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基取代脂肪族一元酸的电子结构与化学反应性的讨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2 位作者 王剑秋 许金生 张复兴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
通过苯基取代直链型脂肪族羧酸化合物的空间构象和电子结构分析,α-苯基癸酸的羧基C—C单键能垒达791.9584kcal/mol,α-C—Ph单键旋转能垒达205.5113kcal/mol,α-苯基癸酸的α-C—C和α-C—Ph单键空间效应较大;苯基对羧酸化合物有吸电... 通过苯基取代直链型脂肪族羧酸化合物的空间构象和电子结构分析,α-苯基癸酸的羧基C—C单键能垒达791.9584kcal/mol,α-C—Ph单键旋转能垒达205.5113kcal/mol,α-苯基癸酸的α-C—C和α-C—Ph单键空间效应较大;苯基对羧酸化合物有吸电子作用;苯基对羧酸的离解能力变化随苯基与羧基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这种变化规律的位置在癸酸的奇数位比偶数位使羧基H的电荷密度减少明显,可形成2条趋一点的曲线;α-苯基癸酸的反应性比β-苯基癸酸的反应性好,β-苯基癸酸比γ-苯基癸酸反应性大,苯基癸酸比对应癸酸的化学反应活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脂肪族苯基取代一元酸 电子结构 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的化学反应性和高分子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少铭 余学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71-381,共11页
综述了C_(60)化学研究的进展。C_(60)的化学反应性的研究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并使C_(60)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基团引入高分子成为现实。这些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_(60)尤其是C_(60)的材料化提供了前提。
关键词 化学反应性 高分子化 碳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寸金属氧化物团簇的化学反应性
3
作者 杨金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3-654,共2页
金属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理性地设计和改进催化剂,基于对反心活性位点与反应性构效关系的充分认识。相较于复杂的凝聚相体系,气态条件下的金属氧化物闭簇具有元素组分和原子数目确定的特点,是一类从原子分子层次... 金属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理性地设计和改进催化剂,基于对反心活性位点与反应性构效关系的充分认识。相较于复杂的凝聚相体系,气态条件下的金属氧化物闭簇具有元素组分和原子数目确定的特点,是一类从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催化反应性的重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化学反应性 纳米尺寸 催化剂载体 团簇 催化反应 构效关系 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CH_4反应的电子相关、基组与化学反应性
4
作者 居冠之 居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2-95,共4页
基元反应Cl+CH_4→HCl+CH_3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曾为许多实验方法所准确测量。Benson曾以该反应为标准,衡量他所建立的动力学实验新方法。Truhlar曾对它进行了不同基组及电子相关能校正的量化计算。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力学、动力... 基元反应Cl+CH_4→HCl+CH_3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曾为许多实验方法所准确测量。Benson曾以该反应为标准,衡量他所建立的动力学实验新方法。Truhlar曾对它进行了不同基组及电子相关能校正的量化计算。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力学、动力学计算;以实验结果为标准,分析了几种量化计算方案(考虑电子相关否、基组大小)的计算结果对化学反应性(热力学函数、动力学参数)计算研究的适应性,同时给出了一套达到目前实验精确度的该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及动力学参数,完善了它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电子相关 基组 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辨中子衍射方法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童文欣 黄中垣 +3 位作者 王睿 邓司浩 何伦华 肖荫果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组成的电化学器件,其电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正负极材料成分、电池结构和制备工艺等。电池的局部电化学反应不均匀性将导致局部失效加剧,进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鉴于电...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组成的电化学器件,其电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正负极材料成分、电池结构和制备工艺等。电池的局部电化学反应不均匀性将导致局部失效加剧,进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鉴于电池拆解分析不但会破坏其电芯结构,改变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工作介绍并应用无损的空间分辨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方法,对大尺寸软包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分布的均匀性展开研究。通过采集和分析毫米尺度测试区域的中子衍射数据,获得了全电池在初始状态和失效状态下锂离子嵌入石墨负极过程中的相变信息,并构建了全电池不同位置处的石墨负极多相含量分布和归一化后负极中的锂浓度分布图。