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何将一门理科基础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化学与社会发展”课为例 |
陈三平
谢钢
杨奇
王尧宇
高胜利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2
|
中国大学MOOC“化学与社会”的建设与应用 |
胡涛
孟长功
王慧龙
赵艳秋
陶胜洋
刘淑芹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3
|
高职院校开设化学与社会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去“泛职业化”视角 |
杨伟群
柯中炉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4
|
美国化学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及启示——以《化学与社会》为例 |
陈凯
陈维维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化学与社会类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比较研究——以中国和美国“化学与社会”类课程主要网站为例 |
马宏佳
李新璐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6
|
用Authorware开发《化学与社会》通识课MCAI课件 |
粟智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3 |
0 |
|
7
|
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 |
沈坤华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8
|
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 |
沈坤华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9
|
一组化学与社会的习题 |
柯绿松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0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跨学科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
韩梅
韩祉曼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1
|
优化思政教育助力化学专业学生成长——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 |
刘祖强
|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化学事实性知识教学中的记忆策略及其应用 |
吴良根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3
|
选修课是加强大学生化学素质教育的可行举措——谈我校两门选修课的开出 |
邹振扬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4
|
“硫酸与社会”教学初探 |
陈雪泥
钱承之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5
|
试论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的现代化 |
江家发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荷兰的化学教育 |
耿艳
李敏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7
|
微型化学选修课程开设初探 |
王云生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8
|
重新审视和利用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
李迎春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化学选修课程的开设探讨 |
王云生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20
|
科学史教育中的学科立场与实践取向 |
孟献华
倪娟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