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展布体系中由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导致的温度场对称破缺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文华 徐玖平 罗久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8-492,391,共6页
分析了由于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耦合而导致的非等温非均匀体系中温度场对称破缺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 ,甚至是单组分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体系 ,温度场的这种自组织进程也不可避免 .作为温度场结构的一个范例 ,进一... 分析了由于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耦合而导致的非等温非均匀体系中温度场对称破缺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 ,甚至是单组分化学反应 -扩散 -热传导体系 ,温度场的这种自组织进程也不可避免 .作为温度场结构的一个范例 ,进一步从解析解及计算机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小展布非等温的 Lindeman模型 ;结果表明 ,温度场出现时空自组织的阈值不仅与本征参数有关 ,而且与体系的边界条件及外控约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 对称破缺 温度场 Linde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Cl^(-)与CO_(2)耦合侵蚀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晓敏 罗素蓉 +1 位作者 丁金龙 汤国华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8-607,共10页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测定并分析标准砂、河砂及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研究Cl^(-)与CO_(2)耦合作用下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均低于河砂,且受片状颗粒含量影响显著;Cl^(-)与CO_(2)耦合侵蚀...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测定并分析标准砂、河砂及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研究Cl^(-)与CO_(2)耦合作用下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均低于河砂,且受片状颗粒含量影响显著;Cl^(-)与CO_(2)耦合侵蚀下,砂浆内对流区终点的pH值为12.0~12.5;随着细骨料粒形指数的降低,砂浆中的自由Cl^(-)含量和表观Cl^(-)扩散系数先下降后上升,与孔径50 nm以上风险孔比例呈正相关,且受单个循环周期内CO_(2)侵蚀时长的影响;细骨料粒形指数的降低增强了骨料的曲折效应,提高了细骨料对外界侵蚀的阻滞效果。建议将机制砂的合理粒形指数取为0.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粒形指数 耦合侵蚀 自由Cl^(-)含量 表观Cl^(-)扩散系数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传导-蒸汽压耦合作用的混凝土高温破坏行为解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永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81,共5页
针对火灾高温下混凝土处于热传导-蒸汽压耦合作用受力特点,以与物质移动理论相结合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为研究平台,借鉴既有的基于物质移动理论的杆单元网络模型,研究考虑热传导-蒸汽压耦合作用的混凝土高温破坏行为解析方法并实现程序化... 针对火灾高温下混凝土处于热传导-蒸汽压耦合作用受力特点,以与物质移动理论相结合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为研究平台,借鉴既有的基于物质移动理论的杆单元网络模型,研究考虑热传导-蒸汽压耦合作用的混凝土高温破坏行为解析方法并实现程序化。该解析方法采用刚体单元对混凝土连续体进行离散化处理,采用三维杆单元网络表征混凝土内部热传导与开裂前后蒸汽压不同移动规律。所采用的解析方法可以准确反映火灾高温下混凝土开裂直至爆裂的真实破坏形态,以期为混凝土高温破坏行为研究提供了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作用 破坏行为 热传导-蒸汽压耦合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的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的具有(G′/G)-形式的行波解(英文)
4
作者 朱云 职桂珍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111-113,共3页
运用(G/′G)-展开法,求出了耦合的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的带参数的行波解.这些行波解具有新的结构,当参数取某些特殊值时,可以得到孤波解.
