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与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3
1
作者 黄祖强 陈渊 +3 位作者 钱维金 童张法 覃学江 黎铉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7-1313,共7页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粒度分析仪等考察了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热特性、颗粒形貌及粒度变化的影响。并将不同活化时间的玉米淀粉在相同条件下与乙酸酐进行酯...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粒度分析仪等考察了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热特性、颗粒形貌及粒度变化的影响。并将不同活化时间的玉米淀粉在相同条件下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及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通过研究机械活化对酯化反应取代度、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率与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来探讨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淀粉酯化反应的取代度及接枝共聚反应的接枝率与接枝效率,说明机械活化能有效地提高玉米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其原因是玉米淀粉在机械活化过程中其结晶结构与颗粒形貌均受到破坏,结晶度降低,最终由多晶态转变成非晶态。并随活化时间的延长,糊化温度及糊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强,从而使反应试剂的扩散阻力下降,易于扩散到淀粉分子中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机械活化 结晶结构 化学反应活性 乙酸酯化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过程VOCs的平均浓度与化学反应活性 被引量:59
2
作者 邓雪娇 王新明 +6 位作者 赵春生 冉靓 李菲 谭浩波 邓涛 吴兑 周秀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3-1161,共9页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秋季VOCs在相对污染与清洁情况下的日变化特征.污染情况下的VOCs质量浓度可达清洁情况下的2.2倍,污染富集的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丁烷、戊烷、丙烷、乙炔、乙烯等物种.自然排放的异戊二烯具有早晚浓度低而白天浓度...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秋季VOCs在相对污染与清洁情况下的日变化特征.污染情况下的VOCs质量浓度可达清洁情况下的2.2倍,污染富集的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丁烷、戊烷、丙烷、乙炔、乙烯等物种.自然排放的异戊二烯具有早晚浓度低而白天浓度高的日变化规律,体现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征;而人类活动污染排放的甲苯其日变化规律基本反映了气象条件与污染源排放日变化的影响,在相对污染情况下早上出现明显的污染富集,午后出现污染低值.反应活性较强的物质主要是烯烃(反式-2-丁烯、异戊二烯、顺2-戊烯)与芳香烃(间对-二甲苯、甲苯);烯烃的质量百分比最低,却占最高的化学反应活性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前体物VOCs 平均浓度 化学反应活性 污染富集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被引量:59
3
作者 王琴 刘保献 +4 位作者 张大伟 李云婷 郇宁 闫贺 张博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36-3646,共11页
2014年在北京市城市对照点定陵(城市背景点)、东四(城区点)和永乐店(东南区域传输点)3个不同功能站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自动观测,测定了包括含氧VOCs在内的98种挥发性有机物,系统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 2014年在北京市城市对照点定陵(城市背景点)、东四(城区点)和永乐店(东南区域传输点)3个不同功能站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自动观测,测定了包括含氧VOCs在内的98种挥发性有机物,系统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时空分布特征及大气化学活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VOCs的年均体积分数为(47.36±13.78)×10-9,化学组成以烷烃为主,占39.55%,其次是OVOCs,再次是烯烃和芳香烃.中心城区点和东南区域传输点的VOCs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城市背景点.中心城区点VOCs受交通源和生活燃气排放影响显著,东南区域传输点受交通源和工业溶剂源影响显著,而城市背景点则受上风城区传输影响大.总VOCs浓度季节变化整体表现为冬高、夏低的特点.受污染来源的差异影响,不同点位的不同组分表现出并不相同的日变化特征.甲苯/苯的比值分析显示,北京地区冬季采暖期燃煤影响突出,春夏季溶剂挥发贡献增加.