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粉体化学均匀性的表征与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车声雷 蔡灿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0-54,共5页
粉体的化学均匀性对烧结体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提出以代表体积V_r表征粉体组成均匀度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粉体化学均匀性的因素,并对提高粉体组成均匀度的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陶瓷 陶瓷粉体 化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辨中子衍射方法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童文欣 黄中垣 +3 位作者 王睿 邓司浩 何伦华 肖荫果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组成的电化学器件,其电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正负极材料成分、电池结构和制备工艺等。电池的局部电化学反应不均匀性将导致局部失效加剧,进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鉴于电...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组成的电化学器件,其电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正负极材料成分、电池结构和制备工艺等。电池的局部电化学反应不均匀性将导致局部失效加剧,进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鉴于电池拆解分析不但会破坏其电芯结构,改变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工作介绍并应用无损的空间分辨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方法,对大尺寸软包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分布的均匀性展开研究。通过采集和分析毫米尺度测试区域的中子衍射数据,获得了全电池在初始状态和失效状态下锂离子嵌入石墨负极过程中的相变信息,并构建了全电池不同位置处的石墨负极多相含量分布和归一化后负极中的锂浓度分布图。此外,结合高精度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方法,从电池厚度、电流密度和电解质浓度等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这些因素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均匀性的影响。空间分辨中子粉末衍射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形状的金属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均匀性进行快速直接的检测,为电池结构性能优化和技术改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中子衍射方法 锂离子电池材料 锂浓度分布 化学反应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丝束电极研究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的电化学不均匀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靖 刘宏芳 +1 位作者 许立铭 郑家燊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8期325-327,366,共4页
将丝束电极技术应用于硫酸盐还原菌 (SRB)生物膜的不均匀性研究 ,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电极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进而反映生物膜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 ,电极表面电位分布不均匀性导致生物膜生长的不均匀性 ,而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繁殖进一... 将丝束电极技术应用于硫酸盐还原菌 (SRB)生物膜的不均匀性研究 ,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电极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进而反映生物膜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 ,电极表面电位分布不均匀性导致生物膜生长的不均匀性 ,而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繁殖进一步促进了生物膜的不均匀性 ,且SRB的新陈代谢产物加速了局部腐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束电极 生物膜 硫酸盐还原菌 局部腐蚀 化学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化学不均匀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宇鹏 肖桂勇 李士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7-500,共4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将涂层沿平行和垂直表面方向抛光试样表面,用电子探针微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研究了试样的显微组织、成分分布和相组成等.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HA涂层中存在化学成分和相组成等的不均匀性... 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将涂层沿平行和垂直表面方向抛光试样表面,用电子探针微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研究了试样的显微组织、成分分布和相组成等.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HA涂层中存在化学成分和相组成等的不均匀性,表现为显微组织中衬度的差别.其中低磷、低氧区主要由非晶相、分解相和重结晶相组成.等离子喷涂时,HA粉末颗粒内外熔融程度的差异导致涂层相组成的不均性.