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元林 许丞 +5 位作者 谢洪玉 田伟志 童传新 刘景环 高煜婷 王又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1-707,共7页
为了准确模拟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Walderhaug时间一温度双控化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超压对自生石英形成的抑制作用,建立适用于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时间.温度.压力多控化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在莺歌... 为了准确模拟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Walderhaug时间一温度双控化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超压对自生石英形成的抑制作用,建立适用于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时间.温度.压力多控化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在莺歌海盆地的实际应用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区新生界石英砂岩中自生石英的形成受到了超压的抑制,通过引入超压抑制因子,建立了适用于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根据莺歌海盆地石英砂岩中自生石英含量和压力实测资料,确定了超压抑制因子数值,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自生石英形成演化史的准确模拟,模拟精度远高于Walderhaug经典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压力系数为1.7~2.0的超压可使自生石英含量降低2.72%-4.72%,有利于深层超压带优质储集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自生石英 超压抑制因子 致密砂岩 化学动力学模型 优质储集层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多组分替代混合物化学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祁鹏飞 尧命发 刘海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6,共8页
采用正庚烷/甲苯/环己烷作为柴油多组分替代燃料,构建了一个包含103种组分和200个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简化机理,简化方法包括直接关系图法、敏感性分析法和反应速率分析法.在较宽边界条件下,对燃烧滞燃期及重要组分浓度进行验证,计算结果... 采用正庚烷/甲苯/环己烷作为柴油多组分替代燃料,构建了一个包含103种组分和200个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简化机理,简化方法包括直接关系图法、敏感性分析法和反应速率分析法.在较宽边界条件下,对燃烧滞燃期及重要组分浓度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激波管、射流搅拌反应器等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除传统C2+C4及C3+C3生成苯环(A1)的反应,环己烷通过直接脱氢生成A1的反应是另一重要路径.采用80%正庚烷+10%甲苯+10%环己烷(质量分数)的多组分替代混合物,可以较好模拟柴油燃烧反应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替代混合物 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HCCI发动机的异辛烷氧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Ⅱ)——一个新的骨架机理 被引量:25
3
作者 贾明 解茂昭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301,共7页
构造了一个包括40种组分和69个反应的异辛烷氧化的骨架机理,该机理可以较准确计算着火点、燃烧速率以及HC、CO和NO_x的排放,适用于HCCI发动机的多维模型的计算。通过与激波管、速压机、喷射搅拌反应器和HCCI发动机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构造了一个包括40种组分和69个反应的异辛烷氧化的骨架机理,该机理可以较准确计算着火点、燃烧速率以及HC、CO和NO_x的排放,适用于HCCI发动机的多维模型的计算。通过与激波管、速压机、喷射搅拌反应器和HCCI发动机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反应机理在不同温度、压力和当量比下,尤其在高压、稀薄的反应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性能。在HCCI发动机的单区模型计算中骨架机理计算结果与Curran等人的详细机理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辛烷 化学动力学模型 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HCCI发动机的异辛烷氧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Ⅰ)——现有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贾明 解茂昭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34,共8页
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异辛烷反应机理的概况,发现由于反应机理构造的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各反应机理适用的范围有所限制。为了评价反应机理对HCC 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适用性,必须将它们的计算结果与HCC I燃烧相关的实验进行综合比较。采用零... 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异辛烷反应机理的概况,发现由于反应机理构造的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各反应机理适用的范围有所限制。为了评价反应机理对HCC 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适用性,必须将它们的计算结果与HCC I燃烧相关的实验进行综合比较。采用零维单区模型,通过5种不同反应机理的计算与速压机、激波管和HCC I发动机等实验数据的比较发现,各反应机理在不同实验状况下性能各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造适用于HCC I燃烧过程的异辛烷简化机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辛烷 化学动力学模型 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燃烧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顺华 肖保国 钱炜祺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9,共5页
