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克多巴胺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试剂盒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浩龙 陈巧钦 +5 位作者 张长弓 何琼 张慧 徐竟波 郭书林 黄印尧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7期91-96,共6页
本研究通过制备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高活性单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RAC,以鲁米诺(luminol)为发光底物,建立直接竞争法检测莱克多巴胺。并对包被液、包被条件、包被蛋白浓度、封闭蛋白种类、孵育时间和酶用... 本研究通过制备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高活性单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RAC,以鲁米诺(luminol)为发光底物,建立直接竞争法检测莱克多巴胺。并对包被液、包被条件、包被蛋白浓度、封闭蛋白种类、孵育时间和酶用量等参数进行优化,成功研制出了化学发光检测RAC的试剂盒。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可达到0.1ng/mL—10n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8,IC50值为0.6763ng/mL;理论检测限小于0.1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7.62%~8.65%;批间变异系数为8.15%;回收率在85%±15%之间,与克伦特罗等其它β-受体激动剂不发生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RAC)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国军 谭延国 +6 位作者 张然星 张岩 亢涛 车冬丽 郑芳芳 王晓宁 李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几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可比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受方法学影响的通用参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名做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患者(均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共500份血清样本。同时使... 目的探讨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几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可比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受方法学影响的通用参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名做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患者(均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共500份血清样本。同时使用5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分别为CLIA、ECLIA、CMIA、CLEIA1和CLEIA2)测定其血清INS水平,并计算每位患者服糖后各时间点INS水平与其空腹的比值(简称"比值")。结果分时段比较,总体上血清INS水平在不同的检测系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两两比较显示,空腹时ECLIA同CLIA、CMIA同CLI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同CLIA餐后3 h IN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校正后的INS比值而言,除CLEIA1分别与其他各检测系统的散点图比校正前更加发散外,其余各检测系统间则更为集中。分时段比较显示,各检测系统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CLEIA2同ECLIA相比,其餐后0.5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EIA2同CMIA比,餐后1.0、2.0和3.0 h均无差异(P>0.05)。而其余各时间点、任意2个系统间比值均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血清INS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间差异很大,虽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多数情况不能通用,仅部分检测系统间空腹或餐后3.0 h可以通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服糖后各时间点的"比值"也与INS水平类似,仅部分时段、部分检测系统间校正后的"比值"可以互相替代,且转换为比值后,可增强大部分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有利于不同方法学之间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通用参数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残留 被引量:6
3
作者 栾军 王毅谦 +6 位作者 龙云凤 张晓燕 柳菡 蒋鲁岩 高玲 封振 马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9-18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检测四环素(tetracycline,TC)残留的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competitive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ity,CLEIA)。方法:通过选择适宜的偶联载体蛋白,优化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检测四环素(tetracycline,TC)残留的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competitive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ity,CLEIA)。方法:通过选择适宜的偶联载体蛋白,优化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四环素的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TC-CLEIA)。结果: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0259~95.9478μg/L,相关系数r为0.9998,检测限为0.0133μg/L,准确度为99.17%,灵敏度为0.7305μg/L,变异系数<10%,对氯霉素、青霉素具有极低的交叉反应;向空白猪肉、鱼肉、鸡肝中添加三种不同浓度的四环素标准品时,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建立的TC-CLEIA测定法检测了四环素小鼠中毒模型中肝脏、肾脏和肌肉中四环素残留的浓度,浓度大小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C-CLEIA检测法简便,检测限低,准确度、重复性、特异性均很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四环素 残留 竞争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新近感染患者IgG类抗体实验室检测分析
4
作者 陈礼文 程娟 +2 位作者 王秀 梁伟 管世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12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EB病毒(EBV)衣壳抗原(VCA)-IgM+新近感染患者抗核抗原(NA)-IgG、VCA-IgG和抗早期抗原(EA)-IgG表达特点。方法: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EBV抗体,选择160例VCA-IgM+新近感染患者统计分析VCA-IgG、NA-IgG和EA-IgG阳性例数(百分... 目的:研究EB病毒(EBV)衣壳抗原(VCA)-IgM+新近感染患者抗核抗原(NA)-IgG、VCA-IgG和抗早期抗原(EA)-IgG表达特点。方法: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EBV抗体,选择160例VCA-IgM+新近感染患者统计分析VCA-IgG、NA-IgG和EA-IgG阳性例数(百分率);将VCA-IgM+/NA-IgG-界定为原发感染的早期/急性期,VCA-IgM+/NA-IgG+界定为原发感染恢复期或再感染,或以年龄(7岁)分组,比较分析二类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以及<7岁和≥7岁患者VCA-IgG、EA-IgG或NA-IgG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60例VCA-IgM+患者NA-IgG、VCA-IgG和EA-IgG阳性例数分别为50例(31.25%)、91例(56.88%)和16例(10%),全阴性60例(37.5%),全阳性9例(5.63%)。EBV原发感染早期/急性期和原发感染恢复期或再感染患者EA-IgG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80(四分位间距0.50~1.35)AU/ml和0.76(四分位间距0.54~1.61)AU/ml(P=0.546),阳性率分别为6.36%和18%(P=0.023);VCA-IgG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27(四分位间距0.32~3.90)AU/ml和22.93(四分位间距7.26-50)AU/ml(P=0.000),阳性率分别为40.91%和92%(P=0.000)。<7岁(126例)和≥7岁(34例)患者的NA-IgG阳性例数分别为30例(23.81%)和20例(58.82%)(P=0.000);VCA-IgG阳性例数分别为70例(55.56%)和21例(61.76%)(P=0.517);EA-IgG阳性例数分别为13例(10.32%)和3例(8.82%)(P=1.000)。结论:EBV新近感染患者IgG类抗体分布特征明显,联合检测EBV抗体有助于EB新近感染的实验室确诊以及感染时相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原发感染 新近感染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和弱阳性结果分析及报告单注释策略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嘉清 李涛 +9 位作者 吴宪 王莲子 王慧慧 李雪梅 肖春红 郝丽 闫川 盛大平 周敏 徐胜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HBsAg与乙肝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乙肝e抗体(HBeAb)与乙肝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或其中一项阳性的标本的表面抗原进行定量复检,并比较分析其表面抗原阳性率,...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HBsAg与乙肝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乙肝e抗体(HBeAb)与乙肝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或其中一项阳性的标本的表面抗原进行定量复检,并比较分析其表面抗原阳性率,从而为解释性注释提供依据。方法筛选出56例HBsAg弱阳性、58例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和61例HBeAb与HBcAb同时阳性或其中一项阳性的ELISA标本,利用化学发光法(CLIA)进行HBsAg定量复查。结果1±模式与1±4+5+模式表面抗原复查后阳性率分别为15.4%与100%;1+2+模式与1+2+4+5+模式表面抗原复查后阳性率分别为5%与93.8%;5+模式与4+5+模式表面抗原复查后阳性率分别为10.8%与52.6%。以上2组间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sAb、HBeAb、HBcAb结果对判断HBsAg结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HBeAb与HBcAb同时阴性在HBsAg弱阳性、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ELISA模式中提示HBsAg存在假阳性可能,仅HBeAb与HBcAb同时阳性的ELISA模式提示HBsAg存在漏检可能。应根据HBeAb和HBcAb两项结果给予HBsAg复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解释性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