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通用智能化学反应控制技术获重大突破
1
作者 李传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9-39,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开发研制的通用智能化学反应控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并已具备整机制造条件。目前已有60台整机应用于科研、实验领域,4台整机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领域,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流量控制精度可达0.5%,经有关专家... 由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开发研制的通用智能化学反应控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并已具备整机制造条件。目前已有60台整机应用于科研、实验领域,4台整机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领域,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流量控制精度可达0.5%,经有关专家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装置是在感光乳剂制备实验装置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它集化工工艺、化工机械、自动控制、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学反应控制技术 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 开发 研制 流量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反应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豆育升 唐红 李鸿健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4-899,共6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模拟超短激光脉冲诱导的光化学反应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从瞬间激光辐射出发,描述了一系列分子反应过程,其中包括多电子激发,单键和双键的相互转换,避免交叉时的非绝热跃迁,分子振动能的重新分配,以及各个电子和振动能量... 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模拟超短激光脉冲诱导的光化学反应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从瞬间激光辐射出发,描述了一系列分子反应过程,其中包括多电子激发,单键和双键的相互转换,避免交叉时的非绝热跃迁,分子振动能的重新分配,以及各个电子和振动能量的相互转换等。通过该模型实现的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地重复实验结果,并能够得到许多实验上得不到的细节。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使我们能够研究激光脉冲对光化学反应结果的影响,为激光控制化学反应的试验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控制化学反应 半经典动力学近似 化学反应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预混料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反应
3
作者 姚惠文 周雁华 TimothyCostigan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预混料 成分 化学反应控制 饲料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钛渣氧化过程的动力学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力 李光强 隋智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69-1073,共5页
用热重法研究了高钛渣在空气中的等温和非等温氧化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高钛渣氧化动力学可用缩核模型来描述。利用等温动力学模型公式确定等温氧化初期为化学反应控制 ,后期为扩散控制 ,计算得到相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19.6 2 ,30 .... 用热重法研究了高钛渣在空气中的等温和非等温氧化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高钛渣氧化动力学可用缩核模型来描述。利用等温动力学模型公式确定等温氧化初期为化学反应控制 ,后期为扩散控制 ,计算得到相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19.6 2 ,30 .0 5kJ/mol;通过非等温动力学模型公式确定高钛渣的非等温氧化阶段Ⅰ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阶段Ⅱ为界面化学反应和扩散综合控制 ,阶段Ⅲ为扩散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氧化 动力学 热重分析 化学反应控制 扩散控制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三水铝石溶出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超群 张平民 +1 位作者 陈启元 陈新民 《有色金属》 CSCD 1991年第4期52-55,64,共5页
研究了纯三水铝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出过程动力学。通过温度和浓度对溶出速率的影响,推导出溶出过程的动力学漠型。整个溶出过程系一级不可逆化学反虚控制。用微分法和积分法计算出动力学参数,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76.85kJ/molAl(OH)_3。
关键词 三水铝石 铝矿物 化学反应控制 动力学研究 溶出 量热计 卡计 氢氧化钠溶液 时间常数 搅拌速度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污泥碳热还原挥发锌、锡和铅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家聪 喻小强 +7 位作者 龚傲 吴选高 曹才放 刘牡丹 陈志强 田磊 徐志峰 刘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52-58,共7页
含铜污泥是冶金化工行业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工业废弃物,目前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单,其中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文中研究了电镀污泥碳热还原中锌、锡和铅挥发规律及动力学。通过电镀污泥碳热... 含铜污泥是冶金化工行业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工业废弃物,目前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单,其中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文中研究了电镀污泥碳热还原中锌、锡和铅挥发规律及动力学。通过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实验可知,当碳热还原温度提高至1 523 K时,在该温度下碳热还原60 min,Zn的挥发率可达到96.98%,Sn的挥发率可达到96.24%,Pb的挥发率可达到95.37%,且高温有利于Zn、Sn及Pb的碳热还原挥发。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ckwan反应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反应体系,Zn、Sn及Pb还原挥发活化能分别为149.50、138.01、132.26 kJ/mol,电镀污泥碳热还原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碳热还原 动力学 活化能 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氢气在氨水中浸没喷射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邯勇 卜建杰 +1 位作者 王树峰 刘国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0-77,共8页
对HCl气在氨水中浸没喷射进行了半经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确定了影响反应进行及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主次顺序。并建立了气体在可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的液体中浸没喷射的射流长度关系式。