采用'准稳态'方法,从乙烯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建立了包含20个组分和16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为检验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我国同步辐射实验室燃烧站上开展了乙烯/O2/Ar的层流预混火焰组分测量。应用... 采用'准稳态'方法,从乙烯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建立了包含20个组分和16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为检验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我国同步辐射实验室燃烧站上开展了乙烯/O2/Ar的层流预混火焰组分测量。应用一维数值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计算的组分分布和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地再现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精度;但采用乙烯详细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准稳态”假设 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 同步辐射光电离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物-大分子烷烃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朝蕾 王迎 +2 位作者 何祖威 张庆峰 王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4-509,共6页
为准确模拟氮氧化物与C7、C8等大分子烷烃燃料之间的氧化过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NO-NC7H16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Marinov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在此基础上,采用Glaude等人的方法,增加了大分... 为准确模拟氮氧化物与C7、C8等大分子烷烃燃料之间的氧化过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NO-NC7H16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Marinov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在此基础上,采用Glaude等人的方法,增加了大分子碳氢燃料与NO之间的基元反应,并且采用了Anderlohr等人最新的研究结果,对部分基元反应数据进行了修正.该化学动力学模型包含245个反应,34种组份.在喷射反应器(JSR)与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上将试验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反应初始温度和不同压力下,该机理模型能很好的预测大分子烷烃及其主要中间产物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对NC7H16均质压燃的低温与高温着火时刻的预测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大分子烷烃 化学动力学模型 喷射反应器 均质压燃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动力学模型对H_2/AIR超燃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了研究超燃流动中不同化学反应模型的影响 ,提出流动项与化学反应生成源项解耦处理的化学非平衡流动计算方法。从薄层近似N S方程出发 ,采用ENO差分格式 ,数值模拟了超声速H2 Air预混合气体中钝体激波诱导的振荡燃烧流场 ;针对飞行... 为了研究超燃流动中不同化学反应模型的影响 ,提出流动项与化学反应生成源项解耦处理的化学非平衡流动计算方法。从薄层近似N S方程出发 ,采用ENO差分格式 ,数值模拟了超声速H2 Air预混合气体中钝体激波诱导的振荡燃烧流场 ;针对飞行速度大于和接近爆轰速度两种不同流动状态 ,比较Evans Schexnayder提出的 7组分 8反应机理 (ES模型 )、Jachimowski提出的 13组分 3 2反应机理 (J模型 )及其简化为 9组分 19反应机理 (J 1模型 )对流场参数的影响。计算表明反应机理引起压力场变化较小 ,对温度等参数影响较大。对于飞行马赫数低于7的问题 ,取不包括N原子反应的Jachimowski的 9组分 19反应机理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模型 超燃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数值仿真 燃烧模拟 氢气 混合气体 非平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CCI发动机着火特性的柴油三组分表征燃料详细化学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冠宇 陈嘉雯 +2 位作者 何柳 李潜 郎静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7-413,共7页
构建了一个由正庚烷、甲苯和环己烷组成,并加入正庚烷与甲苯的交叉反应,三组分柴油表征燃料的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模型,包含1 171种物质、4 580个基元反应.基于着火时刻对于均质充量压燃(HCCI)燃烧的重要性,以着火点为主要衡量标准,采用... 构建了一个由正庚烷、甲苯和环己烷组成,并加入正庚烷与甲苯的交叉反应,三组分柴油表征燃料的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模型,包含1 171种物质、4 580个基元反应.基于着火时刻对于均质充量压燃(HCCI)燃烧的重要性,以着火点为主要衡量标准,采用单区燃烧模型,以不同比例的三组分表征燃料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模拟HCCI燃烧的燃烧始点,根据HCCI发动机试验数据,确定了三组分机理的最佳组分质量比为8∶1∶1(正庚烷∶甲苯∶环己烷).还对单组分(正庚烷)、最佳比例的双组分(正庚烷、甲苯)和最佳比例的三组分机理进行了比较验证,对3种机理模拟得到的着火滞燃期和放热率的结果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环己烷对表征燃料滞燃期的调整作用,以及交叉反应的加入对表征燃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的柴油三组分详细机理可以更为准确地描述柴油HCCI着火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均质充量压燃 三组分表征燃料 化学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HCCI的正庚烷化学动力学简化模型的研究和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豪中 陈晖 +1 位作者 裴毅强 苏万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利用敏感性分析、主要组分分析以及准稳态假定3种方法,将含有44种组分和72个反应的SKLE正庚烷简化模型再简化到40种组分和56个反应;简化后的模型对滞燃期的预测结果与LLNL详细模型非常接近,与激波管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适用于HCCI发动机... 