关键词 (G′/G)-展开法 行波解 耦合的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的化学-力学耦合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研 宋智通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702,共6页
水泥石良好的粘结性能和力学性能决定水泥基材料和结构的耐久性。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发现水泥石中含钙水化物质,特别是氢氧化钙Ca(OH)2和水化硅酸钙C-S-H在化学腐蚀作用下的流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假定水泥基材料为宏观均匀材料,引入... 水泥石良好的粘结性能和力学性能决定水泥基材料和结构的耐久性。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发现水泥石中含钙水化物质,特别是氢氧化钙Ca(OH)2和水化硅酸钙C-S-H在化学腐蚀作用下的流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假定水泥基材料为宏观均匀材料,引入考虑两种水化物不同扩散过程的化学扩散模型。提出了新的化学-力学损伤本构模型,描述水泥基材料在不同化学腐蚀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综合应用提出的水泥基材料的化学-力学损伤本构关系和化学扩散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水泥石具有时间效应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 化学-力学耦合 本构关系 化学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砂混合物缓冲层轴向热传导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平 赵亮 +2 位作者 焦大丁 王家杰 杨鸿锐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膨润土-砂混合物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缓冲材料,在高放废物衰变释热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能对处置库的稳定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按比例缩小后的不同干密度、含水率、掺砂率试样进行热传导模拟试验,并对缓冲层... 膨润土-砂混合物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缓冲材料,在高放废物衰变释热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能对处置库的稳定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按比例缩小后的不同干密度、含水率、掺砂率试样进行热传导模拟试验,并对缓冲层热-力耦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缓冲层温度、应力和应变的变化及分布情况,重点分析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试样干密度、含水率和掺砂率均可提高其导热性,应变也随之增大,应力受温度影响较早达到平衡;缓冲层靠近热源的位置温度、应力和应变最大,沿轴向方向递减,初始时刻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砂混合物 热传导装置 缓冲层 -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聚合物胶体的电化学-力学耦合模型及数值方法
7
作者 林銮 杨庆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离子聚合物胶体中充满着液体,并能吸附电荷,在外部化学场或电场的激励下,能产生巨大的膨胀。由于这些特性,离子聚合物可以作为电化学-力学驱动器。本文采用电化学-力学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 离子聚合物胶体中充满着液体,并能吸附电荷,在外部化学场或电场的激励下,能产生巨大的膨胀。由于这些特性,离子聚合物可以作为电化学-力学驱动器。本文采用电化学-力学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离子聚合物在电场作用下的离子重分布和胶体的膨胀与收缩行为,同时能计算胶体中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胶体 化学-力学耦合 质量扩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厂火灾-泄漏耦合作用下氯气扩散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力 何松 +3 位作者 牛奕 李乾 张英 陈先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166,共6页
为研究化工厂火灾和有毒气体耦合作用下的气体扩散规律,采用FDS软件分别对某化工厂氯气泄漏、火灾和火灾-泄漏耦合条件下的氯气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火源功率、氯气泄漏时间等参数对环境温度和氯气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为研究化工厂火灾和有毒气体耦合作用下的气体扩散规律,采用FDS软件分别对某化工厂氯气泄漏、火灾和火灾-泄漏耦合条件下的氯气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火源功率、氯气泄漏时间等参数对环境温度和氯气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化工厂氯气泄漏条件下,氯气主要在风的作用下沿着地面快速向下风向扩散;火灾条件下,厂房内的温度主要是以火源为中心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而火灾-泄漏耦合条件下,氯气的泄漏扩散和火灾温度场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一方面火灾产生的高温和热气流会使一部分原本沿着地面扩散的氯气在火源上风向附近向上扩散,同时下风口的火灾对氯气的扩散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会减缓氯气向出口处扩散,另一方面泄漏出来的氯气会吸收空气中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泄漏口附近的温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化工厂危险区域的划分及事故救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厂 火灾-泄漏耦合作用 氯气扩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单分子化学反应体系中温度场的时空对称破缺及温度波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玉民 栗志 罗久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5-738,共4页
从线性稳定性分析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小尺度空间展布、伴有扩散和热传导的Linde-mann单分子化学反应体系的温度场时空对称破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值和固定边界条件下,反应体系经由时间-空间对称破缺分支能够产生温度波.
