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深部难探矿区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陆可善 梁睿麟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8期162-164,共3页
作为先进矿产勘查法中的一种,在运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获得与矿产资源相关的重要信息。随着矿产勘查工作持续开展,运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辅助找矿工作顺利实施,既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找矿效率的提升... 作为先进矿产勘查法中的一种,在运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获得与矿产资源相关的重要信息。随着矿产勘查工作持续开展,运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辅助找矿工作顺利实施,既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找矿效率的提升。对于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应用,通常需要将化学元素测量结果作为参考基础,明确掌握地质中的化学元素分布规律,在判断其特征之后,分析地球化学的异常情况,能够为找矿作业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以深部难探矿区找矿工作为背景,分析对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相关应用,保证勘查方式的有效性,形成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勘测,便于样品采集、研究、异常判断、评价分析等工作的顺利展开,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难探矿区 地球化学勘探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比如盆地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 被引量:4
2
作者 程顶胜 韩慧 +2 位作者 李永铁 雷振宇 郭祖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空白区 ,比如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更低。根据实际探测资料和试验数据 ,探讨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青藏高原烃源岩大量出露地表的特殊条件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 ,对于强风化的地表样品和灰岩... 青藏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空白区 ,比如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更低。根据实际探测资料和试验数据 ,探讨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青藏高原烃源岩大量出露地表的特殊条件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 ,对于强风化的地表样品和灰岩裸露区 ,最有效的化探指标为甲烷和重烃浓度 ,其次为荧光和紫外光 ,而常用的蚀变碳酸盐指标应用效果不佳。比如盆地地表土壤中检测到的烃类主要来源于地下烃类的微渗漏 ,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小 ,化探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地下油气信息。比如盆地内有机质以高成熟和过成熟为主 ,主要处于生气阶段 ,地表地球化学异常较高 ,盆地中部异常最显著 ,凯蒙呷拉蒙地区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 ,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图 3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比如盆地 地表油气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型地热资源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传芝 汤玉平 +2 位作者 王国建 黄欣 朱怀平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2期118-126,共9页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具有较长的历史,迄今已形成了一套基于气体与元素指标的勘探技术体系,涵盖了众多技术指标,且已在世界各地诸多地热田勘探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结果揭示,在预测地热田发育有利部位、...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具有较长的历史,迄今已形成了一套基于气体与元素指标的勘探技术体系,涵盖了众多技术指标,且已在世界各地诸多地热田勘探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结果揭示,在预测地热田发育有利部位、估算深部热储温度以及推断地热水来源等方面,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都可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地热勘探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地热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也面临其自身的局限性,其应用研究不仅受地热田类型的限制,而且目前主要集中于已知地热田上方的验证性研究,技术本身的多解性也较强。因此,在地热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完善与应用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热田 地球化学勘探 地热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及其在石油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雍克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32-442,共11页
作者对三维荧光指纹分析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原油及有关样品三维荧光指纹图的共性指标T_1(Ex228nm/Em340nm)和差异指标(S、X、K、F、R),并将指纹图分为O、B、Q、P四种类型,这些共性指标和差异指标有利于鉴别样品的荧光异常,可为油/油对... 作者对三维荧光指纹分析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原油及有关样品三维荧光指纹图的共性指标T_1(Ex228nm/Em340nm)和差异指标(S、X、K、F、R),并将指纹图分为O、B、Q、P四种类型,这些共性指标和差异指标有利于鉴别样品的荧光异常,可为油/油对比、油/岩对比、地表化探应用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荧光指纹 化学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拐凸起火山岩油气藏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力 吴宇兵 刘芬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8,共5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火山岩储层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油气勘探面临较大困难等问题,运用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通过检测地表土壤中烃氧化菌的丰度差异,研究土壤吸附气的组成特征,来圈定油气分布范围,判别油气藏流体性质。... 