利用敏感性分析、主要组分分析以及准稳态假定3种方法,将含有44种组分和72个反应的SKLE正庚烷简化模型再简化到40种组分和56个反应;简化后的模型对滞燃期的预测结果与LLNL详细模型非常接近,与激波管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适用于HCCI发动机的多维模型的计算.与其他模型比较发现,Patel等人的模型缺少在低温区起关键作用的反应,即二次加氧反应(.QOOH+O2.OOQOOH),而Tanaka等人的模型缺少了CO的主要生成历程;在HCCI发动机典型工况范围内,SKLE简化模型预测着火时刻与LLNL详细模型吻合最好,Tanaka等人模型和Patel等人模型表现稍差,说明构建简化动力学模型时必须保证低温反应路径主干完整,同时不能忽略CO的主要生成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 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 模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点火燃烧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肖保国 钱炜祺 +1 位作者 杨顺华 乐嘉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 I-M ech 1.2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采用“准稳态”假设方法来对其进行简化,得到了包含18组分14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反应模型。通过典型试验结果对比和基于均匀试验设计的校核计算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准稳态... 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 I-M ech 1.2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采用“准稳态”假设方法来对其进行简化,得到了包含18组分14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反应模型。通过典型试验结果对比和基于均匀试验设计的校核计算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准稳态”假设方法得到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地再现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精度,是可靠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燃烧 点火延迟 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燃料点火燃烧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炜祺 杨顺华 +1 位作者 肖保国 乐嘉陵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4,共8页
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了一套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和相应的软件SPARCK.并以3种典型的碳氢燃料——甲烷、乙烯和庚烷为研究对象,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12.11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14个组分10步总包反应形... 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了一套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和相应的软件SPARCK.并以3种典型的碳氢燃料——甲烷、乙烯和庚烷为研究对象,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12.11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14个组分10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从乙烯燃烧的51组分365详细基元反应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20个组分16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从庚烷点火燃烧的160组分1540详细基元反应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26个组分22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典型激波管试验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得到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为有效地再现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工程计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准稳态”假设方法 碳氢燃料 点火延时 甲烷 乙烯 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准稳态方法建立碳氢燃料点火燃烧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炜祺 杨顺华 +1 位作者 肖保国 乐嘉陵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8,共7页
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了一套碳氢燃料点火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和相应的软件SPARCK,并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I2.11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16个组分12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从庚烷点火... 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了一套碳氢燃料点火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和相应的软件SPARCK,并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I2.11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16个组分12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从庚烷点火燃烧的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25个组分21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其计算结果与CARM软件导出简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典型激波管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本文简化得到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为有效地再现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简化模型的计算精度与CARM软件导出简化模型的计算精度相当。与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相比,简化模型有效地减少了反应组分,在工程计算中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准稳态”假设方法 碳氢燃料 点火延时 甲烷 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癸烷热解的小规模化学动力学机理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通 钟北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85-1395,共11页