此外,结合高精度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方法,从电池厚度、电流密度和电解质浓度等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这些因素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均匀性的影响。空间分辨中子粉末衍射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形状的金属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均匀性进行快速直接的检测,为电池结构性能优化和技术改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中子衍射方法 锂离子电池材料 锂浓度分布 化学反应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介质形状调控方铅矿晶面反应性研究
6
作者 汪聪 孙伟 +3 位作者 肖庆飞 杨林 徐世红 高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8-1659,共12页
调节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改变矿物表面亲疏水结构,是实现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的关键。本文以方铅矿为例,系统研究方铅矿常见晶面断裂键和电化学性质差异,通过改变磨矿介质形状调控方铅矿表面电化学反应性,进而提高其浮选回收率。表面... 调节硫化矿浮选电化学行为,改变矿物表面亲疏水结构,是实现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的关键。本文以方铅矿为例,系统研究方铅矿常见晶面断裂键和电化学性质差异,通过改变磨矿介质形状调控方铅矿表面电化学反应性,进而提高其浮选回收率。表面断裂键计算结果表明,(200)面和(111)面是方铅矿常见暴露面。晶面电化学反应性结果表明,(200)面电化学反应活性较低,开路电位较高,表面适度氧化形成稳定存在的疏水性S0和黄原酸铅,有利于浮选回收。磨矿、XRD及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段介质通过线接触暴露更多方铅矿端面即(200)面,提升方铅矿浮选回收率。本研究从调控矿物晶面电化学反应性角度切入,为提高方铅矿浮选回收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晶面电化学反应性 介质形状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巯基苯并噻唑、咪唑和恶唑反应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广义 詹金华 +2 位作者 钟宏 夏柳荫 王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48-2253,共6页
在B3LYP/6-31+G(d,p)水平,对2-巯基苯并噻唑(MBT)、2-巯基苯并恶唑(MBO)和2-巯基苯并咪唑(MBI)的真空结构进行优化,然后采用积分连续介质模型(IEF-PCM)进一步优化它们及其相应离子在水溶液(介电常数为78.39)中的结构;通过反应中心原子... 在B3LYP/6-31+G(d,p)水平,对2-巯基苯并噻唑(MBT)、2-巯基苯并恶唑(MBO)和2-巯基苯并咪唑(MBI)的真空结构进行优化,然后采用积分连续介质模型(IEF-PCM)进一步优化它们及其相应离子在水溶液(介电常数为78.39)中的结构;通过反应中心原子电荷以及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和组成分析O、N、S杂原子对MBO、MBI、MBT反应性的影响规律。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中和溶液中,MBO、MBI、MBT的硫酮形式均比其硫醇形式稳定,且反应活性更高,但在溶液中MBO、MBI、MBT存在硫酮-硫醇-离子3种互变形式,其中离子形式反应性最高;作为硫化矿捕收剂,3种苯并杂环巯基捕收剂的捕收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BT,MBI,MBO;其选择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BT,MBI,M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噻唑 2-巯基苯并咪唑 2-巯基苯并恶唑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氧化铜可反应性桥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胡艳 叶迎华 +1 位作者 沈瑞琪 董能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衬底基片上制备了Al-CuO复合桥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复合桥膜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恒压电源对复合桥膜进行了通电点火实验,通过对比Al桥膜和Al-CuO复合桥膜的电流变化曲线、对桥膜点火后的...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衬底基片上制备了Al-CuO复合桥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复合桥膜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恒压电源对复合桥膜进行了通电点火实验,通过对比Al桥膜和Al-CuO复合桥膜的电流变化曲线、对桥膜点火后的晶相结构进行XRD分析、利用高速摄影仪观察复合桥膜的点火过程,从而对复合桥膜的化学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桥膜具有分层结构,Al膜和CuO膜皆由均匀、近似球状的纳米晶粒构成,Al-CuO复合桥膜在通电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Al-CuO 复合桥膜 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丙内酯的反应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贻亮 李慎敏 杨忠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86-989,共4页
利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研究了β丙内酯与不同亲核试剂的反应性.研究表明,Fukui函数不是决定反应选择性的唯一因素,而局域意义的软硬酸碱原理可用来理解此类反应性.