关键词 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耦合 Lindemann单分子反应模型 温度场时空对称破缺 温度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砂混合物缓冲层径向热传导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亮 刘平 +2 位作者 焦大丁 王家杰 潘东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272-280,共9页
膨润土-砂混合物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缓冲材料,在核废料衰变热影响作用下,其稳定性及物理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变化,这对缓冲回填材料的包封阻隔作用及处置库的安全运行产生重要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按比例缩小后的不同干密度、含水率... 膨润土-砂混合物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缓冲材料,在核废料衰变热影响作用下,其稳定性及物理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变化,这对缓冲回填材料的包封阻隔作用及处置库的安全运行产生重要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按比例缩小后的不同干密度、含水率、掺砂率试样进行热传导模拟试验,并对试验过程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缓冲层温度、应力和应变的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增大试样干密度、含水率和掺砂率均可提高导热性,应力和应变也随之增大,且不同含水率试样产生的结果变化显著;缓冲层靠近热源的位置温度、应力和应变最大,且沿径向方向减小,初始时刻各值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砂混合物 热传导装置 缓冲层 -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纳米柱状电极力-扩散耦合行为研究
11
作者 李广明 詹春晓 李孝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0-956,共7页
文章以纳米尺度离子电池的电极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考虑表面效应的力-扩散双向耦合理论模型,对其在表面效应和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借助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对恒电压充电条件下空心纳米柱... 文章以纳米尺度离子电池的电极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考虑表面效应的力-扩散双向耦合理论模型,对其在表面效应和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借助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对恒电压充电条件下空心纳米柱状电极中浓度场、应力场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分析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该文条件下,表面效应对电极中环向和轴向应力场有压应力作用,且尺寸越小压应力作用越明显,而对径向应力场的作用则与位置有关。该研究为优化空心纳米柱状电极中的力-扩散耦合行为性能及应用拓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 纳米电极 -扩散耦合模型 表面效应 恒电压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材料热-力耦合模型及热破裂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世斌 唐春安 +1 位作者 李连崇 梁正召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9,共8页
针对混凝土、岩石等脆性材料,利用热传导和热-力耦合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材料在细观尺度上的损伤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考虑损伤的热-力耦合模型,并在原有材料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 针对混凝土、岩石等脆性材料,利用热传导和热-力耦合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材料在细观尺度上的损伤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考虑损伤的热-力耦合模型,并在原有材料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脆性材料热破裂过程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脆性材料在细观层次上力学性质的非均匀性(包括强度、弹模、传导系数等),并通过统计分布函数建立了宏、细观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对不同均匀程度材料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材料的非均匀性对热传导规律、热应力分布以及热破坏模式有较大的影响。材料热力学性质的非均匀性加剧了材料内部热应力分布的非均匀性,这是致使非均匀材料热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稳态和瞬态热传导两种条件下的脆性介质破裂过程模拟分析表明,考虑瞬态热传导计算所得到的破裂区小于相同条件下稳态热传导所得到的结果,表明在热破裂过程分析中,应注重考虑瞬态热传导对破裂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传导 -耦合 非均匀性 破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表面退移速率计算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玉新 胡春波 +3 位作者 孙得川 蔡体敏 陈灏 刘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基于流-固耦合的方法,在充分考虑混合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诸多复杂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适用于不同工作状况下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表面退移速率预示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基于流-固耦合的方法,在充分考虑混合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诸多复杂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适用于不同工作状况下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表面退移速率预示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对模型发动机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混合火箭发动机中的燃烧、流动及固体燃料表面的退移速率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发动机中的固体燃料表面的退移速率沿轴向近似地呈“W”形状的曲线变化;在混合发动机中,突扩形状的预燃室和补燃室有利于燃料热解气体和氧化剂气体的扩散混合,可以强化对固体燃料表面的换热,提高固体燃为表面的退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火箭发动机 -耦合 固体燃面退移速率 扩散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轴向周向热传导的耦合网络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红宇 李和明 罗应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用耦合网络模型替代有限元模型来节约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本文针对三峡发电机定子局部铁心段分别建立了计及轴向、周向热传导的非线性热-流体耦合网络模型和基于热-流体耦合单元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温度场模型。