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分析不同炮制红参的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9
1
作者 钟薇 戴雨霖 +3 位作者 李晓宇 王一博 越皓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9-534,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PLC-Q-Orbitrap MS)对蒸制红参、醋制红参和烘干红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三醇型皂苷Re、Rg1、Rg2、Rh1标准品和二醇型皂苷Rb1、Rb2、Rc、Rd、Rg3、Rh2标准品的加热降...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PLC-Q-Orbitrap MS)对蒸制红参、醋制红参和烘干红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三醇型皂苷Re、Rg1、Rg2、Rh1标准品和二醇型皂苷Rb1、Rb2、Rc、Rd、Rg3、Rh2标准品的加热降解规律和质谱特征,鉴定出不同人参炮制品中的32个人参皂苷。其中,人参皂苷mRb1、Rh1、F1、20(R)-Rh1、Rg5和Rs5仅在醋制红参中检出,notoR1仅在蒸制红参中检出。该方法明确了3种人参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差异,可为指导人参不同炮制品的分类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人参皂苷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Orbitrap MS) 炮制 化学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瓦楞子及其伪品化学成分差异分析及细胞实验验证
2
作者 王巧珍 何晗 +4 位作者 黄仕如 陈力源 刘友平 陈鸿平 陈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25-937,共13页
分析瓦楞子及其伪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验证差异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瓦楞子及其伪品整体化学成分,通过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找出差异化学成分,结合细胞... 分析瓦楞子及其伪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验证差异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瓦楞子及其伪品整体化学成分,通过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找出差异化学成分,结合细胞实验验证差异化学成分药效。共计检测出1208个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代谢物、苯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等22类。其中正伪品共有成分1083个,正品中有而伪品中没有的成分40个。PCA结果显示不同基原正品之间可以被区分开,正品与伪品密肋粗饰蚶可以被区分开;差异代谢物分析发现,在正品中显著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7个。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N^(6)-异戊烯基腺苷可促进人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凋亡;通过诱导S、G2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N^(6)-异戊烯基腺苷可作为瓦楞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本研究为瓦楞子品质分析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子 混伪品 代谢组学 化学成分差异 人甲状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的金钱草及其习用品的化学成分差异性分析
3
作者 周永逸 陈海杰 +5 位作者 薛佳 袁嘉欢 吴楠 刘训红 邹立思 程建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669-1678,共10页
基于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金钱草及其习用品(小金钱草、连钱草)中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为金钱草及其习用品区分鉴别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首先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F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 基于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金钱草及其习用品(小金钱草、连钱草)中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为金钱草及其习用品区分鉴别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首先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F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金钱草及其习用品中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分析,然后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结果共鉴定出13个差异化学成分,其中绿原酸、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为3者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同时测定了这6个共同差异成分的含量,6个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4,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7%~101.89%,且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2.19%。金钱草中芦丁和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含量较高,其余4个成分在小金钱草中含量较高,而连钱草中6个成分的含量均较少。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建立金钱草药材的综合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草 习用品 液质联用 差异化学成分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华 成焕波 +4 位作者 张营 胡力飞 胡辉 李清安 殷涛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8-52,69,共6页
为建立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PG)和传统饮片汤剂(TS)指纹图谱,并对比分析二者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测定了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为建立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PG)和传统饮片汤剂(TS)指纹图谱,并对比分析二者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测定了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二者间的差异。结果显示,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中共标定出16个共有色谱峰,其中7个峰被指认为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40;桂枝茯苓丸中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5种主要成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8、0.9999、0.9998、0.9998,均在测定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中5种主要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97.84%、98.64%、99.44%、98.97%。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5批桂枝茯苓丸标准汤剂样品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在2.86~20.79 mg/g、1.07~2.13 mg/g、9.08~21.19 mg/g、0.49~0.81 mg/g、0.94~2.46 mg/g,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样品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在15.21~30.09 mg/g、1.94~3.08 mg/g、17.25~37.74 mg/g、0.29~0.37 mg/g、2.37~2.52 mg/g。与传统饮片汤剂相比,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较高,肉桂酸含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较好地保留了原饮片中的绝大多数指标成分,适宜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配方颗粒 传统饮片汤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茶“散茶发花”加工前后差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浩 赵熙 +6 位作者 黄怀生 银霞 粟本文 钟兴刚 黄建安 郑红发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7,共11页
