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硬石膏的化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
1
作者 曾志刚 陈祖兴 +1 位作者 齐海燕 陈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共16页
硬石膏是最早构成热液烟囱体壁的矿物之一,其对于了解流体-海水混合以及海底热液系统中元素的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的硬石膏,进行了微区原位元素以及硫同位素组成分析。根据硬石膏的结晶形态... 硬石膏是最早构成热液烟囱体壁的矿物之一,其对于了解流体-海水混合以及海底热液系统中元素的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的硬石膏,进行了微区原位元素以及硫同位素组成分析。根据硬石膏的结晶形态,可以将硬石膏分为两种类型:较早形成的I型硬石膏,其呈半自形或他形晶,似针状、放射状及不规则晶的集合体产出;较晚形成的II型硬石膏,其呈自形晶,以板状及粒状晶的集合体产出。当热液流体初次遇到海水时,将快速沉淀形成I型硬石膏,并构成了热液烟囱体的壁。随后,II型硬石膏经历了一个相对充分的生长阶段。同时,硬石膏中的Ba、Al、Sr、Ni、Fe、Mn和Cr含量明显高于海水,表明产生硬石膏沉淀的热液流体来自于海底面以下,是经历了流体-岩石和/或沉积物相互作用的流体。硬石膏的Mg含量明显分别低于海水和高于喷口流体,表明其是流体-海水混合的结果。I型硬石膏,其Sr含量明显低于II型硬石膏,表明在形成自形、板片状或粒状硬石膏的期间,来自热液流体的Sr,主要进入II型硬石膏中。硬石膏的Fe、As、Sr、Ba和Pb含量,明显高于冲绳海槽喷口流体的,则表明这些来自流体中的元素更容易随着硬石膏的沉淀而进入硬石膏中,并导致硬石膏富集该类元素。硬石膏的稀土元素组成及其配分模式,具正Ce和负Eu异常的特征,其是流体在海底面以下从火山岩和/或沉积物中淋滤出来,并经历了流体-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此外,在流体-海水混合期间,硬石膏中的硫主要来自海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石膏 化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 热液烟囱体 喷口流体 唐印热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中硫化氢硫同位素组成及沉积地球化学相 被引量:45
2
作者 沈平 徐永昌 +1 位作者 王晋江 王兰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四川盆地天然气中普遍含有较高浓度的H2S。作者在四川各时代气田采集气样近120个,分析了H2S含量资料、探讨了天然气中H2S浓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与沉积地球化学相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硫化氢浓度和高δ34S值均与碳酸盐... 四川盆地天然气中普遍含有较高浓度的H2S。作者在四川各时代气田采集气样近120个,分析了H2S含量资料、探讨了天然气中H2S浓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与沉积地球化学相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硫化氢浓度和高δ34S值均与碳酸盐—蒸发盐岩的分布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而与煤系、碎屑岩和非碳盐的海相地层形成的天然气中其硫化氢含量低、δ34S值也低。据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化氢 同位素 地球化学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九龙方解石矿床成因——来自方解石矿物化学、流体包裹体、C-O同位素组成和U-Pb年代学的证据
3
作者 周红琳 魏爱英 +2 位作者 王维 张佳慧 薛传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1447,共17页
九龙方解石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滇中古生代盆地北西部,是滇中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个大型巨晶方解石矿床,其成因目前尚不明确。本文选取由矿体内至围岩依次出现的巨晶方解石矿石、白云石化带以及近矿灰岩中的团块状方解石为对象,在... 九龙方解石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滇中古生代盆地北西部,是滇中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个大型巨晶方解石矿床,其成因目前尚不明确。本文选取由矿体内至围岩依次出现的巨晶方解石矿石、白云石化带以及近矿灰岩中的团块状方解石为对象,在地质调查、岩相学观测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分带的方解石及围岩进行了矿物化学、C-O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分析,并开展了矿石方解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九龙方解石矿床主要矿体顺层产出,部分以大脉状赋存于顺层及高角度切层的断裂带中,下二叠统茅口组(P_(1)m)中上部层位灰岩是主要赋矿围岩,NE-SW向文林复向斜两翼及次级的"穹-盆"构造过渡部位是有利的赋矿部位,热液交代充填成矿、构造控矿特点突出,属后生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为Cl-Na·Ca型盆地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源自赋矿围岩和下伏地层的循环作用,并存在深部岩浆热液的贡献;温度变化小、成核速率缓慢、结晶时间长是巨晶方解石大规模成矿的主要机制;其成矿时代为36.0±4.0 Ma(始-渐新世)。因而,九龙方解石矿床的成矿是喜马拉雅期区域性盆地流体活动的产物,代表了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在滇中古生代盆地的远程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化学 C-O同位素组成 方解石U-Pb定年 后生热液成因 九龙方解石矿床 滇中古生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崇义淘锡坑钨矿床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宋生琼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魏文凤 石少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D值介于-77‰~-45‰之间;石英矿物的δ18O值介于+7.3‰~+12.2‰之间,计算给出石英中水的δ18OH2O值介于-3.1‰~1.2‰之间。黄铁矿的δ34S值分布于0.1‰~-2.1‰之间,黄铜矿的δ34S值分布于-1.3‰~-2.3‰,毒砂的δ34S值分布于-1.4‰~-1.8‰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淘锡坑钨矿床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显示两种流体混和的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为岩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氢氧同位素组成 淘锡坑钨矿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乾 张宝贵 +3 位作者 曹裕波 潘家永 曾天育 郝淑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2-243,共12页