采用这两种模型... 为了研究用耦合网络模型替代有限元模型来节约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本文针对三峡发电机定子局部铁心段分别建立了计及轴向、周向热传导的非线性热-流体耦合网络模型和基于热-流体耦合单元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温度场模型。采用这两种模型计算了多种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并用统计方法对两者温度计算结果的偏差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是接近的;且与实测值也比较接近,说明两种模型的有效性。前者的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比后者大为减少,且随着模型解算规模的增加并没引起计算结果偏差的增加。该方法为以耦合网络模型代替有限元模型来求解具有复杂的冷却结构的大型发电机全定子温度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网络模型 三维有限元模型 计及轴向周向热传导 定子局部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振荡凝胶的力-化耦合行为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鹏飞 赵兴红 +2 位作者 林敏 卢天健 徐峰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8-446,共29页
自振荡凝胶是一类由特殊振荡化学反应驱动而产生周期性变形的新型智能软材料.自振荡凝胶内部存在复杂的力学与化学的非线性耦合效应,其动力学行为特征受试样的边界约束情况、外部作用力大小与形式等力学因素和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类型等... 自振荡凝胶是一类由特殊振荡化学反应驱动而产生周期性变形的新型智能软材料.自振荡凝胶内部存在复杂的力学与化学的非线性耦合效应,其动力学行为特征受试样的边界约束情况、外部作用力大小与形式等力学因素和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类型等化学因素的显著影响,亦受试样的几何形状、外界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其他物理因素的调控.自振荡凝胶已在力学与化学信号传播、材料结构自组装、微量物质运输、微型作动器、新型力学传感器等基础和应用领域取得众多突破性研究进展.基于相关研究,系统论述了自振荡凝胶的力-化耦合行为调控及其主要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智能软材料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振荡凝胶 BZ化学反应 -耦合 行为调控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输气管道热-结构耦合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金梅 张国威 +1 位作者 周国强 邵婷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8-362,共5页
针对高温输气管道的结构特点和输送的介质特征,考虑到静压和温度的耦合作用,根据有限元理论,构建了基于稳态热传导的输气管道热-结构耦合模型,提出了数值求解该问题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并以某干气压缩机的输气管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 针对高温输气管道的结构特点和输送的介质特征,考虑到静压和温度的耦合作用,根据有限元理论,构建了基于稳态热传导的输气管道热-结构耦合模型,提出了数值求解该问题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并以某干气压缩机的输气管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建模和仿真模拟,分析并揭示了内外管壁温度不同条件下结构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高温输气管道热-结构耦合的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为管道的现场施工、实时监测和安全性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高温 -结构耦合 稳态热传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体系中温度场自组织类型和产生阈值的多样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玉民 栗志 罗久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75-2979,共5页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actor design and control to choose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throughout the reaction process.The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control parameters contained in a nonlinear kinetic 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actor design and control to choose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throughout the reaction process.The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control parameters contained in a nonlinear kinetic system of equations resulted in the diversity of temperature self-organization structures and occurring critical values in Lindemann uni-molecular chemical reaction-diffusion-heat conduction systems.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also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occurring critical values of Turing bifurcation led to multiple wave number values of spatially periodic structures of temperature field.Without doubt,these significant resul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reasonably design,correctly choose the reactor type and optimally control chemical re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扩散-热传导 温度场自组织 Lindemann模型 化学反应器设计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PHREEQC的CO_(2)+O_(2)地浸采铀反应运移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海涛 张通 +4 位作者 李旭 贺江辉 杨鑫 何玉鹏 邵则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80-690,共11页