针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火山岩储层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油气勘探面临较大困难等问题,运用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通过检测地表土壤中烃氧化菌的丰度差异,研究土壤吸附气的组成特征,来圈定油气分布范围,判别油气藏流体性质。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识别出3个勘探有利区,并将东南部G10井区以及中部G16井区北部定义为2个勘探风险区。揭示下伏圈闭油气性质以油为主,并伴有凝析油气。检测结果与已知井结果吻合较好,并成功预测了6口钻井的含油气性差异,表明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中拐凸起火山岩勘探方面具有较好适用性。将地质微生物数据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成果相结合进行"4G"综合研究,可为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新模式,达到提高勘探成功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 火山岩 微生物异常值 “4G”综合研究 中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解释评价的思路走向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油气化探已由地表化探进入了井中化探、三维化探领域,并且在区域勘探、区域评价、三维详查、储层评价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油气化探解释评价技术的发展,指标的优化、异常的确定、异常的筛选、地质-地... 油气化探已由地表化探进入了井中化探、三维化探领域,并且在区域勘探、区域评价、三维详查、储层评价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油气化探解释评价技术的发展,指标的优化、异常的确定、异常的筛选、地质-地球化学拟合、信息的挖掘及综合评价构成了当前全新的油气化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解释评价 框架滤波 地球化学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地区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指标优选与应用
7
作者 熊波 李贤庆 +2 位作者 李艺斌 王娟 王康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6,165,共6页
对青藏地区岗巴通-亚安乡、东巧-纳木错两条地表剖面301个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勘探试验分析,采用R型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对22项化探指标进行了优选。优选出主要评价指标为甲烷、重烃、蚀变碳酸盐含量、热释汞、荧光光谱F405... 对青藏地区岗巴通-亚安乡、东巧-纳木错两条地表剖面301个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勘探试验分析,采用R型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对22项化探指标进行了优选。优选出主要评价指标为甲烷、重烃、蚀变碳酸盐含量、热释汞、荧光光谱F405、紫外光谱U222。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岗巴通-亚安乡、东巧-纳木错剖面主要优选指标的含量特征,定量评价了其综合异常。岗巴通-亚安乡剖面评价出Ⅰ级综合异常1个,Ⅱ级综合异常2个,Ⅲ级综合异常3个;东巧-纳木错剖面评价出Ⅰ级综合异常2个,Ⅱ级综合异常3个,Ⅲ级综合异常2个。化探结果较真实地反映地下油气信息,为该区油气勘探和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指标优选 因子分析 烃类异常 青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油气化学勘探方法及适用性初探
8
作者 翟桐立 景立喜 《录井技术》 2001年第4期43-48,共6页
文章讨论了几种地表油气化探常用指标的使用方法,结合在大港羊二庄等地区的应用效果及勘探模式研究,重点论述了目前地表油气化探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地表油气化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地表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烃类异常 参数 指标 适用性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在大宛齐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索孝东 于登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2期49-53,共5页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油气预测,使钻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油田产量迅速上升,揭示了这一方法技术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油气勘探工作 滚动勘探 大宛齐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油气化学勘探方法——脂肪酸的石油化探实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九皓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48,51,共6页
本文对采自中原油田黄河南探区(马厂—三春集)试验区的291个土壤样品的脂肪酸总丰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由气相色谱(GC)、色谱-质谱(GC-MS)和碳同位素(δ^(13)C)值等资料证明,这些土壤脂肪酸同原油中或油田水中的脂肪酸之间存在成因联系。... 本文对采自中原油田黄河南探区(马厂—三春集)试验区的291个土壤样品的脂肪酸总丰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由气相色谱(GC)、色谱-质谱(GC-MS)和碳同位素(δ^(13)C)值等资料证明,这些土壤脂肪酸同原油中或油田水中的脂肪酸之间存在成因联系。在圈定脂肪酸总丰度异常区的基础上,作者预测了该探区10个石油勘探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球化学勘探与矿体主共伴生组分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方维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5-111,共7页
应用新技术,配合开展岩相地球化学填图,查明了卡房大白岩矿段锡铜多金属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成、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查明了锡铜矿主组分、共伴生组分、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及在矿体中分布规律;通过对共伴生组分利用的可行性研... 应用新技术,配合开展岩相地球化学填图,查明了卡房大白岩矿段锡铜多金属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成、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查明了锡铜矿主组分、共伴生组分、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及在矿体中分布规律;通过对共伴生组分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对4处勘探靶位预测和推断的金属资源量进行估算,并进行部分地段的验证,发现了铷和铯、钛(铌和钽)等新矿种找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锡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勘探 共伴组分 综合评价 新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以东海某研究区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建培 王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2-336,共5页