大降坪黄铁矿床是产于云开隆起中段偏北震旦系海相碎屑岩-细碎屑岩中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矿床成因和海底喷气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局部经受了后期热液的叠加改造。黄铁矿的δ^(34)S值在-25.55‰—+21.07‰之间,与矿石及黄铁矿中的有机碳含量... 大降坪黄铁矿床是产于云开隆起中段偏北震旦系海相碎屑岩-细碎屑岩中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矿床成因和海底喷气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局部经受了后期热液的叠加改造。黄铁矿的δ^(34)S值在-25.55‰—+21.07‰之间,与矿石及黄铁矿中的有机碳含量呈反比。从条带状细粒黄铁矿到块状粗粒黄铁矿,亦即从南到北,硫同位素组成从富轻硫变为富重硫。条带状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与矿体围岩一致,为富放射成因上地壳源铅,块状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均一,三组铅同位素比值较条带状矿石略低,为原始沉积的矿石铅与热液带来基底混合岩铅的混合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床 同位素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3.8 Ga奥长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和 Nd、Sr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6
作者 万渝生 宋彪 +2 位作者 伍家善 刘敦一 张宗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6,共12页
鞍山地区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3.8 Ga陆壳岩石。白家坟奥长花岗质岩石具有正片麻岩的性质。它们相对高SiO_2、Na_2O,低TFeO、MgO、CaO,稀土含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都很低。岩石Nd、Sr同位素组成存在很大变化,其中t_(DM)和ε_(Nd)(3.8Ga)... 鞍山地区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3.8 Ga陆壳岩石。白家坟奥长花岗质岩石具有正片麻岩的性质。它们相对高SiO_2、Na_2O,低TFeO、MgO、CaO,稀土含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都很低。岩石Nd、Sr同位素组成存在很大变化,其中t_(DM)和ε_(Nd)(3.8Ga)分别为3.07~3.87Ga和0.82~12.23。它们是由更早期但地壳滞留时间不长的TTG花岗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Nd、Sr同位素组成变化与后期扰动有关。东山奥长花岗质条带状混合岩与白家坟奥长花岗岩存在明显区别,可能表明其成因的不同。根据实际资料,全球范围内≥3.8 Ga的TTG花岗质岩石普遍具有异常高的ε_(Nd)(t_0)正值以及稀土含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低的组成特征,本文就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地球化学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矿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8
7
作者 丰成友 张德全 +1 位作者 李大新 佘宏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598,共6页
对青海东昆仑地区典型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岩 (矿 )石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 ,认为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并与这里的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 ;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且出现两个峰值 ... 对青海东昆仑地区典型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岩 (矿 )石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 ,认为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并与这里的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 ;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且出现两个峰值 ,塔式分布效应明显 ;Pb同位素组成分布集中、比值较高且矿床围岩与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 ,反映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地层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强烈的俯冲与碰撞作用产生了深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 裂隙控矿构造 ,并诱发了流体成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鸿斌 胡霭琴 +1 位作者 卢承祖 张国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降水δ34S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0.3‰和-4.8‰^-0.1‰.湘桂走廊地区大气降水明显的富集轻硫同位素(32S),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富集重硫同位素(34S).在煤、重油燃烧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基础上,将该地区酸雨硫源区分为4种类型,即人为成因硫、天然生物硫、海雾硫和远距离传输硫.在定量计算不同硫源对酸雨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人为成因硫是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最强的污染硫源,而生物硫在夏季贡献突出,其贡献率分别为47%和52%.传输硫在冬季贡献率可达49%.上述结果,对研究治理华南地区的酸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同位素组成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蓬家夼金矿硫铅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连昌 沈远超 +3 位作者 刘铁兵 杨金中 邹为雷 李厚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5-260,共6页