关键词 Fukui函数 化学反应性 β-丙内酯 丙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型脂肪族饱和二元酸的结构与反应性的讨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2 位作者 许金生 王剑秋 张复兴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通过对脂肪族二元酸的空间构象和电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乙二酸的两C O键处于反式为能量最优势构象,单键自由运动的最大与最小能差12.313 kcal/mol;丙二酸的羧基O—C O键平面与C—C—C键平面的二面角分别呈59.6°和69.5°为... 通过对脂肪族二元酸的空间构象和电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乙二酸的两C O键处于反式为能量最优势构象,单键自由运动的最大与最小能差12.313 kcal/mol;丙二酸的羧基O—C O键平面与C—C—C键平面的二面角分别呈59.6°和69.5°为能量最优势构象,单键自由运动的最大与最小能差14.282 kcal/mol;丁二酸的羧基O—C O键平面与C-C-C键平面的二面角在0°为能量最优势构象,单键自由运动的最大与最小能差2.3 745 kcal/mol;(2)羧基的拉电子作用增加了O—H键极性,羧基氢有发生一级离解趋势,二元酸中一旦一个H+离解,形成氧负离子,该羧酸根对另一羧基的吸电子能力下降,二级离解小于一级离解;(3)羧基的拉电子作用使丙二酸的α-C负电荷和α-H的正电荷密度相对于丁二酸、戊二酸较大,随着碳链增长α-H的活性减小;(4)脂肪族二元酸(H2A)及其酸根(HA-,A2-)的能量随碳链n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E(H2A)=-39.037 63814n-376.375 932 46,E(HA-)=0.000 457 52n2-39.021 080 65n-375.584 376 84,E(A2-)=-39.027 086 8n-374.880 594 49;(5)脂肪族二元酸的HOMO能随碳链n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EH(H2A)=0.007 534n-0.474 696,EH(HA-)=0.001 752 3n-0.160 646 36,EH(A2-)=-0.0116 898 8n-0.010 166 55;阐明了脂肪族二元酸中2个羧基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对二元酸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饱和二元酸 结构与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基PBX试件的热安全性及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捷 彭强 +3 位作者 钱文 王丽燕 左玉芬 池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1-663,共3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化学反应性试验在线检测系统,对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试件的热安全性及与接触材料(硅泡沫垫层和聚氨酯粘接胶)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试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0℃下受热1.1 5个月的CO2和N2O的... 采用自主研制的化学反应性试验在线检测系统,对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试件的热安全性及与接触材料(硅泡沫垫层和聚氨酯粘接胶)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试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0℃下受热1.1 5个月的CO2和N2O的逸出量达0.1 mL·g-1。与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试件相比,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与硅泡沫垫层或聚氨酯粘接胶混合物的N2O的释出量稍有增加,但净增量较小,显示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试件与两种接触材料是相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聚物粘结炸药 高分子材料 热安全 相容 化学反应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型煤气化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崔国星 林明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89-1294,共6页
以低活性福建无烟粉煤为原料,采用腐植酸型煤黏结剂,制得腐植酸型煤。比较研究型煤和无烟煤在常压条件下的气化动力学和气化特性。运用等温热重法,在900~1 150℃进行水蒸气气化实验,测定了型煤和无烟煤的反应速率、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以低活性福建无烟粉煤为原料,采用腐植酸型煤黏结剂,制得腐植酸型煤。比较研究型煤和无烟煤在常压条件下的气化动力学和气化特性。运用等温热重法,在900~1 150℃进行水蒸气气化实验,测定了型煤和无烟煤的反应速率、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考察了常压下温度和煤样对气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积分缩核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关联,得到煤样水蒸气气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型煤的气化反应活化能(102.0 kJ/mol)低于福建无烟煤(122.5 kJ/mol)。950℃下型煤的化学反应性(80.0%)优于福建无烟煤(33.0%)。型煤较福建无烟煤表现出更好的化学反应性,可代替优质块煤用于工业固定床煤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煤 气化动力学 等温热重法 气化特 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CF_3IXY(X,Y=F,Cl,Br,I)成键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宗球 丁瑜 +3 位作者 胡学步 祝心德 宋发辉 王成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6-329,332,共5页
用Gaussian98W程序在HF/STO-3G和B3LYP/6-31G(d)水平上对CF3IXY(X,Y=F,Cl,Br,I)类共10个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并计算了它们的键能.对该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成键特性、键能及性质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对该类化合物的反应性及合成... 用Gaussian98W程序在HF/STO-3G和B3LYP/6-31G(d)水平上对CF3IXY(X,Y=F,Cl,Br,I)类共10个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并计算了它们的键能.对该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成键特性、键能及性质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对该类化合物的反应性及合成其它该类化合物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3IXY(X Y=F Cl Br I) 成键特 化学反应性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工业生物及化学硫化氢清除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峙 李飞 +3 位作者 胡琳琪 郑安应 佘跃惠 张文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7185-17189,共5页
