纯木炭粉和氧化铜粉作反应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还原 氧化铜 实验条件优化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模拟钙片和钙尔奇钙片缓释作用的实验探究
10
作者 徐敏 郑丽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84,共4页
海藻酸钠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能成为十分优质的缓释和控制制剂。运用手持技术探究负载不等量CaCO_3的海藻酸钠微球和负载等量CaCO_3的颗粒数不等的海藻酸钠微球分别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以证明反应速率与固体反应物的质量和表面积的关系,并将... 海藻酸钠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能成为十分优质的缓释和控制制剂。运用手持技术探究负载不等量CaCO_3的海藻酸钠微球和负载等量CaCO_3的颗粒数不等的海藻酸钠微球分别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以证明反应速率与固体反应物的质量和表面积的关系,并将实验结论运用于制作模拟钙片,以比较市售钙尔奇钙片对人体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模拟钙片 钙尔奇 手持技术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的魅力与化学教育的挑战 被引量:46
11
作者 毕华林 万延岚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共5页
在化学科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更积淀了化学家们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思想观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这些思想、观点、方法对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化学学科特征的分析,... 在化学科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更积淀了化学家们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思想观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这些思想、观点、方法对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化学学科特征的分析,提出化学学科思想、化学思维方式和化学科学实验三个主题体现了化学科学的魅力,并从化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三重表征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三重表征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硝酸与碳反应实验的新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爱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4,共3页
为了弥补教材实验的不足,利用三颈瓶、干燥管、一次性注射器等仪器或用品,设计了浓硝酸与碳反应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被验证且全部被吸收,既避免了气体产物对教学环境的污染,又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浓硝酸与碳反应 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体积法测定氧气摩尔质量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发应 罗显中 刘玲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68,共3页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及由来,充分利用玻璃注射器对压力反应灵敏、刻度准确、气密性良好等特点进行常温下体积法测定氧气摩尔质量实验的设计,使实验过程能自动收集气体并调节装置内外的压力相一致.通过测量过氧化氢...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及由来,充分利用玻璃注射器对压力反应灵敏、刻度准确、气密性良好等特点进行常温下体积法测定氧气摩尔质量实验的设计,使实验过程能自动收集气体并调节装置内外的压力相一致.通过测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的体积,可以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法测定 气体摩尔质量 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几个疑难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俊生 胡志刚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11期67-70,共4页
本文针对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都不是纯白色及其很快转化为淡淡的灰绿色、灰绿色物质的组成以及呈色机理等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由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引起的Schikorr反应以及溶液中溶解的微量氧... 本文针对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都不是纯白色及其很快转化为淡淡的灰绿色、灰绿色物质的组成以及呈色机理等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由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引起的Schikorr反应以及溶液中溶解的微量氧是影响上述疑难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都不是纯白色及其很快转化为淡淡的灰绿色、灰绿色物质的组成以及呈色机理等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由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引起的Schikorr反应以及溶液中溶解的微量氧是影响上述疑难问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亚铁制备 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 Schikorr反应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制银氨溶液“异常”现象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冲 缪顺铭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2,共2页
在配制银氨溶液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现行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描述不完全吻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析产生“异常”实验现象的原因,初步确定配银氨溶液所得沉淀为AgOH和Ag2O的混合物,并以AgOH为主.
关键词 配制银氨溶液 化学实验探究 异常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