正癸烷是目前常用的吸热型燃料的替代组分,但是其热解机理的研究迄今还很少,且现有的少数几个机理由于规模庞大使用不便.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33种组分和75个基元反应的正癸烷热解动力学机理模型(Mech33);随后,在该机理的基础上进一... 正癸烷是目前常用的吸热型燃料的替代组分,但是其热解机理的研究迄今还很少,且现有的少数几个机理由于规模庞大使用不便.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33种组分和75个基元反应的正癸烷热解动力学机理模型(Mech33);随后,在该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影响主要热裂解组分生成的速率控制步,并采用局部平衡和稳态假设对Mech33机理简化得到了规模更小的、仅包含22种组分和59步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Mech22).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对流动反应器及激波管中正癸烷热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Mech33和Mech22两个动力学机理模型都能够很好地描述正癸烷热裂解过程,并准确预测主要热裂解产物的浓度分布,为进一步实现化学反应与计算流体力学(CFD)耦合的工程计算提供了有价值的动力学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癸烷 热解 化学动力学机理模型 灵敏度分析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多组分表征燃料简化动力学模型的系统化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干 张煜盛 姜光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892,共14页
提出了一套系统化多级机理简化策略,包含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法、峰值浓度分析法、线性同分异构体集总法、主组分分析法、温度敏感性分析和产率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汽油四组分表征燃料详细反应机理的简化,构建了适用于HCCI发动机... 提出了一套系统化多级机理简化策略,包含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法、峰值浓度分析法、线性同分异构体集总法、主组分分析法、温度敏感性分析和产率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汽油四组分表征燃料详细反应机理的简化,构建了适用于HCCI发动机燃烧边界下的简化机理模型,包含149个物种、414个反应。通过与激波管、快速压缩机、增压HCCI发动机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表明,新机理可以准确地预测较宽范围条件下的着火滞燃期,在HCCI发动机的单区模型计算中,该机理对缸内燃烧和排放的预测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放热率分析表明,R+O_2反应是控制中间温度区放热的关键基元反应,在高压低温下,异辛烷的放热起到决定性作用。添加2-戊烯之后,使得四组分模型相较于三组分模型更为准确,尤其是对于第一阶段着火滞燃期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调和燃料组分比例控制HCCI燃烧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表征燃料 多级机理简化 HCCI发动机 中间温度放热 化学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气体自燃前燃料的氧化放热化学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绍熙 李建权 +2 位作者 傅茂林 郑进才 熊树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6-269,304,共5页
低温化学反应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基 ,并有显著的热量释放 ,足以使末端气体温度提高到自燃的程度。作者基于低温化学反应机理 ,建立了一个简易化学动力学模型 ,当给定混合气的量和初始计算温度时 ,该模型能预测出混合气氧化反应的温度、... 低温化学反应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基 ,并有显著的热量释放 ,足以使末端气体温度提高到自燃的程度。作者基于低温化学反应机理 ,建立了一个简易化学动力学模型 ,当给定混合气的量和初始计算温度时 ,该模型能预测出混合气氧化反应的温度、累积放热量以及产物浓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曲线。用此模型预测了 PRF75燃料在倒拖发动机上压缩自燃前的氧化放热过程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模型 末端气体 累积放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杂化和官能团相似耦合方法的RP-3航空煤油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聪结 张与阳 +11 位作者 湛昊晨 刘靖 全永凯 惠鑫 徐国强 林宇震 康玉东 周雄 邓远灏 胡二江 黄佐华 张英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真实航空燃料通常包含几十至上百种组分,直接构建其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十分困难。本文利用官能团相似法(SCFG),结合实测RP-3航空煤油组分比例,提出了RP-3四组分模型替代物。利用流动反应器,获得了温度为550~1150K,压力为0.1 MPa下RP-3... 真实航空燃料通常包含几十至上百种组分,直接构建其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十分困难。本文利用官能团相似法(SCFG),结合实测RP-3航空煤油组分比例,提出了RP-3四组分模型替代物。利用流动反应器,获得了温度为550~1150K,压力为0.1 MPa下RP-3热解数据,基于化学杂化方法(Hybrid Chemistry),构建了以真实RP-3为单一原始组分的航空煤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XJTURP3-2021),模型得到宏观点火延迟、层流火焰速度以及微观组分浓度系统验证。基于误差传递的直接关系图法(DRGEP)和全局敏感性分析(FSSA)对模型进行简化,获得含41种组分、212个基元反应的RP-3简化模型(XJTURP3r-2021)。