以乌龙茶(大红袍)、红茶、绿茶、黑茶(天尖茶原料、金湘益茯砖茶原料)为加工原料,运用"散茶发花"技术,加工制得不同茶类散装茯茶制品。本研究以不同性质茶叶的"发花"(真菌固体发酵)前后茶样作为研究对象,将"发... 以乌龙茶(大红袍)、红茶、绿茶、黑茶(天尖茶原料、金湘益茯砖茶原料)为加工原料,运用"散茶发花"技术,加工制得不同茶类散装茯茶制品。本研究以不同性质茶叶的"发花"(真菌固体发酵)前后茶样作为研究对象,将"发花"前后的茶样经HPLC图谱叠加比对分析,寻找"发花"前后主要新增差异化学成分,同时运用制备色谱制备目标差异化学成分,并经HR-MS和NMR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分离条件下,不同性质的5种茶叶原料经相同"发花"处理后,各组形成的差异化学成分基本表现一致,其中选取分离、鉴定的两种新增差异化学成分均为黄酮醇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和山奈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茶 散茶发花 新增差异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槲皮素 山奈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分析苍耳子炒制前后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娟秀 罗益远 +5 位作者 刘训红 宋建平 华愉教 王胜男 赵慧 严颖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为探讨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 MS/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二级串联质谱,针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 为探讨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 MS/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二级串联质谱,针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数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苍耳子炒制前后的化学组成得到了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出44个差异化学成分,并鉴定出其中的41个成分;所分析的样品共有10个差异化学成分,在不同样品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为解析苍耳子药材的品质形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为解释苍耳子炒制减毒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炒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 差异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8
7
作者 罗益远 蔡中齐 +4 位作者 刘训红 蔡伟 刘娟秀 王胜男 华愉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68-2074,共7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何首乌样品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进样,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 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何首乌样品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进样,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明显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42种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12种为共有差异化学成分,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该结果可为揭示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差异性提供基础资料,亦为何首乌和首乌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首乌藤 UPLC-Triple TOF-MS/MS 差异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不同加工何首乌中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8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王胜男 华愉教 兰才武 邢清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加工何首乌中化学成分差异的分析方法。何首乌样品采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采用UPLC-QTOF-MS进行分析,对采集的图谱通过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加工何首乌中化学成分差异的分析方法。何首乌样品采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采用UPLC-QTOF-MS进行分析,对采集的图谱通过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然后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加工何首乌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初步筛选并鉴定出33种不同加工何首乌间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15种为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不同加工方法对何首乌代谢产物差异性的影响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加工方法 差异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分析不同剂型太子参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华愉教 谢芬 +3 位作者 周少丹 王敏伟 仰晓云 陆元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为探讨不同剂型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Orbitrap/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太子参传统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差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基于HPLC-Q-Exactive Orbitrap/MS代... 为探讨不同剂型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Orbitrap/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太子参传统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差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基于HPLC-Q-Exactive Orbitrap/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进行成分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和鉴定差异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太子参传统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样品中化学成分能够显著区分,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找到98个和52个差异化学成分,这些差异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黄酮、有机酸、脂肪酸、氨基酸类化合物中且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主要涉及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代谢。该结果可为揭示不同剂型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Orbitrap/MS) 差异化学成分 传统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途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贝贝 何声宝 +4 位作者 安泓汋 吕晋雄 侯宏卫 李力 李东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用途雪茄烟叶的显著差异化学成分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国内外不同用途的茄芯、茄衣和茄套为研究对象,使用方差分析和偏最小二乘PLSR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用途雪茄烟叶的显著差异化学成分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结... [目的]探究不同用途雪茄烟叶的显著差异化学成分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国内外不同用途的茄芯、茄衣和茄套为研究对象,使用方差分析和偏最小二乘PLSR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用途雪茄烟叶的显著差异化学成分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新烟草碱、棕榈酸甲酯、棕榈酸、天冬氨酸、2,3-联吡啶、硬脂酸、4-甲基戊酸、Mg 2+对茄芯干净度、平衡感、刺激性、甜润度等有显著影响;2,3-联吡啶、Mg 2+、4-甲基戊酸、新烟草碱、叶黄素对茄衣干净度、丰富度、灰色、凝灰度、成熟度等有显著影响。棕榈酸、硬脂酸、Mg 2+、4-甲基戊酸、新烟草碱、叶黄素对茄套燃烧性、刺激性、丰富感等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不同用途雪茄烟叶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茄芯 茄衣 茄套 显著差异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