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化学发光自显影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催乳素受体蛋白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庆林
王和平
德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采集不同季节绒山羊皮肤组织样品,提取总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结果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然后与催乳素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结合,后者作用于化学发光底物,暗室中置X-光胶片上自显影数分钟,经显影、定影,得到黑色...
采集不同季节绒山羊皮肤组织样品,提取总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结果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然后与催乳素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结合,后者作用于化学发光底物,暗室中置X-光胶片上自显影数分钟,经显影、定影,得到黑色曝光斑,根据胶片上曝光斑的位置确定出催乳素受体的分子量为87kD。根据不同时期样品黑斑的大小得出各时期催乳素受体表达量与绒毛生长趋势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生长
分子量
日照时间
化学发光自显影免疫印迹法
绒山羊
皮肤组织
催乳素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
38
2
作者
门守山
商发奎
+2 位作者
韩春花
宋金香
韩景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采用新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雅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共计66 298份;对TP-ELISA法阴性而TP-CMIA法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采用新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雅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共计66 298份;对TP-ELISA法阴性而TP-CMIA法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证。结果:在66 29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TP-ELISA法检出250份阳性,阳性率0.38%;TP-CMIA法检出297份阳性,阳性率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一致的4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TP-WB法检测确证,有32份阳性,15份阴性,而TP-ELISA法全阴性。结论:TP-CMIA法敏感性高于TP-ELISA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快速,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筛查
化学发光
法
免疫
印迹
法
酶联
免疫
吸附
法
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6孔板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被引量:
4
3
作者
杜幸洁
张峰
+2 位作者
张慧晓
文永佳
萨仁托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96孔板上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优化了该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四氢呋喃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紫外灯引发聚合在MaxiSorp 96孔板上合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
对96孔板上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优化了该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四氢呋喃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紫外灯引发聚合在MaxiSorp 96孔板上合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结果表明,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4∶1,模板分子物质的量为0.25 mmol,溶剂的量为5 mL时,合成的氯霉素分子印迹膜对氯霉素的吸附效果最佳,可在5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当氯霉素的初始浓度为120 mg/L时,吸附量可达1.51!g/孔。吸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初始浓度为50 mg/L时,该膜对氯霉素的吸附量为0.83μg/孔,而对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吸附量分别仅为0.49、0.40μg/孔。研究表明,将该氯霉素分子印迹膜作为人工抗体代替氯霉素的生物抗体,采用直接竞争原理,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氯霉素,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分子
印迹
聚合膜
人工抗体
化学发光
免疫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方法的评价
4
作者
方元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23期5-5,共1页
J.Moynagh等为欧共体评价了牛海绵状脑病(BSE)的4种快速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阈值。1.使用两种不同单抗的二位点非竞争免疫测定法,用DELFIA技术产生可读信号;2.用一种单抗检测PrP<sup>sc</sup>的免疫印迹...
J.Moynagh等为欧共体评价了牛海绵状脑病(BSE)的4种快速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阈值。1.使用两种不同单抗的二位点非竞争免疫测定法,用DELFIA技术产生可读信号;2.用一种单抗检测PrP<sup>sc</sup>的免疫印迹法(Prionics);3.使用多克隆抗PrP抗体检测的化学发光ELISA(En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海绵状
实验室诊断方
法
免疫
印迹
法
脑病
化学发光
免疫
测定
法
PrP抗体
多克隆抗
PRION
读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4
5
作者
朱艳哲
马泰
+1 位作者
张从军
孙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肿瘤早期预测的意义,探讨血清TK1的含量与肿瘤病种、复发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14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67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肿瘤早期预测的意义,探讨血清TK1的含量与肿瘤病种、复发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14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6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TK1的水平,分析血清TK1与肿瘤患者各生物学行为参数的关系。结果肿瘤患者组和对照组在血清TK1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K1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1)。肿瘤患者TK1的表达在不同病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血清TK1阳性表达率与无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及肺癌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组血清TK1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患者治疗后不同临床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的患者血清TK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1可用于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血清TK1检测可作为临床上对肿瘤增殖程度及复发监测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胸苷激酶1
肿瘤标志物
酶
免疫
点
印迹
化学发光