北京VOCs大气化学活性以烯烃为主,其次是芳香烃和OVOCs,关键活性组分有乙烯、乙醛、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邻-二甲苯、乙苯、正丁烷、1-丁烯和丙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挥发性有机物 时空分布 化学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机械化学的计算模拟(Ⅰ)——晶格畸变与化学反应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肖奇 邱冠周 胡岳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00-905,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规范保持赝势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了外应力对黄铁矿晶体结构的影响 ,计算了畸变晶格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 :晶格畸变导致费米能级升高 ;过渡状态理论分析表明机械活化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即交换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规范保持赝势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了外应力对黄铁矿晶体结构的影响 ,计算了畸变晶格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 :晶格畸变导致费米能级升高 ;过渡状态理论分析表明机械活化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即交换电流密度 (J0FeS2 ,J0O2 )增大。根据半导体电化学能带模型和腐蚀电化学混合电位模型 ,晶格畸变导致晶体费米能级EF 升高和交换电流密度增大 ,从而使黄铁矿腐蚀电流增大 ,腐蚀速率提高。黄铁矿机械活化内在原因不仅是机械化学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动力学 黄铁矿 机械活化 电子结构 化学反应活性 机械电化学 浮选 氧化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鱿鱼顶骨β-甲壳素的化学反应活性及其与α-甲壳素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董炎明 阮永红 +3 位作者 吴玉松 王勉 丘蔚碧 许聪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0-495,共6页
研究了由鱿鱼顶骨提取的β-甲壳素和β-壳聚糖分别对 O-丙酰化 (非均相反应 )和 N-乙酰化 (均相反应 )的反应活性 ,并与 α-甲壳素 /壳聚糖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β-甲壳素的反应活性比 α-甲壳素差 .β-甲壳素经水磨微纤化后 ,丙酰化... 研究了由鱿鱼顶骨提取的β-甲壳素和β-壳聚糖分别对 O-丙酰化 (非均相反应 )和 N-乙酰化 (均相反应 )的反应活性 ,并与 α-甲壳素 /壳聚糖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β-甲壳素的反应活性比 α-甲壳素差 .β-甲壳素经水磨微纤化后 ,丙酰化反应活性虽然显著提高 ,但仍低于 α-甲壳素 .本文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纤化的 β-甲壳素中可以分辨出 4个层次的纤维状结构 ,它们分别是微纤束、微纤、细微纤和原纤 ,直径分别为 1 0 1 ,1 0 0 ,1 0 - 1 和 1 0 - 2 μm数量级 .由于暴露出各层次微纤上更多的自由羟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壳聚糖 β-甲壳素 化学反应活性 α-甲壳素 鱿鱼顶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的活化预处理及对其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耿凤英 于九皋 马骁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以氢氧化钠/尿素混合水溶液对玉米淀粉进行预处理使其活化,并采用SEM和XRD方法考察了活化对玉米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活化后玉米淀粉颗粒变小,粒径为500nm左右;结晶度降低,晶型发生转变,由A型转变成VH型。以月... 以氢氧化钠/尿素混合水溶液对玉米淀粉进行预处理使其活化,并采用SEM和XRD方法考察了活化对玉米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活化后玉米淀粉颗粒变小,粒径为500nm左右;结晶度降低,晶型发生转变,由A型转变成VH型。以月桂酸和月桂酸甲酯为酯化试剂将原玉米淀粉及活化玉米淀粉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酯化,通过考察酯化反应取代度的变化来研究活化对玉米淀粉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玉米淀粉与月桂酸甲酯反应的取代度显著提高,由0增加到0.3543,说明活化能有效提高玉米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活化 结晶结构 化学反应活性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添加剂体系化学反应活性与极压抗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锡安 李琼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67,共4页
利用热丝法和四球试验机研究了二元添加剂体系的化学反应活性和极压抗磨性,并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试验后细铁丝和钢球磨痕表面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石油磺酸钙和苯三唑脂肪胺盐对3种含磷极压抗磨剂的抗磨性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而对... 利用热丝法和四球试验机研究了二元添加剂体系的化学反应活性和极压抗磨性,并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试验后细铁丝和钢球磨痕表面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石油磺酸钙和苯三唑脂肪胺盐对3种含磷极压抗磨剂的抗磨性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而对它们的极压性却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热丝法 化学反应活性 抗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被引量:29
8
作者 薛莲 王静 +1 位作者 冯静 刘世朋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2期26-30,共5页