位于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金矿 ,受基底元古宙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控制 ,金矿化类型属蚀变构造碎裂 角砾岩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蓬家夼金矿硫同位素组成与胶东其它典型金矿相似 ,以富集3 4 S为特征 ,矿... 位于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金矿 ,受基底元古宙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控制 ,金矿化类型属蚀变构造碎裂 角砾岩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蓬家夼金矿硫同位素组成与胶东其它典型金矿相似 ,以富集3 4 S为特征 ,矿石硫一般稍高于老地层和中生代花岗岩的δ3 4 S值 ,反映大气降水循环淋滤作用使硫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馏。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变化大 ,表现为异常铅特征。蓬家夼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不同于胶东金青顶、三山岛等金矿 ,介于岩浆碳酸岩与荆山群大理岩范围之间 ,说明蓬家夼金矿的碳质来源于沉积碳酸盐岩和深源热液的混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成矿物质的多源性 ,这与该矿床形成时所处的构造边缘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金矿床 山东 同位素 同位素 同位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肖红伟 肖化云 +1 位作者 龙爱民 王燕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9-565,共7页
对贵阳地区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降水样品的SO 42含量和δ34S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降水SO 24浓度为13.2 mg/L,δ34S值的变化范围为–12.0‰^+9.4‰,年均值为–2.8‰±1.4‰,主要来源于燃煤释放的含硫物质。大... 对贵阳地区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降水样品的SO 42含量和δ34S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降水SO 24浓度为13.2 mg/L,δ34S值的变化范围为–12.0‰^+9.4‰,年均值为–2.8‰±1.4‰,主要来源于燃煤释放的含硫物质。大气降水SO 42浓度和δ34S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高,夏季低。SO 24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污染来源的影响。δ34S值的季节性变化,其主控制因素可能是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温度效应,但还可能受水汽气团来源、生物活动和降水量等多方面的影响。贵阳燃煤释放SO2的δ34S值比其他来源偏负,由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改进,燃煤释放SO2量逐年下降,大气降水中δ34S值逐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同位素组成 来源 季节变化 分馏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文博 黄智龙 +3 位作者 陈进 许成 管涛 尹牡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8,共12页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矿床原生矿体中的硫化物均富集重硫 ,其δ34 S值集中于13‰~ 17‰之间 ,且有 δ34 S黄铁矿 >δ34 S闪锌矿 >δ34 S方铅矿 ,表明成矿流体的硫已达到平衡 ;硫化物的 δ34 S值与矿区和区域地层中膏盐层的δ34 S值相近 ,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地层海相硫酸盐的还原 ,热化学还原是地层海相硫酸盐形成还原态硫的主要还原机制。矿区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相对高于本区各时代碳酸盐地层 ,低于非碳酸盐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 ,其 REE配分模式和有关 REE参数也与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存在明显差异 ;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 ,矿床成矿流体是一种壳 -幔混合流体 ,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中地幔流体 (包括地幔去气和岩浆去气形成的流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同位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原生矿体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蓬莱河西金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9
12
作者 侯明兰 丁昕 蒋少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蓬莱河西金矿位于胶东三大金矿带中的栖蓬金矿带内 ,金矿体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 ,赋存围岩既有花岗岩也有胶东群变质岩 ,特别是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内外接触带 ,金矿化更为富集。矿石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对该矿床S同位素研究表明 ,δ3 4 ... 蓬莱河西金矿位于胶东三大金矿带中的栖蓬金矿带内 ,金矿体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 ,赋存围岩既有花岗岩也有胶东群变质岩 ,特别是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内外接触带 ,金矿化更为富集。矿石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对该矿床S同位素研究表明 ,δ3 4 S值为 7.4‰~ 8.5‰ ,平均值为 7.8‰。矿石Pb同位素组成2 0 6Pb/ 2 0 4Pb为 17.30 86~ 17.4 799,2 0 7Pb/ 2 0 4Pb为15 .5 2 6 4~ 15 .5 6 92 ,2 0 8Pb/ 2 0 4Pb为 38.0 973~ 38.36 98;与矿区出露的煌斑岩脉的铅同位素组成十分相近 ,而与赋矿围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不同。研究表明 ,该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部分来自幔源 ,具有与玲珑、焦家等超大型金矿类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同位素 同位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 蓬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地区夏季雨水硫和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3