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学发光自显影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催乳素受体蛋白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庆林
王和平
德伟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60029)
文摘
采集不同季节绒山羊皮肤组织样品,提取总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结果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然后与催乳素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结合,后者作用于化学发光底物,暗室中置X-光胶片上自显影数分钟,经显影、定影,得到黑色曝光斑,根据胶片上曝光斑的位置确定出催乳素受体的分子量为87kD。根据不同时期样品黑斑的大小得出各时期催乳素受体表达量与绒毛生长趋势是一致的。
关键词
绒毛生长
分子量
日照时间
化学发光自显影免疫印迹法
绒山羊
皮肤组织
催乳素受体蛋白
Keywords
chemiluminscent
goat
skin
prolactin receptor
分类号
S858.2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2.1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
38
2
作者
门守山
商发奎
韩春花
宋金香
韩景银
机构
东营市中心血站
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6-23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采用新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雅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共计66 298份;对TP-ELISA法阴性而TP-CMIA法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证。结果:在66 29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TP-ELISA法检出250份阳性,阳性率0.38%;TP-CMIA法检出297份阳性,阳性率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一致的4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TP-WB法检测确证,有32份阳性,15份阴性,而TP-ELISA法全阴性。结论:TP-CMIA法敏感性高于TP-ELISA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快速,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筛查
化学发光
法
免疫
印迹
法
酶联
免疫
吸附
法
献血者
Keywords
syphilis screening
chemiluminescence
Western blot
ELISA
donor
分类号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6孔板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被引量:
4
3
作者
杜幸洁
张峰
张慧晓
文永佳
萨仁托雅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基金
辽宁省农业公攻关计划项目(2011215004)
文摘
对96孔板上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优化了该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四氢呋喃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紫外灯引发聚合在MaxiSorp 96孔板上合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结果表明,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4∶1,模板分子物质的量为0.25 mmol,溶剂的量为5 mL时,合成的氯霉素分子印迹膜对氯霉素的吸附效果最佳,可在5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当氯霉素的初始浓度为120 mg/L时,吸附量可达1.51!g/孔。吸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初始浓度为50 mg/L时,该膜对氯霉素的吸附量为0.83μg/孔,而对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吸附量分别仅为0.49、0.40μg/孔。研究表明,将该氯霉素分子印迹膜作为人工抗体代替氯霉素的生物抗体,采用直接竞争原理,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氯霉素,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氯霉素
分子
印迹
聚合膜
人工抗体
化学发光
免疫
法
Keywords
chloramphenicol
molecularly imprinted film
artificial antibody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分类号
O631.3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方法的评价
4
作者
方元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23期5-5,共1页
文摘
J.Moynagh等为欧共体评价了牛海绵状脑病(BSE)的4种快速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阈值。1.使用两种不同单抗的二位点非竞争免疫测定法,用DELFIA技术产生可读信号;2.用一种单抗检测PrP<sup>sc</sup>的免疫印迹法(Prionics);3.使用多克隆抗PrP抗体检测的化学发光ELISA(Enfer);
关键词
牛海绵状
实验室诊断方
法
免疫
印迹
法
脑病
化学发光
免疫
测定
法
PrP抗体
多克隆抗
PRION
读信号
分类号
S854.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4
5
作者
朱艳哲
马泰
张从军
孙国平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2-101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272739)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肿瘤早期预测的意义,探讨血清TK1的含量与肿瘤病种、复发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14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6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TK1的水平,分析血清TK1与肿瘤患者各生物学行为参数的关系。结果肿瘤患者组和对照组在血清TK1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K1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1)。肿瘤患者TK1的表达在不同病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血清TK1阳性表达率与无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及肺癌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组血清TK1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患者治疗后不同临床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的患者血清TK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1可用于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血清TK1检测可作为临床上对肿瘤增殖程度及复发监测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血清胸苷激酶1
肿瘤标志物
酶
免疫
点
印迹
化学发光
法
治疗
Keywords
thymidine kinase 1
tumor marker
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 dot blot assay
therapy
分类号
R730.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化学发光自显影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催乳素受体蛋白
孙庆林
王和平
德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
门守山
商发奎
韩春花
宋金香
韩景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96孔板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杜幸洁
张峰
张慧晓
文永佳
萨仁托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方法的评价
方元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朱艳哲
马泰
张从军
孙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