利用2012年青岛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青岛市VOC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且烷烃是VOCs的主要组分,占60%以上。夏、秋季的VOCs浓度高于春、冬季,且9月的浓度高于其他月份,日... 利用2012年青岛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青岛市VOC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且烷烃是VOCs的主要组分,占60%以上。夏、秋季的VOCs浓度高于春、冬季,且9月的浓度高于其他月份,日变化呈现"两峰一谷"趋势,与交通早晚高峰对应。VOCs各组分均表现出周末效应,说明机动车源和工业源的重要影响,优势物种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对比各组分的OH消耗速率,得出烯烃的臭氧生成贡献高于烷烃和芳香烃,控制机动车尾气、溶剂挥发、化石工业等VOCs排放源将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臭氧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化学反应活性 周末效应 来源分析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低碳数正构烷烃组分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齐安安 周小平 +3 位作者 马鑫 雷春妮 庞伟强 管贤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6-304,共9页
为明确兰州市大气环境常态下低碳数正构烷烃(C5~C19)质量浓度变化、组分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11月—2018年6月选取兰州市5个采样点,利用TENAX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应用TD-GC/MS(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为明确兰州市大气环境常态下低碳数正构烷烃(C5~C19)质量浓度变化、组分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11月—2018年6月选取兰州市5个采样点,利用TENAX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应用TD-GC/MS(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对空气样品中低碳数正构烷烃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OFP(臭氧生成潜势)、·OH消耗速率、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进行评估计算,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法分析低碳数正构烷烃的大气化学反应活性贡献率特征.结果表明:①在10种低碳数正构烷烃中,正己烷(C6)对OFP的贡献率最大,正辛烷(C8)对·OH消耗速率的贡献率最大,二者的贡献率分别为37.71%和37.64%.②在10种低碳数正构烷烃中正辛烷(C8)对SOA生成潜势的贡献率最大,为50.02%.③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低碳数正构烷烃总质量浓度与OFP、·OH消耗速率相关性显著(R分别为0.895和0.948).④因子分析表明,5个未知因子所包含的化学反应活性信息量在94.511%以上,所含信息量也体现了未知因子组成的重要性,可为进一步解析大气化学反应活性提供参考.研究显示,正辛烷、正己烷是低碳数正构烷烃的2个关键活性组分,正辛烷是大气化学反应活性贡献率最大的化合物之一,也是汽车尾气排放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己烷是人为源与自然源的混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低碳数正构烷烃 组分特征 化学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大气VOCs组成及光化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旸 吴宇峰 +1 位作者 董海燕 陈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32,共5页
为分析天津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成及光化学活性,于2014年5-9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展在线观测。结果表明,天津市VOCs平均浓度为90.5×10^(-9)(V/V),其中,烷烃、烯烃和芳香烃贡献分别达到60.7%,29.0%和10.3%。等效丙烯浓度和臭氧... 为分析天津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成及光化学活性,于2014年5-9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展在线观测。结果表明,天津市VOCs平均浓度为90.5×10^(-9)(V/V),其中,烷烃、烯烃和芳香烃贡献分别达到60.7%,29.0%和10.3%。等效丙烯浓度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评估发现,天津市VOCs光化学反应较活跃的物质以低碳(C2~C5)烯烃和烷烃为主,反应活性和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的物种主要为1,3-丁二烯、丙烯、乙烯等烯烃类。VOCs平均最大O_3增量反应活性为3.08,约为丙烯的1/3。气团老化程度评估发现,除受到局地排放影响外,区域传输也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化学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典型有机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媛倩 盛浩哲 +5 位作者 曹霞 岳利波 罗艺琳 付广宇 孙鹏 陈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8,I0006,共9页
