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同电相斥”效应解释化学实验现象
- 1
-
-
作者
何立琳
-
机构
湖南醴陵市一中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4-45,共2页
-
文摘
用“同电相斥”效应解释化学实验现象湖南醴陵市一中(412200)何立琳化学中的异电相吸易为理解,如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间的结合等.而用同电相斥作用解释中学化学问题却较少引起注意.本文介绍几种重要典型的化学现象,用简单的相斥原理作出适合中学生知识水平的合...
-
关键词
化学实验现象
阴极室
强氧化性
阳极室
氧化性和还原性
极移动
饱和食盐水
原电池
氢氧化铁溶胶
石棉隔膜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蓉
-
机构
安徽省桐城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
-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现象
科学态度
加强实验教学
质教育
提出问题
化学竞赛
硫蒸气
科学方法
趣味性实验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化学实验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 3
-
-
作者
卞金祥
-
机构
山东教育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6年第1期57-58,共2页
-
文摘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美育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美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育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美是真理的光辉。探索者最初是借助于这种光辉、借助于它的照耀来认识真理的。”学生学习科学理论、从事科学实验的过程,同样是认识真理的过程,同样需要借助于美的光辉。化学知识本身有无数美的理论、美的结构、美的实验,这些都会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加强这种美感培养对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初三学生大都喜欢化学这门课,其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有关气体燃烧。
-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实施美育
化学实验现象
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
认识真理
求知欲望
化学知识
美感培养
科学理论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研究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林水洲
-
机构
华中师大二附中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9期27-29,42,共4页
-
文摘
初学化学的初中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已基本上能适应化学学科的学习。研究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摸索化学启蒙教学的特点,不断改进化学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初三学生具有哪些典型的心理特征呢? 一、在学习动机上,学生普遍对化学有直接的兴趣。我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表明,89.7%的学生对化学现象存在着好奇心,
-
关键词
初三学生
化学教学质量
心理特点
心理特征
教学内容
学习化学
化学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化学“动态习题”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马春生
杜鹃
-
机构
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南京市第二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
-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动态习题
计算机技术
虚拟技术
化学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现象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