在油气工业,硫化氢具有剧毒和强腐蚀性,会威胁人员安全,破坏设备和管道,必须及时清除。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清除剂,其与水/油/气相中的硫化氢结合,可转化为无毒、腐蚀性较弱、易于清除的物质。对于酸性气体,可以直接添加化学清除剂,也可... 在油气工业,硫化氢具有剧毒和强腐蚀性,会威胁人员安全,破坏设备和管道,必须及时清除。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清除剂,其与水/油/气相中的硫化氢结合,可转化为无毒、腐蚀性较弱、易于清除的物质。对于酸性气体,可以直接添加化学清除剂,也可以通过吸收或吸附等方法处理。此外,在钻井液等石油工程领域,亦广泛使用吸附型硫化氢清除剂。研究表明,活性纳米材料(NASS)和生物酶制剂是新型的高效硫化氢清除剂。NASS通过先进化学纳米技术工艺制造,无毒、无害,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形态独特、附加表面官能团等特性,且其反应活性高、化学选择性强,能够吸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由于NASS的化学反应活性中心集中在更大的表面积上,且有更高的孔隙率,可将清除剂有效时间延长4~6倍。生物酶制剂是利用重组DNA和蛋白质表达技术开发的新颖的硫化氢清除剂。它是通过克隆嗜热菌的cDNA序列,并在合适载体中编码和表达,获得的一种功能蛋白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表明,在盐水、原油和混合液中,生物酶清除剂能有效降低硫化氢,去除率为72%~90%。本文总结了油气工业中各种硫化氢清除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指出应重点研发完全可再生的吸附清除剂技术,同时,环保高效的生物纳米技术将是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和化学硫化氢清除剂 纳米除硫剂 化学反应性和选择 生物酶除硫剂 嗜热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中基因表达的化学调节
15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8-18,共1页
化学调控“开启”开关固定到某一基因上进行作物遗传转化就可使该基因在需要时于转基因植物里表达,由此可以避免因不必要的蛋白合成浪费能量而导致的作物减产。化学调控基因表达也可防治由于转移基因的恒定表达引起的其它不良影响,例如... 化学调控“开启”开关固定到某一基因上进行作物遗传转化就可使该基因在需要时于转基因植物里表达,由此可以避免因不必要的蛋白合成浪费能量而导致的作物减产。化学调控基因表达也可防治由于转移基因的恒定表达引起的其它不良影响,例如,昆虫面对稳定表达高浓度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δ-内毒素的转基因作物而毒素抗性增加。Ciba-Geigy 科学家 S.Williams,J.Ryu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遗传转化 苏云金芽孢杆菌 δ-内毒素 化学调控 作物减产 启动子 转移基因 调控基因表达 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Non-Enzymatic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for Theophylline Detection
16
作者 Ernis Gustria Putri Yulia M T A +5 位作者 Syauqi Muhammad Iqbal Jiwanti Prastika Krisma Hartati Yeni Wahyuni Kondo Takeshi Anjani Qonita Kurnia Gunlazuardi Jarnuzi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共24页
Detection of target analytes at low concentrations is significant in various fields,including pharmaceuticals,healthcare,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ophylline(TP),a natural alkaloid used as a bronchodilator to tre... Detection of target analytes at low concentrations is significant in various fields,including pharmaceuticals,healthcare,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ophylline(TP),a natural alkaloid used as a bronchodilator to treat respiratory disorders such as asthma,bronchitis,and emphysema,has a 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 with a safe plasma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55.5-111.0μmol·L^(-1)in adults.Accurate monitoring of TP levels is essential because too low or too high can cause se-rious side effects.In this regard,non-enzymatic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offer a practical solution with rapidity,portability,and high sensitivity.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non-enzymatic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for TP detection,highlighting the basic principles,electro-oxidation mechanisms,catalytic effects,and the role of modifying materials on electrode performance.Carbon-based electrodes such as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GCEs),carbon paste electrodes(CPEs),and carbon screen-printed electrodes(SPCEs)have become the primary choices for non-enzymatic sensors due to their chemical stability,low cost,and flexibility in modification.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modifying materials,including nano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nanotubes(CNTs),graphene,metal oxides,and multi-element nanocomposites.These modifications enhance sensors’electron transfer,sensitivity,and selectivity in detecting TP at low concentrations in complex media such as blood plasma and pharmaceutical samples.The electro-oxidation mechanism of TP is also discussed in depth,emphasizing the hydroxyl and carbonyl reaction pathway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pH and electrode materials.These mechanisms guide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o identify superior modifying materials that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non-enzymatic electrochemical sensors.In a recent study,the combination of multi-element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titanium dioxide(TiO_(2)),CNTs,and gold nanoparticles(AuNPs)resulted in the lowest detection limit of 3×10^(-5)μmol·L^(-1),reflecting the great potential of these materials for developing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sensors.