海洋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是海洋油气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中国东海某研究区地球化学勘探成功实例作了剖析,较全面地阐述了海洋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 海洋油气勘探 油气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及其在南海深水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纯 孙志鹏 +5 位作者 薛健华 张思梦 宋爱学 梅海 李涛 曾小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62,共9页
海洋油气勘探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对海域下伏勘探目的层进行有效的含油气性检测,并与地球物理等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海域特别是深水油气勘探的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基于轻烃微... 海洋油气勘探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对海域下伏勘探目的层进行有效的含油气性检测,并与地球物理等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海域特别是深水油气勘探的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基于轻烃微渗漏原理,通过直接检测油气藏微渗漏的轻烃及烃氧化微生物,从而判断油气藏的存在。该技术是一种直接的烃类检测技术,由于轻烃微渗漏的普遍存在,所以该技术在海域中应用适用范围较广。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近年来应用于中国南海北部的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等深水圈闭含油气性评价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钻探成果认识相符,证明该技术在南海油气勘探中的适用性。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南海中南部的低勘探程度区、高成本风险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灵敏快捷有效的烃检测技术,其大规模应用有望加速南海深水勘探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烃类检测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南海深水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烃类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丽娟 张迎朝 +7 位作者 梅海 孙志鹏 张毅 郭明刚 张焱 薛健华 姚哲 宋爱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7,共7页
以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MOST)为主要手段,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南部已证实的A-1含气构造为正演模型,对A研究区的MV异常值进行了划分,总结出了该研究区含油气构造的MV异常值分布特征,据此预测相邻A-2待钻构造的含油气性,并以土壤吸... 以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MOST)为主要手段,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南部已证实的A-1含气构造为正演模型,对A研究区的MV异常值进行了划分,总结出了该研究区含油气构造的MV异常值分布特征,据此预测相邻A-2待钻构造的含油气性,并以土壤吸附烃(SSG)分析为辅助手段预测A-2构造的油气性质为干气。A-2构造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相吻合,证实了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勘探目标烃类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MOST SSG MV异常值 烃类检测 深水区 陵水凹陷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白云凹陷深水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颜承志 施和生 +5 位作者 庞雄 朱俊章 石宁 李元平 张思梦 梅海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提高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首次应用了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该技术以轻烃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直接检测有利目标区之上海底表层的微生物异... 为提高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首次应用了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该技术以轻烃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直接检测有利目标区之上海底表层的微生物异常和吸附烃异常,预测下伏有利目标区目的层段是否存在油气藏,并预测油气藏的含油气性质。针对白云凹陷深水区复杂地质条件、多种圈闭类型和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利用已钻构造作为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的正演模型,对新发现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最终将油气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的研究成果与地震、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相结合,对微生物异常分布与油气富集规律间的关系作出了合理的地质解释,并对有利圈闭和区带进行了含油气评价,从而实现了直接发现油气藏的目的。应用实践表明,在白云凹陷深水区采用微生物地球化学烃类检测技术与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新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测有利圈闭的含油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油气勘探 深水区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石蹄沟萤石矿区地球化学勘探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继祖 杜培笑 +4 位作者 张晨 梁芳敏 闫晋龙 张勇 任明浩 《矿产勘查》 2019年第8期2047-2055,共9页