热处理可消除涂层组分的不均匀性,但会导致涂层内部裂纹的产生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等离子喷涂 涂层 化学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化学不均匀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建军 林西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化学不均匀性朱建军林西平*(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常州213016)关键词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分形维,化学不均匀性1996-10-28收稿,1997-03-10修回中国石化总公司和回国留学服... 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化学不均匀性朱建军林西平*(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常州213016)关键词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分形维,化学不均匀性1996-10-28收稿,1997-03-10修回中国石化总公司和回国留学服务中心资助项目本院九五届毕业生于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催化剂 表面 分形维 化学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锈油的流平温度对防锈油膜电化学不均匀性的影响
6
作者 钟庆东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6期240-243,共4页
采用丝束电极研究了防锈油涂覆工艺中的流平温度对防锈油膜不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流平温度不影响防锈油膜腐蚀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分布规律 ;流平温度对极化电阻分布规律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油溶性缓蚀剂浓度的增加 ,防锈油膜的... 采用丝束电极研究了防锈油涂覆工艺中的流平温度对防锈油膜不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流平温度不影响防锈油膜腐蚀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分布规律 ;流平温度对极化电阻分布规律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油溶性缓蚀剂浓度的增加 ,防锈油膜的腐蚀电位分布和阳极极化电阻 (Ra)分布服从不连续二项分布 ,阴极极化电阻(Rc)分布从不连续二项分布向连续二项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转变。研究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锈油 化学均匀 油膜 丝束电极 流平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不均匀性对粉末烧结钢下贝氏体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云川 果世驹 +1 位作者 林涛 杜耀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3,54,共4页
研究了Fe-Ni-Cu-Mo-C系粉末烧结钢中碳和镍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下贝氏体组织形貌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孔洞及晶界处出现的贫碳区促进下贝氏体组织在其附近优先形成,镍能够抑制下贝氏体针的形核和长大,碳以镍包石墨形式... 研究了Fe-Ni-Cu-Mo-C系粉末烧结钢中碳和镍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下贝氏体组织形貌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孔洞及晶界处出现的贫碳区促进下贝氏体组织在其附近优先形成,镍能够抑制下贝氏体针的形核和长大,碳以镍包石墨形式加入比以石墨粉形式加入获得的下贝氏体针分布更为均匀,数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均匀 粉末冶金 贝氏体 粉末烧结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表面改性法制备PTC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军民 李承恩 +2 位作者 赵梅瑜 朱为民 殷之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液相颗粒表面改性技术添加二次掺杂物来制备PTC粉体的新方法.即将烧结助熔剂Al2O3、SiO2以及受主杂质MnO采用溶液形式,包裹在BaTiO3基粉体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由此可以得到二次掺杂物Al2O...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液相颗粒表面改性技术添加二次掺杂物来制备PTC粉体的新方法.即将烧结助熔剂Al2O3、SiO2以及受主杂质MnO采用溶液形式,包裹在BaTiO3基粉体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由此可以得到二次掺杂物Al2O3、SiO2和MnO分布均匀的PTC粉体.用这种粉体制得的PTC陶瓷,其晶粒均匀性以及电性能指标都优于传统固相法制得的PTC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表面改 粉体 化学均匀性 PTC陶瓷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原料制备PTC粉体及其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慢 袁启华 张亮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液相原料形式引入以草酸盐共沉淀来制备PTC粉体的新方法。即BaTiO3、Al2O3、SiO2、MnO2、Y2O3等均采用液相原料引入,然后用草酸进行共沉淀,通过灼烧制得PTC粉体。用这种粉体制得的P...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液相原料形式引入以草酸盐共沉淀来制备PTC粉体的新方法。即BaTiO3、Al2O3、SiO2、MnO2、Y2O3等均采用液相原料引入,然后用草酸进行共沉淀,通过灼烧制得PTC粉体。