在华北地区选取典型有机溶剂使用行业开展基于不同生产环节和有机溶剂类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集和117种VOC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1)印刷和金属表面涂层企业不同生产环节中,印刷、喷涂环节的VOCs浓度最高。2)印刷企业VOCs以含氧... 在华北地区选取典型有机溶剂使用行业开展基于不同生产环节和有机溶剂类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集和117种VOC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1)印刷和金属表面涂层企业不同生产环节中,印刷、喷涂环节的VOCs浓度最高。2)印刷企业VOCs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占比(质量分数)为18.0%~99.6%。水性油墨车间特征组分为异丙醇、甲基丙烯酸甲酯、1-己烯,溶剂型油墨车间特征组分为乙醇、乙酸乙酯和甲基环己烷。金属表面涂层企业以OVOCs和芳香烃为主,占比分别为4.6%~82.1%和9.1%~70.1%。水性涂料组分主要有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间/对二甲苯。溶剂型涂料特征组分为间/对二甲苯、乙醇和乙苯;末端处理设施紫外线(UV)光氧催化和催化燃烧装置分别对乙醇和间/对二甲苯去除效果较好。3)印刷企业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大的VOCs组分为OVOCs,平均占比73.3%,高活性组分主要有乙醇、乙酸乙酯和异丙醇,金属表面涂层企业对OFP贡献大的VOCs组分为芳香烃,平均占比48.5%,高活性组分主要为间/对二甲苯、乙苯和甲苯。各环节对比源反应活性(SR)差异显著,VOCs的UV光氧催化治理工艺会导致印刷和金属表面涂层企业SR大于生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印刷 金属表面涂层 化学反应活性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Cs臭氧关键性前体物识别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枫沛 杨瑞 +2 位作者 刘大喜 段莉丽 崔建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28,共5页
从编制VOCs的排放清单和源成分谱入手,以OH自由基损失率(LOH)、丙烯当量浓度法、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为研究内容,比较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归纳和阐述了VOCs的臭氧生成贡献情况和研究进展,为有效精细化管控臭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合理... 从编制VOCs的排放清单和源成分谱入手,以OH自由基损失率(LOH)、丙烯当量浓度法、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为研究内容,比较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归纳和阐述了VOCs的臭氧生成贡献情况和研究进展,为有效精细化管控臭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 化学反应活性 关键前体物 臭氧生成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关键活性组分 被引量:31
13
作者 郑伟巍 毕晓辉 +4 位作者 吴建会 冯银厂 傅晓钦 翁燕波 朱艳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1-1419,共9页
于2010年冬、春、秋三季,在宁波市3个采样点(市区、镇海站、北仑站)进行大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并对36种大气VOCs组分进行测量,分析宁波市大气VOCs组分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用各组分的·OH反应速率表征其化学反... 于2010年冬、春、秋三季,在宁波市3个采样点(市区、镇海站、北仑站)进行大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并对36种大气VOCs组分进行测量,分析宁波市大气VOCs组分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用各组分的·OH反应速率表征其化学反应活性,以识别宁波市大气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结果表明:宁波市ρ(VOCs)(36种大气VOCs组分的平均质量浓度)在3个季节的平均值为198.2μg/m3,主要成分为烷烃(48.6%)、芳香烃(33.6%)、烯烃(17.8%).ρ(VOCs)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298.5μg/m3)>秋季(174.1μg/m3)>春季(122.0μg/m3),空间上表现为市区(161.3μg/m3)<镇海(225.0μg/m3)<北仑(208.2μg/m3).宁波市大气VOCs的化学组成相对稳定,·OH平均反应速率常数和乙烯相当,总化学反应活性较强;对化学反应活性贡献最大的是烯烃,其体积混合比约占VOCs体积混合比的22%,但对VOCs化学反应活性的贡献达64%以上;关键活性组分为1-丁烯、反-2-丁烯、间,对-二甲苯、乙烯和戊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化学反应活性 时空变化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长治市夏季VOCs来源及活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如梅 闫雨龙 +9 位作者 段小琳 王芳园 牛月圆 王成 徐扬 李颖慧 胡冬梅 樊占春 李焕峰 彭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49-3259,共11页