河南省石蹄沟地区位于北秦岭构造带,地质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有多处铅、银及多金属矿点。然而,自90年代完成1∶5万成矿预测之后,该地区矿产勘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本次地球化学勘探研究发现,工作区内元素异常中心位于勘查区东南角,金、... 河南省石蹄沟地区位于北秦岭构造带,地质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有多处铅、银及多金属矿点。然而,自90年代完成1∶5万成矿预测之后,该地区矿产勘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本次地球化学勘探研究发现,工作区内元素异常中心位于勘查区东南角,金、银、砷异常较为显著;氟异常分布面积广,但是异常值低,规模相对较小,其它元素均为散点异常,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金、银矿化,萤石成矿则可能为规模小、分布散的小矿床。研究区化探结果显示,该地区样品中Ag与Au、As、Pb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Au与Pb具有最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6;F与其他元素无明显的相关性,与其相关性最强的为Zn,相关系数为0.45。结合穿过异常中心的纵剖面数据分析,研究区元素按照相关性可分为两组:Au-Ag-Pb和Cu-F-Fe-Zn。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元素之间分别具有较强相关性。但是计算得到特征值和各个特征值对应的累计贡献率显示,前2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累计贡献率为49.28%,前3个特征值对应的累计贡献率也只有61.91%,远没有达到85%。这就是说如果提取前3个主成分,丢失的信息占原始信息的38.09%。这表明该地区元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更为复杂的赋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萤石矿 元素异常 主成分分析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质矿产的地球化学勘探及找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锦斌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1期69-70,共2页
由于新时期背景下对于地质矿产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必须引进更加先进的勘探技术进行找矿预测,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新时期地质矿产的地球化学勘探及找矿预测研究。根据新时期地质矿产的地球化学勘探,确定化探异常区。再结合对新时期地质矿产... 由于新时期背景下对于地质矿产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必须引进更加先进的勘探技术进行找矿预测,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新时期地质矿产的地球化学勘探及找矿预测研究。根据新时期地质矿产的地球化学勘探,确定化探异常区。再结合对新时期地质矿产的地球找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沿着岩体周围开展找矿工作,并根据已有的矿体趋势进行外推,致力于找到植被覆盖严重,露头较差的矿化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地质矿产 地球化学勘探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勘探在青海地区找矿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恒恒 于蒙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8期194-194,196,共2页
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通过发现地球化学异常来勘察矿物的技术,可以通过系统测量对有矿的地区进行圈定,从而在异常检查中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找出矿产所在。基于此,本文就地球化学勘探在青海地区找矿的应用进行探究,首先对地球化学块体特... 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通过发现地球化学异常来勘察矿物的技术,可以通过系统测量对有矿的地区进行圈定,从而在异常检查中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找出矿产所在。基于此,本文就地球化学勘探在青海地区找矿的应用进行探究,首先对地球化学块体特征作简要阐述,然后详细分析地球化学勘探的理论和方法,最后分析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青海地区找矿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青海地区 铅锌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次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方法应用于煤层气勘探
19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共1页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承担的煤层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试验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这标志着该项目首次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方法应用于煤层气勘探。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煤层气资源量位居世界第3。从地...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承担的煤层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试验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这标志着该项目首次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方法应用于煤层气勘探。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煤层气资源量位居世界第3。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煤层气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南方的一些大盆地中。经过10多年的勘探和研究,我国煤层气已步入商业化开发阶段,但是尚无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进行煤层气勘探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应用地球化学 煤层气勘探 勘探技术 煤层气资源量 地质研究所 商业化开发 方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苏联东北地区油气田的地球化学勘探
20
作者 V.E.Glotov 吴传芝 《国外油气勘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在前苏联东北地区Anadyr盆地和Khatyrka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冻土带内特别有效。本文介绍了随季节而解冻的土壤层、近地表大气和地衣中甲烷及其同系物的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隆冬季节,近地表地层冻结,从地... 在前苏联东北地区Anadyr盆地和Khatyrka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冻土带内特别有效。本文介绍了随季节而解冻的土壤层、近地表大气和地衣中甲烷及其同系物的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隆冬季节,近地表地层冻结,从地球内部向上运移的气体便聚集于其中。到了温暖的春季,地表解冻,聚集于其中的气体扩散到大气中,致使近地表大气中烃的含量高出夏末时的几十倍或几百倍。太阳辐射强度对大气中白昼的甲烷含量产生影响。地衣被认为是识别地表烃类污染的精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