铀资源是的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安全高效开发利用铀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和国家战略安全意义重大。CO_(2)+O_(2)地浸采铀是砂岩型铀矿采冶的主要方式,研究CO_(2)+O_(2)溶浸过程中水动力场和化学场的耦合机制是预测地浸采铀过... 铀资源是的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安全高效开发利用铀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和国家战略安全意义重大。CO_(2)+O_(2)地浸采铀是砂岩型铀矿采冶的主要方式,研究CO_(2)+O_(2)溶浸过程中水动力场和化学场的耦合机制是预测地浸采铀过程中铀动态浸出的关键核心。以内蒙古某煤铀共存矿床为对象,通过COMSOL构建地浸过程中溶质运移的对流与弥散模型,通过PHREEQC构建砂岩型铀矿CO_(2)+O_(2)溶浸过程的热力学数据库,利用iCP平台(Interface COMSOL-PHREEQC)建立COMSOL-PHREEQC耦合框架的CO_(2)+O_(2)地浸采铀的反应运移数值模型,模拟了CO_(2)+O_(2)地浸过程中铀矿动态浸出过程。同时,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定量比较了不同参数对铀浸出效果影响的重要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模拟预测CO_(2)+O_(2)溶浸过程中铀的反应运移过程。模拟结果发现CO_(2)+O_(2)地浸采铀过程中,抽、注液孔周围水动力强,溶浸液与铀矿物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形成高浓度的铀区;在水动力作用弱的地方,溶浸液不能及时到达,形成低浓度铀区。浸出铀的运移过程主要受对流和弥散作用控制。浸出铀可以通过下部煤层采动裂缝进入采煤工作面和采空区内,影响煤矿安全开采活动。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揭示抽液流量、CO_(2)和O_(2)体积分数是铀浸出率的关键控制因素,而铀的浸出率与地层渗透率、地下水流速之间并不是呈单调的递增关系。研究结果对砂岩型铀矿CO_(2)+O_(2)地浸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O_(2)地浸采铀 反应运移模拟 水动力-化学反应耦合 参数敏感性分析 COMSOL-PHREEQ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双热带辐合带现象及其热收支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江龙 张学洪 +1 位作者 俞永强 戴福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51,共13页
文中研究了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双热带辐合带(Double ITCZ)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海洋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Double ITCZ现象是在热带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条ITCZ的现象,这是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 文中研究了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双热带辐合带(Double ITCZ)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海洋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Double ITCZ现象是在热带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条ITCZ的现象,这是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异常现象,与实际气候中出现的Double ITCZ现象并非指同一问题。文中对比观测和模式结果,指出了Double ITCZ现象的主要特征,针对它的出现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再利用模式输出的热量收支各项进行统计,得到了从海洋热收支分析得到的海表温度变化原因。与观测到的正常模态相比,Double ITCZ是一个异常的模态,它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降温和东南太平洋10°S附近的升温。海洋热量收支分析表明,暖池区的降温主要是受到扩散的作用,而表层平流的异常增暖在决定异常辐合带区升温过程中占第一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气环流模式 热带辐合带 热量收支 扩散 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层与空腔的结构-声耦合解析模型和隔声优化
20
作者 邓国明 郑松林 +2 位作者 邵建旺 吴宪 陈则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针对橡胶薄层与空腔的声学耦合,提出一种结构-声耦合解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密封条的材料与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加入余弦辅助函数,得到空腔的声学模态振型函数。利用瑞利-里兹法,建立简支双薄层结构振动与空腔声学耦合的解析模型。... 针对橡胶薄层与空腔的声学耦合,提出一种结构-声耦合解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密封条的材料与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加入余弦辅助函数,得到空腔的声学模态振型函数。利用瑞利-里兹法,建立简支双薄层结构振动与空腔声学耦合的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单点激励的均方响应和扩散声场激励的隔声。通过与阻抗-迁移率方法和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解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FE-SEA方法相比,该解析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利用该解析模型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材料与几何参数,使得隔声提高10 dB以上;优化的密封条趋向于扁而宽的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门密封条 结构-耦合 解析模型 扩散声场 隔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