用这种粉体制得的PTC陶瓷,其晶粒均匀性和电性能都优于传统固相法制得的PTC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C粉体 化学均匀性 共沉淀 陶瓷材料 液相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墙地砖湿法球磨浆料基本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续宁 薛群虎 +1 位作者 田晓利 徐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某大型陶瓷企业瓷质仿石砖湿法球磨浆料为原料,通过沉降分层取样,采取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SEM分析等手段,研究浆料的矿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均匀性、粒度分布以及颗粒形貌等基本性能,为干法制粉取代湿法制... 以某大型陶瓷企业瓷质仿石砖湿法球磨浆料为原料,通过沉降分层取样,采取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SEM分析等手段,研究浆料的矿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均匀性、粒度分布以及颗粒形貌等基本性能,为干法制粉取代湿法制粉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陶瓷墙地砖湿磨浆料的主要矿物相是石英、高岭石、钠长石和伊利石;(2)湿磨浆料的平均粒径为17μm,最大粒径90μm,其中:0~10μm约占50%,10~50μm约占45%,50~90μm约占5%;粒径小于1μm时,Al2O3和MgO含量较高;粒径大于1μm时,Na2O、K2O、SiO2含量较高;粒径大于45μm时,MgO含量较高;粒度越细,化学成分均匀性越好;(3)湿磨浆料中固相颗粒形貌不规则,呈尖角形、长片状或短柱状,棱角较多,与同细度干法粉体形貌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球磨浆料 粒度分布 化学成分均匀 颗粒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共沉淀法制备YAG粉体及透明陶瓷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光哲 孙旭东 +1 位作者 修稚萌 倪爱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2-145,共4页
以自制Y2(SO4)3和NH4Al(SO4)2.12H2O混合溶液为母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以YAG相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粉体。研究表明,先驱体化学成分为[NH4AlO(OH)HCO3].0.3[Y2(CO3)3.2H2O]。先驱体经1200℃、2h煅烧,pH=7.2时产物以YAG相... 以自制Y2(SO4)3和NH4Al(SO4)2.12H2O混合溶液为母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以YAG相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粉体。研究表明,先驱体化学成分为[NH4AlO(OH)HCO3].0.3[Y2(CO3)3.2H2O]。先驱体经1200℃、2h煅烧,pH=7.2时产物以YAG相为混合粉体的主要成分,pH=8.5时Y2O3为主要成分。在较低温度下(低于1500℃),以硫酸盐为母盐制备的YAG混合粉体烧结性低于同样条件下硝酸盐为母盐合成的粉体烧结性。1100℃煅烧2h后合成的YAG混合粉体(pH=7.2),经1700℃真空烧结5h,获得了完全透明的YAG陶瓷,可见光区的最大透光率约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 YAG pH值 烧结 化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用行星式球磨机干法制备陶瓷粉料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宏联 徐茜 +1 位作者 王续宁 王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6-1630,共5页
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对陶瓷墙地砖原料进行细磨,选取球磨过程易控制的球料比、球磨转速、介质级配作为正交分析的因素,依据正交实验方法分析各因素所磨制陶瓷粉料粒度分布和粉磨效率的影响,从而根据实验结果对行星球磨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对陶瓷墙地砖原料进行细磨,选取球磨过程易控制的球料比、球磨转速、介质级配作为正交分析的因素,依据正交实验方法分析各因素所磨制陶瓷粉料粒度分布和粉磨效率的影响,从而根据实验结果对行星球磨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干法与湿法球磨所制得细粉颗粒形貌做了显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干法球磨料与湿法球磨料的颗粒形貌相似,且各元素基本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球磨 粉磨效率 粒度分布 化学成分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Mg_(1/2)W_(1/2))O_3-PbTiO_3-PbZrO_3陶
13
作者 万冬梅 桂治轮 李龙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26-29,共4页
研究了Pb(Mg_(1/2)W_(1/2))O_3-PbTiO_3-PbZrO_3陶瓷的化学不均匀性和介电行为。EDS分析得到:体系中存在富W和富Zr、Ti的两相,平均分子式为:Ⅰ相(富W相):Pb(Mg_(0.27... 研究了Pb(Mg_(1/2)W_(1/2))O_3-PbTiO_3-PbZrO_3陶瓷的化学不均匀性和介电行为。EDS分析得到:体系中存在富W和富Zr、Ti的两相,平均分子式为:Ⅰ相(富W相):Pb(Mg_(0.270)W_(0.367)Ti_(0.178)Zr_(0.182))O_(3.091);Ⅱ相(富Zr、Ti相):Pb(Mg_(0.109)W_(0.187)Ti_(0.204)Zr_(0.340)O_(2.758)。两相居里点分别为:T_(cI)<-65℃,T_(cI)=105℃,图像处理得到两相的面积比为:S_Ⅰ=68.64%,S_Ⅱ=31.36%。按3-3模型复合,得到两相体积比为:76%、24%。复合相的介电性能符合X7R要求,|TCC|≤12%,且介-温曲线与原材料有相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均匀 介电行为 陶瓷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