分析长治市夏季环境VOCs浓度及其反应活性(以OH·消耗速率计),基于聚类分析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VOCs来源.结果表明:长治市总VOCs平均浓度为37.40μg/m^3,平均活性水平为5.07s^-1,具有本地新鲜排放和反应后混合的特征.机... 分析长治市夏季环境VOCs浓度及其反应活性(以OH·消耗速率计),基于聚类分析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VOCs来源.结果表明:长治市总VOCs平均浓度为37.40μg/m^3,平均活性水平为5.07s^-1,具有本地新鲜排放和反应后混合的特征.机动车排放、燃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LPG/NG)使用、工艺过程和溶剂使用源对环境VOCs的贡献分别为29.7%、29.2%、23.5%、11.6%和6.1%;对具有新鲜排放特征VOCs的贡献分别为34.6%、38.4%、10.1%、8.5%和8.5%.长治市VOCs主要受本地机动车与燃煤源排放的影响,而LPG/NG使用源与工艺过程源可通过区域传输影响本地环境VOCs.可见,有效控制本地机动车与燃煤源排放、加强市区周边LPG/NG使用与工艺过程源的联防联控,是降低长治市环境VOCs浓度与O3生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夏季 源解析 聚类 化学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碰撞理论的绿色模块划分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艳秋 胡铭杨 +1 位作者 杨先超 蔡广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针对在产品设计初期传统绿色模块划分方法普遍存在模块绿色程度区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化学碰撞理论的绿色模块划分方法。首先,构建了化学碰撞理论应用于绿色模块划分模型,模型中,重点探讨了表征零件自身化学反应活性的绿色... 针对在产品设计初期传统绿色模块划分方法普遍存在模块绿色程度区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化学碰撞理论的绿色模块划分方法。首先,构建了化学碰撞理论应用于绿色模块划分模型,模型中,重点探讨了表征零件自身化学反应活性的绿色程度矩阵和表征零件碰撞形成化学键难易的能量矩阵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碰撞评估,确保绿色模块组成方案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对绿色模块划分模型的优化求解。最后,以某型号家用冰箱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模块划分 化学碰撞理论 化学反应活性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VOCs浓度特征和关键活性组分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芮伶 翟崇治 +4 位作者 李礼 余家燕 刘敏 许丽萍 冯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5,共8页
2015年8月22日至9月26日利用在线GC-MS/FID和离线Canister-GCMS/FID采样并分析了重庆城区7个监测点位的96种VOCs,结果表明,城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平均体积分数为42.43×10-9,且空间分布特征为"中心城区高,周边低"。重庆... 2015年8月22日至9月26日利用在线GC-MS/FID和离线Canister-GCMS/FID采样并分析了重庆城区7个监测点位的96种VOCs,结果表明,城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平均体积分数为42.43×10-9,且空间分布特征为"中心城区高,周边低"。重庆本地高乙烷、高乙烯和高乙炔浓度呈区域污染现象,且城市监测点位主要受交通源、工业排放和溶剂挥发的影响,缙云山站则主要以生物源排放为主。重庆市城区气团的OH自由基反应速率平均值为8.86×10-12cm3/(mol·s),最大反应增量活性平均值为4.08 mol/mol,与乙烯相当,说明本地大气化学反应活性较强。重庆城区对OH自由基损耗速率贡献最大的组分是烯/炔烃(35%),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组分是芳香烃(39%)。乙醛、乙烯和甲苯等物质是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化学反应活性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样调查的北京市干洗行业VOCs排放清单编制
17
作者 崔彤 杨妍妍 +4 位作者 沈秀娥 粟京平 何明 陈赛赛 魏巍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1,共8页
干洗行业是典型的城市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行业。抽样调查了北京市360家干洗店,研究编制全市干洗店VOCs排放清单,评估行业VOCs化学反应活性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干洗店使用四氯乙烯干洗机的占比为87%,使用石油干洗机的占... 干洗行业是典型的城市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行业。抽样调查了北京市360家干洗店,研究编制全市干洗店VOCs排放清单,评估行业VOCs化学反应活性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干洗店使用四氯乙烯干洗机的占比为87%,使用石油干洗机的占比为13%,其中70%的设备安装了废气处理装置。经测算,2019年北京市干洗店VOCs排放量为430.5 t,其中城六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排放量较大(朝阳区排放量为57.4 t);城市核心区排放强度为朝阳区的3倍,为远郊区的数十倍;排放时间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占全年总排放量的70%。相较其他典型行业,干洗行业的VOCs化学反应活性处于较低水平。鉴于石油干洗机贡献了该行业81.9%和99.4%的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行业治理可考虑使用四氯乙烯干洗机替代石油干洗机,并加强废气净化装置的安装和运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干洗 排放量 时空分布 化学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炼化无组织VOCs的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力分析 被引量:44
18
作者 李勤勤 张志娟 +4 位作者 李杨 龚道程 高洁 张春林 王伯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3-1331,共9页