与详细模型和实验数据对比发现,XJTURP3r-2021能较好地复现热力边界对RP-3基础燃烧特征影响规律,为解决CFD仿真对反应源项初始组分数量约束和计算精度固有矛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3航空煤油 SCFG方法 HyChem方法 机理简化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神经网络与贝叶斯反演法自动优化乙酸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阁媛 肖波 +1 位作者 胡二江 黄佐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38,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效率低、不确定度无法准确衡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实验数据驱动的模型智能化构建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马尔可夫蒙特卡罗链加速贝叶斯反演法的求解,基于层流火焰速度实验数据自动优化乙酸模型。仿... 为了解决传统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效率低、不确定度无法准确衡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实验数据驱动的模型智能化构建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马尔可夫蒙特卡罗链加速贝叶斯反演法的求解,基于层流火焰速度实验数据自动优化乙酸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神经网络样本数和隐藏层数使测试集的误差小于1%,满足化学反应动力学替代模型的要求;神经网络能够产生大量样本,有效减少马尔可夫链取样过程的误差以提高收敛效率;利用层流火焰速度实验数据约束后,反应CH_(2)CO_(2)H+H=CH_(2)CO+H_(2)O的速率常数的后验概率相对于先验概率发生了显著变化,均值在优化后增大了10倍,误差明显减小,该反应对乙酸层流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后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的层流火焰速度,并且约束后的模型不确定度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乙酸 神经网络 贝叶斯反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生物柴油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超 毛功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组分和比例,分析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表征物质。应用“叠加法”构建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激波管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组分和比例,分析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表征物质。应用“叠加法”构建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激波管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对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物质的量比为1∶1的癸酸甲酯和正庚烷作为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表征物质,所构建的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包含3300种物质,10851个基元反应。温度高于1000 K时,着火延迟期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小于8.1%,温度低于1000 K时,误差介于8.1%~15.3%。所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内燃机缸内压力,最大相对误差为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生物柴油 模型构建 燃烧化学动力学模型 着火延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反应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郑朝蕾 尧命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7-234,共8页
应用零维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内燃机边界条件下影响其燃烧反应的关键基元反应、关键中间产物以及自由基。结果表明,正庚烷的燃烧过程由高温反应和低温反... 应用零维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内燃机边界条件下影响其燃烧反应的关键基元反应、关键中间产物以及自由基。结果表明,正庚烷的燃烧过程由高温反应和低温反应两个阶段组成,高温反应阶段又可以分为蓝焰反应和热焰反应两个阶段。正庚烷氧化反应首先经过脱氢反应,第一次加氧异构化后的第二次加氧是低温反应的必经途径,其产物的两次分解是低温反应阶段OH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蓝焰反应阶段主要是甲醛氧化成CO的过程,H2O2的热分解是控制该阶段反应最重要的基元反应,也是OH自由基的主要来源;热焰反应主要是CO氧化成CO2的过程;CO的生成途径是:低温反应生成的甲醛(CH2O)脱氢生成HCO,HCO氧化生成CO,OH是CO氧化为CO2和正庚烷脱氢反应最重要的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燃 正庚烷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自由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醚/天然气双燃料均质压燃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静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5-231,共7页
使用零维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二甲基醚和天然气双燃料均质压燃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缸内压力计算值和实测结果相当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双燃料燃烧过程分为低温反应和高温反应两个阶段,低温反应主要是二甲基醚燃烧氧化,而... 使用零维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二甲基醚和天然气双燃料均质压燃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缸内压力计算值和实测结果相当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双燃料燃烧过程分为低温反应和高温反应两个阶段,低温反应主要是二甲基醚燃烧氧化,而高温反应主要是天然气的氧化,低温反应二甲基醚生成了大量自由基加速了天然气的燃烧反应.混合气初始温度升高,放热率增大,燃烧持续期缩短;二甲基醚浓度主要影响低温燃烧过程,天然气浓度则主要影响高温燃烧过程;惰性气体(CO2)使燃烧反应推迟,燃烧反应速率降低.通过控制二甲基醚、天然气和惰性气体浓度可以有效控制均质压燃燃烧过程,拓宽运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天然气 均质充量压燃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