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氨同时脱除NO和N_2O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袁建伟 冯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采用化学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广泛应用于燃煤锅炉的喷氨脱硝技术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在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喷入氨气不仅可以降低NO_x的排放量.而且可以同时降低N_2O的排放量.文中还就喷氨初期的烟气温度、烟气中的含氧量和水份、NO和N... 本文采用化学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广泛应用于燃煤锅炉的喷氨脱硝技术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在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喷入氨气不仅可以降低NO_x的排放量.而且可以同时降低N_2O的排放量.文中还就喷氨初期的烟气温度、烟气中的含氧量和水份、NO和N_2O的初始浓度、烟气中的CO含量以及喷氨量对喷氨同时脱除NO和N_2O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喷氨同时脱除NO和N_2O的最佳条件.对喷氨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的分析表明,该过程之所以能同时脱除NO和N_2O,是因为在NH_3的分解和NO的还原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浓度的H和OH离子,从而加速了N_2O的热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氨 NO N2O 化学动力学模拟 燃煤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HR与抗坏血酸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的抑制动力学模拟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宇芳 胡建坤 +4 位作者 郝云彬 相兴伟 杨会成 郑斌 肖金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4,共6页
研究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作用成分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抗坏血酸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剂化学结构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4-HR、抗坏血酸... 研究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作用成分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抗坏血酸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剂化学结构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4-HR、抗坏血酸均能抑制PPO活力,且对酶促反应有延滞作用,两者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72、2.02 mmol/L,对中华管鞭虾PPO的抑制作用都表现为竞争性抑制;化学动力学模拟分析显示4-HR、抗坏血酸均可与PPO双铜活性中心结合,其中4-HR可生成一种高稳定的多酚氧化酶络合物,持续有效地消耗PPO。4-HR、抗坏血酸均能有效抑制中华管鞭虾PPO酶促反应,其中4-HR抑制效果更显著。本实验为无硫复合抑制剂在海水虾捕捞与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多酚氧化酶 4-己基间苯二酚 抗坏血酸 化学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二烷高温燃烧机理的构建及模拟 被引量:19
3
作者 华晓筱 王静波 +2 位作者 王全德 谈宁馨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55-2761,共7页
基于燃料燃烧反应机理的计算机自动生成方法,构建了正十二烷高温燃烧的详细反应机理;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方法对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到包含202个物种、738步反应的半详细机理和53个物种、228步反应的骨架机理;对正... 基于燃料燃烧反应机理的计算机自动生成方法,构建了正十二烷高温燃烧的详细反应机理;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方法对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到包含202个物种、738步反应的半详细机理和53个物种、228步反应的骨架机理;对正十二烷点火延时、高温裂解以及层流火焰速度的模拟结果表明半详细机理和骨架机理具有很高的模拟精度,在工程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设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后分析了正十二烷高温燃烧的反应路径,并对点火延时做了敏感度分析,考查了机理中的关键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二烷 燃烧机理 机理简化 化学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CO_(2)对NH_(3)-H_(2)-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影响及机理研究
4
作者 廖文斌 谢文涓 宋宜彬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203-209,共7页
为了解N_(2)和CO_(2)对NH_(3)-H_(2)-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了常温常压下密闭空间内N2/CO_(2)稀释度对掺氢比为30%、当量比为1的预混气体爆炸压力特性的影响,并利用Chemkin化学动力学软件模拟研究了N_(2)和CO_(2)稀释... 为了解N_(2)和CO_(2)对NH_(3)-H_(2)-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了常温常压下密闭空间内N2/CO_(2)稀释度对掺氢比为30%、当量比为1的预混气体爆炸压力特性的影响,并利用Chemkin化学动力学软件模拟研究了N_(2)和CO_(2)稀释度对爆炸绝热温度的影响,最后对OH和H自由基进行了ROP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_(2)和CO_(2)的稀释度的增加,预混气体爆炸的压力峰值和压力上升速率峰值减小,达到压力峰值的时间延长,N2和CO_(2)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28%和19%。模拟结果表明:CO_(2)对预混气体爆炸绝热温度的抑制效果要明显好于N2,这是因为CO_(2)不仅具有比N2更大的热容量,可以吸收更多的反应热,且CO_(2)对R1:H+O_(2)=O+OH、R3:O+H_(2)=OH+H和R4:OH+H_(2)=H+H_(2)O等主要基元反应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还参与R29:CO_(2)+H=CO+OH,降低了OH和H自由基的浓度,从而抑制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H_(2) N_(2)/CO_(2) 爆炸压力 化学动力学模拟 RO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系统的方法自动构建链烷烃高温燃烧反应机理(英文)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俊江 华晓筱 +2 位作者 王繁 谈宁馨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7-1041,共15页