选取我国光化学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PRD)典型石油炼化工艺的炼油装置、化工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离线和在线的多种先进仪器监测其VOCs的无组织排放特征,并采用间、对-二甲苯/苯(X/B)、甲苯/苯(T/B)、乙苯/苯(E/B)比值分析其VOCs的... 选取我国光化学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PRD)典型石油炼化工艺的炼油装置、化工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离线和在线的多种先进仪器监测其VOCs的无组织排放特征,并采用间、对-二甲苯/苯(X/B)、甲苯/苯(T/B)、乙苯/苯(E/B)比值分析其VOCs的老化特征,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等效丙烯浓度法和OH自由基反应速率法(LOH)_3种方法综合评价其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及臭氧生成潜势(OFP).研究发现,炼油装置区和化工装置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早晚高,中午低;污水处理区呈双峰趋势.3个装置区无组织排放的VOCs中烷烃浓度均占比最高,同一装置区内的不同装置VOCs排放特征不同.石化企业X/B、T/B和E/B值较城区和郊区的高,化工装置区的压缩碱洗装置区(CAW)T/B值最大.石化企业VOCs的活性较城区和郊区的强,其平均OH消耗速率常数为15.22×10^(-12)cm^3/(mol?s),最大增量反应活性为4.21mol(O_3)/mol(VOC).化工装置区对石化企业OFP总量的贡献最高,为84.83%;其次是污水处理区,12.95%;炼油装置区最低,为2.22%.化工装置区的CAW对石化企业OFP贡献率最高,为34.26%;污水处理区的浮选池(FT)贡献率最低,为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炼化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无组织排放特征 化学反应活性 臭氧生成潜势(O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青浦区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被引量:33
19
作者 张露露 蒋卫兵 +4 位作者 张元勋 陈海宇 陈东红 王峰 魏永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50-3561,共12页
在2012年1112月和2014年5~10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58个VOCs物种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青浦区VOCs总体浓度水平较低,烷烃是其中含量最高的物种,百分含量为41.64%,其次为芳香烃25.66%,烯烃15.21%,乙炔7.71%.总VOCs的月变化特征表现... 在2012年1112月和2014年5~10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58个VOCs物种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青浦区VOCs总体浓度水平较低,烷烃是其中含量最高的物种,百分含量为41.64%,其次为芳香烃25.66%,烯烃15.21%,乙炔7.71%.总VOCs的月变化特征表现为11月最高,10月最低;日变化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分布通过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计算,评估了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上海市青浦区大气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较强,且与VOCs浓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OH消耗速率贡献最大的物种是烯烃56.92%和芳香烃45.24%,OFP贡献最大的物种是烯烃29.19%和芳香烃40.82%;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物种是乙烯、异戊二烯、甲苯、间/对二甲苯及丙烯等物质.利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分析了VOCs的来源,结果显示,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VOCs主要有6个来源,分别是汽车尾气排放、LPG泄漏、涂料和溶剂挥发、植物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排放,其贡献率分别为43%、5%、16%、3%、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月变化 日变化 化学反应活性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PBO纤维/树脂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丘哲明 刘新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75-978,共4页
研究了 5种偶联剂及其中的最佳偶联剂的质量分数对聚苯撑苯并二口恶唑 (PBO)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BO纤维经偶联剂处理后 ,与树脂 /基体间的相容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了PBO纤维 /树脂复... 研究了 5种偶联剂及其中的最佳偶联剂的质量分数对聚苯撑苯并二口恶唑 (PBO)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BO纤维经偶联剂处理后 ,与树脂 /基体间的相容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了PBO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粘接强度 ,其提高的幅度与偶联剂的极性、化学结构及质量分数均有关 ,最高可达 6 1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界面粘接性能 界面粘接强度 偶联处理 PBO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相容性 化学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