关键词 氯化氢 射流 化学反应控制 喷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和ZnS/C浸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恒 金作美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1期60-65,共6页
本文研究了常压下用硫酸高铁溶液浸出攀西闪锌矿。考查了硫酸浓度,Fe^(3+)浓度、温度、粒度及加入炭粉对锌浸出速率的影响,并对ZnS/石墨电极进行了电化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炭粉时浸出反应速度符合混合控制动力学模型,加入炭粉有... 本文研究了常压下用硫酸高铁溶液浸出攀西闪锌矿。考查了硫酸浓度,Fe^(3+)浓度、温度、粒度及加入炭粉对锌浸出速率的影响,并对ZnS/石墨电极进行了电化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炭粉时浸出反应速度符合混合控制动力学模型,加入炭粉有利于锌的浸出,浸出反应速度遵从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测定了浸出反应的表观速度常数、反应级数及表观活化能。在动力学实验基础上,探讨了浸出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C 高铁溶液 元素硫 硫肥 石墨电极 Fe 浸出动力学 混合控制 化学反应控制 炭粉 硫化矿物 闪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nc leaching from electric arc furnace dust in alkaline medium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宏煦 王洋 苍大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67-971,共5页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dust from Tianjin seamless Pipe Company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zinc leaching tests in alkaline medium were carried out under variation of leach...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dust from Tianjin seamless Pipe Company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zinc leaching tests in alkaline medium were carried out under variation of leaching agent concentration, leaching temperature, leaching cumulative time and solid-to-liquid ratio. The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the zinc leaching proces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F dust contains 10% (mass fraction) zinc and the median particle size is 0.69 μm. The zinc recovery of 73.4% is obtained tinder the condition of 90 ℃, 6 mol/L NaOH, and 60 min leaching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NaOH and the cumulative time, zinc leaching will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kinetic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leaching reaction is chemically controlled and the reaction activation energy is 15.7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dust zinc leaching HYDROMETALLURGY THERMODYNAMICS leaching kinetics RECYC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etics of reductive leaching of manganese oxide ore using cellulose as reductant 被引量:7
10
作者 武芳芳 钟宏 +1 位作者 王帅 赖素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763-1770,共8页
The kinetics of reductive leaching of manganese from a low-grade manganese oxide ore were studied using cellulose as reductant in dilute sulfuric acid medium.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stirring speed was higher than 2... The kinetics of reductive leaching of manganese from a low-grade manganese oxide ore were studied using cellulose as reductant in dilute sulfuric acid medium.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stirring speed was higher than 200 r/min,the effect of gas film diffusion on manganese extraction efficiency could be neglected,and the kinetic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limination of external diffusion influence on the leaching process.Effects of leaching temperature,mass ratio of cellulose and ore,and the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on manganes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ere discussed.The kinetic data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hrinking core model,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leaching process was dominated by both ash layer diffus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with the progress of leaching reaction,the rate-controlling step switched to the ash layer diffusion.It wa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eaching rate,the reaction orders with respect to the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were 2.102 in the first 60 min,and 3.642 in the later 90 min,while the reaction orders for mass ratio of cellulose and ore were 0.660 and 0.724,respectively.An Arrhenius relationship was used to relate the temperature to the rate of leaching,from which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were calculated to be 46.487 kJ/mol and 62.290 kJ/mol at the two stages,respectively.Finally,the overall leaching rate equations for the manganese dissolution reaction with cellulose in sulphuric acid solution were developed.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mineralogical forms of the 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chemical treatment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support of SEM and XRD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 oxide ore: reductive leaching CELLULOSE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