13
作者 肖化云 刘丛强 李思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4,共7页
对贵阳地区小雨和暴雨硫和氮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小雨中硫酸盐δ34S值和硝酸盐δ15N值分别为-7.96‰~+0.73‰(平均-4.90‰)和-3.77‰~+8.49‰(平均+2.00‰),暴雨中则分别为-2.07‰~+18.32‰(平均+4.59‰)和-2.91‰~+10.10‰... 对贵阳地区小雨和暴雨硫和氮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小雨中硫酸盐δ34S值和硝酸盐δ15N值分别为-7.96‰~+0.73‰(平均-4.90‰)和-3.77‰~+8.49‰(平均+2.00‰),暴雨中则分别为-2.07‰~+18.32‰(平均+4.59‰)和-2.91‰~+10.10‰(平均+4.10‰),表明两种类型雨水中硫酸盐和硝酸盐来源不同。小雨硫酸盐的负δ34S值与当地硫来源(煤炭燃烧和生物成因硫)有关,而暴雨硫酸盐的正δ34S值则为海源(太平洋)结果。小雨硝酸盐的δ15N值范围较宽(-3.77‰~+8.49‰),其来源不清,但该范围内较高δ15N值的样品(>+6.0‰)可能与干沉降和火力发电厂废气有关。暴雨硝酸盐的δ15N值仍然反映海源(太平洋)。小雨铵盐的δ15N值与铵盐含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2=0.92)。小雨铵盐中低δ15N值的样品(-1.73‰~-22.01‰)与云水(-28.6‰)对15N较少的吸收有关。贵阳地区较高的铵盐含量(平均1.25mg/L)和较低的δ15N值(平均-12.18‰±6.68‰)表明,铵盐来源于农业肥料的大范围施用和土壤NH3的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地区 夏季 雨水 同位素 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巴塘夏塞花岗岩和银多金属矿床年龄及硫、铅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应汉龙 王登红 付小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_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_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龄约为93Ma,银矿化年龄约为75Ma。矿石硫可能源于花岗岩,但不能排除源于弱沉积围岩的可能性;矿石、花岗岩和弱变质沉积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铅主要源于上地壳,少量源于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银多金属矿床 年代学 、铅同位素组成 夏塞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山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95
15
作者 蒋少涌 李亮 +4 位作者 朱碧 丁昕 姜耀辉 顾连兴 倪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79-1690,共12页
武山铜矿床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九瑞矿集区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Hf 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黑云母富镁,为金云母,其 Fe^(3+)/Fe^(2+... 武山铜矿床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九瑞矿集区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Hf 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黑云母富镁,为金云母,其 Fe^(3+)/Fe^(2+)组成表明岩浆氧逸度很高;角闪石具有 Mg/(Mg+Fe)高而 Si 低的特征,为阳起石和镁质角闪石,角闪石压力计计算表明岩体具有超浅成侵位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具有相对较高的 SiO_2(64.9%~68.62%,平均66.52%)和 Al_2O_3(14.0%~15.3%,平均14.8%)含量,同时岩石的 Mg~#很高(0.53~0.71),并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容元素含量;岩石富集轻稀土((La/Yb)_N=27.8~64.5),Eu 负异常不明显,岩石同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较高的 Sr/Y 比值(35.0~68.2)。岩石的初始^(87)Sr/^(86)Sr 比值为0.7067~0.7075,ε_(Nd)(t)值为-4.08~-4.44,锆石的ε _(Hf)(t)值为-2.1~-7.0。详尽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武山花岗闪长斑岩是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很有可能是由拆沉的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石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铜矿 花岗闪长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Sr-Nd—Hf同位素组成 壳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大型钡成矿带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家军 吴胜华 +2 位作者 柳振江 杨艳 石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9-275,共7页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界上极为独特的大型钡成矿带。本文研究了钡成矿带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点,结果显示,在以毒重石矿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低,变化范围较小(22.1‰~37.0‰),平均27.3‰(n=11),基本上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δ^34S=27~32‰)接近或略低。反映了形成重晶石的硫来自海水,并有可能经历了热化学的硫酸盐还原作用;与毒重石共生的重晶石形成与热液流体有密切关系。在以重晶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高,变化范围较宽(33.4‰~57.6‰),平均43.5‰(n=31)。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δ^34S值相比发生了大的改变,反映了与同期海水硫酸盐相关的重硫的强烈富集。