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e importance of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electrode material design to support the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TP detection.In addition,there is still a research gap in understanding TP’s more detailed oxidation mechanism,especially under pH variations and complex environments.Therefore,further research on electrode mod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P oxidation mechanism are urgently need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sensor while expanding its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l monitoring and medical diagnostics.By integrating various innovative materials and technical approaches,this review is expected to be an essential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efficient and affordable non-enzymatic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phylline detection Non-enzymatic sensor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Modifier electrode Rea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腈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朋军 张连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8,F003,共7页
聚磷腈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高分子功能材料。本文对聚磷腈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反应性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无机聚合物 聚磷腈 无机功能材料 结构 制备方法 化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前线轨道新理论
18
作者 罗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9-1050,共2页
结构与反应性(structure&reactivity)是化学研究两个永恒的主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结构的表征手段越来越丰富和精确,利用X射线分析和电子显微等方法可获得原子分辨的结构信息;然而化学反应性则相对抽象,较难进行直接的实验观测和... 结构与反应性(structure&reactivity)是化学研究两个永恒的主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结构的表征手段越来越丰富和精确,利用X射线分析和电子显微等方法可获得原子分辨的结构信息;然而化学反应性则相对抽象,较难进行直接的实验观测和定量的理论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性 前线轨道 实验观测 FRONTIER 物质结构 REACTIVITY 原子尺度 理论描述 定量的 空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多酚构筑新型功能材料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可建 蔡超 朱才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5-764,771,共11页
植物多酚是一类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具有典型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还具有可吸收紫外线、可与金属离子螯合及可在化学反应中用作亲核试剂等多种功能与性质。植物多酚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可以通过氢键、共价键、配位键、π-π堆叠等多... 植物多酚是一类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具有典型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还具有可吸收紫外线、可与金属离子螯合及可在化学反应中用作亲核试剂等多种功能与性质。植物多酚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可以通过氢键、共价键、配位键、π-π堆叠等多种相互作用与其他分子结合,作为载体用于构筑各种功能材料。本文系统介绍了植物多酚的各种功能,讨论了近年来基于其功能性及化学反应性所开展的功能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植物多酚这一类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在功能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功能 化学反应性 功能载体 结构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剂流变学概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汉祥 邓剑如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7-858,共2页
流变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兼具交叉前沿性和工程应用性,在众多工程领域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专门流变学。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生产过程存在诸多流变现象,如液体原料的计量投放、多组分固⁃液共混、高固含量药浆悬浮、浇注中的流动流平;同时还存在... 流变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兼具交叉前沿性和工程应用性,在众多工程领域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专门流变学。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生产过程存在诸多流变现象,如液体原料的计量投放、多组分固⁃液共混、高固含量药浆悬浮、浇注中的流动流平;同时还存在高危险性、化学反应性等特点。因此,推进剂流变学既具有集成代表性,又有专业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流变学 复合固体推进剂 化学反应性 高固含量 高危险 工程应用 多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