为了得到合理可靠和简化的反应机理,利用反应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正庚烷、异辛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的高温燃烧反应详细机理;同时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的方法对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到了半详细机理和骨架机... 为了得到合理可靠和简化的反应机理,利用反应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正庚烷、异辛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的高温燃烧反应详细机理;同时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的方法对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到了半详细机理和骨架机理.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半详细机理和骨架机理进行了点火延时、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和重要物种浓度曲线的模拟并与实验结果比较;最后,图示说明了这些烷烃的主要高温燃烧路径,给出了点火延迟时间的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机理能够合理描述链烷烃的自点火特性,文中提出的结合ReaxGen程序的机理构建方法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的简化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烃类的高温燃烧机理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烷烃 详细机理 机理简化 化学动力学模拟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无硫抑制剂对中华管鞭虾中多酚氧化酶的协同作用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郝云彬 相兴伟 +1 位作者 周宇芳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5-31,共7页
为抑制虾类黑变的发生,研发无硫复合抑制剂协同防黑变技术。通过优化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成分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类型、抑制剂分子结构以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抑制交互作用的机理。... 为抑制虾类黑变的发生,研发无硫复合抑制剂协同防黑变技术。通过优化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成分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类型、抑制剂分子结构以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抑制交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柠檬酸、抗坏血酸、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部分抑制剂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4-HR、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6~0.68、0.01~0.018、4.85~7.20、1.58~2.90 mg/mL时,酶活抑制率达60%以上;4种抑制剂均对酶促反应有延滞作用,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均可与PPO的双铜活性中心结合;在复合抑制剂中,4-HR起主导抑制效果,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抗坏血酸、EDTA-2Na可协同提高抑制效果。该研究为无硫复合抑制剂在海水虾捕捞与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PPO) 抑制剂 化学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N_2O分解转换对NO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平虹 范卫东 +2 位作者 吴晓峰 王勇 陈灿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4,共7页
根据50 kW下行燃烧炉中燃烧过程中的NO和N_2O生成及还原规律,采用高温固定床模拟了空气分级燃烧过程的还原及燃尽阶段的气氛对N_2O高温分解及对NO生成影响的实验,测量了多种气氛模拟工况下的N_2O高温分解等特性,得到了N_2O高温分解及对N... 根据50 kW下行燃烧炉中燃烧过程中的NO和N_2O生成及还原规律,采用高温固定床模拟了空气分级燃烧过程的还原及燃尽阶段的气氛对N_2O高温分解及对NO生成影响的实验,测量了多种气氛模拟工况下的N_2O高温分解等特性,得到了N_2O高温分解及对NO生成转化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CO+O_2+平衡气的气氛条件下,N_2O分解生成大量NO,有别于传统的N_2O分解理论.利用基于MB89机理的化学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对应气氛下N_2O分解规律及产物特性,分析N_2O分解生成NO的基元反应.根据模拟结果发现,生成的大量NO一是来源于CO燃烧产生大量的O自由基与N_2O反应的产物,二是N_2O逆向生成的NCO进一步分解成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燃烧 N2O分解 固定床实验 化学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碳链长度对脂肪酸甲酯扩散火焰碳烟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邹鑫尧 高展 +1 位作者 黄震 朱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6-1284,共9页
研究主碳链长度对于脂肪酸甲酯的同轴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的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针对丁酸甲酯、辛酸甲酯及癸酸甲酯扩散火焰,采用激光诱导炽光法,结合热泳探针取样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的2维分布及碳烟颗... 研究主碳链长度对于脂肪酸甲酯的同轴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的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针对丁酸甲酯、辛酸甲酯及癸酸甲酯扩散火焰,采用激光诱导炽光法,结合热泳探针取样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的2维分布及碳烟颗粒的形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主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肪酸甲酯扩散火焰的碳烟体积分数增大,碳烟的生成与积聚更为提前,表面生长速率更快;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3种脂肪酸甲酯的热解氧化反应,验证了激光诱导炽光法的实验结果;随着主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肪酸甲酯的热解起始温度有所降低,C2H2、C2H4等中间物质的产生有所增加,多环芳香烃的生成速率更快;通过对苯环生成路径的敏感性分析可知,在丁酸甲酯热解中,第1个苯环的形成主要为C4+C2的生成路径,而辛酸甲酯、癸酸甲酯热解中苯的形成有C4+C2、C3+C3两种生成路径,且C3+C3生成路径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层流扩散火焰 激光诱导炽光法 热泳探针取样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 脂肪酸甲酯 碳烟颗粒 碳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