这种高正值特点超过了地史中海水硫酸盐的最高值,说明重晶石的形成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强烈的重硫富集,归因于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重石矿床 重晶石矿床 大型钡成矿带 同位素组成 扬子地块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马山金硫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田世洪 侯增谦 +5 位作者 杨竹森 丁悌平 蒙义峰 曾普胜 王彦斌 王训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29-938,共10页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马山金硫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文章通过对马山金硫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马山金硫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文章通过对马山金硫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为右倾型,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类似于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认为形成该矿床的热液流体主要来源于闪长质熔体。马山金硫矿床矿石中石英的δ18OH2OV-SMOW变化范围为6.9‰~10.7‰,平均为8.7‰,与岩体的δ18OV-SMOW值(9.3‰~11.1‰,平均为10.0‰)比较接近,而矿石中石英的δDV-SMOW变化范围为-69‰^-62‰,表明矿石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其δ13CV-PDB、δ18OV-SMOW值分别为-5.2‰^-3.6‰和12.2‰~12.9‰,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水来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稳定同位素 马山金矿床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8
作者 要梅娟 刘家军 +2 位作者 翟德高 王建平 邢永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2-373,共12页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主要变化范围为-6‰~4‰,平均值为0‰,峰值出现在0‰~2‰,呈塔式分布;无明显的重硫、轻硫富集,说明硫源较单一;矿石矿物及岩石的206 Pb/204 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18.13~18.74、15.38~15.68和37.1~38.93,其平均值分别为18.38、15.54和38.09。同时,数据结果显示:成矿带的东部与西部存在较为明显的铅同位素差异,西部矿床中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而东部矿床中铅主要集中分布在上地幔和造山带演化曲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带 、铅同位素组成 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南段 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红枫湖硫酸盐来源及循环过程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宋柳霆 刘丛强 +1 位作者 王中良 梁莉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6-564,共9页
红枫湖是云贵高原上一个中等富营养化的季节性厌氧湖泊。对红枫湖流域湖水及其入湖河流河水一年内四个季节的水体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湖水硫酸盐的δ34S值介于-8.7‰~-4.9‰之间,平均-6.8‰,入湖河流的δ... 红枫湖是云贵高原上一个中等富营养化的季节性厌氧湖泊。对红枫湖流域湖水及其入湖河流河水一年内四个季节的水体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湖水硫酸盐的δ34S值介于-8.7‰~-4.9‰之间,平均-6.8‰,入湖河流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14.7‰~+0.8‰。湖水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受煤以及大气降水的控制,硫化物和蒸发岩的贡献较小。全年内湖水的δ34S值季节性变化明显,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特征,反映了大气降水对湖水硫酸盐贡献的季节性差异。此外,湖水垂直剖面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季、春季湖水的剖面上下δ34S值几乎没有变化,而夏季、秋季湖水表层和底层相对较高,呈规律性变化,这与湖水冬季混合、夏季分层的特点有关;夏季湖水分层期间雨水在湖泊表层的滞留,以及湖泊底层的硫酸盐细菌还原等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水体垂直剖面上δ34S值规律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来源 地球化学循环 红枫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雄村矿区Ⅱ号矿体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尹青 郎兴海 +7 位作者 唐菊兴 张金树 谢富伟 杨宗耀 李志军 黄勇 白云 付红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6-1029,共14页
雄村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西段,目前在该矿区发现了Ⅰ、Ⅱ、Ⅲ号斑岩型铜金矿体。文章通过Ⅱ号矿体硫、铅同位素研究,获得Ⅱ号矿体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为-1.6‰^-0.6‰,平均值-1.30‰,总硫同位素值(δ^(34)S_(ΣS))为0.99‰... 雄村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西段,目前在该矿区发现了Ⅰ、Ⅱ、Ⅲ号斑岩型铜金矿体。文章通过Ⅱ号矿体硫、铅同位素研究,获得Ⅱ号矿体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为-1.6‰^-0.6‰,平均值-1.30‰,总硫同位素值(δ^(34)S_(ΣS))为0.99‰,与含矿斑岩的硫同位素组成(-2.1‰^+1‰,平均0.06‰)一致,均落入幔源硫范围,表明硫主要来自岩浆。含矿斑岩和金属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460~18.560、15.586~15.622、38.603~38.727和17.972~18.425、15.528~15.593、38.024~38.489,两者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变化范围小,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来源。所有样品的铅同位素μ值为9.34~9.49,显示幔源特征,综合源区判别图解认为铅主要来源于幔源,有少量俯冲沉积物加入,矿床形成于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岛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同位素 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岛弧 雄村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